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社 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写的,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 罗曼·罗兰出生于律师家庭,青年时代曾受18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上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 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罗兰认为戏剧不 但可以针砭时弊,还可以鼓舞人,用戏剧手段可以直接影响群众。他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写了八部“革 命戏剧”《群狼》、《丹东》、《七月十四日》等,另有“信仰悲剧”《圣路易》、《哀尔帝》、《理 智的胜利》。但因艺术性不强和资产阶级的批评而未获成功,从此开始小说创作。20世纪初,写了许多 名人传记,如《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米开朗琪罗传》等。长篇小说《约翰·克 利斯朵夫》是罗兰最伟大的作品,并因此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概述 《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贝多芬传》——贝多芬,身高5英尺4英寸,与当时欧洲另一位显赫的征服者拿破仑等高。贝 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只是一味 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 1787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为师。莫扎特听了他的即兴演奏之后感 到十分惊奇,当场对其他人说:请注意,这位少年将震动世界。可借,在维也纳的学习时光很快就中断 了,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并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的贝多芬悲痛欲绝,过度悲 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 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 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贝多芬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 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 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 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 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 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 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 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他是这样一个人,罗曼·罗兰在传记的最后这样概括了他的一生 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 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 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 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罗曼·罗兰将这样一个人的传记放在他立意要写的《名人传》的首位 《米开朗基罗传》 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尾声“死”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于卡森蒂诺地方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 死去,米开朗基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 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使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基罗转入一所雕塑学校。不久 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 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 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地找了出来,米开 朗基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基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 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 干涉中替别人干活
1 名人传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社 会活动家罗曼· 罗兰写的,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 记”。 罗曼·罗兰出生于律师家庭,青年时代曾受 18 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上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 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罗兰认为戏剧不 但可以针砭时弊,还可以鼓舞人,用戏剧手段可以直接影响群众。他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写了八部“革 命戏剧”《群狼》、《丹东》、《七月十四日》等,另有“信仰悲剧”《圣路易》、《哀尔帝》、《理 智的胜利》。但因艺术性不强和资产阶级的批评而未获成功,从此开始小说创作。20 世纪初,写了许多 名人传记,如《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米开朗琪罗传》等。长篇小说《约翰·克 利斯朵夫》是罗兰最伟大的作品,并因此获得 1915 年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概述 《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贝多芬传》——贝多芬,身高 5 英尺 4 英寸,与当时欧洲另一位显赫的征服者拿破仑等高。