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梦鲛人:QQ372506151 滕州市张汪二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亲爱的同学 2011年即将过去了,回想和同学们一起走过的这一年,我的心里充满感慨 ※与感动,同学们,你们用汗水和泪水,记录了成长中的点点滴滴。2012年已经悄 8然来临了,展望新的一年,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期盼与渴望,同学们,要加 ※8油啊,让我们的2012年更加辉煌难忘! 积累运用(45分) 要/2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有丽山秀水,丝竹管弦,有妖冶的蛾眉,婀娜的柳腰,有令人ⅹjo魂魂的 ※日熏风、细雨……那叫人柔肠寸断的杏花春雨啊,竟把炎黄子民们孔武剽悍的魂魄 8和力一并溶化! )Xao()剽( 的刺=8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读史使人(),读诗使人(),演算使人(),哲理使人(), 吕道德使人(),逻辑修辞使人(),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A、聪明深刻精密高尚有道德善辩 B、明智聪慧精密深刻髙尚善辩 C、高尚明智聪慧深刻有修养巧辩 D、深刻高尚聪慧明智有修养巧辩 83、揣摩下面句子中的叠字、叠词,试品析它们的妙处。(2分) 语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 4、下列对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梦令》作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 如梦令,词牌名,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 情绪。 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蓝梦鲛人:QQ372506151 八年级语文第 1 页 共 8 页 学校 班级 考场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 订 线 滕州市张汪二中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亲爱的同学: 2011 年即将过去了,回想和同学们一起走过的这一年,我的心里充满感慨 与感动,同学们,你们用汗水和泪水,记录了成长中的点点滴滴。2012 年已经悄 然来临了,展望新的一年,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期盼与渴望,同学们,要加 油啊,让我们的 2012 年更加辉煌难忘! 一、积累运用(45 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有丽山秀水,丝竹管弦,有妖冶的蛾眉,婀娜.的柳腰,有令人 xiāo 魂魂的 熏风、细雨……那叫人柔肠寸断的杏花春雨啊,竟把炎黄子民们孔武剽.悍的魂魄 和 lǚ力一并溶化! 娜( ) xiāo ( ) 剽( ) lǚ( )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读史使人( ),读诗使人( ),演算使人( ),哲理使人( ), 道德使人( ),逻辑修辞使人(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A、聪明 深刻 精密 高尚 有道德 善辩 B、明智 聪慧 精密 深刻 高尚 善辩 C、高尚 明智 聪慧 深刻 有修养 巧辩 D、深刻 高尚 聪慧 明智 有修养 巧辩 3、揣摩下面句子中的叠字、叠词,试品析它们的妙处。(2 分) 语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 4、下列对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如梦令》作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 如梦令,词牌名,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 情绪。 ※※※※※※※※※※※※※※※※ ※ 密 封 线 ※※※※※※※※※※※※※※※※※ 班级: 学号: 姓名:
蓝梦鲛人:QQ372506151 B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学说主张实行“仁政”“王道”,反对暴政。《孟子》是孟子弟子们整理的孟子 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现存七篇。 C.《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房文集》。作者是清代的袁枚,字子才, 号简斋,晚年号随园主人。全文表达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D.《论读书》选自《人生论》,作者培根是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作家、哲 学家、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 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第一个提 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 5.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背默多少诗文。(10分) (1)梨自古是就是文人志土所赞颂之物,梨花盛开,洁白如雪,而 两句诗却反其道 而行之,将雪比作梨花富有新意。 (2)《凉州词》中抒发戍边士卒离愁别恨的句子是“ (3)《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4)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5)李清照《声声慢》中连用了七对叠字,将一种愁苦难堪之情,自胸腹中喷 薄而出的句子是:寻寻觅觅 6、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加以改正。(3分) 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 籍的形式保存的。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 过程。②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 习惯。③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改正: 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蓝梦鲛人:QQ372506151 八年级语文第 2 页 共 8 页 B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学说主张实行“仁政”“王道”,反对暴政。《孟子》是孟子弟子们整理的孟子 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现存七篇。 C.《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房文集》。作者是清代的袁枚,字子才, 号简斋,晚年号随园主人。全文表达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D. 《论读书》选自《人生论》,作者培根是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作家、哲 学家、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 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第一个提 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 5.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背默多少诗文。(10 分) (1)梨自古是就是文人志士所赞颂之物,梨花盛开,洁白如雪,而 “ , ”两句诗却反其道 而行之,将雪比作梨花富有新意。 (2)《凉州词》中抒发戍边士卒离愁别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 ____ ______。 (4)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 ____, ____ __________。” (5)李清照《声声慢》中连用了七对叠字,将一种愁苦难堪之情,自胸腹中喷 薄而出的句子是:寻寻觅觅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加以改正。(3 分) 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 籍的形式保存的。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 过程。②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 习惯。③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改正:①
