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模拟试卷(二) 语文 说|1.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共八道大题。赋分120分,答卷时间150分钟。 明2.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不要将答案写到框外。请使用黑色签字笔。 题号 四五六七|八总分 得分 赋分 10 8 120 第Ⅰ卷(60分) 、基础知识题。(8分,每小题2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镂空(lu) 缅怀(man) 匿名(ni) 偶像(u) B.胚胎(pei) 惬意(qie) 锐利(rui)折本(she) C.颓唐(tui)惘然(wang) 殉职(xun) 膝盖(qi) 星宿(xi) 游弋(yi) 赈灾(hen) 贮藏(zhu) 2.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巧妙绝伦 全神贯注 人声鼎沸 忍俊不禁 B.深恶痛疾 世外桃源 谈笑风声 叹为观止 C.完璧归赵 万籁俱寂 轩然大波 悬梁刺股 D.言简意赅 抑扬顿挫 张灯结彩 谆谆教诲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琪阅读能力很强,能够轻而易举地领会文章的主题 分析:“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与阅读能力很强”相互矛盾。 B.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用行动在神州大地上架起了一座水乳交融的“爱之桥”。 分析:“水乳交融”指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融洽或结合得十分紧密,用在 此处不符合语言情境 C.他常常对同学妄自菲薄,所以失去了很多朋友。 大兵0~B09年第二兽期初三拟最(二)幕
大兴区 2008~2009 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模拟试卷(二)第1页 大兴区 2008~2009 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模拟试卷(二) 语 文 说 明 1. 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共八道大题。赋分 120 分,答卷时间 150 分钟。 2.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不要将答案写到框外。请使用黑色签字笔。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赋分 8 8 8 9 10 9 8 60 120 第Ⅰ卷 (60 分) 一、基础知识题。(8 分,每小题 2 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镂.空(lòu) 缅.怀(miǎn) 匿.名(nì) 偶.像(ǒu) B.胚.胎(pēi) 惬.意(qiè) 锐.利(ruì) 折.本(shé) C.颓.唐(tuí) 惘.然(wǎng) 殉.职(xún) 膝.盖(qī) D.星宿. (xiù) 游弋.(yì) 赈.灾(zhèn) 贮.藏(zhù) 2.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巧妙绝伦 全神贯注 人声鼎沸 忍俊不禁 B.深恶痛疾 世外桃源 谈笑风声 叹为观止 C.完璧归赵 万籁俱寂 轩然大波 悬梁刺股 D.言简意赅 抑扬顿挫 张灯结彩 谆谆教诲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琪阅读能力很强,能够轻而易举 ....地领会文章的主题。 分析:“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与“阅读能力很强”相互矛盾。 B.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用行动在神州大地上架起了一座水乳交融 ....的“爱之桥”。 分析:“水乳交融”指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融洽或结合得十分紧密,用在 此处不符合语言情境。 C.他常常对同学妄自菲薄 ....,所以失去了很多朋友
分析:“妄自菲薄”是指毫无根据地小看自己,形容自卑,不能针对他人来说。 D.雕漆是与景泰蓝齐名的中国传统工艺,其艺术价值相得益彰。 分析:“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该词不能用来形 容单方面事物。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崇山峻岭,雄伟高大,绵延干里,人在它面前不过是一颗渺小的芝麻粒儿,但人总想 将它踩在脚下。当人为攀登而欣喜时, A.山,也欣喜万分——它为人类勇攀高峰的精神而喝彩 B.山,却毫不在乎——它知道人类不会匍匐在自己脚下。 C.山,却茫然不觉一一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D.山,却沉默不语一一它用坚实的脊梁证明自己的巍峨。 二、语文积累题。(8分) 5.默写(5分) ①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区别“雁”与“燕”而出现误写。其实, 这两种意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雁”一般与思乡有关,如。而“燕 般与报春有关,如 ②无丝竹之乱耳, ③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⑤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似与游者相乐。 6.