贝 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只是一味 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 1787 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为师。莫扎特听了他的即兴演奏之后感 到十分惊奇,当场对其他人说:请注意,这位少年将震动世界。可惜,在维也纳的学习时光很快就中断 了,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并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的贝多芬悲痛欲绝,过度悲 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 1792 年 11 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 从 1796 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 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贝多芬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 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 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 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 年 5 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 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 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 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 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1827 年 3 月 26 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他是这样一个人,罗曼·罗兰在传记的最后这样概括了他的一生: 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 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 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 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罗曼·罗兰将这样一个人的传记放在他立意要写的《名人传》的首位。 《米开朗基罗传》——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尾声“死”。 1475 年 3 月 6 日,米开朗基罗出生于卡森蒂诺地方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 死去,米开朗基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 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使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基罗转入一所雕塑学校。不久, 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05 年 3 月,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 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 年米开 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地找了出来,米开 朗基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 年 9 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基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 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 干涉中替别人干活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 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 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 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 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 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 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 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 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 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阅读指导 《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同出于罗曼·罗兰之手。一是 音乐家,一是雕塑家,一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 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或由病 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由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室息了呼 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 贝多芬的故事主要侧重“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以他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扫空忧 郁的思想,战胜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米开朗琪罗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悲剧,展示了一个天才为了 征服世界,为了创造不朽的杰作而流出惨痛的鲜血。内容主要分为上篇“战斗”,下篇“舍弃”和尾声 “死”。托尔斯泰的故事既没有《贝多芬传》里的叛逆情绪,也没有《米开朗琪罗传》里的强烈的悲剧 性,而整个故事比较平稳,主要的内容是:童年,高加索纪事,哥萨克,塞白斯多堡纪事,爱情与婚姻, 对社会的忧虑等等,是三篇故事中最长的一篇,也是对主要人物的生平和所创作的东西描写最详细的 篇 《名人传》告诉人们:悲惨命运不只降临于普通人,它同样降临在伟人身上,享有盛名并不能使他们 免除痛苦的考验。