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学期10月份学情调查 八年级语文试题(教师版) 积累与运用。(38分) 1.默写(11分)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噩。 (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达诗人死也要把敌人赶出国 ±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艳台。 (4)《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 句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5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与他的《月夜 忆舍弟》一诗中“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一句意思表达相近 (6)《过零丁洋》中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作者文天祥以死名志的诗句 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以夸张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大 无畏精神的诗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 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pan)谈。绿 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 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 立即昂起头来,那些quan()缩在-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疾 展开来,像—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雷抒雁《阳光是一种语言》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pon(攀谈qun(蜷牖縮教诲hui (2)划线句运用比喻。和拟人_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阳光普 照树叶,微风吹拂,树叶婆娑摇曳,光彩照人的情景。(2分)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3分)[B] A.我上完晚自习,回到宿舍一会儿我就酣然入梦了。 B.王浩上课讲话被老师发现叫到办公室,正在据理力争。 C.近年来,我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人民安居乐业。 D.为了减少朋友们的麻烦,整整五年,钱学森处在与世隔绝的境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D) A.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针对“假羊肉”事件,我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2013 年秋学期 10 月份学情调查 八年级语文试题(教师版) 一、积累与运用。(38 分) 1. 默写(11 分) 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⑵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⑶《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达诗人死也要把敌人赶出国 土的诗句是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⑷《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 句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⑸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与他的《月夜 忆舍弟》一诗中“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一句意思表达相近。 ⑹《过零丁洋》中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作者文天祥以死名志的诗句 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⑺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以夸张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大 无畏精神的诗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 分) 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 pān( )谈。绿 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 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 立即昂起头来,那些 quān( )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疾 展开来,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雷抒雁《阳光是一种语言》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 分) pān( 攀 )谈 quān( 蜷 )缩 教诲. huì ⑵划线句运用 比喻 和拟人 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阳光普 照树叶,微风吹拂 ,树叶婆娑摇曳,光彩照人的情景。(2 分)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3 分)[B] A.我上完晚自习,回到宿舍一会儿我就酣然入梦 ....了。 B.王浩上课讲话被老师发现叫到办公室,正在据理力争 ....。 C.近年来,我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人民安居乐业 ....。 D.为了减少朋友们的麻烦,整整五年,钱学森处在与世隔绝 ....的境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D ) A.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针对“假羊肉”事件,我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D.晚年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5、【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并回答问题。(6分) 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 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 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 (1)这段文字选自名著_《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中的“他”是指作品的主人公 保尔(保尔柯察金)此人在朱赫来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3分) (2)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为什么对神父如此愤恨。(3分) 答:神父对他态度蛮横,经常体罚侮辱他,最后因他往面包团里撒烟末而被神父无情的 从学校开除 6、【综合学习】(8分)) 学习了专题《长城》,你一定有不少收获,相信你能完成下面问题。 (1)某校电视台拟拍摄《话说长城》的电视片,该电视片计划从“建筑”“历史”“战争” “文学”“旅游” 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四字语),在其他四个角度中选写两 集电视片的标题。(2分) 建筑 巧夺天工 历史”:千年沧桑 战争”:金戈铁马(边塞烽火) 文学诗词沃土 旅游登临胜地 (2)《巧夺天工》一集,打算设计一场辩论。辩题为“如果长城某一段倒塌了,是在原址上 重建 还是原样封存为废墟”。正方陈述:“我方认为,应该在原址上重建。重建是对长城的保护, 历史 上这样的重建就有过多次;不然,我们今天只能从书籍中观贯长城全貌了。”请你从反方的 角度 写一段辩论词。(3分) 反方陈述:示例:我方认为,不应该在原址上重建。(或“原样封存为废墟”)。依据一(要点): 封存废墟是对长城的更重要的尊重与保护,通过这个废墟可以感受长城的精神价值;重建 不 定是对长城的保护,因为复制己经改变了原来品味。依据二(要点):历史上这样的重建是 当时 条件限制决定的,自然有它的道理;但我们现在不是当时了,例如不需要依靠长城抵防外 敌入侵。 (3)中国人对长城有独特的感情,下面句子哪一句最能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在横线上写下 你的读后所感。(3分)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写于长征途中) ②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一(《我 的中国心》) ③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义勇军进行曲》)
