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国际政治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课程号:405020372 课 业选修课 36学时(课堂授课36学时) 先修误程:经济学原理 中路理学院际政者研究系 学与行政学专业 课程教学目标 专 必修课程 关系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理论教学:36学时 知识单元1:国际政治经济学:历史、理论与方法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内容 生的理论和历史背景 台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和美国,是作为当代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 重要分支9 世纪末20世 学者们所从 的不是政 济学研究 是 ,而是政治经济学 古典自由主 义学者十分强调自由放任的政策,政治学和经济学分道扬链。进入60年代中期以后,国 社会现实出现了非常大的变革,不仅出现在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上,也表现在世界经济面临 的新挑战。新出现的这些问题,传统的政治学无法回答,新古典经济学也难以解释。理论必 须充分研究国家的行为,同时也必须考虑像跨国公司、银行和投资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的活 动。此外,还必须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率、贸易方式、投资、货币和财政政策等问 题。 2.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内在逻辑 就不 世 与“市场”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产生了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与市场 家以见 加何影响生产和时宫的分和甘是动治边箭上 生产和财官 的分 军事力量在国际上的分布。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含义。问题的焦点在于:国家和市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问愿。 全球性经济及技术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同主权国家构成的世界政治体系的持续分化的冲突, 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重大主题。由世界经济依存关系建立起来的国际权力关系是国际政治经 济学所关心的问题 3。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国际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国际政治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课程号:405020372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秋 总学时:36 学时(课堂授课 36 学时) 学分:2 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 面向对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研究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国际政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学习,掌握国际与市场的 关系,以及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由此发生的经济关系所导致的政治后果,掌握分析国 家与市场之间的现实问题的方法和基本思路。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理论教学:36 学时 知识单元 1:国际政治经济学:历史、理论与方法 参考学时:4 学时 学习内容: 1.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的理论和历史背景。 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欧洲和美国,是作为当代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 重要分支学科。 17-19 世纪学者们所从事的不是政治学研究或者是经济学研究,而是政治经济学。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学者开始将政治学与经济学分离开来。古典自由主 义学者十分强调自由放任的政策,政治学和经济学分道扬镳。进入 60 年代中期以后,国际 社会现实出现了非常大的变革,不仅出现在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上,也表现在世界经济面临 的新挑战。新出现的这些问题,传统的政治学无法回答,新古典经济学也难以解释。理论必 须充分研究国家的行为,同时也必须考虑像跨国公司、银行和投资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的活 动。此外,还必须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率、贸易方式、投资、货币和财政政策等问 题。 2.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内在逻辑。 现代世界“国家”与“市场”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产生了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与市场, 就不可能有政治经济学。 国家以及其政治作用如何影响生产和财富的分配,尤其是政治决策与政治利益如何影响 生产和财富的分配,以及这种活动的成本和利润的分配等等。市场及其经济力量如何对国家 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权力与福利的分配施加影响,尤其是这些经济力量如何改变政治与 军事力量在国际上的分布。