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Science Fiction Film and Literature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传媒全专业大二(下)学生 学分 2 学时36 主讲教师 周舒蕉、吴福仲 修订日期2023年3月13日 指定教材 自编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及影视类型,科学幻想的兴起和发展存在着艺术与技术的双重作用 力,也使之坐落在当代技术人文学科的交叉点上。科幻作品以当代社会的媒介技术现状和发 展趋势作为叙事基础,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象地传达了对技术和 人类关系的思考。对各种科幻文本的系统学习与探索有利于发展我国本土科幻文化与创意户 业,丰富当前文化生产的幻想活力和思想深度。本课程从世界科幻文学与电影的发展脉络出 发,解析经典科幻作品在创作观念、主题思想、风格审美上的特征,同时立足于当代科幻电 影的技术演进,思考其未来的创作趋势。简言之,以全球及中国的科幻电影资析为手段,课 程致力于开拓同学们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对科学传播、影视传播等专业知识的兴趣,建立科教 兴国的志向。 课程将从科幻文化的发展史、电影文本解读与产业探索三个不同维度来切入对科幻文学 与电影研究相关理论的介绍。首先,使学生了解全球视域下科幻文学及电影的历史发展脉络、 各种亚类型和主要作者与导演风格:其次,学会从传播学及媒介文化理论视角来对经典科么 作品进行提问、思考与分析:再次,了解我国科幻文学与电影的发展现状、问题与不足,了 解相关产业概况:最后,基于对科幻的兴趣,开发自身的创意潜力与创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 在课程结束时,学生拟掌握以下内容: 课程目标1:对科幻相关概念的举握,并具备分析、评论或创作文本的能力 1.1掌握国内外科幻文学与电影的发展与特色。初步理解所涉及到的科幻文化理论, 包括技术与人文的关系、后人类主义、生态主义、身体、空间、意识形态等,把握经典科幻 作品的思想深度与现实关切。 1,2在相关知识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考、分析、评论科幻作品的能力。开发创造力和想象
《科幻电影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Science Fiction Film and Literature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 传媒全专业大二(下)学生 学 分 2 学 时 36 主讲教师 周舒燕、吴福仲 修订日期 2023 年 3 月 13 日 指定教材 自编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及影视类型,科学幻想的兴起和发展存在着艺术与技术的双重作用 力,也使之坐落在当代技术人文学科的交叉点上。科幻作品以当代社会的媒介技术现状和发 展趋势作为叙事基础,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象地传达了对技术和 人类关系的思考。对各种科幻文本的系统学习与探索有利于发展我国本土科幻文化与创意产 业,丰富当前文化生产的幻想活力和思想深度。本课程从世界科幻文学与电影的发展脉络出 发,解析经典科幻作品在创作观念、主题思想、风格审美上的特征,同时立足于当代科幻电 影的技术演进,思考其未来的创作趋势。简言之,以全球及中国的科幻电影赏析为手段,课 程致力于开拓同学们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对科学传播、影视传播等专业知识的兴趣,建立科教 兴国的志向。 课程将从科幻文化的发展史、电影文本解读与产业探索三个不同维度来切入对科幻文学 与电影研究相关理论的介绍。首先,使学生了解全球视域下科幻文学及电影的历史发展脉络、 各种亚类型和主要作者与导演风格;其次,学会从传播学及媒介文化理论视角来对经典科幻 作品进行提问、思考与分析;再次,了解我国科幻文学与电影的发展现状、问题与不足,了 解相关产业概况;最后,基于对科幻的兴趣,开发自身的创意潜力与创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 在课程结束时,学生拟掌握以下内容: 课程目标 1:对科幻相关概念的掌握,并具备分析、评论或创作文本的能力 1.1 掌握国内外科幻文学与电影的发展与特色。初步理解所涉及到的科幻文化理论, 包括技术与人文的关系、后人类主义、生态主义、身体、空间、意识形态等,把握经典科幻 作品的思想深度与现实关切。 1.2 在相关知识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考、分析、评论科幻作品的能力。开发创造力和想象