蓝梦鲛人:QQ372506151 7、综合性学习。(5分) 为积极参与“好书伴我成长”绿色渎书工程活动,班级组织了“读书看报”交流 会。请你完成下面题目 (1)宇璇同学出示了一幅在报纸中看到的漫画: 神菜 没听天气预报 ①请用一两句话概括画面的内容。(3分) ②请说出这幅漫画的主题。(2分) 核泄漏事故产生将随着调査的深入陆续暴露在公众面前 二、阅读理解(47) (一)、阅读下面王之涣的《凉州词》,完成下面问题。(5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关 9、“杨柳”,即指《折杨柳》曲,寄托了吹笛者怎样的一种感情? 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句又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八年级语文第3页共8页
蓝梦鲛人:QQ372506151 八年级语文第 3 页 共 8 页 ② ③ 7、综合性学习。(5 分) 为积极参与“好书伴我成长”绿色渎书工程活动,班级组织了“读书看报”交流 会。请你完成下面题目。 (1)宇璇同学出示了一幅在报纸中看到的漫画: ①请用一两句话概括画面的内容。(3 分) ②请说出这幅漫画的主题。(2 分) 核泄漏事故产生将随着调查的深入陆续暴露在公众面前。 二、阅读理解(47) (一)、阅读下面王之涣的《凉州词》,完成下面问题。(5 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关。 9、“杨柳”,即指《折杨柳》曲,寄托了吹笛者怎样的一种感情?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句又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蓝梦鲛人:QQ372506151 (二) 阅读《黄生借书说》完成练习:(12分)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 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 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 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 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 是。故有所览,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蟬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 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 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 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字 子孙弃者无论焉( 庋藏焉(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家贫难致(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4、选文中“随园主人”的主要观点 文中“予之公书”和“张 氏之吝书”具体表现分别是 。(用文中的 语句回答) 5、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是 (三) 八年级语文第4页共8页
蓝梦鲛人:QQ372506151 八年级语文第 4 页 共 8 页 (二) 阅读《黄生借书说》完成练习:(12 分)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 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 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 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 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 是。故有所览,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 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 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 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1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字。 子孙弃者无论..焉( ) 庋.藏焉( )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 家贫难致.( )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 4、选文中“随园主人”的主要观点 是 。文中“予之公书”和“张 氏之吝书”具体表现分别是 。(用文中的 语句回答) 5、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是 。 (三)
蓝梦鲛人:QQ372506151 (15分) 【甲】草原上的草才是真正的草绿色 不是都市工业污染的灰绿:不是乡村农业污染的土绿;不是园林移来植去的 生绿;也不是下过一千次水,褪过一百次色的旧绿 那是一种灵性的绿,一种每个毛孔都会出油的绿,一种恣情率性、肆无忌惮 的绿,一种看一眼就会让人心旌摇荡的绿,一种整个生命都跃跃欲试地要从绿色 中挣脱出来的绿 【乙】作家写道:“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都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 一个笑话,把一滩草全惹笑了。”的确,草原上的花长得小鼻小眼小耳朵的小模 样,成堆成片地簇拥在一起,让人错以为它们总是在眯眯笑着,羞涩淑女的抿着 嘴笑不露齿;阳刚豪爽的朗声大笑,有风的时候更是笑得前仰后合、花枝乱颤 7、【甲】段抓住了“草”的 ,突出了草“ ”的特点:这段 描写发挥了作者的 采用 结合的手法,使“草”产 生了不可言喻的“美” 乙】段抓住了“花”的 ,突出了花 的特点;发挥了作 者的 描绘出一幅 的热闹场景。(5分) 8、两段文字都使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2分) A、排比、比喻、拟人、引用 B、排比、拟人、对比、夸张 C、排比、比喻、夸张、引用 D、排比、拟人、对偶、反复 9、根据【甲】文请概括这是一种怎样的绿?(2分) 10、【乙】文为什么要突出“花”的“笑”呢?(2分) 11、作者借对“草”和“花”的描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分) 12、参考【甲】文做一个简单的仿写:(2分) 山顶上的日出才是真正的日出 不是 不是 也不 八年级语文第5页共8页
蓝梦鲛人:QQ372506151 八年级语文第 5 页 共 8 页 (15 分) 【甲】草原上的草才是真正的草绿色。 不是都市工业污染的灰绿;不是乡村农业污染的土绿;不是园林移来植去的 生绿;也不是下过一千次水,褪过一百次色的旧绿。 那是一种灵性的绿,一种每个毛孔都会出油的绿,一种恣情率性、肆无忌惮 的绿,一种看一眼就会让人心旌摇荡的绿,一种整个生命都跃跃欲试地要从绿色 中挣脱出来的绿。 【乙】作家写道:“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都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 一个笑话,把一滩草全惹笑了。”的确,草原上的花长得小鼻小眼小耳朵的小模 样,成堆成片地簇拥在一起,让人错以为它们总是在眯眯笑着,羞涩淑女的抿着 嘴笑不露齿;阳刚豪爽的朗声大笑,有风的时候更是笑得前仰后合、花枝乱颤。 7、【甲】段抓住了“草”的 ,突出了草“ ”的特点;这段 描写发挥了作者的 与 ,采用 结合的手法,使“草”产 生了不可言喻的“美”。 【乙】段抓住了“花”的 ,突出了花 的特点;发挥了作 者的 ,描绘出一幅 的热闹场景。(5 分) 8、两段文字都使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2 分) A、排比、比喻、拟人、引用 B、排比、拟人、对比、夸张 C、排比、比喻、夸张、引用 D、排比、拟人、对偶、反复 9、根据【甲】文请概括这是一种怎样的绿?(2 分) 10、【乙】文为什么要突出“花”的“笑”呢?(2 分) 11、作者借对“草”和“花”的描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 分) 12、参考【甲】文做一个简单的仿写:(2 分) 山顶上的日出才是真正的日出。 不 是 ,不是 ,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