然而通过跟从他们忍受痛苦的完美榜样,我们可以自觉地承担属于自己的命运,我们 应当坚定自己的信仰,从信仰中产生出承受痛苦的勇气和能力,它是我们在患难中保持的纯真,在患难中 结出的果实,在绝望中看到的希望所在 精读片段 俄罗斯底伟大的心魄,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光焰的,对于我的一代,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 最精纯的光彩。在19世纪终了时阴霾重重的黄昏,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慰抚 我们青年底心魄。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托尔斯泰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 的朋友,在全部欧罗吧艺术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既然我亦是其中的一员,我愿对于这神圣的会议,表 示我的感激与敬爱。 我懂得认识托尔斯泰底日子,在我的精神上将永不会磨灭。这是1886年,在幽密中胚胎萌蘖了 若干年之后,俄罗斯艺术底美妙的花朵突然于法兰西土地上出现了。托尔斯泰与杜思退益夫斯基底译本 在一切书店中同时发刊,而且是争先恐后般的速度与狂热。1885至1887年间,在巴黎印行了《战争与和 平》《安娜小传》《童年与少年》《波里哥加》《伊凡″伊列区之死》,高加索短篇小说和通俗短篇小说。 在几个月中,几星期中,我们眼前发见了含有整个的伟大的人生底作品,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簇新的 世界底作品。 那是我初入高师。我和我的同伴们,在意见上是极不相同的。在我们的小团体中,有讥讽的与现 实主义思想者,如哲学家乔治·杜马( GeorgesDumas),有热烈地追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诗人,如舒亚 莱( Suares),有古典传统底忠实信徒,有斯当达派与华格耐派,有无神论与神秘主义者,掀起多少辩 论,发生多少龌龊;但在几个月之中,爱慕托尔斯泰的情操使我们完全一致了。各人以各不相同的理由 爱他:因为哦人在其中找到自己;而对于我们全体又是人生底一个启示,开向广大的宇宙底一扇门。在 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家庭中,在我们的外省,从欧罗巴边陲传来的巨声,唤起同样的同情,有时是意想 不到的。有一次,在我故乡尼佛纳( Nivernais),我听见一个素来不注意艺术,对于什么也不关心的中 产者,居然非常感动地谈着《伊凡·伊列区之死》。 我们的著名批评家曾有一种论见,说托尔斯泰思想中的精华都是汲取于我们温暖的浪漫派作家 乔治·桑,维克多·嚣俄。不必说乔治·桑对于托尔斯泰的影响说之不伦,托尔斯泰是决不能忍受乔治·桑 底思想的,也不必否认卢梭与斯当达( Stendhal)对于托尔斯泰的实在的影响,总之不把他的伟大与魅
2 1564 年 2 月 12 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 日他开始发烧,18 日下午 5 时, 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 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51 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 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 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 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1862 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 19 世纪整个小 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 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 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 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阅读指导 《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同出于罗曼·罗兰之手。一是 音乐家,一是雕塑家,一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 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或由病 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由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 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 贝多芬的故事主要侧重“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以他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扫空忧 郁的思想,战胜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米开朗琪罗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悲剧,展示了一个天才为了 征服世界,为了创造不朽的杰作而流出惨痛的鲜血。内容主要分为上篇“战斗”,下篇“舍弃”和尾声 “死”。托尔斯泰的故事既没有《贝多芬传》里的叛逆情绪,也没有《米开朗琪罗传》里的强烈的悲剧 性,而整个故事比较平稳,主要的内容是:童年,高加索纪事,哥萨克,塞白斯多堡纪事,爱情与婚姻, 对社会的忧虑等等,是三篇故事中最长的一篇,也是对主要人物的生平和所创作的东西描写最详细的一 篇。 《名人传》告诉人们:悲惨命运不只降临于普通人,它同样降临在伟人身上,享有盛名并不能使他们 免除痛苦的考验。然而通过跟从他们忍受痛苦的完美榜样,我们可以自觉地承担属于自己的命运,我们 应当坚定自己的信仰,从信仰中产生出承受痛苦的勇气和能力,它是我们在患难中保持的纯真,在患难中 结出的果实,在绝望中看到的希望所在。 精读片段 俄罗斯底伟大的心魄,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光焰的,对于我的一代,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 最精纯的光彩。在 19 世纪终了时阴霾重重的黄昏,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慰抚 我们青年底心魄。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托尔斯泰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 的朋友,在全部欧罗吧艺术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既然我亦是其中的一员,我愿对于这神圣的会议,表 示我的感激与敬爱。 