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含义。问题的焦点在于:国家和市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全球性经济及技术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同主权国家构成的世界政治体系的持续分化的冲突, 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重大主题。由世界经济依存关系建立起来的国际权力关系是国际政治经 济学所关心的问题。 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借助西方19世纪以前形成的政治经济学的学术传统,解释当代国际体系中出现的新问 题 国际货币、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发展、环境、全球化、区域化以及国际新秩序等 一种是重主义传统, “种是目 自由主义 是但 论。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 济学:霸权 稳定论和家 理论(新重商主义 国际政 研究围,际政治经济学士要但并不是仅研穷国际政治和际经 济的活动 这些经济行为体包括国家、跨国公司、金融组织、政治军事组织、社会和文化 组织,以及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特殊利益集团。 研究方法。经济和社会历史方法,国际机制分析方法,公共选择方法 学习目标: 了解国际 齐学的背景知识: 掌握相关的学派内容 作 1.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围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3.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是什么? 知识单元2:世界经济中的权力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结构性 7和 系性权 国与国之 力 能够迫使 然物力的来源对安的控对生产的控制对伯贷的拉制:对知识、佰 和思想的控制。 2。世界经济中的权力结构。 政治经济学中的安全结构就是由于某些人为另一些人提供安全防务而形成的一种权力 框架。生产结构的问题一 一什么创造了财富。生产什么、由谁生产、为谁生产、用什么方 法生产和按什么条件生产。金融结构支配信贷可获性的各种安排和决定各国货币之间交换条 决定者被发 怎样储存 及谁用什么手段,根据什么条件,向什么人传输知识。 比用家 杨和空坛击场的牌切力出其他家且有大的先制度的 不对称性。贸易 国贸发的速度,比生产的度要快 的多。国际贸易发展非常不平衡 能源。福利分配权力来自于:强制力量、巨大的财富、社会成员的赞同。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经济中的权力结构 2.掌握世界经济中的权力米源 作业 么是结构性权力和联系性权力 2如何分析世界经济中的权力结构
借助西方 19 世纪以前形成的政治经济学的学术传统,解释当代国际体系中出现的新问 题——国际货币、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发展、环境、全球化、区域化以及国际新秩序等。 在 19 世纪以前就政治经济学而言,主要有三种学术传统:一种是重商主义传统,一种是自 由主义传统,一种是马克思主义传统。自由主义——主张推动贸易的发展,是世界财富获得 增长,从而各个国家都受益。相互依存论——最适应的经济是世界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的 国际政治经济学: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霸权稳定论和国家主 义理论(新重商主义、经济现实主义)。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但并不是仅仅研究国际政治和国际经 济的活动——这些经济行为体包括国家、跨国公司、金融组织、政治军事组织、社会和文化 组织,以及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特殊利益集团。。 研究方法。经济和社会历史方法,国际机制分析方法 ,公共选择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背景知识。 2.掌握相关的学派内容。 作业: 1. 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3. 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是什么? 知识单元 2:世界经济中的权力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结构性权力和联系性权力。 结构性权力与联系性权力的概念。结构性权力——就是决定办事方法的权力,就是构造 国与国之间关系、国家与人民之间关系或国家与公司企业之间关系框架的权力。联系性权力 ——能够迫使别人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结构性权力的四个来源:对安全的控制;对生产的控制;对信贷的控制;对知识、信仰 和思想的控制。 2.世界经济中的权力结构。 政治经济学中的安全结构就是由于某些人为另一些人提供安全防务而形成的一种权力 框架。生产结构的问题——什么创造了财富。 生产什么、由谁生产、为谁生产、用什么方 法生产和按什么条件生产。金融结构支配信贷可获性的各种安排和决定各国货币之间交换条 件的所有要素的总和。信贷得以建立的政治经济结构货币的汇率体系。知识结构决定着被发 现的是什么知识,怎样储存,以及谁用什么手段,根据什么条件,向什么人传输知识。 3. 世界经济中的次级权力结构 运输体系:有些国家对海运市场和空运市场的管辖权力,比其他国家具有更大的制度的 不对称性。贸易: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比生产的速度要快的多。国际贸易发展非常不平衡。 能源。福利分配权力来自于:强制力量、巨大的财富、社会成员的赞同。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经济中的权力结构。 2.掌握世界经济中的权力来源。 作业: 1. 什么是结构性权力和联系性权力? 2. 如何分析世界经济中的权力结构?
