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八年级语文 本卷总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题次1~78~910~1920~27 总分复核人 得分 题次得分 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啊!祖国,我是在yuan()明园里,认识了您的屈ru()、您的悲愤;我是在八达 岭上,认识了您的磅礴、您的巍峨;我是在大漠草原,认识了您的宽广、您的辽阔;我是在 戈壁酒泉,认识了您的rui()智,您的开拓。我将qing()起燃烧的信念,让您更加 繁荣富强。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吊唁(yan) 哂笑(shen)家醅(pei) 相形见绌(zhu6) B缥碧(piao) 招徕(lai)绥靖(jin) 颔首低眉(han) C.庇护(bi) 酷肖(xiao)胆怯(qie) 龙吟凤哕(hui) D箱箧(qie) 诘责(jie) 蓬蒿(hao) 觥筹交错( guang)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 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
湖南省湘潭市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八年级语文 本卷总分 120 分,时量 120 分钟 题 次 1~7 8~9 10~19 20~27 28 总分 复核人 得 分 一 积累与运用(22 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啊!祖国,我是在 yuán( )明园里,认识了您的屈 rǔ( )、您的悲愤;我是在八达 岭上,认识了您的磅礴、您的巍峨;我是在大漠草原,认识了您的宽广、您的辽阔;我是在 戈壁酒泉,认识了您的 ruì( )智,您的开拓。我将 qíng ( )起燃烧的信念,让您更加 繁荣富强。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吊唁.(yàn) 哂.笑(shěn) 家醅.(pēi) 相形见绌.(zhuó) B.缥.碧(piǎo) 招徕. (lái ) 绥靖.(jìn) 颔.首低眉(hàn) C.庇.护(bì) 酷肖.(xiào) 胆怯.(qiè) 龙吟凤哕.(huì) D.箱箧.(qiè) 诘.责(jié) 蓬蒿.(hāo) 觥.筹交错(guāng)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A.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 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 题次 得分 1~7
B.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打开了欧洲作家对该奖的垄断局面。评委们的理由是莫言 的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C.看了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后,彭总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中 D.中国企业需要追求至善至美,需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引经据典、合辙押韵、囊萤映雪、沧海桑田、精巧绝伦”这些短语的结构形式相同ε B.“匹、同、凶”都属半包围结构,它们的书写规则是不相同的。如“同”先写包围部分, “凶”则后写包围部分 C.《芦花荡》的作者孙犁,现当代作家。著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D.“你打算暑假去哪儿旅行呢?是上海,还是山东?”这句话中使用的标点是正确的。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D.此刻,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6.名著阅读。(2分) 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在烈日下喘息,在 风雨中挣扎。这是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一部小说里的主人公,名叫 他最大的梦 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在经过了“三起三落”后,他终于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这部小 说的主题是 7.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 ①《望岳》中,表现出诗人蓬勃向上,积极进取,具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②《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经被抓走的诗句是: ③《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 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 ④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意蕴丰富,四季流年,引诗人吟诵。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李贺《雁门太守行》中 ”两句写出北地秋夜、风疾霜浓之景等诗句皆为传神之笔
B.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打开了欧洲作家对该奖的垄断局面。评委们的理由是莫言 的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C.看了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后,彭总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中。 D.中国企业需要追求至善至美,需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 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引经据典、合辙押韵、囊萤映雪、沧海桑田、精巧绝伦”这些短语的结构形式相同。 B.“匹、同、凶”都属半包围结构,它们的书写规则是不相同的。如“同”先写包围部分, “凶”则后写包围部分。 C.《芦花荡》的作者孙犁,现当代作家。著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D.“你打算暑假去哪儿旅行呢?是上海,还是山东?”这句话中使用的标点是正确的。 5.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 ....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 ....的。 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防不胜防。 D.此刻,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 ....,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6.名著阅读。(2 分) 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在烈日下喘息,在 风雨中挣扎。这是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一部小说里的主人公,名叫 ,他最大的梦 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在经过了“三起三落”后,他终于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这部小 说的主题是 。 7. 古诗文名句填空。(8 分) ①《望岳》中,表现出诗人蓬勃向上,积极进取,具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 ②《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经被抓走的诗句是: , 。 ③《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 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 , 。 ④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意蕴丰富,四季流年,引诗人吟诵。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李贺《雁门太守行》中 “ , ” 两句写出北地秋夜、风疾霜浓之景等诗句皆为传神之笔
题次得分 8~9 、综合性学习(10分) 8.阅读下面二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某所初中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课外阅读 读书兴趣及占比例读书计划及占比例关注点及占比例|读书笔记及占比例 深厚13% 有计划 11%写得怎样10%每读必做0% 一般48%有时有计划32%怎么写的14%凭兴趣做24% 无兴趣39%没有计划57%写了什么76%从不做76%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 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 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①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3分) ②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3分) 活动(1分): 仿写示例:读书犹如揽胜,山川之俊美,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2分): 9.下图是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CsF)活动的标志。请结合图案和文字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 计意图。(4分)
题次 得分 8~9 二、综合性学习(10 分) 8.阅读下面二则材料,回答问题。(6 分) 某所初中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 课外阅读 读书兴趣及占比例 读书计划及占比例 关注点及占比例 读书笔记及占比例 深厚 13% 有计划 11% 写得怎样 10% 每读必做 资*源%库0% 一般 48% 有时有计划 32% 怎么写的 14% 凭兴趣做 24% 无兴趣 39% 没有计划 57% 写了什么 76% 从不做 76% 材料二 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 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 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① 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3 分) ②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3 分) 活动(1 分): 仿写示例:读书犹如揽胜,山川之俊美,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2 分): 9.下图是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CSF)活动的标志。请结合图案和文字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 计意图。(4 分)
阳光体言快小是球 题次得分 10~19 阅读与理解(38分) (一)背影(选段)(8分) ①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 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 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张椅子;我将他 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 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 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②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孑去。你就在此地,不 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 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 让他去。我看见A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B他用两手攀
题次 得分 10~19 三.阅读与理解(38 分) (一) 背影(选段)(8 分) ①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 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 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 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 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 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②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 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 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 让他去。我看见 A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B 他用两手攀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 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 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 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 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0.第①段作者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其中的“聪明”、“漂亮” 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11.第②段主要刻画了一个什么情景?其作用是什么?(2分) 12.请对第②段划直线的A、B两处任选一处进行评析,要求指出其描写方法和表达作用。(2分) 13.文中两次写“我”流泪,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 (二)爱莲说(9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 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 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 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 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0.第①段作者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其中的“聪明”、“漂亮” 分别是什么意思?(2 分) 11.第②段主要刻画了一个什么情景?其作用是什么?(2 分) 12.请对第②段划直线的 A、B 两处任选一处进行评析,要求指出其描写方法和表达作用。(2分) 13.文中两次写“我”流泪,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 分) (二)爱莲说(9 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