我懂得认识托尔斯泰底日子,在我的精神上将永不会磨灭。这是 1886 年,在幽密中胚胎萌蘖了 若干年之后,俄罗斯艺术底美妙的花朵突然于法兰西土地上出现了。托尔斯泰与杜思退益夫斯基底译本 在一切书店中同时发刊,而且是争先恐后般的速度与狂热。1885 至 1887 年间,在巴黎印行了《战争与和 平》《安娜小传》《童年与少年》《波里哥加》《伊凡"伊列区之死》,高加索短篇小说和通俗短篇小说。 在几个月中,几星期中,我们眼前发见了含有整个的伟大的人生底作品,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簇新的 世界底作品。 那是我初入高师。我和我的同伴们,在意见上是极不相同的。在我们的小团体中,有讥讽的与现 实主义思想者,如哲学家乔治·杜马(GeorgesDumas),有热烈地追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诗人,如舒亚 莱(Suares),有古典传统底忠实信徒,有斯当达派与华格耐派,有无神论与神秘主义者,掀起多少辩 论,发生多少龌龊;但在几个月之中,爱慕托尔斯泰的情操使我们完全一致了。各人以各不相同的理由 爱他:因为哦人在其中找到自己;而对于我们全体又是人生底一个启示,开向广大的宇宙底一扇门。在 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家庭中,在我们的外省,从欧罗巴边陲传来的巨声,唤起同样的同情,有时是意想 不到的。有一次,在我故乡尼佛纳(Nivernais),我听见一个素来不注意艺术,对于什么也不关心的中 产者,居然非常感动地谈着《伊凡·伊列区之死》。 我们的著名批评家曾有一种论见,说托尔斯泰思想中的精华都是汲取于我们温暖的浪漫派作家: 乔治·桑,维克多·嚣俄。不必说乔治·桑对于托尔斯泰的影响说之不伦,托尔斯泰是决不能忍受乔治·桑 底思想的,也不必否认卢梭与斯当达(Stendhal)对于托尔斯泰的实在的影响,总之不把他的伟大与魅
力认为是由于他的思想而加以怀疑,是不应当的,艺术所赖以活跃的思想圈子是最狭隘的。他的力强并 不在于思想本身,而是在于他所给予思想的表情,在于个人的调子,在于鼠疫家底特征,在于他的生命 底气息 不论托尔斯泰底思想是否受过影响?这我们在以后看到??欧罗巴可从没听到像他那种声音。除了 这种说法之外,我们又怎么能解释听到这心魄底音乐时所感到的情绪底激动呢???而这声音我们已企待 得那么长久,我们的需要已那么急切。流行的风尚在我们的情操上并无什么作用。我们之中,大半都像 我一样,只读过了托尔斯泰底作品之后才认识特·伏葛( De vogue)著的《俄国小说论》:他的赞美比起 我们的钦佩来己经逊色多了。因为特·伏葛特别以文学家底态度批判。但为我们,单是赞赏作品是不够 的:我们生活在作品中间,他的作品已成为我们的作品了。我们的,由于他热烈的生命,由于他的心底 青春。我们的,由于他苦笑的幻灭,由于他毫无怜惜的明察,由于他与死丝纠缠。我们的,由于他对于 博爱与和平底梦想。我们的,由于他对于文明底慌骗,加以剧烈的攻击。且也由于他的显示主义,由于 他的神秘主义。由于他具有大自然底气息,由于他对于无形的力底感觉,由于他对于无穷底眩惑 我们毫未顾及要把这一切矛盾加以调和,把这颗反映着全宇宙的复杂心魄纳入狭隘的宗教的与政治的》° 这些作品之于今日,不啻《少年维特之烦恼》之于当时:是我们的力强、弱点、希望与恐怖明镜 畴:我们不愿效法人们,学着浦尔越( Paul Bourget)于托尔斯泰逝世之后,以各人的党派观念去批评 在呼吸他们的气息与沐浴他们的光华之时,我会顾忌带但丁与莎士比亚是属于何党何派的吗? 我们绝对不像今日底批评家般说:“有两个托尔斯泰,一是转变以前的,一是转变以后的;一是 好的,一是不好的。”对于我们,只有一个托尔斯泰,我们爱他整个。因为我们本能地感到在这样的心 魄中,一切都有立场,一切都有关连 (《名人传·托尔斯泰 传》第一节) 相关练习 1、贝多芬写了遗嘱后又活了()年。2、贝多芬的婚姻毁了,爱情遗弃了他,主要是由于他的()的 性情所致。3、贝多芬幸运的定点是在1814年的()会议中,人家看他身为欧洲的光荣 4、贝多芬被誉为“不单是音乐史上划时代的建筑”,“亦且是空前绝后的史诗”的作品是《》 5、在国家美术馆中,有一座米开朗基罗称之为()的雕塑,他就是米开朗基罗自己,是他生命的象征 6、托尔斯泰的夫人(),不单被他的丈夫采作《》中的娜塔沙与《》中基帝的模型,而且由于她的 倾诉和她特殊的视觉,她已成为他的可贵的亲密的合作者。7、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被誉为是我们 的时代的最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答案:1【25年】2【阴沉寡语,坚毅】3【维也纳会议】4【英雄】5【胜利者】 6【索菲娅·安德列夫娜·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复活】7《战争与和平》 、简答题: 8、作者写《名人传》的动机是什么?《名人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你阅读《名人传》后有和感悟?10、罗曼·罗兰索说的英雄与人们一致认识的英雄有什么不同? 1、《名人传》中三位名人在生命的末日都做了什么?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12、米开朗基罗的痛苦是心灵的痛苦,作者说他是哈姆雷特式的悲剧人物,他具有怎样的矛盾性格? 13、我国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 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表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 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答案:13.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 (母)。托尔斯泰的作品:《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岁时,米开朗基罗进入(多梅 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使他的老师为之嫉妒。由(罗曼·罗兰)写的,它包括(贝 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基罗传》)三部“英雄传记” 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 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答案:8【"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的气息!”“使英雄的种族再生 【主要内容: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 【翻开《名人传》,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 欧罗巴在重 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 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主义的精神来矫正 偏向。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 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或强 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 英雄的一把囚亮标尺。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记,他们是19世纪