知识单元3:古典重商主义 1,重商主义的历史 古典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威廉·司塔福特(1554-1612):安徒安·德·孟克列软: 托马撕·孟(1571一1641):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5-1804):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 -1846). 重商主义时代: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重商主义政策实行的第一阶段:重商主义的 第二阶段即17世 中叶至18世纪中叶。 的6:商业资本的兴起:国家机器的加强。 商尚上张:货币即财高家干预经济 典重商主义评述 古典重商主义的理论观点:强调生产力是国家生产的基础:工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关 税是保护国内工业的主要手段 五、古典重商士义的启示 1,国家利益与国标体系。重商主义者认为, 一国政府应该积极干预新兴的国内工业和 贸易的发展,并且依靠保护主义政策保护国内工业,反对外来竞争。 2,民族经济与工业化。 学习目标 了解古典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掌握古典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作业 典重商主义的产生背景是什么 什么 知识单元4:古典自由主义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关于古典自由主义 斯密的时代。 2.《国富论》的主要内容 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市场与价格机制。 分工与经济增长。 政府的作用。 绝对利益与自由贸易 李嘉图的时代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反对《谷物法》:劳动价值论:比较优势
知识单元 3:古典重商主义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重商主义的历史。 古典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威廉·司塔福特(1554-1612);安徒安·德·孟克列钦; 托马斯·孟(1571-1641);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5-1804);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 -1846)。 重商主义时代:16 世纪中叶至 17 世纪中叶重商主义政策实行的第一阶段;重商主义的 第二阶段即 17 世纪中叶至 18 世纪中叶。 2.重商主义的表现。 地理扩张;贸易的拓展;商业资本的兴起;国家机器的加强。 3. 古典重商主义评述 古典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货币即财富,国家干预经济。 古典重商主义的理论观点:强调生产力是国家生产的基础;工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关 税是保护国内工业的主要手段。 五、古典重商主义的启示 1,国家利益与国际体系。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国政府应该积极干预新兴的国内工业和 贸易的发展,并且依靠保护主义政策保护国内工业,反对外来竞争。 2,民族经济与工业化。 学习目标: 1.了解古典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掌握古典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作业: 1. 古典重商主义的产生背景是什么? 2. 古典重商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 古典重商主义的启示如何? 知识单元 4:古典自由主义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关于古典自由主义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的时代。 2. 《国富论》的主要内容 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市场与价格机制。 分工与经济增长。 政府的作用。 绝对利益与自由贸易 3. 李嘉图的思想 大卫·李嘉图。 李嘉图的时代。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反对《谷物法》;劳动价值论;比较优势
学习目标 2 义的现 作业. 1.古典自由主义的主要内容 2.古典自由主义的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如何? 知识单元5:古典马克思主义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 1.古典马克思主义的起派 古典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征 工业国家的资产阶级迅速致富,无产阶级仍然贫困。 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点典 主义基本观点 力力的价 和使用价值 全融享斗的形成。 资本的输出 资本家同盟分割世界。 列强瓜分世界。 的规范化认识 资本主义体系。 学习目标 了解古典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2。掌握古典马克思主义的政策主张 作业: 1.古典马克思 知识单元6:相互依存理论 :2学时 1.相互依存论的兴起 相互依存论产生的理论背景:源自于20世纪50一60年代的现实主义
学习目标: 1.了解古典自由主义产生的背景。 2.掌握古典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 作业: 1. 古典自由主义的主要内容。 2. 古典自由主义的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如何? 知识单元 5:古典马克思主义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古典马克思主义的起源 古典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征——工业国家的资产阶级迅速致富,无产阶级仍然贫困。 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 古典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 原始资本积累。 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3. 列宁与帝国主义 垄断组织的出现。 金融寡头的形成。 资本的输出。 资本家同盟分割世界。 列强瓜分世界。 4. 古典马克思主义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对认识和社会的辩证法研究;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研究;资本主义 发展的研究;对社会主义的规范化认识。 5. 古典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剩余转让。 资本积累。 工资水平。 资本主义体系。 学习目标: 1.了解古典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2.掌握古典马克思主义的政策主张。 作业: 1. 古典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 古典马克思主义的启示是什么? 知识单元 6:相互依存理论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相互依存论的兴起 相互依存论产生的理论背景:源自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的现实主义
