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 全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10页。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自己的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并将试卷密封线内的 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的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须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16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阔绰(chuo) 羼水(chan) 恣睢( ZISul) 惴惴不安(zhui) B.亲家(qn) 系(ji)鞋带 溺爱(m) 露出马脚(lou) C.聒噪(quo) 悖谬(bo 倔强( Yuejiang)分道扬镳(biao) D.浣妆( huan) 赔偿( chang 肆无忌惮(dan) 2.下面句子的书写和对加点词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历过孤陋寡间的时代,引进外国艺术是新鲜事,但外国传统有如中国传统,都是在不 断地反传统中积累形成的。(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资阳市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
资阳市语文试卷第1页(共 10 页) 资 阳 市 2012 年 高 中 阶 段 教 育 学 校 招 生 考 试 语 文 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2 页,第Ⅱ卷 3 至 10 页。 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自己的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并将试卷密封线内的 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6 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的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须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16 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阔绰.(chuò) 羼.水(chàn) 恣睢..(zìsuī) 惴.惴不安(zhuì) B.亲.家(qìn) 系.(jì)鞋带 溺.爱 (nì) 露.出马脚(lòu) C.聒.噪(ɡuō) 悖.谬(bó) 倔强..(juějiànɡ) 分道扬镳.(biāo) D.浣.妆(huǎn) 赔偿.(chánɡ) 惘.然(wǎnɡ) 肆无忌惮.(dàn) 2.下面句子的书写和对加点词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历过孤陋寡闻 ....的时代,引进外国艺术是新鲜事,但外国传统有如中国传统,都是在不 断地反传统中积累形成的。(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B.陈市长一片赤诚,往驾来访,已使我深为感动。在此以前我之所以未能从命,一是…. 是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着不少酸性。(比喻自己的清高、迂腐。) C.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署就不会过去。(形容心中充满了愤 怒。) D.在资阳市中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一群阳光少年的表演很给力,贏得观众阵阵掌声。(给 力:形容精彩、酷、棒。)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B.九曲河,雁城人民的母亲河,早已今非昔比。沿河两岸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百花争姸。 C.分别十年,今又萍水相逢,欣喜感慨溢于言表。 D.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意气用事,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就会不一而足。 下面各句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是(3分) A.通过学习雷锋报告会,使我们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互相合作。 C.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房倒場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几个学校的老师找刘成辉同学就克服学习困难交换了意见。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我在自己长期的浏览中间,形成了一种粗浅的经验,这就是自始至终的阅读过程,都必须贯彻 着充满自觉性的判断、思索和分析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究竟是宣扬真实抑或虚假、准确抑或 资阳市语文试卷第2页(共10页)
资阳市语文试卷第2页(共 10 页) B.陈市长一片赤诚,往驾来访,已使我深为感动。在此以前我之所以未能从命,一是……二 是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着不少酸性..。(比喻自己的清高、迂腐。) C.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 ....的酷署就不会过去。(形容心中充满了愤 怒。) D.在资阳市中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一群阳光少年的表演很给力..,赢得观众阵阵掌声。(给 力:形容精彩、酷、棒。)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 ....:“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B.九曲河,雁城人民的母亲河,早已今非昔比 ....。沿河两岸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百花争妍。 C.分别十年,今又萍水相逢 ....,欣喜感慨溢于言表。 D.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意气用事 ....,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就会不一而足。 4.下面各句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是(3 分) A.通过学习雷锋报告会,使我们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互相合作。 C.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房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几个学校的老师找刘成辉同学就克服学习困难交换了意见。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我在自己长期的浏览中间,形成了一种粗浅的经验,这就是自始至终的阅读过程,都必须贯彻 着充满自觉性的判断、思索和分析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究竟是宣扬真实抑或虚假、准确抑或