3 力认为是由于他的思想而加以怀疑,是不应当的,艺术所赖以活跃的思想圈子是最狭隘的。他的力强并 不在于思想本身,而是在于他所给予思想的表情,在于个人的调子,在于鼠疫家底特征,在于他的生命 底气息。 不论托尔斯泰底思想是否受过影响??这我们在以后看到??欧罗巴可从没听到像他那种声音。除了 这种说法之外,我们又怎么能解释听到这心魄底音乐时所感到的情绪底激动呢???而这声音我们已企待 得那么长久,我们的需要已那么急切。流行的风尚在我们的情操上并无什么作用。我们之中,大半都像 我一样,只读过了托尔斯泰底作品之后才认识特·伏葛(DeVogve)著的《俄国小说论》;他的赞美比起 我们的钦佩来已经逊色多了。因为特·伏葛特别以文学家底态度批判。但为我们,单是赞赏作品是不够 的:我们生活在作品中间,他的作品已成为我们的作品了。我们的,由于他热烈的生命,由于他的心底 青春。我们的,由于他苦笑的幻灭,由于他毫无怜惜的明察,由于他与死丝纠缠。我们的,由于他对于 博爱与和平底梦想。我们的,由于他对于文明底慌骗,加以剧烈的攻击。且也由于他的显示主义,由于 他的神秘主义。由于他具有大自然底气息,由于他对于无形的力底感觉,由于他对于无穷底眩惑。 这些作品之于今日,不啻《少年维特之烦恼》之于当时:是我们的力强、弱点、希望与恐怖明镜。 我们毫未顾及要把这一切矛盾加以调和,把这颗反映着全宇宙的复杂心魄纳入狭隘的宗教的与政治的范 畴;我们不愿效法人们,学着浦尔越(Paul Bourget)于托尔斯泰逝世之后,以各人的党派观念去批评 他。仿佛我们的朋党一旦竟能成为天才底度衡那样!……托尔斯泰是否和我们同一党派,于我又有何干? 在呼吸他们的气息与沐浴他们的光华之时,我会顾忌带但丁与莎士比亚是属于何党何派的吗? 我们绝对不像今日底批评家般说:“有两个托尔斯泰,一是转变以前的,一是转变以后的;一是 好的,一是不好的。”对于我们,只有一个托尔斯泰,我们爱他整个。因为我们本能地感到在这样的心 魄中,一切都有立场,一切都有关连。 (《名人传·托尔斯泰 传》第一节) 相关练习 1、贝多芬写了遗嘱后又活了( )年。 2、贝多芬的婚姻毁了,爱情遗弃了他,主要是由于他的( )的 性情所致。 3、贝多芬幸运的定点是在 1814 年的( )会议中,人家看他身为欧洲的光荣。 4、贝多芬被誉为“不单是音乐史上划时代的建筑”,“亦且是空前绝后的史诗”的作品是《 》。 5、在国家美术馆中,有一座米开朗基罗称之为( )的雕塑,他就是米开朗基罗自己,是他生命的象征。 6、托尔斯泰的夫人( ),不单被他的丈夫采作《 》中的娜塔沙与《 》中基帝的模型,而且由于她的 倾诉和她特殊的视觉,她已成为他的可贵的亲密的合作者。 7、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 》被誉为是我们 的时代的最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答案:1【25 年】2【阴沉寡语,坚毅】3【维也纳会议】4【英雄】5【胜利者】 6【 索菲娅·安德列夫娜·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复活】7《战争与和平》 二、简答题: 8、作者写《名人传》的动机是什么?《名人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你阅读《名人传》后有和感悟? 10、罗曼·罗兰索说的英雄与人们一致认识的英雄有什么不同? 11、《名人传》中三位名人在生命的末日都做了什么?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12、米开朗基罗的痛苦是心灵的痛苦,作者说他是哈姆雷特式的悲剧人物,他具有怎样的矛盾性格? 13、我国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 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表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 和具体事例,不少于 30 字)(答案:13.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 (母). 托尔斯泰的作品:《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等。 十三岁时,米开朗基罗进入(多梅 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使他的老师为之嫉妒。由(罗曼•罗兰)写的,它包括(《贝 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基罗传》)三部“英雄传记”。 (1827 年 3 月 26 日),贝多芬在风 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答案:8【"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的气息!”“使英雄的种族再生”】 【主要内容: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 9【翻开《名人传》,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 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 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 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或强 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 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记,他们是 19 世纪
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 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 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莤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 也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一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 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莤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 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 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教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漬醒的领 果说《贝多芬传》是英雄主义的号召,是力的颂歌,那么《托尔斯泰传》则是一首安魂曲、一支 哀歌,一阕送葬曲。