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硫酸亚铁本身会中和部分氢氧化钠,故需提高碱的浓度(1.8mol/L,使碱保持 1.2mol/L 的浓度)。水稻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极微,可以省去加硫酸亚铁,直接用 1.2mol/L 氢氧化钠水 解。 操作步骤 1.称取通过 18 号筛(孔径 1mm)风干样品 2g(精确到 0.001g)和 1g 硫酸亚铁粉剂,均匀铺 在扩散皿外室内,水平地轻轻旋转扩散皿,使样品铺平。(水稻土样品则不必加硫酸亚铁。) 2.用吸管吸取 2%硼酸溶液 2ml,加入扩散皿内室,并滴加 1 滴定氮混合指示剂,然后 在皿的外室边缘涂上特制胶水,盖上毛玻璃,并旋转数次,以便毛玻璃与皿边完全粘合,再 慢慢转开毛玻璃的一边,使扩散皿露出一条狭缝,迅速用移液管加入 10ml1.8mol/L 氢氧化 钠于皿的外室(水稻土样品则加入 10ml1.2mol/L 氢氧化钠),立即用毛玻璃盖严。 3.水平轻轻旋转扩散皿,使碱溶液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用橡皮筋固定,贴上标签,随 后放入 40℃恒温箱中。24 小时后取出,再以 0.01mol/LHCl 标准溶液用微量滴定管滴定内室 所吸收的氮量,溶液由蓝色滴至微红色为终点,记下盐酸用量毫升数 V。同时要做空白试验, 滴定所用盐酸量为 V0。 结果计算 水解性氮(mg/100g 土)= N×(V-V0)×14/样品重×100 式中: N—标准盐酸的摩尔浓度; V—滴定样品时所用去的盐酸的毫升数; V0—空白试验所消耗的标准盐酸的毫升数; 14—一个氮原子的摩尔质量 mg/mol; 100—换算成每百克样品中氮的毫克数。 注意事项 (1)滴定前首先要检查滴定管的下端是否充有气泡。若有,首先要把气泡排出。 (2)滴定时,标准酸要逐滴加入,在接近终点时,用玻璃棒从滴定管尖端沾取少量标准 酸滴入扩散皿内。 (3)特制胶水一定不能沾污到内室,否则测定结果将会偏高。 (4)扩散皿在抹有特制胶水后必须盖严,以防漏气。 主要仪器 扩散皿、微量滴定管、1/1000 分析天平、恒温箱、玻璃棒 毛玻璃、皮筋、吸管(2ml 和 10ml),腊光纸、角匙、瓷盘。 试剂 (1)1.8mol/L 氢氧化钠溶液。称取化学纯氢氧化钠 72g,用蒸馏水溶解后冷却定容到 1000ml。 (2)1.2mol/L 氢氧化钠溶液。称取化学纯氢氧化钠 48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到 1000ml。 (3)2%硼酸溶液。称取 20g 硼酸,用热蒸馏水(约 60℃)溶解,冷却后稀释至 1000ml,用 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调节 pH 至 4.5(定氮混合指示剂显葡萄酒红色)。 (4)0.01mol/L 盐酸标准溶液。先配制 1.0mol/L 盐酸溶液,然后稀释 100 倍,用标准碱标 定。 (5)定氮混合指示剂。与土壤全氮的测定配法相同。 (6)特制胶水。阿拉伯胶(称取 10g 粉状阿拉伯胶,溶于 15ml 蒸馏水中)10 份、甘油 10 份,饱和碳酸钾 5 份混合即成(最好放置在盛有浓硫酸的干燥器中以除去氨)。 (7)硫酸亚铁(粉状)。将分析纯硫酸亚铁磨细保存于阴凉干燥处。 1—5 土壤中磷的测定(全磷、速效磷) 1—5.1 土壤全磷的测定(硫酸一高氯酸消煮法) 方法原理 在高温条件下,土壤中含磷矿物及有机磷化合物与高沸点的硫酸和强氧化剂高氯酸作 用,使之完全分解,全部转化为正磷酸盐而进入溶液,然后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 操作步骤
由于硫酸亚铁本身会中和部分氢氧化钠,故需提高碱的浓度(1.8mol/L,使碱保持 1.2mol/L 的浓度)。水稻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极微,可以省去加硫酸亚铁,直接用 1.2mol/L 氢氧化钠水 解。 操作步骤 1.称取通过 18 号筛(孔径 1mm)风干样品 2g(精确到 0.001g)和 1g 硫酸亚铁粉剂,均匀铺 在扩散皿外室内,水平地轻轻旋转扩散皿,使样品铺平。(水稻土样品则不必加硫酸亚铁。) 2.用吸管吸取 2%硼酸溶液 2ml,加入扩散皿内室,并滴加 1 滴定氮混合指示剂,然后 在皿的外室边缘涂上特制胶水,盖上毛玻璃,并旋转数次,以便毛玻璃与皿边完全粘合,再 慢慢转开毛玻璃的一边,使扩散皿露出一条狭缝,迅速用移液管加入 10ml1.8mol/L 氢氧化 钠于皿的外室(水稻土样品则加入 10ml1.2mol/L 氢氧化钠),立即用毛玻璃盖严。 3.水平轻轻旋转扩散皿,使碱溶液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用橡皮筋固定,贴上标签,随 后放入 40℃恒温箱中。24 小时后取出,再以 0.01mol/LHCl 标准溶液用微量滴定管滴定内室 所吸收的氮量,溶液由蓝色滴至微红色为终点,记下盐酸用量毫升数 V。同时要做空白试验, 滴定所用盐酸量为 V0。 结果计算 水解性氮(mg/100g 土)= N×(V-V0)×14/样品重×100 式中: N—标准盐酸的摩尔浓度; V—滴定样品时所用去的盐酸的毫升数; V0—空白试验所消耗的标准盐酸的毫升数; 14—一个氮原子的摩尔质量 mg/mol; 100—换算成每百克样品中氮的毫克数。 