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卷第1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44 2020年1月 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文章编号:10005862(2020)014095407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流域山水林田湖草 生命共同体研究进展与展望 钟业喜,邵海雁,徐晨璐!,冯兴华 (1.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南昌33002: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施,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采用 VOSviewer、 CiteSpace5.R8软件分析及文献归纳方法,识别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研究热 点,梳理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土地整治以及流域生 命共同体研究的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层面、研究内容、研究尺度、数据支撑4个方面指出未来流 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清洁小流域:文献计量;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志码:ADOl:10.163571 j. cnki.isnl0005862.2020.01.16 然的相互影响和反馈作用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 0引言 究的核心目标是协调人类活动与水、土、气、生等自 然要素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文明演进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具有共生性,地理学上的共生关系田是指2个 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我国的生态破坏和或多个自然人文要素之间密切和长期协同生存与发 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面对生态赤字逐渐展的性质和程度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是一个有机 扩大的严峻形势,国家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联系的统一体,因此,在地理学研究中要把地理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纳入系统口2框架,进行综合集成思维研究综上 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所述,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要素息 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息相关,人地关系理论、共生理论、系统论这些思想 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是实现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银山”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有机统一的理论基础. 态文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月,习近平总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党的十九大报 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当前告强调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 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环境保护制度.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思想体现 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态文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反映了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协 明建设、“两山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部同共生,在实现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 署生态环境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意义.目前,国内学者已围绕山水林田湖草展开了大 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量研究,主要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原理内涵和生 地理学的理论已经成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可态保护修复主要内容进行解读,探讨祁连山 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6.人地关系切是地理学的研黄土高原、京津冀、赣州市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的试 究核心,吴传钧院士⑧将人地关系思想引入地理点情况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研究 学,并加以发展和提升.人地关系即地球表层人与自内容之一,而流域作为水资源的管理单元,同时也是 收稿日期:201907-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61043)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钟业喜(1973),男,江西赣州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与空间规划硏究. E-mail: zhongxi( 126. com
