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禾稿课程名称:水处理生物学课程编号:H05308授课学期:2014-2015-2授课班级:2012给排水姜登岭任课教师: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讲 稿 课程名称: 水处理生物学 课程编号: H05308 授课学期: 2014-2015-2 授课班级: 2012 给排水 任课教师: 姜登岭 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水处理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水处理生物学课程名称:WaterTreatmentBiology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学时:40适用对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水处理生物学”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形态、掌握微生物的生理特性、控制以及利用它们的方法,掌握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在水体净化和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熟悉水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等。二、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分配讨论实验习题内容讲课上机其他合计课课课绪论22226细菌的形态和结构614 细菌的生理特性224细菌的生长和遗传变异10其他微生物62424水的卫生细菌学628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22水生动植物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302840合计第一单元绪论(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水中常见的微生物等。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水中常见的微生物。第二单元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细菌的形态、大小:细菌的细胞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细菌的菌落特征。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细菌的细胞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第三单元细菌的生理特性(建议学时数:6学时)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细菌的营养成分和营养类型;酶的特性及米-门公式;细菌的呼吸类型;环
水处理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水处理生物学 课程名称:Water Treatment Biology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 学 时:40 适用对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水处理生物学”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微生物学 的基本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形态、掌握微生物的生理特性、控制以及利用它们的方法,掌握微生物、水生 植物、水生动物等在水体净化和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熟悉水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等。 二、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内容 讲课 习题 课 讨论 课 实验 课 上机 其他 合计 绪论 2 2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2 2 6 细菌的生理特性 6 14 细菌的生长和遗传变异 2 2 4 其他微生物 6 2 10 水的卫生细菌学 4 2 4 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 6 2 8 水生动植物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 2 合计 30 2 8 40 第一单元 绪论(建议学时数:2 学时) 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水中常见的微生物等。 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水中常见的微生物。 第二单元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建议学时数:2 学时) 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细菌的形态、大小;细菌的细胞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细菌的菌落特征。 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细菌的细胞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 第三单元 细菌的生理特性(建议学时数:6 学时) 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细菌的营养成分和营养类型;酶的特性及米-门公式;细菌的呼吸类型;环
境因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酶的特性及米-门公式;细菌的呼吸类型。第四单元细菌的生长和遗传变异(建议学时数:4学时)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细菌的计数方法;细菌生长测定方法;细菌的生长及其特性;细菌的遗传与变异及其应用。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细菌的生长及其特性。第五单元其他微生物(建议学时数:6学时)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放线菌、光合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病毒和噬菌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藻类、原生动物;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第六单元水的微生细菌学(建议学时数:4学时)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水中的细菌及其分布;水中的病原菌、大肠菌群及其测定方法;水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水中的病毒及其检验。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大肠菌群及其测定方法。第七单元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建议学时数:6学时)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典型有机物的生物降解途径:无机元素的生物转化典型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及微生物特性。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典型有机物的生物降解途径:无机元素的生物转化;典型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及微生物特性。第八单元:水生动植物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水生植物的分类、种群与群落生态;大型水生植物的一般生理特性;水生植物的污染物去除机制及其在污水处理以及水体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水生动物的分类、种群与群落生态;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周丛动物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水体净化中的作用;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毒性的生物监测。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水生植物的污染物去除机制及其在污水处理以及水体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三、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顾夏声胡洪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参考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陈剑虹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污染控制微生物学任南琪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境因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酶的特性及米-门公式;细菌的呼吸类型。 