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集体合同法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集体合同的概念、作用、形式和效力,把握集体合同制度在整个劳动关系调 整中的作用与功能。通过集体合同法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国家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 重视,树立制度自信。 (二)教学内容要点 1集体合同法概述 1,1诚信守法重要性,集体合同与国家对劳动者权益保障 1.2集体合同的概念和作用 1.3集体合同的立法沿革 1.4集体合同的形式和效力 2集体合同的订立 2.1集体合同订立的主体与原则 2.2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 3集体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3.1集体合同的履行 3.2集体合同的变更 4集体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4.1集体合同的解除 4.2集体合同的终止 重点与难点:集体合同在整个劳动关系调整中的作用和功能。 (三)思考与实践 集体合同与普通劳动合同的关系是怎样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6 四 集体合同法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集体合同的概念、作用、形式和效力,把握集体合同制度在整个劳动关系调 整中的作用与功能。通过集体合同法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国家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 重视,树立制度自信。 (二)教学内容要点 1 集体合同法概述 1.1 诚信守法重要性,集体合同与国家对劳动者权益保障 1.2 集体合同的概念和作用 1.3 集体合同的立法沿革 1.4 集体合同的形式和效力 2 集体合同的订立 2.1 集体合同订立的主体与原则 2.2 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 3 集体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3.1 集体合同的履行 3.2 集体合同的变更 4 集体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4.1 集体合同的解除 4.2 集体合同的终止 重点与难点:集体合同在整个劳动关系调整中的作用和功能。 (三)思考与实践 集体合同与普通劳动合同的关系是怎样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的综合运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案例分析,其中, 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 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专业素 养。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法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时代马克思劳动观的内涵与价值,掌握工作时间的种类:休息休假的种类; 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 (四)教学内容要点 1工作时间 1.】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立法对社会主义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性 1.2工作时间的概念与性质 1.3工作时间立法发展概况 1.4工作时间的种类 2休息休假 2.1休息休假的概念与立法发展概况 2.2我国现行休息休假的种类 3延长工作时间及其限制 3.1延长工作时间的概念和内容 3.2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 3.3.延长工作时间的补偿 重点与难点:工作时间的种类,延长工作时间的补偿
7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的综合运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案例分析,其中, 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 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专业素 养。 五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法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时代马克思劳动观的内涵与价值,掌握工作时间的种类;休息休假的种类; 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 (四) 教学内容要点 1 工作时间 1.1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立法对社会主义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性 1.2 工作时间的概念与性质 1.3 工作时间立法发展概况 1.4 工作时间的种类 2 休息休假 2.1 休息休假的概念与立法发展概况 2.2 我国现行休息休假的种类 3 延长工作时间及其限制 3.1 延长工作时间的概念和内容 3.2 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 3.3. 延长工作时间的补偿 重点与难点:工作时间的种类,延长工作时间的补偿
(三)思考与实践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补休,劳动者有权拒绝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的综合运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案例分析,其中, 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 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专业素 养。 六工资法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工资在社会主义劳动中的重要性,形成学生正确的金钱观。了解工资的概念、 构成和形式;掌握最低工资的组成及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依据和程序;工资支付的一 般规则与特殊情形下的工资支付规则:欠薪支付保障。 (二)教学内容要点 1工资法概述 1.1工资在社会主义劳动的意义,工资立法的重要意义 1,2工资的概念、构成和形式 1.3工资立法的基本原则 1.4工资立法沿格 1.5工资法的主要内容 2最低工资制度 2.1最低工资制度概述 2.2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 2.3最低工资标准的保障与监督 3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8 (三)思考与实践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补休,劳动者有权拒绝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的综合运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案例分析,其中, 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 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专业素 养。 六 工资法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工资在社会主义劳动中的重要性,形成学生正确的金钱观。了解工资的概念、 构成和形式;掌握最低工资的组成及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依据和程序;工资支付的一 般规则与特殊情形下的工资支付规则;欠薪支付保障。 (二)教学内容要点 1 工资法概述 1.1 工资在社会主义劳动的意义,工资立法的重要意义 1.2 工资的概念、构成和形式 1.3 工资立法的基本原则 1.4 工资立法沿格 1.5 工资法的主要内容 2 最低工资制度 2.1 最低工资制度概述 2.2 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 2.3 最低工资标准的保障与监督 3 工资支付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