收稿日期: 2019-07-2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961043) 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钟业喜( 1973-) ,男,江西赣州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与空间规划研究. E-mail: zhongyexi@ 126. com 文章编号: 1000-5862( 2020) 01-0095-07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流域山水林田湖草 生命共同体研究进展与展望 钟业喜1 ,邵海雁1 ,徐晨璐1 ,冯兴华2 ( 1.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2.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施,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采用 VOSviewer、CiteSpace 5. 1 R8 软件分析及文献归纳方法,识别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研究热 点,梳理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土地整治以及流域生 命共同体研究的发展特征. 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层面、研究内容、研究尺度、数据支撑 4 个方面指出未来流 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生命共同体; 生态清洁小流域; 文献计量;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F 205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 16357 /j. cnki. issn1000-5862. 2020. 01. 16 0 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 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我国的生态破坏和 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面对生态赤字[1]逐渐 扩大的严峻形势,国家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 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 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 态文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 年 1 月,习近平总 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当前 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 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5]. 生态文 明建设、“两山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部 署生态环境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 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地理学的理论已经成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可 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6]. 人地关系[7]是地理学的研 究核心,吴传钧院士[8] 将人地关系思想引入地理 学,并加以发展和提升. 人地关系即地球表层人与自 然的相互影响和反馈作用[9],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 究的核心目标是协调人类活动与水、土、气、生等自 然要素之间的关系. 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文明演进 具有共生性[10],地理学上的共生关系[11]是指 2 个 或多个自然人文要素之间密切和长期协同生存与发 展的性质和程度. 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是一个有机 联系的统一体,因此,在地理学研究中要把地理问题 纳入系统[12]框架,进行综合集成[13]思维研究. 综上 所述,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要素息 息相关,人地关系理论、共生理论、系统论这些思想 是实现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有机统一的理论基础.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党的十九大报 告强调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 环境保护制度.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思想体现 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反映了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协 同共生,在实现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 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已围绕山水林田湖草展开了大 量研究,主要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原理内涵[14]和生 态保护修复[15]主要内容进行解读,探讨祁连山[16]、 黄土高原、京津冀、赣州市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的试 点情况. 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研究 内容之一,而流域作为水资源的管理单元,同时也是 第 44 卷 第 1 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l. 44 No. 1 2020 年 1 月 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Jan. 2020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的最合适单元山水2006年)一波动增长(2006-2013年)—快速增长 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现处于不断探索与完善中,虽有(2013-2019年)”.小流域生态硏究为山水林田湖 部分案例研究,但是缺乏对山水林田湖草研究的宏草提供参考借鉴,而山水林田湖草研究又促进生态 观认识且研究单元多限于生态保护区和行政区 清洁小流域迎来新突破,因此,从流域角度开展山水 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可视化软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件 VOSviewer、 CiteSpace和文献计量方法等技术手 段,基于CNKI数据库的文献源,梳理、总结山水林2结果分析 田湖草的硏究热点与进展,从流域视角探索山水林 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进而提出新时期山水林田2.1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的主要内容 湖草研究重点,以期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 复实践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 践指导 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正不断延伸与 拓展.2017年7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将“草”纳入生命共同体中,从对“山水林田湖”的研 究扩展至“山水林田湖草”这一生命共同体.