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谷牙和胚根部破口处长出的放射状或棉絮状菌丝体 2、病原物 稻棉腐病菌主要为Achlya spp 用镊子镊取少许棉絮状病原物镜检,观察病菌的游动孢子囊和多卵球的藏卵 器。 在观察时,也可以看到水霉菌,注意棉霉菌与水霉菌在形态上的区别。 三、思考题 稻粒黑粉病的“舌状物”与病菌的“尾状物”是怎样形成的? 四、作业: 1、稻普通矮缩病、黄矮病、赤枯病的病状有何区别? 2、绘稻曲病菌厚垣孢子和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图。 3、绘稻棉腐病菌游动孢子囊或藏卵器图
观察谷牙和胚根部破口处长出的放射状或棉絮状菌丝体。 2、病原物 稻棉腐病菌主要为 Achlya spp. 用镊子镊取少许棉絮状病原物镜检,观察病菌的游动孢子囊和多卵球的藏卵 器。 在观察时,也可以看到水霉菌,注意棉霉菌与水霉菌在形态上的区别。 三、思考题 稻粒黑粉病的“舌状物”与病菌的“尾状物”是怎样形成的? 四、作业: 1、稻普通矮缩病、黄矮病、赤枯病的病状有何区别? 2、绘稻曲病菌厚垣孢子和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图。 3、绘稻棉腐病菌游动孢子囊或藏卵器图
实验四麦类病害(一) 一、目的要求: 识别三种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粒线虫病等病害症状及病原物特征,掌 握小麦条锈病菌、叶锈病菌夏孢子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麦类锈病: 小麦条锈病(wheat strip rust) 小麦叶锈病(wheat leaf rust) 小麦秆锈病(wheat stem rust) 1、症状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具体的症状比较,见附表1 2、病原物 小麦条锈病菌为Puccinia strif6 rmis West.(条形柄锈菌》 小麦叶锈病菌为P.recondia Rob.ex Desm,∫sp.tritici Erikss et Henn(隐匿柄锈 菌)。 小麦秆锈病菌为graminis pers.∫p.tritici Eriksset Henn.(禾柄锈菌小麦专化 型) (1)制片镜检三种锈菌的冬孢子,比较其顶壁厚薄,形状、颜色、柄的长短, 其特征见附表2。 (2)镜检3种锈菌的夏孢子。 ①秆锈菌的夏孢子长椭圆形,褐色,表面有微刺。 ②条锈菌和叶锈菌的夏孢子均为近圆形,芽孔都是散生,难于判别,可用盐酸 等法处理鉴定,见附表3 (二)小麦赤霉病(wheat head blight) 1、症状 初在小穗颗壳上产生褐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展到整个小穗,病穗呈枯黄色, 在病部初期产生粉红色霉层,后期出现黑色小点,病粒皱缩干瘪。 2、病原物
实验四 麦类病害(一) 一、目的要求: 识别三种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粒线虫病等病害症状及病原物特征,掌 握小麦条锈病菌、叶锈病菌夏孢子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麦类锈病: 小麦条锈病(wheat strip rust) 小麦叶锈病(wheat leaf rust) 小麦秆锈病(wheat stem rust) 1、症状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具体的症状比较,见附表 1 2、病原物 小麦条锈病菌为 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条形柄锈菌) 小麦叶锈病菌为 P.recondita Rob.ex Desm.f.sp.tritici Erikss et Henn(隐匿柄锈 菌)。 小麦秆锈病菌为 P.graminis pers.f.sp.tritici Erikss et Henn.(禾柄锈菌小麦专化 型) (1)制片镜检三种锈菌的冬孢子,比较其顶壁厚薄,形状、颜色、柄的长短, 其特征见附表 2。 (2)镜检 3 种锈菌的夏孢子。 ①秆锈菌的夏孢子长椭圆形,褐色,表面有微刺。 ②条锈菌和叶锈菌的夏孢子均为近圆形,芽孔都是散生,难于判别,可用盐酸 等法处理鉴定,见附表 3 (二)小麦赤霉病(wheat head blight ) 1、症状 初在小穗颖壳上产生褐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展到整个小穗,病穗呈枯黄色, 在病部初期产生粉红色霉层,后期出现黑色小点,病粒皱缩干瘪。 2、病原物
