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便于控制,可增设二级账户。二级账户是介于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账 户。由企业、单位根据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确定的。 把握不同层次账户提供核算指标的规律性,可以准确地运用各级账户,提供全方位的核 算指标,满足经营管理的不同需要 三)会计账户的其他分类方法 账户除按上述标准进行分类以外,还可以按其他标准分类,如下 按列入会计报表分类,分为以下两类 (1)资产负债表账户:指账户所提供的资料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包括资产类 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分别与资产负债表中的这三类项目对应。如果“生产成本”账户期 末有余额,也应列入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账户:指账户所提供的资料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包括收益类和费用类两 类,这些账户是根据利润表的项目设置的 账户按列入会计报表分类成为提供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所需要的数据的基础。 按是否列入会计报表进行分类,分为以下两类 (1)表内账户:指用来核算一个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 经营成果的账户,前面列举的账户均为表内账户。 (2)表外账户:指用来核算不属于本会计主体的资产的账户,如租入固定资产账户、 代管商品物资账户等都是表外账户 账户按是否列入会计报表分类,能够严格划清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的空间界限,为本企 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更多的资料 按期末余额分类,可分为以下三类 (1)借方余额账户:指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表示增加,贷方发生额表示减少,期末余额 定在借方的账户。资产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余额账户 (2)贷方余额账户:指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表示减少,贷方发生额表示增加,期末余额 定在贷方的账户。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都在贷方 (3)期末无余额账户:指期末结账时,将本期汇集的借(贷)方发生额分别从贷(借) 方转出,结转后期末没有余额的账户。收益类和费用类账户一般为期末没有余额的账户 通常将期末有余额的账户称为实账户,实账户的期末余额代表着企业的资产、负债或所 有者权益;将期末无余额的账户称为虚账户,虚账户的发生额反映着企业的损益情况。 账户按期末余额分类,可以帮助把握账户期末余额代表的内容及期末结转的规律性 账户分类标准是依据账户具有的一些特征确定的,每一个账户都带有若干个特征,因此, 每一个账户都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加以分类。对“原材料”账户进行分析,如下: 从会计要素来看,属于资产类账户,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流动资产 从用途和结构来看,属于盘存账户,反映企业实际的库存材料价值;而且,借方登记材 料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材料的减少额,余额在借方 从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来看,属于总分类账户,总括地反映企业材料的增减变动及结存 情况; 从列入会计报表来看,属于资产负债表账户,账户的期末余额应作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 列入资产负债表: 从会计主体来看,属于表内账户,代表着本企业可以控制或拥有的经济资源 从期末余额来看,属于借方余额账户,反映库存材料的实际价值
为了便于控制,可增设二级账户。二级账户是介于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账 户。由企业、单位根据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确定的。 把握不同层次账户提供核算指标的规律性,可以准确地运用各级账户,提供全方位的核 算指标,满足经营管理的不同需要。 (三)会计账户的其他分类方法 账户除按上述标准进行分类以外,还可以按其他标准分类,如下: 按列入会计报表分类,分为以下两类: (1)资产负债表账户:指账户所提供的资料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包括资产类、 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分别与资产负债表中的这三类项目对应。如果“生产成本”账户期 末有余额,也应列入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账户:指账户所提供的资料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包括收益类和费用类两 类,这些账户是根据利润表的项目设置的。 账户按列入会计报表分类成为提供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所需要的数据的基础。 按是否列入会计报表进行分类,分为以下两类: (1)表内账户:指用来核算一个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 经营成果的账户,前面列举的账户均为表内账户。 (2)表外账户:指用来核算不属于本会计主体的资产的账户,如租入固定资产账户、 代管商品物资账户等都是表外账户。 账户按是否列入会计报表分类,能够严格划清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的空间界限,为本企 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更多的资料。 按期末余额分类,可分为以下三类: (1)借方余额账户:指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表示增加,贷方发生额表示减少,期末余额 一定在借方的账户。资产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余额账户。 (2)贷方余额账户:指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表示减少,贷方发生额表示增加,期末余额 一定在贷方的账户。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都在贷方。 (3)期末无余额账户:指期末结账时,将本期汇集的借(贷)方发生额分别从贷(借) 方转出,结转后期末没有余额的账户。收益类和费用类账户一般为期末没有余额的账户。 通常将期末有余额的账户称为实账户,实账户的期末余额代表着企业的资产、负债或所 有者权益;将期末无余额的账户称为虚账户,虚账户的发生额反映着企业的损益情况。 账户按期末余额分类,可以帮助把握账户期末余额代表的内容及期末结转的规律性。 账户分类标准是依据账户具有的一些特征确定的,每一个账户都带有若干个特征,因此, 每一个账户都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加以分类。对“原材料”账户进行分析,如下: 从会计要素来看,属于资产类账户,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流动资产; 从用途和结构来看,属于盘存账户,反映企业实际的库存材料价值;而且,借方登记材 料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材料的减少额,余额在借方; 从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来看,属于总分类账户,总括地反映企业材料的增减变动及结存 情况; 从列入会计报表来看,属于资产负债表账户,账户的期末余额应作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 列入资产负债表; 从会计主体来看,属于表内账户,代表着本企业可以控制或拥有的经济资源; 从期末余额来看,属于借方余额账户,反映库存材料的实际价值