在生态 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山水林 1.1数据来源 田湖草”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利用Ⅴ OSviewer对 为保证原始数据的可靠性,本文数据选自中国120篇山水林田湖草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现 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数据库(CNKI),检索时间为聚类分析,得到知识图谱(见图1),梳理、总结其研 2019年5月26日,检索时段为2004-2019年,以主究进展 题词“山水林田湖草”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分别进2.1.1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要求 行检索从检索结果中筛选出与“山水林田湖草”相必须坚持系统治理2、综合治理思想.赵文霞 关的文献120篇,与“生态清洁小流域”相关的文献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思想出发分析山水林田湖草的 600篇,并分别以 Endnote、 Refworks格式保存 哲学精神及现实意义,认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 1.2研究方法 治理是实现脱贫攻坚、美丽中国的战略自觉.系统治 VOSviewer1是由荷兰莱顿大学 Van eck与理研究涉及多个方面,林业部门通过植树造林、水土 Waltman研发的能够绘制关键词等共现知识图谱的保持和生态林业工程等进行生态建设;水利部门以 文献可视化软件: CiteSpace知识图谱是由美国源头控制为主不断推进生态节水、河道整治、污水处 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用于分析文献研究理等治理工作;城市建设部门以海绵城市、雨水花园 热点及发展前沿的可视化工具,属于科学计量的范建设为抓手协调城乡供水,打造良好生态景观雄 畴通过文献可视化的方法探索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安新区位于京津冀大清河生态廊道的咽喉地带 展情况、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等问题对于后续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中强调推 具有参考作用本研究借助 VOSviewer和 CiteSpace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把生态环境问题摆在首 5.1R8版本软件,利用其关键词共现分析和强大的位,因此雄安新区、长江流域等依托林水会战等 可视化与统计功能,直观地展示山水林田湖草和生生态工程统筹林、水等自然要素的整合,是山水林田 态清洁小流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过程 湖草系统治理的先行地区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2.1.2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 生命共同体”这一治国理政方针理论,关于山水林护修复,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构建我国的生态安 田湖草的研究开始出现.2013-2015年是山水林田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试点工作,以点带面 湖草研究的起步阶段,载文数量少;2015—2017年逐渐推进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江西、河 发文数量缓慢增长;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北2省,赣州、承德2地级市,围场县、粤北南岭和闽 和山水林田湖草相关政策的完善,2017—2019年文江流域是生态保护修复研究的主要区域.不同区域 献数量迅猛增长,关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各区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低 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态清洁小流域研究始于质低效林、河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在习近平生态文 2004年,其文献产出时间经历了“缓慢增长(2004—明思想的指引下,国家各部门自上而下通过工程技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的最合适单元. 山水 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现处于不断探索与完善中,虽有 部分案例研究,但是缺乏对山水林田湖草研究的宏 观认识且研究单元多限于生态保护区和行政区. 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可视化软 件 VOSviewer、CiteSpace 和文献计量方法等技术手 段,基于 CNKI 数据库的文献源,梳理、总结山水林 田湖草的研究热点与进展,从流域视角探索山水林 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进而提出新时期山水林田 湖草研究重点,以期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 复实践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 践指导.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 1 数据来源 为保证原始数据的可靠性,本文数据选自中国 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数据库 ( CNKI) ,检索时间为 2019 年 5 月 26 日,检索时段为 2004—2019 年,以主 题词“山水林田湖草”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分别进 行检索,从检索结果中筛选出与“山水林田湖草”相 关的文献 120 篇,与“生态清洁小流域”相关的文献 600 篇,并分别以 Endnote、Refworks 格式保存. 1. 2 研究方法 VOSviewer[17-18]是由荷兰莱顿大学 Van Eck 与 Waltman 研发的能够绘制关键词等共现知识图谱的 文献可视化软件; CiteSpace 知识图谱[19-20]是由美国 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用于分析文献研究 热点及发展前沿的可视化工具,属于科学计量的范 畴. 通过文献可视化的方法探索相关研究领域的进 展情况、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等问题对于后续研究 具有参考作用. 本研究借助 VOSviewer 和 CiteSpace 5. 1 R8 版本软件,利用其关键词共现分析和强大的 可视化与统计功能,直观地展示山水林田湖草和生 态清洁小流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过程. 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 生命共同体”这一治国理政方针理论,关于山水林 田湖草的研究开始出现. 