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前 2012年重庆一中高2014级高一上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卷20121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6题为选择题,18分;第7至21题为 主观题,132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6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7至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本阅读(原创)(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武松兄弟为何一高一矮 景阳冈上打虎的武松,是人人崇拜的英雄好汉。他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浑身上下似有 干百斤力气,一只斑斓猛虎,竟然被他赤手空拳地打死了。可他的亲哥哥武大郎,却身不满 五尺,只有武松的一半多点儿,且面目丑陋头脑可笑,因此人们都称他为“三寸丁谷树皮 同是一母所生,为什么这两个亲兄弟的身高竟相差如此悬殊呢? 人体里有两大类腺体,一类是有管道的腺体,即外分泌腺,如汘腺、消化腺等。这些腺 体产生的物质,如汘液、唾液、胃液、肠液等均通过导管排放出来。另一类是无管道腺体, 即内分泌腺。影响人的身体高矮的因素主要与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关系。 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性腺、胸腺和脑垂体等。它 们能分泌激素(即“荷尔蒙"),这些激素都具有神奇的“魔力”,只要有-丁点儿进入血液 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不同的激素,各有不同的功能,与人体身高有关的激素主要是由脑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分泌的。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骨骼与生殖器官的发育,它若分泌不足,人就长不大 矮小且不成熟。性腺对男女青春期的影响很大,那时它大量分泌,人的身高就猛长。脑垂体 是控制身高最主要的腺体它分泌的多种激素能影响其他激紊的分泌与人体身髙关系极大。 要是它们太多或不足,都会影响人体发育,武大郎矮小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脑垂体分泌的生 长激素过少的结果 生长激素是怎样促进人体长高的呢?美国的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硏究后认为生长激素 对骨骼并无直接作用,它先作用于肝脏等组织,并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产生生长因子,再通 过生长因子来促进生长。要是儿童有了肝病、肾病或营养不良,由于生长因子的产量不足 人就长不高
秘密★启用前 2012 年重庆一中高 2014 级高一上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2012.1 语文试题卷共 8 页。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 1 至 6 题为选择题,18 分;第 7 至 21 题为 主观题,132 分。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 1 至 6 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 7 至 21 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本阅读(原创)(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3 题。 武松兄弟为何一高一矮 景阳冈上打虎的武松,是人人崇拜的英雄好汉。他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浑身上下似有 千百斤力气,一只斑斓猛虎,竟然被他赤手空拳地打死了。可他的亲哥哥武大郎,却身不满 五尺,只有武松的一半多点儿,且面目丑陋,头脑可笑,因此人们都称他为“三寸丁谷树皮”。 同是一母所生,为什么这两个亲兄弟的身高竟相差如此悬殊呢? 人体里有两大类腺体,一类是有管道的腺体,即外分泌腺,如汗腺、消化腺等。这些腺 体产生的物质,如汗液、唾液、胃液、肠液等均通过导管排放出来。另一类是无管道腺体, 即内分泌腺。影响人的身体高矮的因素主要与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关系。 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性腺、胸腺和脑垂体等。它 们能分泌激素(即“荷尔蒙”),这些激素都具有神奇的“魔力”,只要有一丁点儿进入血液, 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不同的激素,各有不同的功能,与人体身高有关的激素主要是由脑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分泌的。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骨骼与生殖器官的发育,它若分泌不足,人就长不大, 矮小且不成熟。性腺对男女青春期的影响很大,那时它大量分泌,人的身高就猛长。脑垂体 是控制身高最主要的腺体,它分泌的多种激素能影响其他激素的分泌,与人体身高关系极大。 要是它们太多或不足,都会影响人体发育,武大郎矮小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脑垂体分泌的生 长激素过少的结果。 生长激素是怎样促进人体长高的呢?美国的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后认为,生长激素 对骨骼并无直接作用,它先作用于肝脏等组织,并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产生生长因子,再通 过生长因子来促进生长。要是儿童有了肝病、肾病或营养不良,由于生长因子的产量不足, 人就长不高