第四单元 细菌的生长和遗传变异(建议学时数:4 学时) 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细菌的计数方法;细菌生长测定方法;细菌的生长及其特性;细菌的遗传 与变异及其应用。 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细菌的生长及其特性。 第五单元 其他微生物(建议学时数:6 学时) 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放线菌、光合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病毒和噬菌体; 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藻类、原生动物;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第六单元 水的微生细菌学(建议学时数:4 学时) 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水中的细菌及其分布;水中的病原菌、大肠菌群及其测定方法;水中微生 物的控制方法;水中的病毒及其检验。 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大肠菌群及其测定方法。 第七单元 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建议学时数:6 学时) 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典型有机物的生物降解途径;无机元素的生物转化; 典型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及微生物特性。 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典型有机物的生物降解途径;无机元素的生物转化;典型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及 微生物特性。 第八单元 水生动植物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建议学时数:2 学时) 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水生植物的分类、种群与群落生态;大型水生植物的一般生理特性;水生 植物的污染物去除机制及其在污水处理以及水体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水生动物的分类、种群与群落生态; 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周丛动物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水体净化中的作用;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毒性的生物 监测。 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水生植物的污染物去除机制及其在污水处理以及水体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水体 污染的指示生物。 三、教材及参考书 教 材: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 顾夏声 胡洪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陈剑虹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微生物学教程 周德庆 高等教育出版社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任南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四、对教学大纲的说明及对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不低于8学时。实验课以微生物实验为主,通过实验室学生掌握微生物的观察、培养、分离、保藏、复壮、灭菌、无菌操作等基本的微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可结合实地调查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了解。五、责任认定1.大纲制(修)订者:姜登岭2.大纲审订者:曹国凭3.大纲批准者:王兴国4.大纲责任校对:姜登岭5.制订日期:2005年7月
四、对教学大纲的说明及对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不低于 8 学时。实验课以微生物实验为主,通过实验室学生掌握微生物的观察、 培养、分离、保藏、复壮、灭菌、无菌操作等基本的微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可结合实地调查等方式加深 学生对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了解。 五、责任认定 1. 大纲制(修)订者:姜登岭 2. 大纲审订者:曹国凭 3. 大纲批准者:王兴国 4. 大纲责任校对:姜登岭 5. 制订日期:2005 年 7 月
教学日历教学内容及周时分配讲课内学时数课外学时数课内执行情况及习外周讲实测合复作授课内容题备注学时次课课习业总数验验计计21绪论2?24262第一章细菌的形态和结构2224第二章细菌的生理特性-1营养322242类型第二章细菌的生理特性-2酶及222244酶促反应第二章细菌的生理特性-3呼吸22245第二章细菌的生理特性-4环境2因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第三章细菌的生长和变异-1、6222264生长繁殖第三章细菌的生长和变异-27222264遗传变异第四章其他微生物-1、原核微482222生物、真菌第四章其他微生物-2、藻类2922264原生动物第四章其他微生物-3、病毒、1022?24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第五章水的卫生细菌学-1、水211中的病原微生物、水的卫生细2242菌学指标第五章水的卫生细菌学-2、卫2221224生细菌学指标检验、消毒第六章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与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1、1322224不含氮有机物、含氮有机物的降解第六章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214物与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2、22264好氧厌氧生物处理第六章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与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3、2215224水体自净污化系统第七章微生物的研究方法216第八章水生动植物在水处理中224的应用743232本学期课内课外学时总计3242
教学日历 讲 次 教 学 内 容 及 周 时 分 配 执行情况 及 备 注 授 课 内 容 课 内 学 时 数 课外学时数 课内 外周 学时 总数 讲 课 实 验 习 题 课 测 验 合 计 复 习 作 业 合 计 1 绪论 2 2 2 2 4 2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2 2 2 2 4 6 3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特性-1 营养 类型 2 2 2 2 4 4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特性-2 酶及 酶促反应 2 2 2 2 4 5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特性-3 呼吸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特性-4 环境 因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2 2 2 2 4 6 第三章细菌的生长和变异-1、 生长繁殖 2 2 2 2 4 6 7 第三章细菌的生长和变异-2、 遗传变异 2 2 2 2 4 6 8 第四章其他微生物-1、原核微 生物、真菌 2 2 2 2 4 9 第四章其他微生物-2、藻类、 原生动物 2 2 2 2 4 6 10 第四章其他微生物-3、病毒、 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2 2 2 2 4 11 第五章水的卫生细菌学-1、水 中的病原微生物、水的卫生细 菌学指标 2 2 2 2 4 12 第五章水的卫生细菌学-2、卫 生细菌学指标检验、消毒 2 2 2 2 4 13 第六章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 物与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1、 不含氮有机物、含氮有机物的 降解 2 2 2 2 4 14 第六章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 物与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2、 好氧厌氧生物处理 2 2 2 2 4 6 15 第六章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 物与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3、 水体自净污化系统 2 2 2 2 4 16 第七章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第八章水生动植物在水处理中 的应用 2 2 2 2 4 本学期课内课外学时总计 32 32 32 10 42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