注意事项 (1)滴定前首先要检查滴定管的下端是否充有气泡。若有,首先要把气泡排出。 (2)滴定时,标准酸要逐滴加入,在接近终点时,用玻璃棒从滴定管尖端沾取少量标准 酸滴入扩散皿内。 (3)特制胶水一定不能沾污到内室,否则测定结果将会偏高。 (4)扩散皿在抹有特制胶水后必须盖严,以防漏气。 主要仪器 扩散皿、微量滴定管、1/1000 分析天平、恒温箱、玻璃棒 毛玻璃、皮筋、吸管(2ml 和 10ml),腊光纸、角匙、瓷盘。 试剂 (1)1.8mol/L 氢氧化钠溶液。称取化学纯氢氧化钠 72g,用蒸馏水溶解后冷却定容到 1000ml。 (2)1.2mol/L 氢氧化钠溶液。称取化学纯氢氧化钠 48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到 1000ml。 (3)2%硼酸溶液。称取 20g 硼酸,用热蒸馏水(约 60℃)溶解,冷却后稀释至 1000ml,用 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调节 pH 至 4.5(定氮混合指示剂显葡萄酒红色)。 (4)0.01mol/L 盐酸标准溶液。先配制 1.0mol/L 盐酸溶液,然后稀释 100 倍,用标准碱标 定。 (5)定氮混合指示剂。与土壤全氮的测定配法相同。 (6)特制胶水。阿拉伯胶(称取 10g 粉状阿拉伯胶,溶于 15ml 蒸馏水中)10 份、甘油 10 份,饱和碳酸钾 5 份混合即成(最好放置在盛有浓硫酸的干燥器中以除去氨)。 (7)硫酸亚铁(粉状)。将分析纯硫酸亚铁磨细保存于阴凉干燥处。 1—5 土壤中磷的测定(全磷、速效磷) 1—5.1 土壤全磷的测定(硫酸一高氯酸消煮法) 方法原理 在高温条件下,土壤中含磷矿物及有机磷化合物与高沸点的硫酸和强氧化剂高氯酸作 用,使之完全分解,全部转化为正磷酸盐而进入溶液,然后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 操作步骤
1.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通过 100 目筛(孔径为 0.25mm)的土壤样品 1g(精确到 0.0001) 置于 50ml 三角瓶中,以少量水湿润,并加入浓 H2SO48ml,摇动后(最好放置过夜)再加入 70 —72%的高氯酸(HClO4)10 滴摇匀。 2.于瓶口上放一小漏斗,置于电炉上加热消煮至瓶内溶液开始转白后,继续消煮 20 分 钟,全部消煮时间约为 45—60 分钟。 3.将冷却后的消煮液用水小心地洗入 100ml 容量瓶中,冲冼时用水应少量多次。轻轻摇 动容量瓶,待完全冷却后,用水定容,用干燥漏斗和无磷滤纸将溶液滤入干燥的 100ml 三 角瓶中。同时做空白试验。 4.吸取滤液 2—10ml 于 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 30ml,加二硝基酚指示剂 2 滴,用 稀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稀硫酸(H2SO4)溶液调节 pH 至溶液刚呈微黄色。 5.加入钼锑抗显色剂 5ml,摇匀,用水定容至刻度。 6.在室温高于 15℃的条件下放置 30 分钟后,在分光光度计上以 700nm 的波长比色,以 空白试验溶液为参比液调零点,读取吸收值,在工作曲线上查出显色液的 P—mg/L 数。 7.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 5mg/L 标准溶液 0,1,2,3,4,5,6ml 于 50ml 容量瓶 中,加水稀释至约30ml,加入钼锑抗显色剂5ml,摇匀定容。即得0,0.1,0.2,0.3,0.4,0.5,0.6,mg/LP 标准系列溶液,与待测溶液同时比色,读取吸收值。在方格坐标纸上以吸收值为纵坐标, Pmg/L 数为横坐标,绘制成工作曲线。 结果计算 全 P %=显色液 mg/L×显色液体积×分取倍数/(W×106 )×100 式中: 显色液 Pmg/L—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 Pmg/L; 显色液体积—本操作中为 50ml; 分取倍数—消煮溶液定容体积/吸取消煮溶液体积; 106—将 ug 换算成 g W—土样重(g)。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为 0.005%。 仪器、试剂 1.主要仪器: 分析天平、小漏斗、大漏斗、三角瓶(50ml 和 100ml)、容量瓶(50ml 和 100ml)、移液管 (5ml 和 10ml)、电炉、分光光度计。 2.试剂: (1)0.5mol/L 碳酸氢钠浸提液。称取化学纯碳酸氢钠 42.0g 溶于 800ml 水中,以 0.5mol/L 氢氧化钠调节 pH 至 8.5,洗入 1000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贮存于试剂瓶中。此溶液贮 存于塑料瓶中比在玻璃瓶中容易保存,若贮存超过 1 个月,应检查 pH 值是否改变。 (2)无磷活性炭。活性碳常常含有磷,应做空白试验,检查有无磷存在。如含磷较多, 须先用 2mol/L 盐酸浸泡过夜,用蒸馏水冲洗多次后,再用 0.5mol/L 碳酸氢钠浸泡过夜,在 平瓷漏斗上抽气过滤,每次用少量蒸馏水淋洗多次,并检查到无磷为止。