名著(3分) 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就仿佛走进了一个鲜活多彩的人物画廊。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 到性格各异、魅力无穷的人物形象。譬如,读施耐庵的《 》,我们看到了武艺超群 的武松,嫉恶如仇的鲁达;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们看到了义薄云天的关羽,料事 如神的诸葛亮:读吴承恩的《西游记》,我们看到了 三、综合性学习。(8分) 为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展示新中国建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学校将出 期“纪念专刊”,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工作。 大兵匪0~B09噜年第二創初三惧拟試(二)第2
大兴区 2008~2009 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模拟试卷(二)第2页 分析:“妄自菲薄”是指毫无根据地小看自己,形容自卑,不能针对他人来说。 D.雕漆是与景泰蓝齐名的中国传统工艺,其艺术价值相得益彰 ....。 分析:“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该词不能用来形 容单方面事物。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崇山峻岭,雄伟高大,绵延千里,人在它面前不过是一颗渺小的芝麻粒儿,但人总想 将它踩在脚下。当人为攀登而欣喜时, 。 A.山,也欣喜万分——它为人类勇攀高峰的精神而喝彩。 B.山,却毫不在乎——它知道人类不会匍匐在自己脚下。 C.山,却茫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D.山,却沉默不语——它用坚实的脊梁证明自己的巍峨。 二、语文积累题。(8 分) 5.默写(5 分) ①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区别“雁”与“燕”而出现误写。其实, 这两种意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雁”一般与思乡有关,如 。而“燕” 一般与报春有关,如 。 ②无丝竹之乱耳, 。 ③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⑤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似与游者相乐。 6.名著(3 分) 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就仿佛走进了一个鲜活多彩的人物画廊。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 到性格各异、魅力无穷的人物形象。譬如,读施耐庵的《 》,我们看到了武艺超群 的武松,嫉恶如仇的鲁达;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们看到了义薄云天的关羽,料事 如神的诸葛亮;读吴承恩的《西游记》,我们看到了 , 。 三、综合性学习。(8 分) 为纪念新中国建国 60 周年,展示新中国建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学校将出 一期“纪念专刊”,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工作
7.下面是为“纪念专刊”草拟的征稿启事,请你按后面的要求进行修改。(3分) 征稿启事 到2009年10月,我们新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历程。为了充分展示建国以来取得 的辉煌成就,进一步提高广大同学爱国热情,并将这种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报效祖囯的 实际行动,现面向全体同学征集稿件,要求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字数在1000字以内。 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截稿日期为2009年6月15日。 XX中学 2009年5月15日 (1)画线句中使用不当的词语是 应改为 (2)这则启事正文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 8.请你根据材料一,为材料二在“纪念专刊”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栏目,并简要说明 理由。(2分) 【材料一】“纪念专刊”的栏目及简介 栏目 栏目简介 身边故事本栏目主要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 校园春秋本栏目主要回顾学校发生的可喜变化 辉煌成就本栏目主要介绍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 奔向未来_本栏目主要抒写对祖国的祝愿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材料二】 建国以来,我国的图书、期刊、报纸的出版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统计,图书品种 已由1949年的7981种增长到2007年的274376种期刊品种和印数由1977年的600 余种、6亿册上升到2007年的9363种、29亿册,报纸品种和印数则由1977年的200 种、124亿份上升到2007年的2081种、438亿多份。 (1)材料二应收录在栏目中 (2)理由: 9.请你为“纪念专刊”写几句寄语,号召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用上“可 歌可泣”、“众人拾柴火焰高”两个词语)(3分) 寄语 大兴匪0~B0噜年众第二和三拟试是(二)第罗