2013—2015 年是山水林田 湖草研究的起步阶段,载文数量少; 2015—2017 年 发文数量缓慢增长;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和山水林田湖草相关政策的完善,2017—2019 年文 献数量迅猛增长,关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 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生态清洁小流域研究始于 2004 年,其文献产出时间经历了“缓慢增长( 2004— 2006 年) —波动增长( 2006—2013 年) —快速增长 ( 2013—2019 年) ”. 小流域生态研究为山水林田湖 草提供参考借鉴,而山水林田湖草研究又促进生态 清洁小流域迎来新突破,因此,从流域角度开展山水 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 结果分析 2. 1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的主要内容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21]是习近平生态文 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正不断延伸与 拓展. 2017 年 7 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 将“草”纳入生命共同体中,从对“山水林田湖”的研 究扩展至“山水林田湖草”这一生命共同体. 在生态 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山水林 田湖草”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利用 VOSviewer 对 120 篇山水林田湖草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现、 聚类分析,得到知识图谱( 见图 1) ,梳理、总结其研 究进展. 2. 1. 1 系统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要求 必须坚持系统治理[22-23]、综合治理思想. 赵文霞[24] 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思想出发分析山水林田湖草的 哲学精神及现实意义,认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 治理是实现脱贫攻坚、美丽中国的战略自觉. 系统治 理研究涉及多个方面,林业部门通过植树造林、水土 保持和生态林业工程等进行生态建设; 水利部门以 源头控制为主不断推进生态节水、河道整治、污水处 理等治理工作; 城市建设部门以海绵城市、雨水花园 建设为抓手,协调城乡供水,打造良好生态景观. 雄 安新区[25]位于京津冀大清河生态廊道的咽喉地带, 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中强调推 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把生态环境问题摆在首 位[26],因此,雄安新区、长江流域等依托林水会战等 生态工程统筹林、水等自然要素的整合,是山水林田 湖草系统治理的先行地区. 2. 1. 2 生态保护修复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 护修复,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构建我国的生态安 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27]. 通过试点工作,以点带面 逐渐推进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 江西、河 北 2 省,赣州、承德 2 地级市,围场县、粤北南岭和闽 江流域是生态保护修复研究的主要区域. 不同区域 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各区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低 质低效林、河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 在习近平生态文 明思想的指引下,国家各部门自上而下通过工程技 69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20 年
1期钟业喜,等: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进展与展望97 术措施、生态补偿资金、专家调度会议等方式实现生多属性群决策方法规划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目前废 态保护修复,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弃矿山、采煤沉陷区是山水林田湖草的研究主题之 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 矿区通过整合财政资金进行国土绿化,建设地质 法治观. 公园、森林公园,发展旅游产业.生态保护、生态修复 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有利于实现地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再利用,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山水林田湖草各要要性,同时体现了国家发展全域旅游的绿色创新发 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复杂性要求必须采用展方式 哲学精神 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水境 持●综峰理 江西省 多属性群决 山水述甲生命共同体 Ⅰ山水林田湖草研究关键词聚类标签视图 2.1.3土地整治土地是包括水文、植被等多种自想小流域治理是大流域治理的基础,目前,在山 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兼具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思想指导下,流域治理方面 性土地是承载山、水、林、田、湖、草各自然要素的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清洁小流域方面.为更加清 间载体,是塑造景观综合体的基础.山水林田湖草生晰地梳理该领域研究主题的演化轨迹,以生态清洁 命共同体是人地关系的新发展,土地整治对于生态小流域研究成果转折时间节点(2007年)和峰值时 系统服务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间节点(2015年)为限,分3阶段进行归纳梳理(见 耕地资源稀缺严重制约我国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2) 展,而通过土地整治可以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2.2.1萌芽探索阶段(200-207年)纵观各国 为实现耕地保护目标,严格自然资源用途管制,流域治理方面的发展历程,其根本指导思想都是以 通过移土培肥工程和后期管护保障永久基本农田和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整治.美国田纳西流域通过 生态保护红线.此外,土地整治主要关注坡耕地、水 “综合”和“统一”,对全流域自然资源开发进行了统 源涵养、土地沙化、草原牧区生态安全等问题,且主 规划和综合治理:密西西比河流域通过资源环 要集中在河南省淅川县、环巢湖地区和祁连山区 境监测计划、大型河流生态研究项目∞等,以长时 间序列观测研究数据保护、评估、修复上游流域生态 2.2流域生命共同体研究的发展阶段特征 系统.多瑙河是欧盟最长、最国际化的河流,其生态 流域是地球陆地表面特定的地理单元,是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决定流域治理的严峻形势 陆地水及其所携物质在自然状态下、在重力作用的通过空间建模的方法和跨国合作的方式,从生物多 驱使下发生汇集、运移和沉积(或消耗)过程并因此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等方面优化多瑙 形成一系列相互密切联系、具有特定范围的区域的河流域上、中、下游的生态修复加拿大格兰德河 集合.流域包括山、水、林、田、湖、草各个自然要素,流域长期实行水资源管理,成立流域机构,以生 此流域的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态系统方法为指导努力维护和恢复关键的自然系统
