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四|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2分) Ju gong尽瘁,死而后以,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① Ju gong 改为 2.按要求填空。(4分) (1)《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 是 (2)李白《峨嵋山月歌》中表现清朗秀美夜色的诗句 是 (3)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 景致的诗句是 (4)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 子 3.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 同,语义连贯。(2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 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4.名著阅读(2分 为了交流读书成果,班内拟办一期名为“走近名著”的板报,请你从课外读 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推荐给大家。 书名:《 主要内容: 推荐理由: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 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10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2 分) Jū gōng 尽瘁,死而后以,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①jū gōng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 2.按要求填空。(4 分) ( 1 )《木兰诗》中 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 是 , 。 ( 2 ) 李 白 《 峨 嵋 山 月 歌 》 中 表 现 清 朗 秀 美 夜 色 的 诗 句 是 , 。 (3)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 景致的诗句是 , 。 ( 4 ) 请 写 出 古 代 诗 歌 中 表 现 人 与 人 之 间 美 好 感 情 的 句 子 , 。 3.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 同,语义连贯。(2 分) 朋 友 , 你 会 微 笑 吗 ? 微 笑 是 一 杯 浓 浓 的 咖 啡,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 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4.名著阅读(2 分) 为了交流读书成果,班内拟办一期名为“走近名著”的板报,请你从课外读 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推荐给大家。 书名:《 》 主要内容: 推荐理由: 二.古诗文阅读(共 20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5 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全诗以“ 字为行文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 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 之情。(2分) 6.诗的颔联“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非常精美,请你仼选角度(或 内容,或炼字,或修辞,或情感)对此联进行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15分)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 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 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 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 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 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 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卒之为众人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卒至域济 ④终无济于天下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9.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 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3分) 10.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4分)
2 5.全诗以“_______________”字为行文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 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 分) 6.诗的颔联“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非常精美,请你任选角度(或 内容,或炼字,或修辞,或情感)对此联进行赏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15 分)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 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 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 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 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 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 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 分) ①卒.之为众人 卒: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至: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域: ④终无济.于天下 济: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9.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 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3 分) 10.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4 分) 甲文: 乙文:
