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字,于是各类“伊朗门事件”“国会门事件”便层出不穷。人是万物之灵, 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精灵,他身上不知道有多少解不开的谜。孟夫子说,“食色, 性也”,人皆有食色二性,这是人的生物特点:人都要挣钱谋生,要计算油盐柴 米,希望自己的钱能够多一点,这是人的经济特点:人还知道礼义廉耻,有憎恶 之心,有侧隐之心,亦有向善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这是人的道德特点;人又都有点权力欲,不论大小,总爱当个领导,这是 他的政治特点…社会科学家为了把人身上这些方方面面的特点研究清楚,把自 己的理论说得生动一些,就在研究人的某个方面特点的理论后边加了个“人”字。 比如亚当斯密研究人的经济特征,就说“经济人”,西蒙研究人的行政特征,就 说“行政人”,还有社会学家研究人的社会特征,就说“社会人”。1960年, 曾经当过国际政治心理学会主席的美国政治社会学家李普塞特写了一本书,专门 把人的政治特征作为政治发展的基础来研究,这本书的名字就叫《政治人》。所 以,准确地说,政治人就是人的政治特征的形象而生动的说法,中国政治人就是 我们中国人政治特征的形象而生动的说法。 我们在前面说过,政治素质由三个部分构成:政治观念,或日政治参与态度, 政治知识和技术,政治参与经历。这三个部分在政治素质中所占的地位并不完全 一样。大致来说,第一个部分决定公民有没有参与的愿望:如果有的话,他参与 的积极性如何。这是政治素质的核心部分,对政治素质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个部分决定他有没有参与的能力,如果一个公民徒有参与的热情,但却没有 必要的知识和技术,那么,他就是想参与也无能为力。因此,可以说第一部分决 定公民愿不愿意参与,第二部分决定公民能不能参与。第三个部分决定的是,公 民能不能高效率地参与。假如一个公民曾经有过比较多参与经历的话,那么,实 践出真知,他后来的参与就会比较有效率。 这三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并且还可以互相转化。几个部分有点互相 弥补的作用。当然我们计算公民的政治素质,互相影响的情况还要更复杂一些。 因为参与愿望强的人,即使他现在知识和技术差一点,但他很可能要比参与愿望 弱的更加积极地学习政治知识和技术,所以他在政治知识和参与技术方面可能很 快就会提高。参与愿望跟参与经历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政治观念即参与态 度在我们看来是核心部分,对政治素质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公民如果 11
11 “门”字,于是各类“伊朗门事件”“国会门事件”便层出不穷。人是万物之灵, 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精灵,他身上不知道有多少解不开的谜。孟夫子说,“食色, 性也”,人皆有食色二性,这是人的生物特点;人都要挣钱谋生,要计算油盐柴 米,希望自己的钱能够多一点,这是人的经济特点;人还知道礼义廉耻,有憎恶 之心,有恻隐之心,亦有向善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这是人的道德特点;人又都有点权力欲,不论大小,总爱当个领导,这是 他的政治特点……社会科学家为了把人身上这些方方面面的特点研究清楚,把自 己的理论说得生动一些,就在研究人的某个方面特点的理论后边加了个“人”字。 比如亚当斯密研究人的经济特征,就说“经济人”,西蒙研究人的行政特征,就 说“行政人”,还有社会学家研究人的社会特征,就说“社会人”。1960 年, 曾经当过国际政治心理学会主席的美国政治社会学家李普塞特写了一本书,专门 把人的政治特征作为政治发展的基础来研究,这本书的名字就叫《政治人》。所 以,准确地说,政治人就是人的政治特征的形象而生动的说法,中国政治人就是 我们中国人政治特征的形象而生动的说法。 我们在前面说过,政治素质由三个部分构成:政治观念,或曰政治参与态度, 政治知识和技术,政治参与经历。这三个部分在政治素质中所占的地位并不完全 一样。大致来说,第一个部分决定公民有没有参与的愿望;如果有的话,他参与 的积极性如何。这是政治素质的核心部分,对政治素质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个部分决定他有没有参与的能力,如果一个公民徒有参与的热情,但却没有 必要的知识和技术,那么,他就是想参与也无能为力。因此,可以说第一部分决 定公民愿不愿意参与,第二部分决定公民能不能参与。第三个部分决定的是,公 民能不能高效率地参与。假如一个公民曾经有过比较多参与经历的话,那么,实 践出真知,他后来的参与就会比较有效率。 这三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并且还可以互相转化。几个部分有点互相 弥补的作用。当然我们计算公民的政治素质,互相影响的情况还要更复杂一些。 因为参与愿望强的人,即使他现在知识和技术差一点,但他很可能要比参与愿望 弱的更加积极地学习政治知识和技术,所以他在政治知识和参与技术方面可能很 快就会提高。参与愿望跟参与经历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政治观念即参与态 度在我们看来是核心部分,对政治素质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公民如果
有了参与取向的政治态度,没有知识,他会积极地去学习:缺少参与的经验,他 会热情地去积累;在某种程度上说,有了这一个关键之点,能够带动其它两个部 分,弥补其它两个部分。在公民政治素质的三个组成部分中,这无疑是一个“特 殊待遇”。 政治知识和技术当然也很重要,它们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一个人如果只 有参与的热情,而没有必要的知识和技术,好比战士空有一腔奋勇杀敌的激情却 不会使用武器一样,就没有办法真正进行有效参与。 参与经历在政治素质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因为它在政治素质中的重要性稍小 一些。当然一个人有经验和没有经验,参与的效果是很不一样的:甚至,有无参 与经历也会影响到一个人所持的政治观念,以及他所掌握的知识和参与技术。但 是客观地说,如果在参与态度和知识技术方面得分较高的话,即使由于某些原因 参与经历暂时还比较少,也还是较容易增加起来。反之,如果缺乏参与取向的政 治态度,缺少政治知识和技术,参与经历能够弥补前两者的可能性就要小一些。 有些人爱热闹,碰上游行喜欢掺乎进去,碰上给领导提意见也喜欢跟着起哄,但 综合的政治素质并不怎么高。虽然参与经历在政治素质组成中的重要性稍小,但 它毕竟是不可忽视,也不可轻视的。 