术措施、生态补偿资金、专家调度会议等方式实现生 态保护修复,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 法治观. 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有利于实现地 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山水林田湖草各要 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复杂性要求必须采用 多属性群决策方法规划生态保护修复方案. 目前废 弃矿山、采煤沉陷区是山水林田湖草的研究主题之 一,矿区通过整合财政资金进行国土绿化,建设地质 公园、森林公园,发展旅游产业. 生态保护、生态修复 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再利用,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 要性,同时体现了国家发展全域旅游的绿色创新发 展方式. 图 1 山水林田湖草研究关键词聚类标签视图 2. 1. 3 土地整治 土地是包括水文、植被等多种自 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兼具自然属性和经济属 性. 土地是承载山、水、林、田、湖、草各自然要素的空 间载体,是塑造景观综合体的基础. 山水林田湖草生 命共同体是人地关系的新发展,土地整治对于生态 系统服务[28-29]、生物多样性[30]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耕地资源稀缺严重制约我国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 展,而通过土地整治[31]可以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 为实现耕地保护目标,严格自然资源用途管制[32], 通过移土培肥工程和后期管护保障永久基本农田和 生态保护红线. 此外,土地整治主要关注坡耕地、水 源涵养、土地沙化、草原牧区生态安全等问题,且主 要集中在河南省淅川县、环巢湖地区和祁连山区. 2. 2 流域生命共同体研究的发展阶段特征 流域是地球陆地表面特定的地理单元,是地球 陆地水及其所携物质在自然状态下、在重力作用的 驱使下发生汇集、运移和沉积( 或消耗) 过程并因此 形成一系列相互密切联系、具有特定范围的区域的 集合. 流域包括山、水、林、田、湖、草各个自然要素, 因此流域的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 想. 小流域治理[33]是大流域治理的基础,目前,在山 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思想指导下,流域治理方面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清洁小流域方面. 为更加清 晰地梳理该领域研究主题的演化轨迹,以生态清洁 小流域研究成果转折时间节点( 2007 年) 和峰值时 间节点( 2015 年) 为限,分 3 阶段进行归纳梳理( 见 图 2) . 2. 2. 1 萌芽探索阶段( 2005—2007 年) 纵观各国 流域治理方面的发展历程,其根本指导思想都是以 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整治. 美国田纳西流域通过 “综合”和“统一”,对全流域自然资源开发进行了统 一规划和综合治理; 密西西比河流域[34]通过资源环 境监测计划、大型河流生态研究项目[35]等,以长时 间序列观测研究数据保护、评估、修复上游流域生态 系统. 多瑙河是欧盟最长、最国际化的河流,其生态 系统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决定流域治理的严峻形势; 通过空间建模的方法和跨国合作的方式,从生物多 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36-37]等方面优化多瑙 河流域上、中、下游的生态修复. 加拿大[38]格兰德河 流域[39]长期实行水资源管理,成立流域机构,以生 态系统方法为指导努力维护和恢复关键的自然系统 第 1 期 钟业喜,等: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进展与展望 79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20年 的相互作用、功能和弹性 余新晓从流域土壤侵蚀、流域水文与水资源、流 我国小流域治理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水土域生态经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流域环境和流域生 保持法为依据,以生态清洁流域规划思路为基础,进态工程理论等6个方面探讨小流域综合治理. 行综合整治.2006年,我国提出建设生态清洁小2.2.3强化研究阶段(2016-2019年)较第2阶 流域的新思路,北京市率先开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段,这一时期生态清洁小流域硏究领域的硏究成果 设实践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在“生态修复、生态治呈快速增长趋势,总体文献占比较大.图2显示,该 理、生态保护”3道防线治水新思路的指导下保护水阶段学界的研究领域转向人居环境、生态敏感性、中 源地 小河道、河长制、长江经济带、水土流失等层 2.2.2平稳发展阶段(2008-—2015年)随着各省面,并更注重对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实证分析,注重遥 市相继进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这一阶段生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建立指标体系测算小流域 态清洁小流域研究的成果呈波动发展态势,总体平生态安全程度,加强水土保持监测1,这些成为了 稳这一阶段的研究焦点开始出现一些扩展领域及该领域研究的核心话题.在建设美丽中国、乡村振兴 主题:水环境效益、监测评价、评价方法、面源污染、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小流域治理从小尺度加强中小 治理模式、理论问题等.较之前一阶段的思路与实践河道治理,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小流域是一个 硏究,这一时期在经验基础上对环境效益评价、治理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其异质性决定功能的差异性: 模式和流域理论探讨研究较多.