力,激发对中国本土科幻类型的创造潜力。 课程目标24 2.1擎握中国科幻文化的发展历程、独特贡献以及对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理解推动中 国科幻文化发展的政治、经济、历史与文化因素,对中国科幻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可循路径进 行多维度探索。 2.2熟悉与科幻文化研究相关的文化研究视角、实证研究视角与产业研究视角以及相 关理论资源,把科文化与社会变迁之间的深刻互动,激发学生进行科幻创作和开展科 文化的研究热情。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1.1 课程目标 第一部分:全球科幻电影类型的 初步掌握基础人文科学与 1.2 发展及经典科幻电影赏析 社会科学的知识 2.1 系统堂据新闻传播学基础 课程目标 第二部分:中国科幻文化与创 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 2.2 意产业 三、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全球科幻类型的发展及经典作品赏析 1,教学目标:掌握世界科幻文学与电影的兴起、发展、主要流派、关键概念。 2.教学重难点:对理论概念的讲解和对经典电影实例的分析。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第二部分中国科幻文化与创意产业 1.教学目标:掌握中国科幻文化的独特历程与现状,对科幻文化的社会功能与产业发 展进行理论化的分析。 2教学重难点:对科幻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 3.教学内容:结合科幻文化与历史、社会、科学、政治、经济之间形成互动的前沿实 践,对比中国科幻与世界科幻的发展模式, 加深对科幻社会功能的理解,扩展对中国科女 以及整体科幻文化未来发展方向与路径的想象
力,激发对中国本土科幻类型的创造潜力。 课程目标 2: 2.1 掌握中国科幻文化的发展历程、独特贡献以及对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理解推动中 国科幻文化发展的政治、经济、历史与文化因素,对中国科幻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可循路径进 行多维度探索。 2.2 熟悉与科幻文化研究相关的文化研究视角、实证研究视角与产业研究视角以及相 关理论资源,把握科幻文化与社会变迁之间的深刻互动,激发学生进行科幻创作和开展科幻 文化的研究热情。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 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 1.1 第一部分:全球科幻电影类型的 发展及经典科幻电影赏析 初步掌握基础人文科学与 社会科学的知识 1.2 课程目标 2 2.1 第二部分:中国科幻文化与创 意产业 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基础 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 2.2 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全球科幻类型的发展及经典作品赏析 1.教学目标:掌握世界科幻文学与电影的兴起、发展、主要流派、关键概念。 2.教学重难点:对理论概念的讲解和对经典电影实例的分析。 3.教学内容:结合经典科幻电影及发展脉络打开对科幻创意的认识,激发想象力与创 造力;运用相关媒介文化理论、电影学批评等来理解和分析科幻电影。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第二部分 中国科幻文化与创意产业 1.教学目标:掌握中国科幻文化的独特历程与现状,对科幻文化的社会功能与产业发 展进行理论化的分析。 2.教学重难点:对科幻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 3.教学内容:结合科幻文化与历史、社会、科学、政治、经济之间形成互动的前沿实 践,对比中国科幻与世界科幻的发展模式,加深对科幻社会功能的理解,扩展对中国科幻 以及整体科幻文化未来发展方向与路径的想象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四、学时分配 表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章节 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什么是科幻 2 第二章 全球科幻电影亚类型 8 第三章 经典科幻电影文本赏析 6 第四章 中国科幻的发展历程 8 第五章 科幻与创意产业 8 第六章 课程总结:走向未来 2 五、教学进度 表3: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 章节名称 内容提要 授课 作业及 时数 备注 3.11 绪论:什么是科 简要介绍科幻文学与 电影的定义、历史发 2 幻 展与基本问题 第一部分:全球科幻类型的发展与经典作品赏析 关注探索类的科幻作 外在探索:外星 品,从凡尔纳三部曲开 c9 3.18 人、怪兽与他者 始,到(201太 想象 游》、《异形》系列、《司 斯拉》系列、《降临》等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四、学时分配 表 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章节 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什么是科幻 2 第二章 全球科幻电影亚类型 8 第三章 经典科幻电影文本赏析 8 第四章 中国科幻的发展历程 8 第五章 科幻与创意产业 8 第六章 课程总结:走向未来 2 五、教学进度 表 3: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章节名称 内容提要 授课 时数 作 业 及 要 求 备注 1 3.11 绪论:什么是科 幻 简要介绍科幻文学与 电影的定义、历史发 展与基本问题 2 第一部分:全球科幻类型的发展与经典作品赏析 2 3.18 外在探索:外星 人、怪兽与他者 想象 关注探索类的科幻作 品,从凡尔纳三部曲开 始,到《2001 太空漫 游》、《异形》系列、《哥 斯拉》系列、《降临》等 2