如含磷较少,则直 接用碳酸氢钠处理即可。 (3)磷(P)标准溶液。准确称取 45℃烘干 4—8 小时的分析纯磷酸二氢钾 0.2197g 于小烧杯 中,以少量水溶解,将溶液全部洗入 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充分摇匀,此溶 液即为含 50mg/L 的磷基准溶液。吸取 50ml 此溶液稀释至 500ml,即为 5mg/L 的磷标准溶 液(此溶液不能长期保存)。比色时按标准曲线系列配制。 (4)硫酸钼锑贮存液。取蒸馏水约 400ml,放入 1000ml 烧杯中,将烧杯浸在冷水中,然 后缓缓注入分析纯浓硫酸 208.3ml,并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另称取分析纯钼酸铵 20g 溶于 约 60℃的 200ml 蒸馏水中,冷却。然后将硫酸溶液徐徐倒入钼酸铵溶液中,不断搅拌,再 加入 100ml0.5%酒石酸锑钾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0ml,摇匀贮于试剂瓶中。 (5)二硝基酚。称取 0.25g 二硝基酚溶于 100ml 蒸馏水中。 (6)钼锑抗混合色剂。在 100ml 钼锑贮存液中,加入 1.5g 左旋(旋光度+21—+22°)抗坏 血酸,此试剂有效期 24 小时,宜用前配制。 1—5.2 土壤中速效磷的测定(碳酸氢钠法)
1.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通过 100 目筛(孔径为 0.25mm)的土壤样品 1g(精确到 0.0001) 置于 50ml 三角瓶中,以少量水湿润,并加入浓 H2SO48ml,摇动后(最好放置过夜)再加入 70 —72%的高氯酸(HClO4)10 滴摇匀。 2.于瓶口上放一小漏斗,置于电炉上加热消煮至瓶内溶液开始转白后,继续消煮 20 分 钟,全部消煮时间约为 45—60 分钟。 3.将冷却后的消煮液用水小心地洗入 100ml 容量瓶中,冲冼时用水应少量多次。轻轻摇 动容量瓶,待完全冷却后,用水定容,用干燥漏斗和无磷滤纸将溶液滤入干燥的 100ml 三 角瓶中。同时做空白试验。 4.吸取滤液 2—10ml 于 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 30ml,加二硝基酚指示剂 2 滴,用 稀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稀硫酸(H2SO4)溶液调节 pH 至溶液刚呈微黄色。 5.加入钼锑抗显色剂 5ml,摇匀,用水定容至刻度。 6.在室温高于 15℃的条件下放置 30 分钟后,在分光光度计上以 700nm 的波长比色,以 空白试验溶液为参比液调零点,读取吸收值,在工作曲线上查出显色液的 P—mg/L 数。 7.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 5mg/L 标准溶液 0,1,2,3,4,5,6ml 于 50ml 容量瓶 中,加水稀释至约30ml,加入钼锑抗显色剂5ml,摇匀定容。即得0,0.1,0.2,0.3,0.4,0.5,0.6,mg/LP 标准系列溶液,与待测溶液同时比色,读取吸收值。在方格坐标纸上以吸收值为纵坐标, Pmg/L 数为横坐标,绘制成工作曲线。 结果计算 全 P %=显色液 mg/L×显色液体积×分取倍数/(W×106 )×100 式中: 显色液 Pmg/L—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 Pmg/L; 显色液体积—本操作中为 50ml; 分取倍数—消煮溶液定容体积/吸取消煮溶液体积; 106—将 ug 换算成 g W—土样重(g)。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为 0.005%。 仪器、试剂 1.主要仪器: 分析天平、小漏斗、大漏斗、三角瓶(50ml 和 100ml)、容量瓶(50ml 和 100ml)、移液管 (5ml 和 10ml)、电炉、分光光度计。 2.试剂: (1)0.5mol/L 碳酸氢钠浸提液。称取化学纯碳酸氢钠 42.0g 溶于 800ml 水中,以 0.5mol/L 氢氧化钠调节 pH 至 8.5,洗入 1000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贮存于试剂瓶中。此溶液贮 存于塑料瓶中比在玻璃瓶中容易保存,若贮存超过 1 个月,应检查 pH 值是否改变。 (2)无磷活性炭。活性碳常常含有磷,应做空白试验,检查有无磷存在。如含磷较多, 须先用 2mol/L 盐酸浸泡过夜,用蒸馏水冲洗多次后,再用 0.5mol/L 碳酸氢钠浸泡过夜,在 平瓷漏斗上抽气过滤,每次用少量蒸馏水淋洗多次,并检查到无磷为止。如含磷较少,则直 接用碳酸氢钠处理即可。 (3)磷(P)标准溶液。准确称取 45℃烘干 4—8 小时的分析纯磷酸二氢钾 0.2197g 于小烧杯 中,以少量水溶解,将溶液全部洗入 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充分摇匀,此溶 液即为含 50mg/L 的磷基准溶液。吸取 50ml 此溶液稀释至 500ml,即为 5mg/L 的磷标准溶 液(此溶液不能长期保存)。比色时按标准曲线系列配制。 (4)硫酸钼锑贮存液。取蒸馏水约 400ml,放入 1000ml 烧杯中,将烧杯浸在冷水中,然 后缓缓注入分析纯浓硫酸 208.3ml,并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另称取分析纯钼酸铵 20g 溶于 约 60℃的 200ml 蒸馏水中,冷却。然后将硫酸溶液徐徐倒入钼酸铵溶液中,不断搅拌,再 加入 100ml0.5%酒石酸锑钾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0ml,摇匀贮于试剂瓶中。 (5)二硝基酚。称取 0.25g 二硝基酚溶于 100ml 蒸馏水中。 (6)钼锑抗混合色剂。在 100ml 钼锑贮存液中,加入 1.5g 左旋(旋光度+21—+22°)抗坏 血酸,此试剂有效期 24 小时,宜用前配制。 1—5.2 土壤中速效磷的测定(碳酸氢钠法)
了解土壤中速效磷供应状况,对于施肥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很 多,由于提取剂的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不一致。提取剂的选择主要根据各种土壤性质而定,一 般情况下,石灰性土壤和中性土壤采用碳酸氢钠来提取,酸性土壤采用酸性氟化铵或氢氧化 钠—草酸钠法来提取。 方法原理 石灰性土壤由于大量游离碳酸钙存在,不能用酸溶液来提取速效磷,可用碳酸盐的碱溶 液。由于碳酸根的同离子效应,碳酸盐的碱溶液降低碳酸钙的溶解度,也就降低了溶液中钙 的浓度,这样就有利于磷酸钙盐的提取。同时由于碳酸盐的碱溶液也降低了铝和铁离子的活 性,有利于磷酸铝和磷酸铁的提取。此外,碳酸氢钠碱溶液中存在着 OH-、HCO- 3、CO2- 3 等阴离子有利于吸附态磷的交换,因此,碳酸氢钠不仅适用于石灰性土壤,也适用于中性和 酸性土壤中速效磷的提取。 待测液用钼锑抗混合显色剂在常温下进行还原,使黄色的锑磷钼杂多酸还原成为磷钼蓝 进行比色。 操作步骤: 1.称取通过 18 号筛(孔径为 1mm)的风干土样 5g(精确到 0.01g)于 200ml 三角瓶中,准确 加入 0.5mol/L 碳酸氢钠溶液 100ml,再加一小角勺无磷活性碳,塞紧瓶塞,在振荡机上振荡 30 分钟(振荡机速率为每分钟 150—180 次),立即用无磷滤纸干过滤,滤液承接于 100ml 三 角瓶中。最初 7~8ml 滤液弃去。 2.吸取滤液 10ml(含磷量高时吸取 2.5—5ml;同时应补加 0.5mol/L 碳酸氢钠溶液至 10ml) 于 50ml 量瓶中,加硫酸钼锑抗混合显色剂 5ml 充分摇匀,排出二氧化碳后加水定容至刻度, 再充分摇匀。 3.30 分钟后,在分光光度计上比色(波长 660nm),比色时须同时做空白测定。 4.磷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吸取 5mg/L 磷标准溶液 0、1、2、3、4、5ml 于 50ml 容量瓶中, 每一容量瓶即为 0、0.1、0.2、0.3、0.4、0.5mg/L 磷,再逐个加入 0.5mol/L 碳酸氢钠 10ml 和硫酸一钼锑抗混合显色剂 5ml,然后同待测液一样进行比色。绘制标准曲线。 结果计算 土壤速效 Pmg/kg=比色液 mg/L×定容体积/W×分取倍数 式中: 比色液 mg/L—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比色液磷的 mg/L 数; W—称取土样重量(g)。 分取倍数—100/10 土壤速效磷(P)mg/kg 等级 <5 低 5—10 中 >10 高 注意事项 1.活性碳一定要洗至无磷无氯反应。 2.钼锑抗混合剂的加入量要十分准确,特别是钼酸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显色的深浅和 稳定性。标准溶液和待测液的比色酸度应保持基本一致,它的加入量应随比色时定容体积的 大小按比例增减。 3.温度的大小影响着测定结果。提取时要求温度在 25℃左右。室温太低时,可将容量瓶 放入 40—50℃的烘箱或热水中保温 20 分钟,稍冷后方可比色 仪器药品 1.主要仪器:往复振荡机、电子天平(1/100)、分光光度计、三角瓶(250ml 和 100ml)、烧 杯(100ml)、移液管(10ml、50ml)、容量瓶(50ml)、吸耳球、漏斗(60ml)、滤纸、坐标纸、擦 镜纸、小滴管。 2.试剂配制:见 1—5.1。 1—6 土壤钾素的测定
了解土壤中速效磷供应状况,对于施肥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很 多,由于提取剂的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不一致。提取剂的选择主要根据各种土壤性质而定,一 般情况下,石灰性土壤和中性土壤采用碳酸氢钠来提取,酸性土壤采用酸性氟化铵或氢氧化 钠—草酸钠法来提取。 方法原理 石灰性土壤由于大量游离碳酸钙存在,不能用酸溶液来提取速效磷,可用碳酸盐的碱溶 液。由于碳酸根的同离子效应,碳酸盐的碱溶液降低碳酸钙的溶解度,也就降低了溶液中钙 的浓度,这样就有利于磷酸钙盐的提取。同时由于碳酸盐的碱溶液也降低了铝和铁离子的活 性,有利于磷酸铝和磷酸铁的提取。此外,碳酸氢钠碱溶液中存在着 OH-、HCO- 3、CO2- 3 等阴离子有利于吸附态磷的交换,因此,碳酸氢钠不仅适用于石灰性土壤,也适用于中性和 酸性土壤中速效磷的提取。 