小麦赤毒病菌有性态为Gibberella zeae(Schw.)Petch(玉蜀黍赤霉):无性 态为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禾谷镰孢) (1)取病穗上的粉红色胶粘状物镜检,注意大型时分生孢子的形状色泽和分隔 数目。 (2)切取病穗或稻桩上的黑色小点制片镜检。注意子囊壳的形状和色泽、子囊 内子囊孢子的排列、子囊孢子的形状、色泽和分隔数。 (三)小麦白粉病菌(wheat powdery mildew) 1、症状 叶片表面初生白色霉点,后扩大呈近圆形或长椭圆形的白色霉斑。霉斑表 面的白粉即为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最后白粉霉层渐变淡褐色,上散生许 多小黑点,即病菌的闭囊壳。 2、病原物 小麦白粉病菌有性态为Blumeria graminis(Dc.)Speer(禾本科布氏白粉菌): 无性态为Oidium monilioides Ness(串珠粉状孢)。 病菌的菌丝体生于叶表正面,吸器椭圆形,两端呈灰褐色:子囊长圆形,子 囊孢子单胞无色:分生孢子梗直立,从菌丝体垂直长出,其顶端串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挑取黑色小点镜检,注意闭囊壳、附属丝,子囊 及子囊孢子形态特征。刮去白粉,再撕下寄主表皮镜检,观察吸器的形态。 (四)小麦叶斑病菌Leaf blight of wheat) 1、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也可受害,病斑椭圆形或梭形,边缘黄褐色,中 央黄白色。在叶鞘上形成大型黄色病斑,使叶片或叶鞘枯死,天气潮湿时病班 上可形成粉红色霉层,后期在病斑上形成黑色小粒点(子囊壳)。 2、病原物 小麦叶斑病菌为Fusarium nivale(r)Ces 分生孢子镰刀形,一端钝,一端稍尖,无色,刚形成的孢子无隔膜,成熟 后可产生13个隔膜,不产生厚垣孢子及小型分生孢子。子囊壳球形,黄褐色, 有孔口,子囊筒形,稍弯曲,双壁,内含8个子囊孢子,排成两行:子囊孢子 无色,梭形,多数有一个隔膜
小麦赤霉病菌有性态为 Gibberella zeae (Schw.)Petch (玉蜀黍赤霉):无性 态为 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禾谷镰孢) (1)取病穗上的粉红色胶粘状物镜检,注意大型时分生孢子的形状色泽和分隔 数目。 (2)切取病穗或稻桩上的黑色小点制片镜检。注意子囊壳的形状和色泽、子囊 内子囊孢子的排列、子囊孢子的形状、色泽和分隔数。 (三)小麦白粉病菌(wheat powdery mildew) 1、症状 叶片表面初生白色霉点,后扩大呈近圆形或长椭圆形的白色霉斑。霉斑表 面的白粉即为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最后白粉霉层渐变淡褐色,上散生许 多小黑点,即病菌的闭囊壳。 2、病原物 小麦白粉病菌有性态为 Blumeria graminis(Dc.)Speer(禾本科布氏白粉菌); 无性态为 Oidium monilioides Ness(串珠粉状孢)。 病菌的菌丝体生于叶表正面,吸器椭圆形,两端呈灰褐色;子囊长圆形,子 囊孢子单胞无色;分生孢子梗直立,从菌丝体垂直长出,其顶端串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挑取黑色小点镜检,注意闭囊壳、附属丝,子囊 及子囊孢子形态特征。刮去白粉,再撕下寄主表皮镜检,观察吸器的形态。 (四)小麦叶斑病菌(Leaf blight of wheat) 1、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也可受害,病斑椭圆形或梭形,边缘黄褐色,中 央黄白色。在叶鞘上形成大型黄色病斑,使叶片或叶鞘枯死,天气潮湿时病班 上可形成粉红色霉层,后期在病斑上形成黑色小粒点(子囊壳)。 2、病原物 小麦叶斑病菌为 Fusarium nivale(Fr.)Ces 分生孢子镰刀形,一端钝,一端稍尖,无色,刚形成的孢子无隔膜,成熟 后可产生 1-3 个隔膜,不产生厚垣孢子及小型分生孢子。子囊壳球形,黄褐色, 有孔口,子囊筒形,稍弯曲,双壁,内含 8 个子囊孢子,排成两行;子囊孢子 无色,梭形,多数有一个隔膜
(五)小麦粒线虫病(wheat nematode disease) 1、症状 病株叶片皱缩,扭曲成畸形,节间短,节部青肿,茎秆弯曲,植株矮小, 病穗的子房变成虫瘿,病穗比健穗短。 虫瘿比健粒短而圆,小而硬,顶部有小钧,挤开颖壳外露,深绿色,后变 栗褐色。 2、病原物 小麦粒线虫病病原线虫为Anguina tritici((steinb)Fiip.et stekn. 线虫有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卵长椭圆形,雌雄虫体均为长圆筒形。 三、作业: 1、田间如何诊断小麦三种锈病? 2、绘小麦秆锈病菌夏孢子、冬孢子及经盐酸处理后的小麦条锈病菌、小麦叶锈 病菌夏孢子形态图。 3、绘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壳、子囊、小囊孢子及大、小型分生孢子图。 附: 1、结晶紫配法 ()、取结品紫2克,溶于20毫升95%酒精中,即成结品紫饱和酒精溶液。 (2)、加入1%草酸铵水溶液80毫升于上液中,混合即成。 2、注意事项: 盐酸腐蚀性很强,镜检时必须加盖玻片,切勿把盐酸沾在皮肤和衣物上