相互依存论产生的现实背景:20世纪60一70年代相互依存的现实一一相互依存的国际 社会。 存指的 响的情形 中的行为 商品 权力与相互依存的敏感性。敏感性 一是指在其种政箭框架内冬国之间的相石反应得 ,也就是说,某国发生的变化导致另国有代价的变化的速度有多块,所付的代价就有多大。 权力与相互依存的脆弱性。脆弱性 相互依存被切断时所蒙受的损失程度。 复合相互依存的特征:A.社会联系是多渠道的:B.问题之间的等级是可以消失的:C军 事力量不起主要作用。 复合相互依存的政治过程:联系战略:议题的确定:跨国及跨政府关系:国际组织的作 用。 相互依有 与国际机制:经济过程解释模式:总体权力结构解释模式:问题领域结构解释 模 力和相互依存结合起来,拓宽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视角。C,将国际机制和相互依存结合起来, 为后来国际机制的研究以及“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提出莫定了基础。 相互依存论面临的挑战。A机制功能理论 一霸权稳定论:B.国际制度主义理论: 作业. 1,相互依存论的产生背景? 2.相互依存论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 知识单元7:霸权稳定论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内突 1,霸权稳论的兴相 霸权稳定论兴起的背景: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制度的建设:美国霸权的确立 新出现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危机。经济滞胀:固定汇率制的结束:美国翻 权衰退。 稳定论的基本观点 霸权稳定 题 开讨 其重 就是在物质资源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在这些 行动 日比 共个国家有足 的能力来维持主宰国家之间关系的必要 则,并且有意愿这样做。马克思主义的霸权概念:沃勒斯坦认为霸权存在于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的国家体系之中,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主要是指一种机制:在所谓的大国之间的竞争中, 个大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他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甚至文化上的原则和意愿强加于国 家体系中。 霸权和国际体系的稳定:世界经济领域的霸权:世界政治和军事领域的霸权 理解霸权和国际体系稳定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一,新权国家的利益:其二,国际体系的 的相互受益
相互依存论产生的现实背景:20 世纪 60-70 年代相互依存的现实——相互依存的国际 社会。 2. 相互依存论的内容 相互依存的概念。在国际政治中,相互依存指的是国家之间或者不同国家中的行为体之 间相互影响的情形。这些相互影响往往是国际交往所产生的结果,例如货币、商品、人员以 及信息等跨国界的交流。 权力与相互依存的敏感性。敏感性——是指在某种政策框架内各国之间的相互反应程度 ,也就是说,某国发生的变化导致另一国有代价的变化的速度有多块,所付的代价就有多大。 权力与相互依存的脆弱性。脆弱性——相互依存被切断时所蒙受的损失程度。 复合相互依存的特征:A. 社会联系是多渠道的;B. 问题之间的等级是可以消失的;C. 军 事力量不起主要作用。 复合相互依存的政治过程:联系战略;议题的确定;跨国及跨政府关系;国际组织的作 用。 相互依存与国际机制:经济过程解释模式;总体权力结构解释模式;问题领域结构解释 模式;国际组织解释模式。 3. 相互依存论的贡献及面临的挑战 相互依存论的理论贡献。将非国家因素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之中,并将其系统化。B. 将权 力和相互依存结合起来,拓宽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视角。C. 将国际机制和相互依存结合起来, 为后来国际机制的研究以及“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相互依存论面临的挑战。A. 机制功能理论——霸权稳定论;B. 国际制度主义理论。 学习目标: 1.了解相互依存论的理论渊源。 2.掌握相互依存理论的研究方法。 作业: 1. 相互依存论的产生背景? 2. 相互依存论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 知识单元 7:霸权稳定论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霸权稳定论的兴起 霸权稳定论兴起的背景: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制度的建设;美国霸权的确立。 新出现的问题: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危机。经济滞胀;固定汇率制的结束;美国霸 权衰退。 2. 霸权稳定论的基本观点 霸权稳定论主要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理解霸权的三种模式:基本力量模式——就是在物质资源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在这些物 资资源中,有四种资源尤其重要,其中包括:原材料、资本、市场以及在高附加值产品中的 竞争优势。力量行动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有足够的能力来维持主宰国家之间关系的必要规 则,并且有意愿这样做。马克思主义的霸权概念:沃勒斯坦认为霸权存在于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的国家体系之中,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主要是指一种机制:在所谓的大国之间的竞争中,一 个大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他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甚至文化上的原则和意愿强加于国 家体系中。 霸权和国际体系的稳定:世界经济领域的霸权;世界政治和军事领域的霸权; 理解霸权和国际体系稳定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一,霸权国家的利益;其二,国际体系的 公共利益;其三,国际体系中的相互受益。 3. 霸权周期和国际体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