人的身高也有人种的因素,如白种人通常比黄种人高。人的身高更有父母遗传的因素 通常父母身材高的,子女身材也高。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的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 英国有份调査材料说,45%的身材矮小儿童是由遗传造成的。1995年,有位中国学者调查 了50对起无恙长大的双胞胎的身高,异卵双胞胎的身高平均相差4.4厘米,而同卵双胞 胎的平均只差1.7厘米。显然,这是因为同卵双胞胎遗传基因完全一致的缘故 (选自《解读<水浒传>六大科学谜团》) 1.下列关于文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人体里的两大类腺体中,影响人体高矮的因素主要与无管道腺体有关系。 B.脑垂体分泌的激素能影响其他激素的分泌,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内分泌腺 C.人的身高有人种的因素,如白种人就比黄种人高。 D.科学家们经研究确认,人的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 2.关于生长激素促进人体长高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生长激素作用于肝脏等组织,就能产生生长因子 B.生长激素分泌太多或不足,都会影响人体发育 C.生长激素通过生长因子来对骨骼生长起直接作用 D.如果人患了病,就会因生长因子的产量不足而身材矮小。 3.对于武松兄弟一高一矮原因的推断,关联性可能最小的一方面因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性腺分泌的激素 C.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 D.父母遗传的因素 二、古诗文阅读(原创)(本大题共6小题,共2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 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 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 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 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 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土,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 土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 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 重,皆此类也。毎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 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内 史,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 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节选)》
人的身高也有人种的因素,如白种人通常比黄种人高。人的身高更有父母遗传的因素, 通常父母身材高的,子女身材也高。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的身高 75%取决于遗传因素。 英国有份调查材料说,45%的身材矮小儿童是由遗传造成的。1995 年,有位中国学者调查 了 50 对一起无恙长大的双胞胎的身高,异卵双胞胎的身高平均相差 4.4 厘米,而同卵双胞 胎的平均只差 1.7 厘米。显然,这是因为同卵双胞胎遗传基因完全一致的缘故。 (选自《解读<水浒传>六大科学谜团》) 1.下列关于文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体里的两大类腺体中,影响人体高矮的因素主要与无管道腺体有关系。 B.脑垂体分泌的激素能影响其他激素的分泌,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内分泌腺。 C.人的身高有人种的因素,如白种人就比黄种人高。 D.科学家们经研究确认,人的身高 75%取决于遗传因素。 2.关于生长激素促进人体长高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长激素作用于肝脏等组织,就能产生生长因子。 B.生长激素分泌太多或不足,都会影响人体发育。 C.生长激素通过生长因子来对骨骼生长起直接作用。 D.如果人患了病,就会因生长因子的产量不足而身材矮小。 3.对于武松兄弟一高一矮原因的推断,关联性可能最小的一方面因素是 ( ) A.甲状腺激素 B.性腺分泌的激素 C.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 D.