比如,李忠魁等如1小流域上游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中游具 利用环境经济学原理,分析评估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有保持水土和发展经济的双重功能,下游人类活动 流域建设措施的环境效益;李建华等在回顾我国最为集中,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对小流域进 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建设模式行景观功能切和治理分区以统筹流域综合治理我 包括“三道防线”治理模式,三层次、四防区”治理国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主要集中在南方红壤侵蚀 模式,以水源保护为核心、面源污染控制为重点治理区明,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辅之遥感等 模式和以安全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整治治理模式;高新技术手段进行监测是未来小流域治理的重点 2005 2007 指标体 小流域 2水土失治理 #3清洁小流域 可拓评价模型 #4三道防线 三道防线 角不减监测评价活土石山区价方法 #5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小流域综合治理 面源污染 图2生态清洁小流域关键词共现分布时间图谱 3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未景,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山水林田湖草生命 来研究展望 共同体”、“系统治理、生态保护”、“保护修复 “土地整浴”、“生态保护红线”、“人地协同格局 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山水林 湖草和生态清洁小流域研究热点进行梳理总结, 生态服务功能”等是山水林田湖草研究领域的热 认为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紧贴时代背 点.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南方红壤侵蚀区等是山
的相互作用、功能和弹性. 我国小流域治理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水土 保持法为依据,以生态清洁流域规划思路为基础,进 行综合整治[40]. 2006 年,我国提出建设生态清洁小 流域的新思路,北京市率先开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 设实践.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在“生态修复、生态治 理、生态保护”3 道防线治水新思路的指导下保护水 源地. 2. 2. 2 平稳发展阶段( 2008—2015 年) 随着各省 市相继进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这一阶段生 态清洁小流域研究的成果呈波动发展态势,总体平 稳. 这一阶段的研究焦点开始出现一些扩展领域及 主题: 水环境效益、监测评价、评价方法、面源污染、 治理模式、理论问题等. 较之前一阶段的思路与实践 研究,这一时期在经验基础上对环境效益评价、治理 模式和流域理论探讨研究较多. 比如,李忠魁等[41] 利用环境经济学原理,分析评估北京市生态清洁小 流域建设措施的环境效益; 李建华等[42]在回顾我国 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建设模式 包括“三道防线”治理模式,“三层次、四防区”治理 模式,以水源保护为核心、面源污染控制为重点治理 模式和以安全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整治治理模式; 余新晓[43]从流域土壤侵蚀、流域水文与水资源、流 域生态经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流域环境和流域生 态工程理论等 6 个方面探讨小流域综合治理. 2. 2. 3 强化研究阶段( 2016—2019 年) 较第 2 阶 段,这一时期生态清洁小流域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 呈快速增长趋势,总体文献占比较大. 图 2 显示,该 阶段学界的研究领域转向人居环境、生态敏感性、中 小河道、河长制[44]、长江经济带[45]、水土流失等层 面,并更注重对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实证分析,注重遥 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建立指标体系测算小流域 生态安全程度,加强水土保持监测[46],这些成为了 该领域研究的核心话题. 在建设美丽中国、乡村振兴 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小流域治理从小尺度加强中小 河道治理,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小流域是一个 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其异质性决定功能的差异性; 小流域上游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中游具 有保持水土和发展经济的双重功能,下游人类活动 最为集中,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对小流域进 行景观功能[47]和治理分区以统筹流域综合治理. 我 国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主要集中在南方红壤侵蚀 区[48-49],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辅之遥感等 高新技术手段进行监测是未来小流域治理的重点. 图 2 生态清洁小流域关键词共现分布时间图谱 3 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未 来研究展望 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山水林 田湖草和生态清洁小流域研究热点进行梳理总结, 认为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紧贴时代背 景,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山水林田湖草生命 共同体”、“系统治理”、“生态保护”、“保护修复”、 “土地整治”、“生态保护红线”、“人地协同格局”、 “生态服务功能”等是山水林田湖草研究领域的热 点. 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南方红壤侵蚀区等是山 89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20 年