D.晚年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5、【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并回答问题。(6 分) “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 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 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 (1) 这段文字选自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文中的“他”是指作品的主人公 保尔(保尔柯察金) 此人在朱赫来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3 分) (2)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为什么对神父如此愤恨。(3 分) 答: 神父对他态度蛮横,经常体罚侮辱他,最后因他往面包团里撒烟末而被神父无情的 从学校开除。 6、【综合学习】(8 分)) 学习了专题《长城》,你一定有不少收获,相信你能完成下面问题。 (1) 某校电视台拟拍摄《话说长城》的电视片, 该电视片计划从“建筑”“历史”“战争” “文学”“旅游” 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四字语),在其他四个角度中选写两 集电视片的标题。(2 分) “建 筑” : 巧夺天工 “历史”:千年沧桑 “战争”:金戈铁马(边塞烽火) 文学 诗词沃土 旅游 登临胜地。 (2)《巧夺天工》一集,打算设计一场辩论。辩题为“如果长城某一段倒塌了,是在原址上 重建 还是原样封存为废墟”。正方陈述:“我方认为,应该在原址上重建。重建是对长城的保护, 历史 上这样的重建就有过多次;不然,我们今天只能从书籍中观贯长城全貌了。” 请你从反方的 角度, 写一段辩论词。(3 分) 反方陈述:示例:我方认为,不应该在原址上重建。(或“原样封存为废墟”)。依据一(要点): 封存废墟是对长城的更重要的尊重与保护,通过这个废墟可以感受长城的精神价值;重建 不一 定是对长城的保护,因为复制己经改变了原来品味。依据二(要点):历史上这样的重建是 当时 条件限制决定的,自然有它的道理;但我们现在不是当时了,例如不需要依靠长城抵防外 敌入侵。 (3)中国人对长城有独特的感情,下面句子哪一句最能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在横线上写下 你的读后所感。(3 分)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写于长征途中) ②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我 的中国心》) ③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义勇军进行曲》)
(3)①表现了红军不取得胜利决不罢休的革命豪情,表现了红军历经艰险翻越六盘山,长 征胜利在即的喜悦之情。 ②表现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说明了长城在“我”心目中的祟高地位,或表现了华 夏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③表现了中华儿女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用自己的鲜血和生 命捍卫祖国的坚强决心。 、阅读理解(52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9题。(共6分)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舂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意思对即可,2分) 8、首联中描写“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2分) 融情于景,表现了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 突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或答“表现出国都战乱之后的荒凉萧条”) 9.从全诗来看,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国家残破(忧国)(1分)。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1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 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 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 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 取病焉。” (节选自《晏子使楚》)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的词。(4分)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齐人也,坐盗 ③叶徒相似 ④其实味不 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①表现了红军不取得胜利决不罢休的革命豪情,表现了红军历经艰险翻越六盘山,长 征胜利在即的喜悦之情。 ②表现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说明了长城在“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或表现了华 夏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③表现了中华儿女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用自己的鲜血和生 命捍卫祖国的坚强决心。 二、阅读理解(52 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7-9 题。(共 6 分)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意思对即可,2 分) 8、首联中描写“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2 分) 融情于景,表现了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 突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或答“表现出国都战乱之后的荒凉萧条”)。 9.从全诗来看,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2 分) 答案: 国家残破(忧国) (1 分)。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 (1 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 10-13 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 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 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 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 取病焉。” (节选自《晏子使楚》)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的词。(4 分)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齐人也,坐盗 ③叶徒相似 ④其实味不 同 11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原文: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 文 2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晏子具有怎样的才能?(不超过10个字)(2分) 10.①到,谒见②犯罪③只,仅仅④它们的果实(4分。每格1分) 11.译文:不可跟圣人开玩笑啊,我反而自讨没趣了。(2分。其中关键词“熙”、“病” 各1分) 12.随机应变,善于辞令。(2分。只要扣住“机敏”和“善辩”即可。)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 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 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 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3.甲文中晏子绵里臧针的回敬是因为楚王的轻慢无礼,那么乙文中唐睢的“挺剑而 起”是因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 14.晏子和唐睢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15.读了甲、乙文两文中这些“士”的故事以后,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具有 哪些共同的品格? 答 【答案】13言行:“秦王怫然怒”;“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 里。’”或秦王发怒(蛮横霸道)并威胁 14.唐睢主要靠勇敢、靠威武不屈的拼命精神;晏子主要靠幽默机智的外交辞 15.热爱国家、勇敢无畏、责任感强 (三)阅读《始终眷恋着祖国》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4分) 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呆了20年。这20年间,他在学术上取得 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他在写给父 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 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钱学森兴奋极了。就在那年的中秋(新中国诞生 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 的智慧和力量。 1959年7月,已经下定决心返回祖国的钱学森,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 长,告诉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 五个师。”他曾经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1950年8月,钱学森预购了机票,准备搭乘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飞机离开美国。他辞