(五)小麦粒线虫病(wheat nematode disease) 1、症状 病株叶片皱缩,扭曲成畸形,节间短,节部青肿,茎秆弯曲,植株矮小, 病穗的子房变成虫瘿,病穗比健穗短。 虫瘿比健粒短而圆,小而硬,顶部有小钧,挤开颖壳外露,深绿色,后变 栗褐色。 2、病原物 小麦粒线虫病病原线虫为 Anguina tritici (steinb)Fillip.et stekn. 线虫有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卵长椭圆形,雌雄虫体均为长圆筒形。 三、作业: 1、田间如何诊断小麦三种锈病? 2、绘小麦秆锈病菌夏孢子、冬孢子及经盐酸处理后的小麦条锈病菌、小麦叶锈 病菌夏孢子形态图。 3、绘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壳、子囊、小囊孢子及大、小型分生孢子图。 附: 1、结晶紫配法 (1)、取结晶紫 2 克,溶于 20 毫升 95%酒精中,即成结晶紫饱和酒精溶液。 (2)、加入 1%草酸铵水溶液 80 毫升于上液中,混合即成。 2、注意事项: 盐酸腐蚀性很强,镜检时必须加盖玻片,切勿把盐酸沾在皮肤和衣物上
实验五麦类病害(二) 一、目的要求: 识别四种黑穗病的症状及病原物形态特征。熟悉小麦颖枯病,大麦网斑病,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 二、实验内容: (一)麦类黑穗病 1、症状 (1)小麦秆黑粉病(Wheat flag smut) 叶片、叶鞘和秆上产生黑粉状的冬孢子团。 (2)大、小麦散黑穗病(Wheat and Barley loose smut) 全穗被破坏,成为黑粉,外膜易破,散出黑粉。 (3)大麦坚黑穗病(Barley covered smut) 全穗被破坏,变为黑粉,外膜难破裂,不易散出黑粉。 (4)小麦腥黑穗病(Wheat common smut) 穗部颖正常,籽粒变为黑粉,并有鱼腥味 2、病原物 (I)小麦秆黑粉病菌为Urocysti心tritici kom(小麦条黑粉菌) 冬孢子团由14个单胞、球形、深褐色有光泽的冬孢子及其外围若干个无 色的不孕细胞组成。 (2)大麦散黑穗病菌Ustilago ruda.(Jens)Roster 冬孢子青褐色,球形,表面具细刺,大小为6-8*4.5-5um (3)小麦散黑穗病菌为Ustilago tritici(Pers)ens. 冬孢子青褐色,球形,表面具细刺,大小为5-6*5-7um (4)大麦坚黑穗病菌为Ustilago hordei(Pers.)Lagerh. 冬孢子绿褐色,球形,表面光滑,大小为6-7*6-8um (5)小麦光腥黑穗病菌为Tilletia foetida(walr,)Lindr. 冬孢子表面光滑,淡褐色,球形或近球形。 (6)小麦网腥黑穗病菌为Tilletia caries(Dc)Tul(小麦网腥黑粉菌) 冬孢子表面具有网纹,淡褐色至褐色,近球形
实验五 麦类病害(二) 一、目的要求: 识别四种黑穗病的症状及病原物形态特征。熟悉小麦颖枯病,大麦网斑病,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 二、实验内容: (一)麦类黑穗病 1、症状 (1)小麦秆黑粉病(Wheat flag smut) 叶片、叶鞘和秆上产生黑粉状的冬孢子团。 (2)大、小麦散黑穗病(Wheat and Barley loose smut) 全穗被破坏,成为黑粉,外膜易破,散出黑粉。 (3)大麦坚黑穗病(Barley covered smut) 全穗被破坏,变为黑粉,外膜难破裂,不易散出黑粉。 (4)小麦腥黑穗病(Wheat common smut) 穗部颖正常,籽粒变为黑粉,并有鱼腥味。 2、病原物 (1)小麦秆黑粉病菌为 Urocystis tritici korn (小麦条黑粉菌) 冬孢子团由 1-4 个单胞、球形、深褐色有光泽的冬孢子及其外围若干个无 色的不孕细胞组成。 (2)大麦散黑穗病菌 Ustilago ruda .(Jens)Roster 冬孢子青褐色,球形,表面具细刺,大小为 6-8*4.5-5um. (3)小麦散黑穗病菌为 Ustilago tritici(Pers)Jens. 冬孢子青褐色,球形,表面具细刺,大小为 5-6*5-7um (4)大麦坚黑穗病菌为 Ustilago hordei(Pers.)Lagerh. 冬孢子绿褐色,球形,表面光滑,大小为 6-7*6-8um (5)小麦光腥黑穗病菌为 Tilletia foetida (Wallr.)Lindr. 冬孢子表面光滑,淡褐色,球形或近球形。 (6)小麦网腥黑穗病菌为 Tilletia caries (Dc.)Tul (小麦网腥黑粉菌) 冬孢子表面具有网纹,淡褐色至褐色,近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