正义抑或 美丽抑或 高尚抑或?只有养成了这样读书的方法和习惯,才容易发表 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来,真正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操。 如果不是从这样的阅读中汇成自己深思熟虑的看法,而是盲目地追随着别人的爱好和主张别 人炫耀和宣扬什么,自己就亦步亦趋地去阅读,并且不假思索地接受那些可能是谬误的捧场,像这 样不开动自己的大脑,就犹如叔本华所说的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长此以往,“思维能力必将逐 渐丧失”(读书与书籍)这种盲目而又盲从的阅读方式,只能是极大地糟蹋了自己珍贵的精力,而 无法获得应有的长进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文中空格上依次填入的反义词是谬误、邪恶、丑陋、庸俗 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设问句。 C.形成了一种粗浅的经验是一个述宾短语。 D.文中括号中的读书与书籍”应加书名号 6.下面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递进关系复句。 B.作者主张的读书方法是对自己正在阅读的书自始至终充满自觉性的判断、思索和分析,要 深思熟虑,并要质疑所宣扬的是对还是错,是好还是坏。 C.作者认为盲目读书的后果是:别人在替我们思想,我们思维能力必将丧失,我们无法获得 应有的长进。 D.文中两个加点的这样所指代的内容不同。前者指代作者主张的读书方法和习惯,后者指 资阳市语文试卷第页(共10页)
资阳市语文试卷第3页(共 10 页) 正义抑或 、美丽抑或 、高尚抑或 ?只有养成了这样..读书的方法和习惯,才容易发表 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来,真正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操。 如果不是从这样的阅读中汇成自己深思熟虑的看法,而是盲目地追随着别人的爱好和主张,别 人炫耀和宣扬什么,自己就亦步亦趋地去阅读,并且不假思索地接受那些可能是谬误的捧场,像这. 样.不开动自己的大脑,就犹如叔本华所说的“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长此以往,“思维能力必将逐 渐丧失”(读书与书籍)。这种盲目而又盲从的阅读方式,只能是极大地糟蹋了自己珍贵的精力,而 无法获得应有的长进。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在文中空格上依次填入的反义词是“谬误、邪恶、丑陋、庸俗”。 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设问句。 C.“形成了一种粗浅的经验”是一个述宾短语。 D.文中括号中的“读书与书籍”应加书名号。 6.下面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递进关系复句。 B.作者主张的读书方法是对自己正在阅读的书自始至终充满自觉性的判断、思索和分析,要 深思熟虑,并要质疑所宣扬的是对还是错,是好还是坏。 C.作者认为盲目读书的后果是:别人在替我们思想,我们思维能力必将丧失,我们无法获得 应有的长进。 D.文中两个加点的“这样”所指代的内容不同。前者指代作者主张的读书方法和习惯,后者指
代盲目而又盲从的阅读方式 资阳市语文试卷第4页(共10页)
资阳市语文试卷第4页(共 10 页) 代盲目而又盲从的阅读方式
资阳市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4分) 总分总分人 得分 意事项:本卷共8页,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二、(22分) 7.用楷书将下面短语工整的抄写在田字格内(3分)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十日田 8.默写(6分。①_④题,每小题1分;⑤⑥题任选填-题,2分)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刘禹锡《陋室铭》) ④《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 ⑤古诗中,“月常被诗人用作寄托思念亲人、思念朋友情感的载体。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干 里共婵娟。”李白的 ”(《闻王昌龄 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古诗中,“柳ˆ常被诗人用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如郑谷在诗句ˆ扬孑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 资阳市语文试卷第5页(共10页)
资阳市语文试卷第5页(共 10 页) 资阳市 2012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 考 试 语 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04 分) 题号 二 三 四 总 分 总分人 得分 注意事项 :本卷共 8 页,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二、(22 分) 7.用楷书将下面短语工整的抄写在田字格内(3 分)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8.默写(6 分。①—④题,每小题 1 分;⑤⑥题任选填一题,2 分)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④《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古诗中,“月”常被诗人用作寄托思念亲人、思念朋友情感的载体。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 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古诗中,“柳”常被诗人用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如郑谷在诗句“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