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回答文后问题(15分)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证一一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 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 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 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一一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妺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妺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 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急起来,大声喊道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最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 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 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 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到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了。 11、选文的开头为什么反复地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2分) 12、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3、毕业典礼结束后,“我”回到家里,为什么不直接写爸爸去世,而写弟弟妹 妹们在散落的石榴树下玩闹?(2分) 1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 方面 象征 (4分 15、末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分)
3 三.现代文阅读(共 40 分) (一).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回答文后问题(15 分)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证——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 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 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 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 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急起来,大声喊道: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最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 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 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 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到: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了。 11、选文的开头为什么反复地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12、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 分) 13、毕业典礼结束后,“我”回到家里,为什么不直接写爸爸去世,而写弟弟妹 妹们在散落的石榴树下玩闹?(2 分) 1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 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15、末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 分)
16、读完这段文字,能勾起你的共鸣吗?请将你的感受写下来。(3分) (二).阅读《手》文段,回答文后问题(15分) 手 凡夫 父亲在被我们村的长辈们准备放入棺材的时候,我披着长长的白色孝服,走 近,揭起盖在他那瘦瘦躯体上的白布,拉起他的手,扳起他那僵硬而握不紧的手, 把它放在我的脸上,额上 看着他那古铜色苍白的手背,没有一块平滑的地方,折皱重重叠叠。扳开他 的手指,是我前几天给他修的指甲。我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修剪完的,他的指甲 很厚,坚硬如铁,用商场买来的指甲剪是无法修剪的,只能用母亲刚磨过的老式 剪刀,一点一点地剪。我使尽了平生的力气,屏住呼吸,额头上渗出了汗水,和 着我的泪水顺着我的脸慢慢地流淌 “平儿,我一生没剪过啊!”老父亲说。 “我总是在做活歇着时在石头上磨的,有空就磨。”他笑着望着自己的手指 我的泪水直往下淌,喉咙哽咽了…… 再也无法忍住,呜……呜…… 多年郁积在心中的惭愧和感激一下子迸发出来。 是这双手把我们兄妹五人拉扯大,一个个送进学堂,走向社会,成家立业。 再扳开手掌一看,这哪里是手啊,没有平面,没有肌肉,就像老丝瓜内芯做 的鞋垫一样横七竖八,密密麻麻的血口子。