贝多芬伟大的痛莤是因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运,托尔斯泰伟大的痛苦在他自 主观意志的选 〖复活》是托尔斯泰瞽年的叉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 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 这个敌人就是他自 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杨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 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圊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间,也是对痛莤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 对生命的欢乐歌唱。 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的永恒的精神光芒。】 0【罗曼·罗兰索说的英雄是在精神上的英雄】 1【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站着塑 了传世杰作,托尔斯泰在生命最后 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离家出走】 12【米开朗琪罗,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冋贝多芬一样终身未婚 没有能辜受到真正的爱情。他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杰作。 3【贝多芬在一帆风顺之际,声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聋的疾病。 这是很残酷的打击,为了怕人发觉他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肛 而在此时,他与一名十七岁少女朱丽叶塔.古奇阿帝相恋。著名的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他 们相恋的作 八辈二年贝多芬迁到离维也纳车程二小时的海利金宁静村庄作曲,他在那里完成了第二号交响曲 德的晢学观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头苦干」。此时他回到维也纳,乐思泉 「英雄」交响曲。此曲原想献给拿破仑,但因拿破仑加冕称帝, 贝多芬愤而涂棹拿破仑的名字,改称为「英雄交响曲』。】 简答题:1.《名人传》是一本什么书?<名人传>>作者法国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文中记述了德国音 乐作家贝多芬,著名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琦罗,列夫·托尔斯泰。 练习题 1.《名人传》包括哪三个人的传记?他们分别是哪个时代的艺术家? 贝多芬传18、19世纪 米开朗基罗传15、16世纪 托尔斯泰传19世纪 2.《贝多芬传》是为罗曼·罗兰的那部小说准备素材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3.阅读《贝多芬传》最后一节,了解作者对贝多芬生命的作品意义的总结 面对痛苦、面对孤独,贝多芬选择了坚持自己的信念,作为一个听不到任何声音的音乐家,他给人一种 傲慢的错觉,对于政治上的专制统治,无情的战乱,他却选择了反抗,为了和平,贝多芬曾说:“只要 是为了获得更美的事物,任何规律都可以破除。”这句话准确地表达了他当时反对专制的心理 4.阅读《米开朗琪罗传》《下编·孤独》一章,体会天才对孤独的体味及伟大的博爱情怀。 5.恩格斯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三个巨人 6.托尔斯泰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 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 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 千病死于一个小火车 7.俄罗斯教会因为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复活》的出版而将其开除教籍 8.托尔斯泰最喜爱的中国古代哲人是谁?孔子 9.阅读《托尔斯泰传·亚洲对托尔斯泰的回响》,了解托翁对亚洲各国(日本印度)尤其是对中国的关
4 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 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 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 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 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 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如果说《贝多芬传》是英雄主义的号召,是力的颂歌,那么《托尔斯泰传》则是一首安魂曲、一支 哀歌,一阕送葬曲。贝多芬伟大的痛苦是因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运,托尔斯泰伟大的痛苦在他自身 主观意志的选择。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 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 应当被人蔑视。”终于,在 82 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 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 对生命的欢乐歌唱。 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的永恒的精神光芒。 】 10【罗曼·罗兰索说的英雄是在精神上的英雄】 11【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站着塑像,留下 了传世杰作,托尔斯泰在生命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离家出走】 12【米开朗琪罗,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同贝多芬一样终身未婚, 没有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他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杰作。】 13【 贝多芬在一帆风顺之际,声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聋的疾病。 这是很残酷的打击,为了怕人发觉他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居,自己变得愈来愈孤僻。 而在此时,他与一名十七岁少女朱丽叶塔.古奇阿帝相恋。著名的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他 们相恋的作品。 一八零二年贝多芬迁到离维也纳车程一小时的海利金宁静村庄作曲,他在那里完成了第二号交响曲。 