作品,思者对人类之外 的世界与他者幻想 聚焦在星际对抗类的 科幻作品,尤其是“太 空歌侧”的亚类型,包 星际对抗:“太 3 3.25 与星辰 括《星际迷航》系列、 《星球大战》系列、《 2 英》、《沙丘》等作品 战争史诗等在科幻中 的运用 关注科幻中机器人形 象的演变, 从早期的 机器人:从弗兰 《科学怪人》,到阿西 4.1 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 2 肯斯坦到AI 到人工智能电影,如 系列等 分别介绍技术革命与 蒸汽朋克、射线朋克、 柴油朋克、原子朋克与 科幻与朋克1: 明克等流派的关 4.8 从蒸汽朋克到弃 系,解析经典蒸汽朋克 2 博朋克 作品如《蒸汽男孩》、 《天空之城》:柴油朋 克《未来水世界》、《 狂的麦克撕》等 重点解读以欧美及日 本科幻文化中的经典 塞横朋古作品加《里安 科幻与朋克Ⅱ: 帝国》三部曲、《银 6 4.15 赛博朋克中的反 杀手》系列、《统梦》 2 乌托邦主义 《攻壳机动队》等,思 考赛博朋克作品中对 于技术、社会体制和文 明的反思 从时空穿越的角度来 丰富科幻电影对时间 4.22 穿越:打破时间 与空间的理解与想象, 2 与空间的限制 解读包括诺兰的时空 三部曲、《时光机器》 《源代码》、《回到未
作品,思考对人类之外 的世界与他者幻想 3 3.25 星际对抗:“太 空歌剧”与星辰 大海 聚焦在星际对抗类的 科幻作品,尤其是“太 空歌剧”的亚类型,包 括《星际迷航》系列、 《星球大战》系列、《银 英》、《沙丘》等作品, 战争史诗等在科幻中 的运用 2 4 4.1 机器人:从弗兰 肯斯坦到 AI 关注科幻中机器人形 象的演变,从早期的 《科学怪人》,到阿西 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 到人工智能电影,如 《机械公敌》、《她》、 《爱死机》系列等 2 5 4.8 科幻与朋克 I: 从蒸汽朋克到赛 博朋克 分别介绍技术革命与 蒸汽朋克、射线朋克、 柴油朋克、原子朋克与 赛博朋克等流派的关 系,解析经典蒸汽朋克 作品如《蒸汽男孩》、 《天空之城》;柴油朋 克《未来水世界》、《疯 狂的麦克斯》等 2 6 4.15 科幻与朋克 II: 赛博朋克中的反 乌托邦主义 重点解读以欧美及日 本科幻文化中的经典 赛博朋克作品如《黑客 帝国》三部曲、《银翼 杀手》系列、《铳梦》、 《攻壳机动队》等,思 考赛博朋克作品中对 于技术、社会体制和文 明的反思 2 7 4.22 穿越:打破时间 与空间的限制 从时空穿越的角度来 丰富科幻电影对时间 与空间的理解与想象, 解读包括诺兰的时空 三部曲、《时光机器》、 《源代码》、《回到未 2
来》系列等 从身体视角来思考利 幻电影中后人类身体 的塑造,如《别让我 重思有机体:后 击》、《千钓一发》、《更 8 4.29 人类身体与基因 灭》、《X战警》系列、 2 改造 《第六日、《双子杀 手》等,打开对身体疆 界及其文化意义的理 从科幻-灾难片的亚类 型出发,考察科幻电 中的末日想象及其背 9 5.6 灾难科幻:末日 后的技术与生态反思, 2 幻想与后启示录 包括《后天》、《2012》 《我是传奇》、《流浪地 球》等 期中作业 第二部分:中国科幻、科幻产业与社会发展 介绍中国科幻从古代 幻想文学(如《山海 经》)到近代科幻小说 中国科幻的历由 (如《月界旅行》《新中 10 5.13 沿革与独特资源 国未来记》)的发展历 2 程,探讨中国科幻文 的关链节点以及独精 贡献。 以现代性视角解折中 作特点,选取刘慈欣 中国科幻的新生 5.20 王晋康、韩松、都量芳 2 代与新浪潮 等代表人物,《三体》 列。 以跨文化传播的相关 理论,着重剖析新时代 中国科幻海外 12 5.27 中国科幻文艺的海外 播的路径与挑战 传播机制路径与现有 2 挑战,包括对《流浪地 球》等单个文艺作品海】
来》系列等 8 4.29 重思有机体:后 人类身体与基因 改造 从身体视角来思考科 幻电影中后人类身体 的塑造,如《别让我 走》、《千钧一发》、《湮 灭》、《X 战警》系列、 《第六日》、《双子杀 手》等,打开对身体疆 界及其文化意义的理 解 2 9 5.6 灾难科幻:末日 幻想与后启示录 从科幻-灾难片的亚类 型出发,考察科幻电影 中的末日想象及其背 后的技术与生态反思, 包括《后天》、《2012》、 《我是传奇》、《流浪地 球》等 2 期中作业 第二部分:中国科幻、科幻产业与社会发展 10 5.13 中国科幻的历史 沿革与独特资源 介绍中国科幻从古代 幻想文学(如《山海 经》)到近代科幻小说 (如《月界旅行》《新中 国未来记》)的发展历 程,探讨中国科幻文学 的关键节点以及独特 贡献。 2 11 5.20 中国科幻的新生 代与新浪潮 以现代性视角解析中 国科幻新生代的崛起 以及新浪潮科幻的创 作特点,选取刘慈欣、 王晋康、韩松、郝景芳 等代表人物,《三体》 《水星播种》《宇宙墓 碑》《折叠北京》等为案 例。 2 12 5.27 中国科幻海外传 播的路径与挑战 以跨文化传播的相关 理论,着重剖析新时代 中国科幻文艺的海外 传播机制路径与现有 挑战,包括对《流浪地 球》等单个文艺作品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