大兴区 2008~2009 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模拟试卷(二)第3页 7.下面是为“纪念专刊”草拟的征稿启事,请你按后面的要求进行修改。(3 分) 征稿启事 到 2009 年 10 月,我们新中国已经走过了 60 年历程。为了充分展示建国以来取得 的辉煌成就,进一步提高广大同学爱国热情,并将这种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 实际行动,现面向全体同学征集稿件,要求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字数在 1000 字以内。 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截稿日期为 2009 年 6 月 15 日。 XX 中学 2009 年 5 月 15 日 ⑴画线句中使用不当的词语是 ,应改为 。 ⑵这则启事正文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 8.请你根据材料一,为材料二在“纪念专刊”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栏目,并简要说明 理由。(2 分) 【材料一】“纪念专刊”的栏目及简介 栏目 栏目简介 身边故事 本栏目主要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 校园春秋 本栏目主要回顾学校发生的可喜变化 辉煌成就 本栏目主要介绍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 奔向未来 本栏目主要抒写对祖国的祝愿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材料二】 建国以来,我国的图书、期刊、报纸的出版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统计,图书品种 已由 1949 年的 7981 种增长到 2007 年的 274376 种,期刊品种和印数由 1977 年的 600 余种、6 亿册上升到 2007 年的 9363 种、29 亿册,报纸品种和印数则由 1977 年的 200 种、124 亿份上升到 2007 年的 2081 种、438 亿多份。 ⑴材料二应收录在 栏目中 ⑵理由: 9.请你为“纪念专刊”写几句寄语,号召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用上“可 歌可泣”、“众人拾柴火焰高”两个词语)(3 分) 寄语:
四、文言文阅读。(9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 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 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无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 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余幼时即嗜学。 ②弗之怠。 ③负箧曳屣。 ④腰白玉之环。 1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与现代汉语一致的一项是。(2分) A.手自笔录 B.录毕,走送之。 C.右备容臭 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既加冠,益暮圣贤之道 ②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13.作者在选段中主要记述了他求学时“抄书苦”、“求师难”、 等四方 面的艰难。你认为作者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什么?(3分) 五、记叙文阅读。(10分) 秋叶心飘 ①可能是明雨的日子太长了,要往回弥补弥补,今天天气格外地好,惹得我的心也像 这天气一样晴朗、明净。也便有了心情去观赏窗外的景色 ②透过阳台上的窗玻璃能清晰地看到小区甬路边的几棵法国梧桐。桐叶在西斜的阳光 照射下一洗往日的阴郁,清亮得逼人的眼,泛着逗人的淡绿色,这可是只有在春天才能见 大兵匪0~B09噜年第二創初三惧拟試(二)第
大兴区 2008~2009 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模拟试卷(二)第4页 四、文言文阅读。(9 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 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 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 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①余幼时即嗜.学。 ②弗之怠.。 ③负箧.曳屣。 ④腰.白玉之环。 1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与现代汉语一致的一项是。(2 分) A.手自笔.录。 B.录毕,走.送之。 C.右备容臭.。 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②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13.作者在选段中主要记述了他求学时“抄书苦”、“求师难”、 、 等四方 面的艰难。你认为作者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什么?(3 分) 五、记叙文阅读。(10 分) 秋叶心飘 ①可能是阴雨的日子太长了,要往回弥补弥补,今天天气格外地好,惹得我的心也像 这天气一样晴朗、明净。也便有了心情去观赏窗外的景色。 ②透过阳台上的窗玻璃能清晰地看到小区甬路边的几棵法国梧桐。桐叶在西斜的阳光 照射下一洗往日的阴郁,清亮得逼人的眼,泛着逗人的淡绿色,这可是只有在春天才能见