父母遗传的因素 二、古诗文阅读(原创)(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9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 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 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 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 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 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 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 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 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 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内 史,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 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节选)》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目:看,看待 B.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信:消息,音信 C.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弥:满,整 意甚悦,固求市之 市:买 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B.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劳苦而功高如此 D.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特别擅长隶书,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人们对其 书法笔势的赞誉 B.太尉郗鉴想在王家子弟中选女婿,王羲之以“东床坦腹”的自然坦然,使自己成为了 郗家的乘龙快婿。 C.王羲之对自己的书法造诣相当自信,认为自己丝毫不逊色于钟繇、张芝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他不和,只去吊唁了一次,王 述对此深为怨恨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3分) (2)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4分)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10分)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红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张十一:名署,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韩愈被 贬到广东阳山,张署被贬到湖南临武。②筼筜: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生长在水边的大 竹子。③踯躅:羊踯躅,开红黄色的花,生在山谷间,二月花发时,耀眼如火,月余不歇。 ④恩波:皇帝的恩泽。⑤斗:通“陡”。 8.本诗前两联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其具体手法。(6分) 9.许多人评价尾联“诗意婉转,韵味浓厚”,你是否认同这种看法?为什么?(4分)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目:看,看待 B.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信:消息,音信 C.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弥:满,整 D.意甚悦,固求市.之 市:买 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 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B.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劳苦而.功高如此 D.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羲之特别擅长隶书,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人们对其 书法笔势的赞誉。 B.太尉郗鉴想在王家子弟中选女婿,王羲之以“东床坦腹”的自然坦然,使自己成为了 郗家的乘龙快婿。 C.王羲之对自己的书法造诣相当自信,认为自己丝毫不逊色于钟繇、张芝。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他不和,只去吊唁了一次,王 述对此深为怨恨。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3 分) (2)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4 分)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8-9 题。(10 分)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红。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张十一:名署,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韩愈被 贬到广东阳山,张署被贬到湖南临武。 ②筼筜: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生长在水边的大 竹子。③踯躅:羊踯躅,开红黄色的花,生在山谷间,二月花发时,耀眼如火,月余不歇。 ④恩波:皇帝的恩泽。⑤斗:通“陡”。 8.本诗前两联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其具体手法。(6 分) 9.许多人评价尾联“诗意婉转,韵味浓厚”,你是否认同这种看法?为什么?(4 分)
