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试湘灵鼓瑟 唐代:钱起
省试湘灵鼓瑟 • 唐代:钱起
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省试湘灵鼓瑟 •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
注释: 省试:唐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通称省试 湘灵:传说中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舜死后因哀伤而投湘水 自尽,变成湘水女神。 鼓:一作“拊”。云和瑟:云和,古山名。《周礼·春官大司 乐》:“云和之琴瑟。” 帝子:屈原《九歌》:“帝子降兮北渚。”注者多认为帝子是 尧女,即舜妻。 冯(ping)夷:传说中的河神名。空:一作“徒”,白白的。 楚客:指屈原,一说指远游的旅人。 金:指钟类乐器。石:指磬类乐器。 杳冥:遥远的地方。 ·苍梧:山名,今湖南宁远县境,又称九嶷,传说舜帝南巡,崩 于苍梧,此代指舜帝之灵。 白芷:伞形科草本植物,高四尺余,夏日开小白花。 ·潇浦:一作“湘浦”,一作“潇湘
注释: • 省试:唐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通称省试。 • 湘灵:传说中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舜死后因哀伤而投湘水 自尽,变成湘水女神。 • 鼓:一作“拊”。云和瑟:云和,古山名。《周礼·春官大司 乐》:“云和之琴瑟。” • 帝子:屈原《九歌》:“帝子降兮北渚。”注者多认为帝子是 尧女,即舜妻。 • 冯(píng)夷:传说中的河神名。空:一作“徒”,白白的。 • 楚客:指屈原,一说指远游的旅人。 • 金:指钟类乐器。石:指磬类乐器。 • 杳冥:遥远的地方。 • 苍梧:山名,今湖南宁远县境,又称九嶷,传说舜帝南巡,崩 于苍梧,此代指舜帝之灵。 • 白芷:伞形科草本植物,高四尺余,夏日开小白花。 • 潇浦:一作“湘浦”,一作“潇湘
翻译诗词大意: ·常常听说湘水的神灵,善于弹奏云和之瑟。 美妙的乐曲使得河神冯夷闻之起舞,而远游的旅人却不 ·那深沉哀怨的曲调,连坚硬的金石都为之感动、悲伤; 那漬亮高亢的乐音,穿透力是那样强劲,一直飞向那高 远无琅的地方。 当如此美妙的乐曲传到苍梧之野时,连安息在九嶷山上 苍秸一帶的百,茬乐曲的感之下,也旺出了更多的 芬芳。 乐声顺着流水传到湘江,化作悲风飞过了浩渺的洞庭湖。 曲终声寂,却没有看见兹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烟气消散, 露出几座山峰,山色苍翠迷人
翻译诗词大意: • 常常听说湘水的神灵,善于弹奏云和之瑟。 • 美妙的乐曲使得河神冯夷闻之起舞,而远游的旅人却不 忍听下去。 • 那深沉哀怨的曲调,连坚硬的金石都为之感动、悲伤; 那清亮高亢的乐音,穿透力是那样强劲,一直飞向那高 远无垠的地方。 • 当如此美妙的乐曲传到苍梧之野时,连安息在九嶷山上 的舜帝之灵也为之感动,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长在 苍梧一带的白芷,在乐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 芬芳。 • 乐声顺着流水传到湘江,化作悲风飞过了浩渺的洞庭湖。 • 曲终声寂,却没有看见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烟气消散, 露出几座山峰,山色苍翠迷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为钱起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参 加进士考试时所作。省试诗有其特定的格 式,要求为五言律诗,六韵十二句,并限 定诗题和用韵。由于省试诗限定了题目和 内容,又对声韵要求十分苛严,此类诗鲜 有传诵人口的佳作。钱起这首《省试湘灵 鼓瑟》,就是一首千古称赏的名篇
创作背景: • 这首诗为钱起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参 加进士考试时所作。省试诗有其特定的格 式,要求为五言律诗,六韵十二句,并限 定诗题和用韵。由于省试诗限定了题目和 内容,又对声韵要求十分苛严,此类诗鲜 有传诵人口的佳作。钱起这首《省试湘灵 鼓瑟》,就是一首千古称赏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