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药时,甘蓝、球茎甘蓝因叶面上有蜡层、不易展着,可 按水量的0.1%加入洗衣粉或其它展着剂以提高防效。 菜粉蝶在单个植株上分布较均匀,不象菜蛾、菜螟有集中 菜心的习性,叶片正、反面都有分布。因而喷药要细致均匀, 特别必须照顾到寄主外围的背面。 2.生物防治: BT乳剂:1000倍液,在25℃时防治效果较好,2~3天后 效果可达85%。还可与其它农药混合。 保护天敌:在天敌发生期间,应注意用农药、尤其是广谱 性和残效期长的农药。 人工释放粉蝶金小蜂,绒茧蜂防治菜粉蝶。 有条件的地方,可用菜青虫颗粒体病毒防治幼虫。 3.清洁田园。在每一茬十字花科蔬菜收获后,都要清洁田 园,田间甘蓝残株更应及时彻底清理
施药时,甘蓝、球茎甘蓝因叶面上有蜡层、不易展着,可 按水量的0.1%加入洗衣粉或其它展着剂以提高防效。 菜粉蝶在单个植株上分布较均匀,不象菜蛾、菜螟有集中 菜心的习性,叶片正、反面都有分布。因而喷药要细致均匀, 特别必须照顾到寄主外围的背面。 2.生物防治: BT乳剂:1000倍液,在25℃时防治效果较好,2~3天后, 效果可达85%。还可与其它农药混合。 保护天敌:在天敌发生期间,应注意用农药、尤其是广谱 性和残效期长的农药。 人工释放粉蝶金小蜂,绒茧蜂防治菜粉蝶。 有条件的地方,可用菜青虫颗粒体病毒防治幼虫。 3.清洁田园。在每一茬十字花科蔬菜收获后,都要清洁田 园,田间甘蓝残株更应及时彻底清理。 ▲
第三节菜蛾 学名: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 异名:Plutella naculipennis(Cartis) 属于鳞翅目,菜蛾科。 别名:小菜蛾。俗称小青虫,扭腰虫,吊丝鬼 肛蛆等。 分布与为害 菜蛾分布于全世界,是世界性的重要害虫。我国各地均有 发生,以南方各省发生较多。甘肃各地亦有发生,以陇东、陇 南,中部的油菜集中产区为害较重。该害虫从70年代开始逐渐 上升为蔬菜上的重要害虫
第三节 菜 蛾 学名: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 异名:Plutella naculipennis (Cartis) 属于鳞翅目,菜蛾科。 别名:小菜蛾。俗称小青虫,扭腰虫,吊丝鬼, 肛蛆等。 一、分布与为害 菜蛾分布于全世界,是世界性的重要害虫。我国各地均有 发生,以南方各省发生较多。甘肃各地亦有发生,以陇东、陇 南,中部的油菜集中产区为害较重。该害虫从70年代开始逐渐 上升为蔬菜上的重要害虫
分布与为害 菜峨主要为害十字花科植物。该科的寄主可达40多种。 其中以甘蓝、花椰菜,球茎甘蓝、白菜、萝卜、油菜、芥菜受 害最重。偶而也可为害番茄,生姜、马铃薯、洋葱和一些观赏 植物中的紫罗兰,桂竹香及药用植物板兰根等。 以幼虫为害叶片,初龄幼虫钻入叶片组织,取食叶肉,稍 大即啃食叶片的表皮和叶肉,残留一面表皮,形成一透明的 “天窗”。3-4龄幼虫食叶呈孔洞,缺刻,严重时食呈网状, 失去食用价值。在蔬菜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甘蓝,白 菜的包心。还可为害油菜和留种菜的嫩茎,幼荚和籽粒。 1975年,甘肃天祝,古浪县大发生,为害油菜的面积达9万多 亩,田间被株率达60-90%,有的地方80%的果荚被吃光。 近年来,菜蛾在全国的发生,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尤其在 南方,防治若不及时,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翻耕重播
一、分布与为害 菜蛾主要为害十字花科植物。该科的寄主可达40多种。 其中以甘蓝、花椰菜,球茎甘蓝、白菜、萝卜、油菜、芥菜受 害最重。偶而也可为害番茄,生姜、马铃薯、洋葱和一些观赏 植物中的紫罗兰,桂竹香及药用植物板兰根等。 以幼虫为害叶片,初龄幼虫钻入叶片组织,取食叶肉,稍 大即啃食叶片的表皮和叶肉,残留一面表皮,形成一透明的 “天窗”。3-4龄幼虫食叶呈孔洞,缺刻,严重时食呈网状, 失去食用价值。在蔬菜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甘蓝,白 菜的包心。还可为害油菜和留种菜的嫩茎,幼荚和籽粒。 1975年,甘肃天祝,古浪县大发生,为害油菜的面积达9万多 亩,田间被株率达60-90%,有的地方80%的果荚被吃光。 近年来,菜蛾在全国的发生,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尤其在 南方,防治若不及时,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翻耕重播
形态特征 成虫: 1、前翅后缘从基部到外缘有呈三凹的曲 波状黄褐色带,翅合时形三个连串的斜三块。 2、前翅缘毛长,特别是近外缘处更长 幼虫: 前胸背板上有淡褐色无毛的小点组织的一 个“U字形纹
二、形态特征 成虫: 1、前翅后缘从基部到外缘有呈三凹的曲 波状黄褐色带,翅合时形三个连串的斜三块。 2、前翅缘毛长,特别是近外缘处更长。 幼虫: 前胸背板上有淡褐色无毛的小点组织的一 个“U”字形纹
生活史及习性 (一)生活史 1、菜蛾的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由北向南代数递增。 发生2-19代。如甘肃3-4代,江西也就是-8代,台湾18-19代。 各地世代重叠。 2、菜蛾在我国西和北部以蛹越冬;越冬场所多在杂草或 枯芽叶下。而在南方则无越冬现象,终年可见各种虫态。据 甘肃观察,越冬代成虫大约4月中旬出现。 (二)习性 1、成虫有昼伏夜出和趋光习性 白天隐蔽在植物叶片背面,只在受惊扰时,才作短距离 迁飞。黄昏开始活动,取食,交尾交卵,而以午夜活动力最 强。晚上7-11时为上灯高峰期,虽然上灯,但其冲去力不及 夜蛾科的蛾子强,因而灯诱不理想
三、生活史及习性 (一)生活史 1、菜蛾的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由北向南代数递增。 发生2-19代。如甘肃3-4代,江西也就是-8代,台湾18-19代。 各地世代重叠。 2、菜蛾在我国西和北部以蛹越冬;越冬场所多在杂草或 枯芽叶下。而在南方则无越冬现象,终年可见各种虫态。据 甘肃观察,越冬代成虫大约4月中旬出现。 (二)习性 1、成虫有昼伏夜出和趋光习性 白天隐蔽在植物叶片背面,只在受惊扰时,才作短距离 迁飞。黄昏开始活动,取食,交尾交卵,而以午夜活动力最 强。晚上7-11时为上灯高峰期,虽然上灯,但其冲去力不及 夜蛾科的蛾子强,因而灯诱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