第三节复式记账原理 理论基础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过程及其结果,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一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一负债一所有者权益=0 上述会计等式主要揭示了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会计主体内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字平衡关系。即要求每一次记账的借方、贷方金 额是平衡的;一定时期账户的借方、贷方的金额是平衡的;所有账户的借方、贷方余额的合 计数是平衡的。 第二,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即要求在一个账户中记录的同时必然要有另 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记录与之对应。 第三,等式有关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要求按相反方向记账。从一个账户来看是 相反方向记账,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一定记录减少额;反之,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一定 记录减少额;从等式两边的账户来看,资产类账户是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与 之相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贯穿了借贷记账法的始终: 数字平衡关系要求:每一次记账的借方、贷方金额是平衡的:一定时期账户的借方、贷 方的金额是平衡的:所有账户的借方、贷方余额的合计数是平衡的。 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要求:在一个账户中记录的同时必然要有另一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 记录与之对应 对立统一关系要求:按相反方向记账。从一个账户来看是相反方向记账,借方记录增加 额,贷方一定记录减少额;反之,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一定记录减少额。从等式两边的账 户来看,资产类账户是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与之相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 账户是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 会计等式对记账方法的要求决定了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的基本 理论 二、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最早的“借”、“贷”二字分别表示债权 债务的增减变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 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借”“贷” 字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 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它们逐渐脱离了其自身的含义,转化为纯粹的记账符号。 、账户结构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账户结构是:每一个账户分为借方和贷方,账 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称为借 记某科且: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称为贷记某科且。 采用借贷记账法时,账户的借贷两方必须做相反方向的记录。即
第三节 复式记账原理 一、理论基础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过程及其结果,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0 上述会计等式主要揭示了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会计主体内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字平衡关系。即要求每一次记账的借方、贷方金 额是平衡的;一定时期账户的借方、贷方的金额是平衡的;所有账户的借方、贷方余额的合 计数是平衡的。 第二,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即要求在一个账户中记录的同时必然要有另一 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记录与之对应。 第三,等式有关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要求按相反方向记账。从一个账户来看是 相反方向记账,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一定记录减少额;反之,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一定 记录减少额;从等式两边的账户来看,资产类账户是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与 之相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贯穿了借贷记账法的始终: 数字平衡关系要求:每一次记账的借方、贷方金额是平衡的;一定时期账户的借方、贷 方的金额是平衡的;所有账户的借方、贷方余额的合计数是平衡的。 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要求:在一个账户中记录的同时必然要有另一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 记录与之对应。 对立统一关系要求:按相反方向记账。从一个账户来看是相反方向记账,借方记录增加 额,贷方一定记录减少额;反之,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一定记录减少额。从等式两边的账 户来看,资产类账户是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与之相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 账户是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 会计等式对记账方法的要求决定了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的基本 理论。 二、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最早的“借”、“贷”二字分别表示债权、 债务的增减变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 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借”、“贷”二 字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 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它们逐渐脱离了其自身的含义,转化为纯粹的记账符号。 三、账户结构 借 贷 记 账 法 的 基 本 账 户 结 构 是 :每 一 个 账 户 分 为 借 方 和 贷 方 ,账 户 的 左 方 为 借 方 ,右 方 为 贷 方 。在 账 户 的 借 方 记 录 经 济 业 务 ,称 为 借 记某科目 ; 在 账 户 的 贷 方 记 录 经 济 业 务 , 称 为 贷 记 某 科 目 。 采 用 借 贷 记 账 法 时 ,账 户 的 借 贷 两 方 必 须 做 相 反 方 向 的 记 录 。即