、名句名篇与文学常识(本大题1小题,共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1)子曰:“其恕乎? 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以望复关。(《氓》) 悠悠我心。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其声鸣呜然 如泣如诉。… ,渺沧海之一粟。(苏 轼《赤壁赋》) (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6)寻梦?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徐自摩《再别康桥》) (7)中国文学史上有“风骚”一说,其中“风”指《诗经》里的 (8)《烛之武退秦师》出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 史书——《左传》。 四、文学作品阅读(原创)(本大题共5小题,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阆中王剑冰 (1)雨说下就下来了,最初是一滴滴的,首先打在枇杷叶上,而后打在一片片瓦上, 叶子和瓦发出的声音不尽相同。有一滴打在额头上,顺手一抹,一脸的滋润。再抬眼的时候, 整个古城都是这般润润的了。 (2)一扇扇的门响动起来,明清时的门不知打开了多少岁月。由于雨的洒落,满街的 石板路湿了,像刷了一层桐油。一条狗从一个门缝钻出来,向空荡的街巷扫了一眼,又极快 地消失在街的尽头。由于迅疾,像突然发生又未发生。一个女孩的出现要比它显得从容,打 伞的女孩,像飘逸于多少年前的哪个角落。一个个幌子,招扬着早晨的新鲜与迷离。两干三 百年就在这新鲜迷离中过去了。 (3)街巷里穿行,闻到种香,奇异的带点酸甜的香。看了幌子,才觉岀是一种醋的 味道。阆中产醋已逾千年。不只是醋香,或许还有张飞牛肉。张飞守阆中多年,这里就有了 种既强体又出味的牛肉做法。早饭时还有一种清气盎然的荷包,那是桑叶包着的带有田野 味道的黏黄米糕。边鱼也是吃到的极美味的一种鱼,这种鱼是嘉陵江的特产。 (4)站在滕王阁四下望去,阆中是一片瓦的世界,六十多条街巷的瓦,一重一重,偎 依着,叠压着,翻扑着。以前阆中每个街巷中心都有一座搂,一个叫吴宓的清人登上我站立 的地方,看到的还是“江山十二楼”",现在剩下两座楼阁的街市规模,仍让我欣欣然荡荡然 (5)这时看见了嘉陵江,像女子名字的江无论从上游还是下游都在崇山峻岭中奔涌, 到这里却以极美的身段展现出她的丰姿。三面环城的江上起了水汽,晕晕的,似一层纱,带 有惺忪的妩媚。哪里一个女子在喊叫,喊的什么听不懂,抑扬顿挫的尾声极快就沉进了江里。 而后哪个巷口又有人叫喊,声音的开始像从水中弹起来。灰色的云团裂过一道闪电,龙一样 滚过古城上空。这些都让我陷入了一种神秘状态中。 (6)当地的朋友小陈说,他小时在江边还看到过爷爷拉纤的身影,一群人和群号子 艰难地拉着一条大船前行。一条条船拉过了滩头,船上的人就上岸喝茶买酒,吃张飞牛肉
三、名句名篇与文学常识(本大题 1 小题,共 10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1)子曰:“其恕乎? ,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2) ,以望复关。(《氓》) (3) ,悠悠我心。……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渺沧海之一粟。(苏 轼《赤壁赋》) (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6)寻梦?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徐自摩《再别康桥》) (7)中国文学史上有“风骚”一说,其中“风”指《诗经》里的 。 (8)《烛之武退秦师》出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 史书——《左传》。 四、文学作品阅读(原创)(本大题共 5 小题,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 阆中 王剑冰 (1)雨说下就下来了,最初是一滴一滴的,首先打在枇杷叶上,而后打在一片片瓦上, 叶子和瓦发出的声音不尽相同。有一滴打在额头上,顺手一抹,一脸的滋润。再抬眼的时候, 整个古城都是这般润润的了。 (2)一扇扇的门响动起来,明清时的门不知打开了多少岁月。由于雨的洒落,满街的 石板路湿了,像刷了一层桐油。一条狗从一个门缝钻出来,向空荡的街巷扫了一眼,又极快 地消失在街的尽头。由于迅疾,像突然发生又未发生。一个女孩的出现要比它显得从容,打 伞的女孩,像飘逸于多少年前的哪个角落。一个个幌子,招扬着早晨的新鲜与迷离。两千三 百年就在这新鲜迷离中过去了。 (3)街巷里穿行,闻到一种香,奇异的带点酸甜的香。看了幌子,才觉出是一种醋的 味道。阆中产醋已逾千年。不只是醋香,或许还有张飞牛肉。张飞守阆中多年,这里就有了 一种既强体又出味的牛肉做法。早饭时还有一种清气盎然的荷包,那是桑叶包着的带有田野 味道的黏黄米糕。边鱼也是吃到的极美味的一种鱼,这种鱼是嘉陵江的特产。 (4)站在滕王阁四下望去,阆中是一片瓦的世界,六十多条街巷的瓦,一重一重,偎 依着,叠压着,翻扑着。以前阆中每个街巷中心都有一座搂,一个叫吴宓的清人登上我站立 的地方,看到的还是“江山十二楼”,现在剩下两座楼阁的街市规模,仍让我欣欣然荡荡然。 (5)这时看见了嘉陵江,像女子名字的江无论从上游还是下游都在崇山峻岭中奔涌, 到这里却以极美的身段展现出她的丰姿。三面环城的江上起了水汽,晕晕的,似一层纱,带 有惺忪的妩媚。哪里一个女子在喊叫,喊的什么听不懂,抑扬顿挫的尾声极快就沉进了江里。 而后哪个巷口又有人叫喊,声音的开始像从水中弹起来。灰色的云团裂过一道闪电,龙一样 滚过古城上空。这些都让我陷入了一种神秘状态中。 (6)当地的朋友小陈说,他小时在江边还看到过爷爷拉纤的身影,一群人和一群号子 艰难地拉着一条大船前行。一条条船拉过了滩头,船上的人就上岸喝茶买酒,吃张飞牛肉