到的色彩。这时候一丝风也没有,阳光像是一双修长的手,在轻轻地弹奏出轻快的舞曲, 我的心也不禁飘动起来。在这一树的淡绿中有一两点的黄色特别地扎眼,那是几片开始发 黄的叶子,我这才意识到秋天已经到了。再过几天就该是飘叶如雨,叶舞秋风的时节了。 甬路东边的一棵叶孑已近于全黄,颜色从浅绿到浅黄再到深黄最后到枯黄,像是一树彩旗 在秋阳里招摇,这是只有秋天才有的颜色。枯槁的色泽皱纹般爬上梢头,树下已经零落地 缀了一些枯叶。我没有看到叶子是怎样掉落的,它们或许是像蝴蝶一样,但不是翩翩地, 而是像受了伤一样,努力而徒劳地舞动着翅膀想再飞起来,直到没了一丝气力。我想-片 叶子就是一片割不断的无奈吧 ③再往远处看,只要能看到的地方也还是一样的桐树,一样的色彩。不知为什么,城 市也和农村一样都是一木独秀。在老家,现在是泡桐_统天下,柏树是不用说了,就是楸 树、榆树也像是被割断了遗传基因链,只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了。城市还好点,在公园里还 能找到不属于法国梧桐的木本植物,我想那该属于二级保护了吧。再过一百年,除了这两 种树木外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树种存在。我感觉有些乏味。 ④蓦然,我的眼前一亮。在这淡绿和枯黄中间还有着一片深绿,那是一树卵圆形的叶 子,在这深秋里油油地绿着,底下的叶子有的还泛着点深红色。它就在楼下,两棵法国梧 桐中间靠近平房的一侧。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揉揉眼再看,没错,那叶子和法桐掌 形的叶子明显地不同,是虽在深秋仍充满着生机的叶子,油绿而肥厚的叶子间还稀稀地 挂着几个金黄的果子,灯笼一样。是柿叶,我阵惊喜,真不敢相信在这到处是法桐的城 市怎么会有柿树呢?我忙跑下楼去看个究竟,这才发现它确实是一树柿叶。是发现,因为 它虽然就在楼下,一抬眼就能看见,我也曾无数次地站在阳台上向下望,今天却是第一次 发现它的存在。它那虽在深秋还充满着生机的浓绿色彩和法桐缺乏营养样的淡绿比起来 是太出色,也太神奇了,我还能说什么呢? ⑤我对柿叶一点都不陌生。在山里,每到秋霜初降的时候,山脚下一树树的柿叶便红 起来,像是一团艳红的火焰,又像是一个个燃烧着的火把。它曾给过我多少美好的遐想啊! 就是有了它我才知道秋天实际上是火红的、是热烈的。它那舞动着的色彩是秋天的灵魂凝 成的,即使飘落它们也会像一群觅食的鸟儿从枝头飞下,那样轻快、飘逸 ⑥谁说秋天是悲寂的呢,那是因为他没有看到柿叶,没有看到火炬一样的柿树。每 年深秋,一树树的柿叶都会烧起来,把整个季节烧得通红。奇怪,就是这么一棵神奇的 特立超群的树站在我眼前,就是这么一树红红的柿叶在我眼前勃勃地燃烧这么多年我怎 么就没能发现呢?每年它火炬一样红起来的时候我都干什么了? 大兵匪影0~B09噜年第二期初三惧拟戗龜(二)幕5
大兴区 2008~2009 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模拟试卷(二)第5页 到的色彩。这时候一丝风也没有,阳光像是一双修长的手,在轻轻地弹奏出轻快的舞曲, 我的心也不禁飘动起来。在这一树的淡绿中有一两点的黄色特别地扎眼,那是几片开始发 黄的叶子,我这才意识到秋天已经到了。再过几天就该是飘叶如雨,叶舞秋风的时节了。 甬路东边的一棵叶子已近于全黄,颜色从浅绿到浅黄再到深黄最后到枯黄,像是一树彩旗 在秋阳里招摇,这是只有秋天才有的颜色。枯槁的色泽皱纹般爬上梢头,树下已经零落地 缀了一些枯叶。我没有看到叶子是怎样掉落的,它们或许是像蝴蝶一样,但不是翩翩地, 而是像受了伤一样,努力而徒劳地舞动着翅膀想再飞起来,直到没了一丝气力。我想一片 叶子就是一片割不断的无奈吧。 ③再往远处看,只要能看到的地方也还是一样的桐树,一样的色彩。不知为什么,城 市也和农村一样都是一木独秀。在老家,现在是泡桐一统天下,柏树是不用说了,就是楸 树、榆树也像是被割断了遗传基因链,只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了。城市还好点,在公园里还 能找到不属于法国梧桐的木本植物,我想那该属于二级保护了吧。再过一百年,除了这两 种树木外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树种存在。我感觉有些乏味。 ④蓦然,我的眼前一亮。在这淡绿和枯黄中间还有着一片深绿,那是一树卵圆形的叶 子,在这深秋里油油地绿着,底下的叶子有的还泛着点深红色。它就在楼下,两棵法国梧 桐中间靠近平房的一侧。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揉揉眼再看,没错,那叶子和法桐掌 形的叶子明显地`不同,是虽在深秋仍充满着生机的叶子,油绿而肥厚的叶子间还稀稀地 挂着几个金黄的果子,灯笼一样。是柿叶,我一阵惊喜,真不敢相信在这到处是法桐的城 市怎么会有柿树呢?我忙跑下楼去看个究竟,这才发现它确实是一树柿叶。是发现,因为 它虽然就在楼下,一抬眼就能看见,我也曾无数次地站在阳台上向下望,今天却是第一次 发现它的存在。它那虽在深秋还充满着生机的浓绿色彩和法桐缺乏营养一样的淡绿比起来 是太出色,也太神奇了,我还能说什么呢? ⑤我对柿叶一点都不陌生。在山里,每到秋霜初降的时候,山脚下一树树的柿叶便红 起来,像是一团艳红的火焰,又像是一个个燃烧着的火把。它曾给过我多少美好的遐想啊! 就是有了它我才知道秋天实际上是火红的、是热烈的。它那舞动着的色彩是秋天的灵魂凝 成的,即使飘落它们也会像一群觅食的鸟儿从枝头飞下,那样轻快、飘逸。 ⑥谁说秋天是悲寂的呢,那是因为他没有看到柿叶,没有看到火炬一样的柿树。 每 年深秋,一树树的柿叶都会烧起来,把整个季节烧得通红。 奇怪,就是这么一棵神奇的 特立超群的树站在我眼前,就是这么一树红红的柿叶在我眼前勃勃地燃烧,这么多年我怎 么就没能发现呢?每年它火炬一样红起来的时候我都干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