待测液用钼锑抗混合显色剂在常温下进行还原,使黄色的锑磷钼杂多酸还原成为磷钼蓝 进行比色。 操作步骤: 1.称取通过 18 号筛(孔径为 1mm)的风干土样 5g(精确到 0.01g)于 200ml 三角瓶中,准确 加入 0.5mol/L 碳酸氢钠溶液 100ml,再加一小角勺无磷活性碳,塞紧瓶塞,在振荡机上振荡 30 分钟(振荡机速率为每分钟 150—180 次),立即用无磷滤纸干过滤,滤液承接于 100ml 三 角瓶中。最初 7~8ml 滤液弃去。 2.吸取滤液 10ml(含磷量高时吸取 2.5—5ml;同时应补加 0.5mol/L 碳酸氢钠溶液至 10ml) 于 50ml 量瓶中,加硫酸钼锑抗混合显色剂 5ml 充分摇匀,排出二氧化碳后加水定容至刻度, 再充分摇匀。 3.30 分钟后,在分光光度计上比色(波长 660nm),比色时须同时做空白测定。 4.磷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吸取 5mg/L 磷标准溶液 0、1、2、3、4、5ml 于 50ml 容量瓶中, 每一容量瓶即为 0、0.1、0.2、0.3、0.4、0.5mg/L 磷,再逐个加入 0.5mol/L 碳酸氢钠 10ml 和硫酸一钼锑抗混合显色剂 5ml,然后同待测液一样进行比色。绘制标准曲线。 结果计算 土壤速效 Pmg/kg=比色液 mg/L×定容体积/W×分取倍数 式中: 比色液 mg/L—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比色液磷的 mg/L 数; W—称取土样重量(g)。 分取倍数—100/10 土壤速效磷(P)mg/kg 等级 <5 低 5—10 中 >10 高 注意事项 1.活性碳一定要洗至无磷无氯反应。 2.钼锑抗混合剂的加入量要十分准确,特别是钼酸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显色的深浅和 稳定性。标准溶液和待测液的比色酸度应保持基本一致,它的加入量应随比色时定容体积的 大小按比例增减。 3.温度的大小影响着测定结果。提取时要求温度在 25℃左右。室温太低时,可将容量瓶 放入 40—50℃的烘箱或热水中保温 20 分钟,稍冷后方可比色 仪器药品 1.主要仪器:往复振荡机、电子天平(1/100)、分光光度计、三角瓶(250ml 和 100ml)、烧 杯(100ml)、移液管(10ml、50ml)、容量瓶(50ml)、吸耳球、漏斗(60ml)、滤纸、坐标纸、擦 镜纸、小滴管。 2.试剂配制:见 1—5.1。 1—6 土壤钾素的测定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的钾素主要呈无机形态存在, 根据钾的存在形态和作物吸收能力,可把土壤中的钾素分为四部分:土壤矿物态钾,此为难 溶性钾;非交换态钾,为缓效性钾;交换性钾;水溶性钾。后两种为速效性钾,可以被当季 作物吸收利用,是反映钾肥肥效高低的标志之一。因此,了解钾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对指导 合理施用钾肥具有重要的意义。 1—6.1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醋酸铵—火焰光度计法) 方法原理:以中性 1mol/LNH4OAc 溶液为浸提剂,NH+ 4 与土壤胶体表面的 K+进行交换, 连同水溶性的 K+一起进入溶液,浸出液中的钾可用火焰光度计法直接测定。 主要仪器:1/1000 天平、振荡机、火焰光度计、三角瓶(250ml,100ml)、漏斗(60ml)、滤 纸、坐标纸、角匙、吸耳球、移液管(50ml) 试剂: (1)中性1.0mol/LNH4OAc溶液,称77.08gNH4OAc溶于近1升水中,用稀HOAc或NH4OH 调节至 pH7.0,用水定容至 1 升。 (2)K 标准溶液 称取 0.1907 克 KCl 溶于 1mol/LNH4OAc 溶液中,完全溶解后用 1mol/LNH4OAc 溶液定容至 1 升,即为含 100mg/LK 的 NH4OAc 溶液。用时分别吸取此 100mg/LK 标准液 0,2,5,10,20,40ml 放入 100ml 容量瓶中,用 1mol/LNH4OAc 定容, 即得 0,2,5,10,20,40mg/LK 标准系列溶液。 操作步骤:称取风干土样(1mm 孔径)5.××g 于 150ml 三角瓶中,加 1mol/LNH4OAc 溶 液 50.0ml(土液比为 1:10),用橡皮塞塞紧,在 20—25℃下振荡 30 分钟用干滤纸过滤,滤 液与钾标准系列溶液一起在火焰光度计上进行测定,在方格纸上绘制成曲线,根据待测液的 读数值查出相对应的 mg/L 数,并计算出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 结果计算 土壤速效钾(K)mg/kg=待测液 mg/L×加入浸提剂毫升数/风干土重。 1—6.2 土壤全钾的测定。(NaOH 熔融—火焰光度计法) 方法原理 样品经碱熔后,使难溶的硅酸盐分解成可溶性化合物,用酸溶解后可不经脱硅和去铁、 铝等手续,稀释后即可直接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 主要仪器 银坩埚(或镍坩埚,30ml);高温电炉;火焰光度计。 