或住上个三五日。也有人喜欢上城中的女子,干脆置房买舍,住下不走。我听过川江号子, 那种裂心夺魄的号子,会催化出一种油然而生的陌生又熟悉的感情。 (7)远眺,是一片桑林的海,翠青的叶片即时变成阆中人身上的锦绣。连通着丝绸之 路的古道,将阆中丝绸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域,还有一些是顺着嘉陵江去往南洋。我努力想象 当年的马队相携于途的身影,看不到了,他们消失在了干百年的时空中。 (8)山水与名土总有着某种相通的缘由。这个曾是巴郡首府的地方,曾走出了五百多 进土和举人。有走出去的,还有走进来的。一个孔子的后人遥遥干里祭寻沙场的父兄,途中 被这“处处轩窗临锦屏”的阆苑所迷,竟决意居留此间。孔安国的留驻,不止是选取了终生 依老的所在,还在于与阆中的一种默契。住在南充的陈寿定是来过的,还有蓬安的司马相如 他们不能不在这里寻到灵感翻腾的气象。至于慕名而来的就更多,杜甫一来就喜欢上了,来 了还要来,还有陆游。两人不管心绪如何,到这里都是猛然换了精神。李白若在这里住上 住,就不至于空寂中寻月而逝。李白一直没有找到灵魂所依的故乡,他是把阆中错过了。故 乡是一个美妙的理想世界,自古至今阆中之所以能成为那么多人的居留之所,说明阆中是一 个既适于古人审美趋向,又合乎现代精神气质的所在 (9)穿行于张家小院、李家大院,穿行于衙署贡院、张飞庙及那些作坊,我觉得阆中 的“阆”就在于“门”字里的“良”,那自然的生活,那清阔的江水,那千古遗留的民风, 还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中走出的女子。如此多的“良”,当然是该叫“阆中”了 (10)晚间,雨后的空气更显晴朗温润,一缕月光从云层里斜照下来。光线的柔静是 如此的少见,似纤细明亮的绒毛,一缕缕地飘浮着,漂到哪片瓦上,瓦上就会亮闪一片。 (11)解一只小舟入水,不知是江在行还是岸在行。岸上的景物一映水中,包括房子、 房子里的灯、灯透出的人影。一条鱼跳起来,将这一切打散了。月亮在水中晃了晃又聚合起 来,如一枚占镜 (12)有嘉陵江号子隐约飘来,随之又远了。 (选自《南充日报》,2010年6月21日第8版,有删改) 1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本文开头以圆润的雨声切入,为古城阆中营造了一种润湿幽静的意境,奠定了本文怀 古的感情基调,文段具有很强的情景感和可读性。 “阆中是一片瓦的世界,六十多条街巷的瓦,一重一重,偎依着,叠压着,翻扑着” 巧妙而形象的比喻,赋予了瓦片以鲜活的生命,使文章颇具情趣。 C.古城大院多,自然门就多,自然的生活、古朴的民风包含着多重的“良”,所以古城 取名为“阆中”;这种观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D.“街巷里穿行,闻到一种香,奇异的带点酸甜的香。看了幌子,才觉出是一种醋的味 道”,这里紧承上文的听觉、视觉转向嗅觉,为读者展示阆中的独特魅力。 E.文章虚实结合,既有眼前的实景描写,又有对历史的追忆联想,迷人的环境、如诗般 的意境,给读者以穿越时空、如梦似幻的感觉。 12.第8自然段中,作者提到了大量的古人古事,试分析其中的用意。(6分) 13.用词语或短语概括阆中的特点。(不超过三点。3分)
或住上个三五日。也有人喜欢上城中的女子,干脆置房买舍,住下不走。我听过川江号子, 那种裂心夺魄的号子,会催化出一种油然而生的陌生又熟悉的感情。 (7)远眺,是一片桑林的海,翠青的叶片即时变成阆中人身上的锦绣。连通着丝绸之 路的古道,将阆中丝绸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域,还有一些是顺着嘉陵江去往南洋。我努力想象 当年的马队相携于途的身影,看不到了,他们消失在了千百年的时空中。 (8)山水与名士总有着某种相通的缘由。这个曾是巴郡首府的地方,曾走出了五百多 进士和举人。有走出去的,还有走进来的。一个孔子的后人遥遥千里祭寻沙场的父兄,途中 被这“处处轩窗临锦屏”的阆苑所迷,竟决意居留此间。孔安国的留驻,不止是选取了终生 依老的所在,还在于与阆中的一种默契。住在南充的陈寿定是来过的,还有蓬安的司马相如, 他们不能不在这里寻到灵感翻腾的气象。至于慕名而来的就更多,杜甫一来就喜欢上了,来 了还要来,还有陆游。两人不管心绪如何,到这里都是猛然换了精神。李白若在这里住上一 住,就不至于空寂中寻月而逝。李白一直没有找到灵魂所依的故乡,他是把阆中错过了。故 乡是一个美妙的理想世界,自古至今阆中之所以能成为那么多人的居留之所,说明阆中是一 个既适于古人审美趋向,又合乎现代精神气质的所在。 (9)穿行于张家小院、李家大院,穿行于衙署贡院、张飞庙及那些作坊,我觉得阆中 的“阆”就在于“门”字里的“良”,那自然的生活,那清阔的江水,那千古遗留的民风, 还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中走出的女子。如此多的“良”,当然是该叫“阆中”了。 (10)晚间,雨后的空气更显晴朗温润,一缕月光从云层里斜照下来。光线的柔静是 如此的少见,似纤细明亮的绒毛,一缕缕地飘浮着,漂到哪片瓦上,瓦上就会亮闪一片。 (11)解一只小舟入水,不知是江在行还是岸在行。岸上的景物一映水中,包括房子、 房子里的灯、灯透出的人影。一条鱼跳起来,将这一切打散了。月亮在水中晃了晃又聚合起 来,如一枚古镜。 (12)有嘉陵江号子隐约飘来,随之又远了。 (选自《南充日报》,2010 年 6 月 21 日第 8 版,有删改) 1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A.本文开头以圆润的雨声切入,为古城阆中营造了一种润湿幽静的意境,奠定了本文怀 古的感情基调,文段具有很强的情景感和可读性。 B.“阆中是一片瓦的世界,六十多条街巷的瓦,一重一重,偎依着,叠压着,翻扑着” 巧妙而形象的比喻,赋予了瓦片以鲜活的生命,使文章颇具情趣。 C.古城大院多,自然门就多,自然的生活、古朴的民风包含着多重的“良”,所以古城 取名为“阆中”;这种观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D.“街巷里穿行,闻到一种香,奇异的带点酸甜的香。看了幌子,才觉出是一种醋的味 道”,这里紧承上文的听觉、视觉转向嗅觉,为读者展示阆中的独特魅力。 E.文章虚实结合,既有眼前的实景描写,又有对历史的追忆联想,迷人的环境、如诗般 的意境,给读者以穿越时空、如梦似幻的感觉。 12.第 8 自然段中,作者提到了大量的古人古事,试分析其中的用意。(6 分) 13.用词语或短语概括阆中的特点。(不超过三点。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