第1期钟业喜,等: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进展与展望 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的主战场,其序性注重动态发展过程,多层嵌套性注重空间单元 建设和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统的异质性,观测尺度是指未来研究的基本研究单元 筹山、水、林、田、湖、草各自然要素探索一条普适的尺度.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应以流域 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加快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为单元实行系统治理,协调流域上、下游,地表水和 同体治理,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和中华民族的永地下水的综合治理.由于空间异质性的存在,对流域 续发展.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山水林田湖草系进行功能分区,以山林蓄水、河湖净水、截污控源、防 统治理和保护修复形式多样化,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洪排涝等不同方式治理生态环境,通过开展试点工 政策和发展战略如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作以点带面推进全国范围内各流域因地制宜修复 全域旅游等以重点流域为单元开展系统整治是积生态 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之一.山水 最后,应注重大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生态水文 林田湖草治理围绕治水这一核心展开,研究主要集数据在共同体中的应用,这是未来研究的数据支撑 中在生态清洁小流域方面 与热点.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是近年来用于监测水 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新时代生态文资源、土地资源和评估不同区域尺度下陆域变化的 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技术 Amna Butt等利用遥感和GS分析巴基斯 未来研究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坦伊斯兰堡 Simly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 Amee K 首先加强流域背景下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 Thakkar等利用多时相的遥感数据和GlS评价流 同体研究需要生命共同体、共生、系统论作为理论支域管理方案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的影响而目 撑.流域是一个自然、人文复合系统,人们的社会经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在我国生态环境 济活动要素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各自然要素保护修复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 间密切和长期协同生存与发展新时期生态文明有待进一步提升流域不仅是一个水文单元,也是一 建设要求把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纳入个社会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流 系统框架,进行综合集成思维坚持共生理论、系统域水资源、植被、土地利用等变化影响山、水、林,田 论这些思想是实现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湖、草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遥感影像数据 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理论基础 生态水文数据、大数据的分析能较好地反映流域生 其次,在研究内容与方法层面上,注意人地关系态的时空变化以及流域水文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下的共同体要素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及耦合关系因此,利用高新技术分析人类活动和流域山水林田 研究、要素共同体的健康与韧性综合评价体系构建湖草生命共同体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至关 原则与手段等山水林田湖草各要素是一个有机的重要 统一体,山是流域河流与降水径流的主要源地;水是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森林不仅能够4参考文献 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同时又能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土地资源;农田通过深耕深松土地为水资源蓄 [1]赵其国,黄国勤,马艳芹.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文 明建设[]生态学报,2016,36(19):63286335 存提供空间湖泊是调蓄洪水的主要水域空间;草是2]黄勤,曾元,江琴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 覆盖在陆地表面的先锋植物.森林、农田、湖泊等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2):11120 态系统都为人类提供必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因此进[3]白杨,黄宇驰,王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 步理清6种自然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对于丰富流 系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11,31(20):62956304 域山水林田湖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山水林[4]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 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健康永续发展离不开指标体系 本路径[].资源科学,2013,35(1):243 的构建,要从“水环境亠壤生态-与社会”等层面 [5]文传浩,滕祥河.长江经济带转型发展的方向[门].开 进行综合评价 导报,2017(3):1821 [6]傅伯杰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格局与过程耦 再次,在视角拓展层面上,以流域为单元进行多 合[地理学报,2014,69(8):10521059 尺度研究,注重不同尺度下的共同体要素互动、相互[7]李小云,杨宇,刘毅中国人地关系演进及其资源环境 治理、生态补偿等方面.这里的尺度包括时间尺度的 基础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6,71(12):2067 时序性、空间尺度的多层嵌套性、观测尺度其中时