试剂 (1) NaOH(二级粒状); (2) (2)无水酒精(二级); (3) (3)1:1HCl(三级); (4) (4)0.2mol/LH2SO4; (5) (5)4.5mol/LH2SO4 取浓 H2SO4(二级)1 体积缓缓注入 3 体积水中混合。 (6)K 标准溶液 称取 0.1907gKCl(二级,在 110℃烘 2 小时)溶于水中,定容至 1 升,即 为 100mg/LK 溶液,存于塑料瓶中。 钾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吸取 100mg/LK 标准溶液 0,2,5,10,20,40,60ml,分别放于 100ml 容量瓶中,加入 与待测液中等量的其他离子成份,使标准液中的离子成分和待测液相近(例如土样经 NaOH 熔融后定容 50ml,吸取 5ml 稀释 50ml 测读时,则在配制标准系列溶液时应各加 0.4gNaOH 和 4.5mol/LH2SO41ml),用水定容至 100ml。此系列溶液分别为 0,2,5,10,20,40,60mg/L 标准溶液。 操作步骤 称取烘干土样(100 目)0.25xxg 于银坩埚底部,加几滴无水酒精湿润之,然后 加 0.2g 固体 NaOH,平铺于土样的表面,暂放于大干燥器中,以防吸湿。 将坩埚放在高温电炉内,由低温升至 720℃保持此温度 15 分钟。(坩埚必须在低温时放 入电炉),当炉温升至 400℃时关闭电源 15 分钟后继续升温。这样可以避免坩埚 内 NaOH 和样品溢出。取出稍冷,加入 10ml 水,加热至 80℃左右,待熔块溶解后,再煮沸 5 分钟, 转入 50ml 容量瓶中,然后用少量 0.2mol/LH2SO4 溶液清洗数次,一起倒入容量瓶内,使总 体积至约 40ml,再加 1:1HCl5 滴和 4.5mol/LH2SO45ml 用水定容,过滤。吸取滤液 5.00 或 10.00ml 于 50ml 容量瓶中(钾的浓度最好控制在 10—30mg/L,用水定容,直接在火焰光度计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的钾素主要呈无机形态存在, 根据钾的存在形态和作物吸收能力,可把土壤中的钾素分为四部分:土壤矿物态钾,此为难 溶性钾;非交换态钾,为缓效性钾;交换性钾;水溶性钾。后两种为速效性钾,可以被当季 作物吸收利用,是反映钾肥肥效高低的标志之一。因此,了解钾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对指导 合理施用钾肥具有重要的意义。 1—6.1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醋酸铵—火焰光度计法) 方法原理:以中性 1mol/LNH4OAc 溶液为浸提剂,NH+ 4 与土壤胶体表面的 K+进行交换, 连同水溶性的 K+一起进入溶液,浸出液中的钾可用火焰光度计法直接测定。 主要仪器:1/1000 天平、振荡机、火焰光度计、三角瓶(250ml,100ml)、漏斗(60ml)、滤 纸、坐标纸、角匙、吸耳球、移液管(50ml) 试剂: (1)中性1.0mol/LNH4OAc溶液,称77.08gNH4OAc溶于近1升水中,用稀HOAc或NH4OH 调节至 pH7.0,用水定容至 1 升。 (2)K 标准溶液 称取 0.1907 克 KCl 溶于 1mol/LNH4OAc 溶液中,完全溶解后用 1mol/LNH4OAc 溶液定容至 1 升,即为含 100mg/LK 的 NH4OAc 溶液。用时分别吸取此 100mg/LK 标准液 0,2,5,10,20,40ml 放入 100ml 容量瓶中,用 1mol/LNH4OAc 定容, 即得 0,2,5,10,20,40mg/LK 标准系列溶液。 操作步骤:称取风干土样(1mm 孔径)5.××g 于 150ml 三角瓶中,加 1mol/LNH4OAc 溶 液 50.0ml(土液比为 1:10),用橡皮塞塞紧,在 20—25℃下振荡 30 分钟用干滤纸过滤,滤 液与钾标准系列溶液一起在火焰光度计上进行测定,在方格纸上绘制成曲线,根据待测液的 读数值查出相对应的 mg/L 数,并计算出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 结果计算 土壤速效钾(K)mg/kg=待测液 mg/L×加入浸提剂毫升数/风干土重。 1—6.2 土壤全钾的测定。(NaOH 熔融—火焰光度计法) 方法原理 样品经碱熔后,使难溶的硅酸盐分解成可溶性化合物,用酸溶解后可不经脱硅和去铁、 铝等手续,稀释后即可直接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 主要仪器 银坩埚(或镍坩埚,30ml);高温电炉;火焰光度计。 试剂 (1) NaOH(二级粒状); (2) (2)无水酒精(二级); (3) (3)1:1HCl(三级); (4) (4)0.2mol/LH2SO4; (5) (5)4.5mol/LH2SO4 取浓 H2SO4(二级)1 体积缓缓注入 3 体积水中混合。 (6)K 标准溶液 称取 0.1907gKCl(二级,在 110℃烘 2 小时)溶于水中,定容至 1 升,即 为 100mg/LK 溶液,存于塑料瓶中。 钾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吸取 100mg/LK 标准溶液 0,2,5,10,20,40,60ml,分别放于 100ml 容量瓶中,加入 与待测液中等量的其他离子成份,使标准液中的离子成分和待测液相近(例如土样经 NaOH 熔融后定容 50ml,吸取 5ml 稀释 50ml 测读时,则在配制标准系列溶液时应各加 0.4gNaOH 和 4.5mol/LH2SO41ml),用水定容至 100ml。