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的 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同时使物 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称为力的外 效应或运动效应; 力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力的内效应 或变形效应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的 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同时使物 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称为力的外 效应或运动效应; 力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力的内效应 或变形效应。 2. 力的概念
2.力的概念 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1、力的大小。表示物体间相互机械作用的强 弱程度。单位:牛顿(N)或千牛顿(k)。 2、力的方向。表示力的作用线在空间的方位 和指向。 3、力的作用点。表示力的作用位置。 以上称为力的三要素
1、力的大小。表示物体间相互机械作用的强 弱程度。单位:牛顿(N)或千牛顿(kN)。 2、力的方向。表示力的作用线在空间的方位 和指向。 3、力的作用点。表示力的作用位置。 以上称为力的三要素。 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2. 力的概念
2.力的概念 力的失量表示 力可以用一个矢量表示。如图所示, 量的模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力的大小;矢量 的方位和指向表示力的方向;失量的起点 (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可以用一个矢量表示。如图所示,矢 量的模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力的大小;矢量 的方位和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矢量的起点 (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 力的概念 力的矢量表示 A B F
1.2静力学公理 1.2.1公理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在物体业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 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合力的火小和方 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 定。或者说,合力矢等于这两个力矢的几何和,即 FR=F1十F2 F2 它是力系简化的基础
1.2.1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 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 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 定。或者说,合力矢等于这两个力矢的几何和,即 F F F R 1 2 = + A 它是力系简化的基础。 1.2 静力学公理 F1 FR F2
1.2.2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则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 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条直线。 此公理提供了一种最简单 的平衡力系。对于刚体此条件 B 是充要条件,但对变形体只是 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 的构件,叫二力斯件。 判断哪些构件是二力杆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 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条直线。 此公理提供了一种最简单 的平衡力系。对于刚体此条件 是充要条件,但对变形体只是 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 的构件,叫二力构件。 1.2.2 二力平衡公理 FA FB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