但耳疾恶化使他痛苦万分,因而他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书,陈述悲惨遭遇与不幸。后来贝多芬又因康 德的哲学观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头苦干」。此时他回到维也纳,乐思泉 涌,一八零三年写出了雷霆万钧的第三号「英雄」交响曲。此曲原想献给拿破仑,但因拿破仑加冕称帝, 贝多芬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称为「英雄交响曲」。】 简答题:1.《名人传》是一本什么书?<<名人传>>作者法国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文中记述了德国音 乐作家贝多芬,著名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琦罗,列夫·托尔斯泰。 练习题 1.《名人传》包括哪三个人的传记?他们分别是哪个时代的艺术家? 贝多芬传 18、19 世纪 米开朗基罗传 15、16 世纪 托尔斯泰传 19 世纪 2.《贝多芬传》是为罗曼·罗兰的那部小说准备素材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 3.阅读《贝多芬传》最后一节,了解作者对贝多芬生命的作品意义的总结。 面对痛苦、面对孤独,贝多芬选择了坚持自己的信念,作为一个听不到任何声音的音乐家,他给人一种 傲慢的错觉,对于政治上的专制统治,无情的战乱,他却选择了反抗,为了和平,贝多芬曾说:“只要 是为了获得更美的事物,任何规律都可以破除。”这句话准确地表达了他当时反对专制的心理。 4.阅读《米开朗琪罗传》《下编·孤独》一章,体会天才对孤独的体味及伟大的博爱情怀。 5.恩格斯称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_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三个巨人。 6.托尔斯泰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 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 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7.俄罗斯教会因为托尔斯泰长篇小说____《复活》____的出版而将其开除教籍。 8.托尔斯泰最喜爱的中国古代哲人是谁? 孔子 9.阅读《托尔斯泰传·亚洲对托尔斯泰的回响》,了解托翁对亚洲各国(日本.印度)尤其是对中国的关
注和厚爱,以及与圣雄甘地的关系 填空题: 1.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基罗传》三部传记。 其中,贝多芬(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2.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所著《约翰.克里夫多兰》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3.贝多芬出生于波恩,是18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家。其代表作品为《英雄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4.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国),著名的_雕塑家,其代表作品为《大卫》 5.托尔斯泰是_俄_国作家、改革家和道德思想家。使他获得不朽声誉的两部小说是《战争与和平》 和《安娜.卡列尼娜》。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作品是《复活》。 简答题 1、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描写了哪一类英雄? 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 的英雄观点,不是通常所称道的英雄人物。罗曼·罗 自已也说“我敌因为具有伟大的品格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图为他们能饭 人。为了突出英雄的这一本质,罗兰改变了常规传记的写法,舍弃了对传主生平的一般知识性介绍,而 集中精力去把握人物髙度统冖的精神品格,在这种把握中又投射进自己对英雄们的敏仰激情。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这些被罗曼罗兰尊为英雄的人,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遺遇的悲 惨,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 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 长开朗琪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 和宽容的理想。 《名人传》记叙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莤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顽强拼榑的意志 和高尚的品格。 名人传试题 1、本书写的人物是( )2、贝多芬的童年是( )、悲惨的 3、贝多芬11岁加入( )4、贝多芬的()开拓他的音乐天分 5、贝多芬佩服 )的天才6、贝多芬认为()时的他没有朋友,孤零零地活在世上 7、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达.芬奇是( )时期三杰 8、米开朗琪罗的()是法官9、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 )家 10、米开朗基罗酷爱()11、《大卫》是()中的歌利亚着钢刀向大卫冲来,大卫并不躲闪的紧张瞬间 12、知道()来历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谚语:“权贵的虚荣就是石像鼻子上的三把石粉。 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4、托尔斯泰是()国人15、托尔斯泰曾攻读( (语言) 16、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 ),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 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17托尔斯泰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 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 18、在各次战役中,托尔斯泰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 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19、托尔斯泰呼吁人们按照“( )”生活 20、托尔斯泰病死于( 答案:1、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2、艰苦3、戏院乐队 4、父亲5、歌德6、晚年7、意大利文艺复兴8、父亲9、石匠的妻子10、田地1l、《圣经》 12、《大卫》13、青少年14、俄15、十耳其语16、阿拉伯语17、《童年》、《少年》 18、平民化19、永恒的宗教真理20、一个小火车站 选择题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罗曼。罗兰,英国著名小说家,他的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B.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是他的代表作,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镜子” C.傅雷(1908-1966),我国一代翻译巨匠,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作品,《傅雷家书》传达了傅 雷高尚的人格与思想境界,是留给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 D.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组成