深的裂口还渗着血,没有钱买蛤蚧油, 总是找村里的农机员要黄油,搽在裂口中,我给他买的蛤蚧油,他说一次用一盒 还少了;钱要留着你们用,外面什么都要买;我就用黄油可以了 在手掌深裂口处,他总是要母亲用绣花针缝上。母亲说,每次缝裂口时,真 是针针扎在她的心上。 有一年,读高中的我放假回家,一进家门,看到家里人都沉默不语,我小心 翼翼地走近他身边。 “平儿,好好读书,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我就好了。”他长长地叹了一口 气,伸出他那一双手 我一眼就看见了他那一双手腕上各有一道血痕,血迹斑斑,我拉起他的双手, 才第一次看见他那双我从没看见过的手。我的眼睛模糊了,双膝跪在他的面前, 号啕大哭起来 哭声中听母亲说,他被村里当做“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典型批斗了一下午, 吊在村口的那棵大枫树下,整整一个下午。我知道每到星期五他就为我上学的钱 做准备,利用劳动的空闲抢着砍一担毛柴,星期六的凌晨1点送到30里外的街 上去卖一块五毛钱,给我一块,那5毛留给弟妹们。 我模糊的眼睛望着我那身高不到1.6米、体重不到50公斤的父亲;父亲苍 老了。 “我不上学了,我帮你……”话音未落,“啪”,我的脸上一阵火辣辣。 “混蛋!”他咆哮起来
4 16、读完这段文字,能勾起你的共鸣吗?请将你的感受写下来。(3 分) (二).阅读《手》文段,回答文后问题(15 分) 手 凡夫 父亲在被我们村的长辈们准备放入棺材的时候,我披着长长的白色孝服,走 近,揭起盖在他那瘦瘦躯体上的白布,拉起他的手,扳起他那僵硬而握不紧的手, 把它放在我的脸上,额上。 看着他那古铜色苍白的手背,没有一块平滑的地方,折皱重重叠叠。扳开他 的手指,是我前几天给他修的指甲。我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修剪完的,他的指甲 很厚,坚硬如铁,用商场买来的指甲剪是无法修剪的,只能用母亲刚磨过的老式 剪刀,一点一点地剪。我使尽了平生的力气,屏住呼吸,额头上渗出了汗水,和 着我的泪水顺着我的脸慢慢地流淌…… “平儿,我一生没剪过啊!”老父亲说。 “我总是在做活歇着时在石头上磨的,有空就磨。”他笑着望着自己的手指。 我的泪水直往下淌,喉咙哽咽了…… 再也无法忍住,呜……呜…… 多年郁积在心中的惭愧和感激一下子迸发出来。 是这双手把我们兄妹五人拉扯大,一个个送进学堂,走向社会,成家立业。 再扳开手掌一看,这哪里是手啊,没有平面,没有肌肉,就像老丝瓜内芯做 的鞋垫一样横七竖八,密密麻麻的血口子。深的裂口还渗着血,没有钱买蛤蚧油, 总是找村里的农机员要黄油,搽在裂口中,我给他买的蛤蚧油,他说一次用一盒 还少了;钱要留着你们用,外面什么都要买;我就用黄油可以了。 在手掌深裂口处,他总是要母亲用绣花针缝上。母亲说,每次缝裂口时,真 是针针扎在她的心上。 有一年,读高中的我放假回家,一进家门,看到家里人都沉默不语,我小心 翼翼地走近他身边。 “平儿,好好读书,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我就好了。”他长长地叹了一口 气,伸出他那一双手。 我一眼就看见了他那一双手腕上各有一道血痕,血迹斑斑,我拉起他的双手, 才第一次看见他那双我从没看见过的手。我的眼睛模糊了,双膝跪在他的面前, 号啕大哭起来…… 哭声中听母亲说,他被村里当做“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典型批斗了一下午, 吊在村口的那棵大枫树下,整整一个下午。我知道每到星期五他就为我上学的钱 做准备,利用劳动的空闲抢着砍一担毛柴,星期六的凌晨 1 点送到 30 里外的街 上去卖一块五毛钱,给我一块,那 5 毛留给弟妹们。 我模糊的眼睛望着我那身高不到 1.6 米、体重不到 50 公斤的父亲;父亲苍 老了。 “我不上学了,我帮你……”话音未落,“啪”,我的脸上一阵火辣辣。 “混蛋!”他咆哮起来
我第一次挨打,倒停止了哭,咬着牙,握着拳头… 我理解了他… 是他那一掌,打出了我和我们兄妹五人的性格和品质一一自强、上进 这是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他那双手。 这是中国农民的手 17.依文章的顺序,本文写了“我”三次看父亲的手,第一次看手背,着力 写写的 第二次看手掌,着力写 第三次看手腕,着力 通过对父亲的“手”的刻画,表达了“我”对父亲 (4分) 8.从“父亲的手”上,你品悟到了他 的优秀 品质。(2分) 19.“我”为父亲剪指甲“足足用了半个小时”,还“使尽了平生的力气”,这 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2分) 我理解了他”,理解了父亲什么呢?对其分析不太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父亲希望“我”把书读好 B.父亲对“我”爱之深。 C.父亲希望子女们自强上进。 D.父亲认为“我”太任性, 恣意浪费钱财。 21.作者用“这是中国农民的手”作为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2分) 22.我们现在好像很难再对 生活中某些事件感到心酸难耐。人一天天长大,见惯了周围的悲欢离合,有时候 竟也习以为常。虽说偶有波澜荡漾,但真要动情,却已如童话般遥远。然而,我 们还是会被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所打动。请认真“品读”你的长辈,搜寻他们身上 那些最让你心酸难耐的事例,谈谈你当时的心理感受。(3分) 例: 心理感
5 我第一次挨打,倒停止了哭,咬着牙,握着拳头…… 我理解了他…… 是他那一掌,打出了我和我们兄妹五人的性格和品质——自强、上进。 这是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他那双手。 这是中国农民的手。 17.依文章的顺序,本文写了“我”三次看父亲的手,第一次看手背,着力 写 ;第二次看手掌,着力写 ;第三次看手腕,着力 写 。通过对父亲的“手”的刻画,表达了“我”对父亲 的 。(4 分) 18.从“父亲的手”上,你品悟到了他 、 的优秀 品质。(2 分) 19. “我”为父亲剪指甲“足足用了半个小时”,还“使尽了平生的力气”,这 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2 分) 20. “我理解了他”,理解了父亲什么呢?对其分析不太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父亲希望“我”把书读好。 B.父亲对“我”爱之深。 C.父亲希望子女们自强上进。 D.父亲认为“我”太任性, 恣意浪费钱财。 21.作者用“这是中国农民的手”作为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 (2 分) 22.我们现在好像很难再对 生活中某些事件感到心酸难耐。人一天天长大,见惯了周围的悲欢离合,有时候 竟也习以为常。虽说偶有波澜荡漾,但真要动情,却已如童话般遥远。然而,我 们还是会被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所打动。请认真“品读”你的长辈,搜寻他们身上 那些最让你心酸难耐的事例,谈谈你当时的心理感受。(3 分) 事 例: 心理感 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