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妩·新月 王沂孙
眉妩·新月 王沂孙
教学目标与重点 1、了解王沂孙及词作的背景与內容。 2、感悟王沂孙怀着故国之爱的文人深长 的忧思和对恢复故国山河的期望。 3、赏析本词暗示象征的艺术手法。 重点 1、体会王沂孙对故国之爱的深长的忧思 和恢复故国山河的期望 2、学习借景抒情、暗示象征等艺术手法 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与重点 • 1、 了解王沂孙及词作的背景与内容。 • 2、 感悟王沂孙怀着故国之爱的文人深长 的忧思和对恢复故国山河的期望。 • 3、 赏析本词暗示象征的艺术手法。 • 重点: • 1、 体会王沂孙对故国之爱的深长的忧思 和恢复故国山河的期望。 • 2、 学习借景抒情、暗示象征等艺术手法 的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 晚清著名词家陈延焯称赞宋代一个人“感 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诗中之曹 子建、杜子美也”,推崇备至,不无溢美 之处。他善于隐晦曲折的艺术手段,通过 咏物来表现亡国沉哀,其他词亦多抒时移 事去、乐往哀来之慨,表现了一个怀着故 国之爱的文人深长的忧思和无力的悲叹。 这人就是爱国词人王沂孙
三、教学过程 • 导入 • 晚清著名词家陈延焯称赞宋代一个人“感 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诗中之曹 子建、杜子美也”,推崇备至,不无溢美 之处。他善于隐晦曲折的艺术手段,通过 咏物来表现亡国沉哀,其他词亦多抒时移 事去、乐往哀来之慨,表现了一个怀着故 国之爱的文人深长的忧思和无力的悲叹。 这人就是爱国词人王沂孙
2、作者简介 王沂孙(?一约1290),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 家住玉笥山,亦号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善 文词,广交游,同代周密称其“结客干金,醉春双 玉”(《踏莎行题中仙词卷》)。元兵入会稽,王沂孙与唐 珏、周密等结吟社,赋《乐府补题》,托白莲、蝉诸物, 寄托亡国之恸。元世祖至元(1271-1294)中,一度出为 庆元路学正。晚年往来杭州、绍兴间。工词,风格接近周 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 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白石意度”。尤以咏 物为工,代表作有《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 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是一位有显著 艺术个性的词家。词集有《花外集》(一名《碧山乐府》), 收词60余首
2、 作者简介 • 王沂孙(?—约1290),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 家住玉笥山,亦号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善 文词,广交游,同代周密称其“结客千金,醉春双 玉”(《踏莎行•题中仙词卷》)。元兵入会稽,王沂孙与唐 珏、周密等结吟社,赋《乐府补题》,托白莲、蝉诸物, 寄托亡国之恸。元世祖至元(1271—1294)中,一度出为 庆元路学正。晚年往来杭州、绍兴间。工词,风格接近周 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 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白石意度”。尤以咏 物为工,代表作有《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 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是一位有显著 艺术个性的词家。词集有《花外集》(一名《碧山乐府》), 收词60余首
清代常州派词家对王沂孙这种深密典雅的 咏物词体:大加赞赏。如周济称“咏物最 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碧 山胜场也”(《宋四家词选序论》)。陈廷焯 以为王沂孙“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 忠爱、诗中之曹子建:杜子美也”(《白雨 斋词话》),推崇备至,不无溢美之处。 其词集《碧山乐府》,一称《花外集》 《花外集》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四 印斋所刻词》本,孙人和校刊本
• 清代常州派词家对王沂孙这种深密典雅的 咏物词体﹐大加赞赏。如周济称“咏物最 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碧 山胜场也”(《宋四家词选序论》)。陈廷焯 以为王沂孙“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 忠爱﹐诗中之曹子建﹑杜子美也”(《白雨 斋词话》)﹐推崇备至﹐不无溢美之处。 • 其词集《碧山乐府》﹐一称《花外集》﹐ 《花外集》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四 印斋所刻词》本﹐孙人和校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