5 注和厚爱,以及与圣雄甘地的关系。 填空题: 1.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_托尔斯泰传》《_米开朗基罗传》三部传记。 其中,__贝多芬_(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2.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所著__《约翰.克里夫多兰》_获得 1915 年诺贝尔文学奖。 3.贝多芬出生于波恩,是 18 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家。其代表作品为_《英雄交响曲》、 ___《命运交响曲》__。 4.米开朗琪罗是_文艺复兴_时期_意大利_(国),著名的__雕塑家_,其代表作品为____《大卫》___。 5.托尔斯泰是_俄_国作家、改革家和道德思想家。使他获得不朽声誉的两部小说是_《战争与和平》___ 和___《安娜.卡列尼娜》_。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作品是___《复活》___。 简答题 : 1、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描写了哪一类英雄? 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他的英雄观点,不是通常所称道的英雄人物。罗曼·罗 兰所指的英雄,只不过是“人类的忠仆”,只因为具有伟大的品格,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能倾 心为公众服务。罗兰自己也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 人。为了突出英雄的这一本质,罗兰改变了常规传记的写法,舍弃了对传主生平的一般知识性介绍,而 集中精力去把握人物高度统一的精神品格,在这种把握中又投射进自己对英雄们的敬仰激情。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这些被罗曼罗兰尊为英雄的人,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 惨,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 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 米开朗琪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 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 《名人传》记叙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 和高尚的品格。 名人传试题 1、本书写的人物是( )、( )、( )2、贝多芬的童年是( )、悲惨的 3、贝多芬 11 岁加入( )4、贝多芬的( )开拓他的音乐天分 5、贝多芬佩服( )的天才 6、贝多芬认为( )时的他没有朋友,孤零零地活在世上 7、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达..芬奇是( )时期三杰 8、米开朗琪罗的( )是法官 9、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 )家 10、米开朗基罗酷爱()11、《大卫》是()中的歌利亚着钢刀向大卫冲来,大卫并不躲闪的紧张瞬间 12、知道( )来历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谚语:“权贵的虚荣就是石像鼻子上的三把石粉。” 13、( )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4、托尔斯泰是( )国人 15、托尔斯泰曾攻读( )、( )(语言) 16、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 )、( ),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 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17 托尔斯泰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 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 )” 18、在各次战役中,托尔斯泰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 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19、托尔斯泰呼吁人们按照“( )”生活 20、托尔斯泰病死于( )上。 答案:1、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 2、艰苦 3、戏院乐队 4、父亲 5、歌德 6、晚年 7、意大利文艺复兴 8、父亲 9、石匠的妻子 10、田地 11、《圣经》 12、《大卫》13、青少年 14、俄 15、土耳其语 16、阿拉伯语 17、《童年》、《少年》 18、平民化 19、永恒的宗教真理 20、一个小火车站 选择题: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A.罗曼。罗兰,英国著名小说家,他的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 1915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B.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 《复活》是他的代表作,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镜子”。 C.傅雷(1908—1966),我国一代翻译巨匠,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作品,《傅雷家书》传达了傅 雷高尚的人格与思想境界,是留给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 D.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