此系列溶液分别为 0,2,5,10,20,40,60mg/L 标准溶液。 操作步骤 称取烘干土样(100 目)0.25xxg 于银坩埚底部,加几滴无水酒精湿润之,然后 加 0.2g 固体 NaOH,平铺于土样的表面,暂放于大干燥器中,以防吸湿。 将坩埚放在高温电炉内,由低温升至 720℃保持此温度 15 分钟。(坩埚必须在低温时放 入电炉),当炉温升至 400℃时关闭电源 15 分钟后继续升温。这样可以避免坩埚 内 NaOH 和样品溢出。取出稍冷,加入 10ml 水,加热至 80℃左右,待熔块溶解后,再煮沸 5 分钟, 转入 50ml 容量瓶中,然后用少量 0.2mol/LH2SO4 溶液清洗数次,一起倒入容量瓶内,使总 体积至约 40ml,再加 1:1HCl5 滴和 4.5mol/LH2SO45ml 用水定容,过滤。吸取滤液 5.00 或 10.00ml 于 50ml 容量瓶中(钾的浓度最好控制在 10—30mg/L,用水定容,直接在火焰光度计
上测定,记录读数,同时测得钾标准系列溶液的读数值,绘制工作曲线,然后从工作曲线上 查得待测液的钾浓度 mg/L。 结果计算 全 K,%=mg/L×测读液定容体积×分取倍数/(W×106)×100 式中,mg/L—从工作曲线查得溶液中 K 的 mg/L 数; 测读液定容体积—50ml; 分取倍数—待测液体积/吸取待测液体积=50/5; W—烘干样品重(g); 样品含钾量低于 1%时,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为 0.05%。 1—7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性能是由土壤胶体表面性质所决定,由有机质的交换基与无机质的交 换基所构成,前者主要是腐殖质酸,后者主要是粘土矿物。它们在土壤中互相结合着,形成 了复杂的有机无机胶质复合体,所能吸收的阳离子总量包括交换性盐基(K+、Na+、Ca++、 Mg++)和水解性酸,两者的总和即为阳离子交换量。其交换过程是土壤固相阳离子与溶液中 阳离子起等量交换作用。 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可以作为评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指标,是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 的重要依据之一。 测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方法有若干种,这里只介绍一种不仅适用于中性、酸性土壤, 并且适用于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的 EDTA—铵盐快速法。 方法原理 采用 0.005mol/LEDTA 与 1mol/L 的醋酸铵混合液作为交换剂,在适宜的 pH 条件下(酸性土壤 pH7.0,石灰性土壤 pH8.5),这种交换络合剂可以与二价钙离子、镁离子 和三价铁离子、铝离子进行交换,并在瞬间即形成为电离度极小而稳定性较大的络合物,不 会破坏土壤胶体,加快了二价以上金属离子的交换速度。同时由于醋酸缓冲剂的存在,对于 交换性氢和一价金属离子也能交换完全,形成铵质土,再用 95%酒精洗去过剩的铵盐,用 蒸馏法测定交换量。对于酸性土壤的交换液,同时可以用作为交换性盐基组成的待测液用。 主要仪器 架盘天平(500g)、定氮装置、开氏瓶(150ml)、电动离心机(转速 3000—4000 转/分);离心管(100ml);带橡头玻璃棒、电子天平(1/100)。 试剂 (1)0.005mol/LEDTA 与 1mol/L 醋酸铵混合液:称取化学纯醋酸铵 77.09 克及 EDTA1.461 克,加水溶解后一起冼入 1000ml 容量瓶中,再加蒸溜水至 900ml 左右,以 1:1 氢氧化铵和稀醋酸调至 pH 至 7.0 或 pH8.5,然后再定容到刻度,即用同样方法分别配成两 种不同酸度的混合液,备用。其中 pH7.0 的混合液用于中性和酸性土壤的提取,pH8.5 的混 合液仅适用于石灰性土壤的提取用。 (2)95%酒精。工业用,应无铵离子反应。 (3)2%硼酸溶液:称取 20g 硼酸,用热蒸馏水(60℃)溶解,冷却后稀释至 1000ml,最后 用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调节 pH 至 4.5(定氮混合指示剂显酒红色)。 (4)定氮混合指示剂:分别称取 0.1 克甲基红和 0.5 克溴甲酚绿指示剂,放于玛瑙研钵中, 并用 100ml95%酒精研磨溶解。此液应用稀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 pH 至 4.5。 (5)纳氏试剂(定性检查用):称氢氧化钠 134 克溶于 460ml 蒸馏水中;称取碘化钾 20 克 溶于 50ml 蒸馏水中,加碘化汞使溶液至饱和状态(大约 32 克左右)。然后将以上两种溶液混 合即可。 (6)0.05mol/L 盐酸标准溶液:取浓盐酸 4.17ml,用水稀释至 1000ml,用硼酸标准溶液标 定。 (7)氧化镁(固体):在高温电炉中经 500—600℃灼烧半小时,使氧化镁中可能存在的碳 酸镁转化为氧化镁,提高其利用率,同时防止蒸馏时大量气泡发生。 (8)液态或固态石蜡 操作步骤 称取通过 60 目筛的风干土样 1.××克(精确到 0.01g),有机质含量少的土样 可称 2—5 克,将其小心放入 100ml 离心管中。沿管壁加入少量 EDTA—醋酸铵混合液,用 带橡皮头玻璃棒充分搅拌,使样品与交换剂混合,直到整个样品呈均匀的泥浆状态。再加交 换剂使总体积达 80ml 左右,再搅拌 1—2 分钟,然后洗净带橡皮头的玻璃棒
