吊古战场文 李华
吊古战场文 李 华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 1、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和危害性,国泰民安 是国家社会乃至世界的最高境界 2、了解骈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要求: 通过反复朗诵体会本文的音乐美
教学目的及要求 • 教学目的: • 1、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和危害性,国泰民安 是国家社会乃至世界的最高境界。 • 2、了解骈文的写作特点。 • 教学要求: • 通过反复朗诵体会本文的音乐美
教学内容 ·1、作者简介 ·2、本文的主题思想: ·3、结构内容分析: 4、艺术特色分析:
教学内容 • 1、作者简介: • 2、本文的主题思想: • 3、结构内容分析: • 4、艺术特色分析:
作者简 李华(715-766),字遐叔,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 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 宏辞科。历仕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右补阙 等。安史乱中为叛军所得,授伪凤阁舍人职。乱 后贬杭州司户参军。广德二年(764),李岘领选江 风痹去官,后客隐山阳以终员外郎。明年,因 淮,辟华入幕府,擢检校吏部」 ·华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 并与萧颖土、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 运动之先河。亦有诗名。其集已佚,后人辑有 《李遐叔文集》
一、作者简介 • 李华(715-766),字遐叔,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 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 宏辞科。历仕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右补阙 等。安史乱中为叛军所得,授伪凤阁舍人职。乱 后贬杭州司户参军。广德二年(764),李岘领选江 淮,辟华入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明年,因 风痹去官,后客隐山阳以终。 • 华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 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 运动之先河。亦有诗名。其集已佚,后人辑有 《李遐叔文集》
、本文的主题思想 作者借否定过去的战争以表现反对唐王朝 穷兵黩武的政策,致使士卒牺牲累累,百 姓流离失所。 ·作者主张,为政应重在宣文教,施仁义, 王道,睦邻友好,得“守在四夷”之效
二、本文的主题思想 • 作者借否定过去的战争以表现反对唐王朝 穷兵黩武的政策,致使士卒牺牲累累,百 姓流离失所。 • 作者主张,为政应重在宣文教,施仁义, 行王道,睦邻友好,得“守在四夷”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