译 文: 12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晏子具有怎样的才能?(不超过 10 个字)(2 分) 答: 10.①到,谒见②犯罪③只,仅仅④它们的果实(4 分。每格 1 分) 11.译文:不可跟圣人开玩笑啊,我反而自讨没趣了。(2 分。其中关键词“熙”、“病” 各 1 分) 12.随机应变,善于辞令。(2 分。只要扣住“机敏”和“善辩”即可。)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 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 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 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3.甲文中晏子绵里藏针的回敬是因为楚王的轻慢无礼,那么乙文中唐睢的“挺剑而 起”是因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 答: 14.晏子和唐睢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答: 15.读了甲、乙文两文中这些“士”的故事以后,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具有 哪些共同的品格? 答: 【答案 】13 言行:“秦王怫然怒”;“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 里。’”或秦王发怒(蛮横霸道)并威胁。 14.唐睢主要靠勇敢、靠威武不屈的拼命精神;晏子主要靠幽默机智的外交辞 令。 15.热爱国家、勇敢无畏、责任感强。 (三)阅读《始终眷恋着祖国》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4 分) 从 1935 年到 1955 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呆了 20 年。这 20 年间,他在学术上取得 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他在写给父 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 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诞生了。钱学森兴奋极了。就在那年的中秋(新中国诞生 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 的智慧和力量。 1959 年 7 月,已经下定决心返回祖国的钱学森,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 长,告诉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 五个师。”他曾经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1950 年 8 月,钱学森预购了机票,准备搭乘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飞机离开美国。他辞
去了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这个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 中心”负责人的职务。与此同时,他已将许多科学书籍和硏究工作笔记装好箱,交给美国搬 运公司启运回国 15.说说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1)就在那年的中秋节(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 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何时”的感叹。 16.听说钱学森要回国,美国海军次长大为震惊,这说明了什么?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 参考答案 15.(1)作者特别点明时间,“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萌发这一念头自然而合情合 理;“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证明他们回国的目的是“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每佳节倍思亲。16.不仅说明了钱学森的价值,更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将艰 难而曲折,会受到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同时,也反衬了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侧面描 写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8分) 谁能让我忘记(侯德云) 说起来,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怎么忘得了呢 高考结束了,我闲在家里,苦苦地等待。我在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哪个大学无所谓 只要肯录取我,它就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我很焦急。比焦急更让人闹心的,是无聊。那可真叫无聊,连小说也读不下去,心里有 那个命根子一样的录取通知终于来了。 ①我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了。我踏实了,舒服了,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我是早晨八九点 钟的太阳了,我将光芒万丈悬挂在刘家庄的上空了。 我没有急着回家。没有。②我知道,我的父母也都在心急火燎地盼着这个好消息。我的 想法是,反正他们已经盼了很久,再多盼一会儿也没关系
去了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这个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 中心”负责人的职务。与此同时,他已将许多科学书籍和研究工作笔记装好箱,交给美国搬 运公司启运回国。 15.说说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1)就在那年的中秋节 ...(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 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 ....地发出“旅客生涯作何时”的感叹。 16.听说钱学森要回国,美国海军次长大为震惊,这说明了什么? 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 参考答案: 15.(1)作者特别点明时间,“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萌发这一念头自然而合情合 理;“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证明他们回国的目的是“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每逢佳节倍思亲。 16.不仅说明了钱学森的价值,更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将艰 难而曲折,会受到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同时,也反衬了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 侧面描 写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 18 分) 谁能让我忘记(侯德云 ) 说起来,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怎么忘得了呢? 高考结束了,我闲在家里,苦苦地等待。我在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哪个大学无所谓, 只要肯录取我,它就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我很焦急。比焦急更让人闹心的,是无聊。那可真叫无聊,连小说也读不下去,心里有 事嘛。 那个命根子一样的录取通知终于来了。 ①我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了。我踏实了,舒服了,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我是早晨八九点 钟的太阳了,我将光芒万丈悬挂在刘家庄的上空了。 我没有急着回家。没有。②我知道,我的父母也都在心急火燎地盼着这个好消息。我的 想法是,反正他们已经盼了很久,再多盼一会儿也没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