上测定,记录读数,同时测得钾标准系列溶液的读数值,绘制工作曲线,然后从工作曲线上 查得待测液的钾浓度 mg/L。 结果计算 全 K,%=mg/L×测读液定容体积×分取倍数/(W×106)×100 式中,mg/L—从工作曲线查得溶液中 K 的 mg/L 数; 测读液定容体积—50ml; 分取倍数—待测液体积/吸取待测液体积=50/5; W—烘干样品重(g); 样品含钾量低于 1%时,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为 0.05%。 1—7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性能是由土壤胶体表面性质所决定,由有机质的交换基与无机质的交 换基所构成,前者主要是腐殖质酸,后者主要是粘土矿物。它们在土壤中互相结合着,形成 了复杂的有机无机胶质复合体,所能吸收的阳离子总量包括交换性盐基(K+、Na+、Ca++、 Mg++)和水解性酸,两者的总和即为阳离子交换量。其交换过程是土壤固相阳离子与溶液中 阳离子起等量交换作用。 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可以作为评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指标,是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 的重要依据之一。 测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方法有若干种,这里只介绍一种不仅适用于中性、酸性土壤, 并且适用于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的 EDTA—铵盐快速法。 方法原理 采用 0.005mol/LEDTA 与 1mol/L 的醋酸铵混合液作为交换剂,在适宜的 pH 条件下(酸性土壤 pH7.0,石灰性土壤 pH8.5),这种交换络合剂可以与二价钙离子、镁离子 和三价铁离子、铝离子进行交换,并在瞬间即形成为电离度极小而稳定性较大的络合物,不 会破坏土壤胶体,加快了二价以上金属离子的交换速度。同时由于醋酸缓冲剂的存在,对于 交换性氢和一价金属离子也能交换完全,形成铵质土,再用 95%酒精洗去过剩的铵盐,用 蒸馏法测定交换量。对于酸性土壤的交换液,同时可以用作为交换性盐基组成的待测液用。 主要仪器 架盘天平(500g)、定氮装置、开氏瓶(150ml)、电动离心机(转速 3000—4000 转/分);离心管(100ml);带橡头玻璃棒、电子天平(1/100)。 试剂 (1)0.005mol/LEDTA 与 1mol/L 醋酸铵混合液:称取化学纯醋酸铵 77.09 克及 EDTA1.461 克,加水溶解后一起冼入 1000ml 容量瓶中,再加蒸溜水至 900ml 左右,以 1:1 氢氧化铵和稀醋酸调至 pH 至 7.0 或 pH8.5,然后再定容到刻度,即用同样方法分别配成两 种不同酸度的混合液,备用。其中 pH7.0 的混合液用于中性和酸性土壤的提取,pH8.5 的混 合液仅适用于石灰性土壤的提取用。 (2)95%酒精。工业用,应无铵离子反应。 (3)2%硼酸溶液:称取 20g 硼酸,用热蒸馏水(60℃)溶解,冷却后稀释至 1000ml,最后 用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调节 pH 至 4.5(定氮混合指示剂显酒红色)。 (4)定氮混合指示剂:分别称取 0.1 克甲基红和 0.5 克溴甲酚绿指示剂,放于玛瑙研钵中, 并用 100ml95%酒精研磨溶解。此液应用稀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 pH 至 4.5。 (5)纳氏试剂(定性检查用):称氢氧化钠 134 克溶于 460ml 蒸馏水中;称取碘化钾 20 克 溶于 50ml 蒸馏水中,加碘化汞使溶液至饱和状态(大约 32 克左右)。然后将以上两种溶液混 合即可。 (6)0.05mol/L 盐酸标准溶液:取浓盐酸 4.17ml,用水稀释至 1000ml,用硼酸标准溶液标 定。 (7)氧化镁(固体):在高温电炉中经 500—600℃灼烧半小时,使氧化镁中可能存在的碳 酸镁转化为氧化镁,提高其利用率,同时防止蒸馏时大量气泡发生。 (8)液态或固态石蜡 操作步骤 称取通过 60 目筛的风干土样 1.××克(精确到 0.01g),有机质含量少的土样 可称 2—5 克,将其小心放入 100ml 离心管中。沿管壁加入少量 EDTA—醋酸铵混合液,用 带橡皮头玻璃棒充分搅拌,使样品与交换剂混合,直到整个样品呈均匀的泥浆状态。再加交 换剂使总体积达 80ml 左右,再搅拌 1—2 分钟,然后洗净带橡皮头的玻璃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