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如果规定借方用来登记增加额,则贷方就用来 登记减少额:如果规定借方用来登记减少额,则贷方就用来登记增加 额。 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是不同的,视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和账 户的性质而定 (一)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 减少额,期末余额在借方。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年、季、月),借方 记录的合计数额称做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做贷方发生 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做期末 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期末余额转到下一期就成 为期初余额 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资产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贷方本期发生额 用T字账户表示如下: 资产类账户 借方 贷方 期初余额xx (1)增加额×x (1)减少额xxx (2)增加额xx (2)减少额xxx 本期发生额xxx 本期发生额xx 期末余额 (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会计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决定了负债及所有者
对 于 每 一 个 账 户 来 说 ,如 果 规 定 借 方 用 来 登 记 增 加 额 ,则 贷 方 就 用 来 登 记 减 少 额 ;如 果 规 定 借 方 用 来 登 记 减 少 额 ,则 贷 方 就 用 来 登 记 增 加 额 。 不 同 性 质 的 账 户 ,其 结 构 是 不 同 的 ,视 账 户 反 映 的 经 济 内 容 和 账 户的性质而定。 (一)资产类账户 资 产 类 账 户 的 结 构 是 :借 方 记 录 资 产 的 增 加 额 ,贷 方 记 录 资 产 的 减 少 额 ,期 末 余 额 在 借 方 。 在 一 个 会 计 期 间 内 ( 年 、 季 、 月 ) ,借 方 记 录 的 合 计 数 额 称 做 借 方 发 生 额 ,贷 方 记 录 的 合 计 数 额 称 做 贷 方 发 生 额 ,在 每 一 会 计 期 间 的 期 末 将 借 贷 方 发 生 额 相 比 较 ,其 差 额 称 做 期 末 余 额 。资 产 类 账 户 的 期 末 余 额 一 般 在 借 方 ,期 末 余 额 转 到 下 一 期 就 成 为期初余额。 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资产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 贷方本期发生额 用 T 字账户表示如下: 资产类账户 借方 贷方 期初余额××× (1)增加额××× (1)减少额××× (2)增加额××× (2)减少额×××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会 计 平 衡 公 式“ 资 产 = 负 债 + 所 有 者 权 益 ”决 定 了 负 债 及 所 有 者
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 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 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贷方 本期发生额一借方本期发生额 用T字账户表示如下: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贷方 期初余额xx (1)减少额xx (1)增加额xx (2)减少额xx (2)增加额xx 本期发生额xxx 本期发生额xx 期末余额 (三)费用成本类账户的结构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各种耗费可以视为瞬间资产,其账户结构与 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贷方记录 费用成本转入抵减收入(减少)的数额,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 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期末余额。如果因某种 情况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用T字账户表示如下: 费用成本类账户 贷方 (1)增加额xx (1)减少额xx (2)增加额xxx (2)转销额xxX 本期发生额xxx 本期发生额xxx 收入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基本相同,贷方 记录收入的增加额,借方记录收入转出(减少额)的数额,贷方记录 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通常没有期末余额 用T字账户表示如下: 收入类账户 借方贷方
权 益 类 账 户 的 结 构 与 资 产 类 账 户 正 好 相 反 ,贷 方 记 录 负 债 及 所 有 者 权 益 的 增 加 额 ,借 方 记 录 负 债 及 所 有 者 权 益 的 减 少 额 ,期 末 余 额 在 贷 方 。 用公式可 以表示如下: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 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用 T 字账户表示如下: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借方 贷方 期初余额××× (1)减少额××× (1)增加额××× (2)减少额××× (2)增加额×××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三)费用成本类账户的结构 企 业 在 生 产 经 营 中 的 各 种 耗 费 可 以 视 为 瞬 间 资 产 ,其 账 户 结 构 与 资 产 类 账 户 的 结 构 基 本 相 同 :借 方 记 录 费 用 成 本 的 增 加 额 ,贷 方 记 录 费 用 成 本 转 入 抵 减 收 入( 减 少 )的 数 额 ,借 方 记 录 的 费 用 成 本 的 增 加 额 一 般 都 要 通 过 贷 方 转 出 ,所 以 账 户 通 常 没 有 期 末 余 额 。如 果 因 某 种 情况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用 T 字账户表示如下: 费用成本类账户 借方 贷方 (1)增加额××× (1)减少额××× (2)增加额××× (2)转销额×××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收 入 类 账 户 的 结 构 则 与 负 债 及 所 有 者 权 益 的 结 构 基 本 相 同 ,贷 方 记 录 收 入 的 增 加 额 ,借 方 记 录 收 入 转 出( 减 少 额 )的 数 额 ,贷 方 记 录 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通常没有期末余额。 用 T 字账户表示如下: 收入类账 户 借方 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