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的主战场,其 建设和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统 筹山、水、林、田、湖、草各自然要素,探索一条普适的 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加快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 同体治理,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和中华民族的永 续发展. 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山水林田湖草系 统治理和保护修复形式多样化,积极响应国家重大 政策和发展战略,如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精准扶贫、 全域旅游等. 以重点流域为单元开展系统整治是积 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之一. 山水 林田湖草治理围绕治水这一核心展开,研究主要集 中在生态清洁小流域方面. 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新时代生态文 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未来研究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流域背景下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 同体研究需要生命共同体、共生、系统论作为理论支 撑. 流域是一个自然、人文复合系统,人们的社会经 济活动要素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各自然要素 之间密切和长期协同生存与发展. 新时期生态文明 建设要求把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纳入 系统框架,进行综合集成思维. 坚持共生理论、系统 论这些思想是实现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理论基础. 其次,在研究内容与方法层面上,注意人地关系 下的共同体要素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及耦合关系 研究、要素共同体的健康与韧性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原则与手段等. 山水林田湖草各要素是一个有机的 统一体,山是流域河流与降水径流的主要源地; 水是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 森林不仅能够 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同时又能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土地资源; 农田通过深耕深松土地为水资源蓄 存提供空间; 湖泊是调蓄洪水的主要水域空间; 草是 覆盖在陆地表面的先锋植物. 森林、农田、湖泊等生 态系统都为人类提供必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因此进 一步理清 6 种自然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对于丰富流 域山水林田湖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山水林 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健康永续发展离不开指标体系 的构建,要从“水环境-土壤-生态-人与社会”等层面 进行综合评价. 再次,在视角拓展层面上,以流域为单元进行多 尺度研究,注重不同尺度下的共同体要素互动、相互 治理、生态补偿等方面. 这里的尺度包括时间尺度的 时序性、空间尺度的多层嵌套性、观测尺度. 其中时 序性注重动态发展过程,多层嵌套性注重空间单元 的异质性,观测尺度是指未来研究的基本研究单元 尺度. 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应以流域 为单元实行系统治理,协调流域上、下游,地表水和 地下水的综合治理. 由于空间异质性的存在,对流域 进行功能分区,以山林蓄水、河湖净水、截污控源、防 洪排涝等不同方式治理生态环境,通过开展试点工 作以点带面推进全国范围内各流域因地制宜修复 生态. 最后,应注重大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生态水文 数据在共同体中的应用,这是未来研究的数据支撑 与热点. 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是近年来用于监测水 资源、土地资源和评估不同区域尺度下陆域变化的 技术. Amna Butt 等[50]利用遥感和 GIS 分析巴基斯 坦伊斯兰堡 Simly 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 Amee K. Thakkar 等[51]利用多时相的遥感数据和 GIS 评价流 域管理方案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的影响. 而目 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在我国生态环境 保护修复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 有待进一步提升. 流域不仅是一个水文单元,也是一 个社会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流 域水资源、植被、土地利用等变化影响山、水、林、田、 湖、草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于遥感影像数据、 生态水文数据、大数据的分析能较好地反映流域生 态的时空变化以及流域水文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利用高新技术分析人类活动和流域山水林田 湖草生命共同体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至关 重要. 4 参考文献 [1] 赵其国,黄国勤,马艳芹.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文 明建设 [J]. 生态学报,2016,36( 19) : 6328-6335. [2]黄勤,曾元,江琴. 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 2) : 111-120. [3]白杨,黄宇驰,王敏,等.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 系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报,2011,31( 20) : 6295-6304. [4]谷树忠,胡咏君,周洪.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 本路径 [J]. 资源科学,2013,35( 1) : 2-13. [5]文传浩,滕祥河. 长江经济带转型发展的方向 [J]. 开 放导报,2017( 3) : 18-21. [6]傅伯杰. 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格局与过程耦 合 [J]. 地理学报,2014,69( 8) : 1052-1059. [7]李小云,杨宇,刘毅. 中国人地关系演进及其资源环境 基础研究进展 [J]. 地理学报,2016,71 ( 12 ) : 2067- 2088. 第 1 期 钟业喜,等: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进展与展望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