五、政治人的政治生态 总体来说,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而深 远的调整。在政治生活领域,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 政治参与逐步扩大。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的发展,利益格局的调整,和执政党 的政治动员,把人们被扭曲压抑的政治主体意识唤醒,政治人开始主动关心政治, 对政治系统的认知增多,并逐步加强对政治系统的影响,政治参与成为人们实现 利益要求的一个手段。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以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政治民主化的 过程,政治参与的渠道和规模继续扩大,公民的参与意识逐步增强,参与能力有 所提高。目前,无论城乡、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也无论哪种类型的政治人主体, 政治参与都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形成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政治参与新格 局。尤其是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党的十五大 提出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对政治参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 12
12 有了参与取向的政治态度,没有知识,他会积极地去学习;缺少参与的经验,他 会热情地去积累;在某种程度上说,有了这一个关键之点,能够带动其它两个部 分,弥补其它两个部分。在公民政治素质的三个组成部分中,这无疑是一个“特 殊待遇”。 政治知识和技术当然也很重要,它们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一个人如果只 有参与的热情,而没有必要的知识和技术,好比战士空有一腔奋勇杀敌的激情却 不会使用武器一样,就没有办法真正进行有效参与。 参与经历在政治素质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因为它在政治素质中的重要性稍小 一些。当然一个人有经验和没有经验,参与的效果是很不一样的;甚至,有无参 与经历也会影响到一个人所持的政治观念,以及他所掌握的知识和参与技术。但 是客观地说,如果在参与态度和知识技术方面得分较高的话,即使由于某些原因 参与经历暂时还比较少,也还是较容易增加起来。反之,如果缺乏参与取向的政 治态度,缺少政治知识和技术,参与经历能够弥补前两者的可能性就要小一些。 有些人爱热闹,碰上游行喜欢掺乎进去,碰上给领导提意见也喜欢跟着起哄,但 综合的政治素质并不怎么高。虽然参与经历在政治素质组成中的重要性稍小,但 它毕竟是不可忽视,也不可轻视的。 五、政治人的政治生态 总体来说,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 30 多年里,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而深 远的调整。在政治生活领域,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 政治参与逐步扩大。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的发展,利益格局的调整,和执政党 的政治动员,把人们被扭曲压抑的政治主体意识唤醒,政治人开始主动关心政治, 对政治系统的认知增多,并逐步加强对政治系统的影响,政治参与成为人们实现 利益要求的一个手段。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以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政治民主化的 过程,政治参与的渠道和规模继续扩大,公民的参与意识逐步增强,参与能力有 所提高。目前,无论城乡、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也无论哪种类型的政治人主体, 政治参与都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形成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政治参与新格 局。尤其是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党的十五大 提出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对政治参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
用,表现在:第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民主经济,经济民主化的氛围,强化 了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愿望。市场经济的实践促进公民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的 变革,客观上培育了人们的自由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和主体意 识,政治参与的活跃正是这些意识的政治化表现。公民在政治参与中表现出更高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政治生活的介入更加频繁。第二,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 政府职能的转化和政治参与的规范化建设,对公民的政治参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 用。农民政治参与的扩大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完 善,基层普选范围的扩大,以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日益正规化,农民获得 了更大的政治自主性,参与意识增强,对公共权力不再盲目顺从,而是逐步出现 理性参与和利益型参与。据《人民日报》2001年7月25日报道,浙江温州市水 心村455名选民在乡政府和区民政局不配合、阻挠甚至作出违背法律程序决定的 情况下,决定按照法律程序自主组织、行使罢免权利并获得成功,罢免了四位侵 犯了村民合法权益的村干部,就是一个例证。当然,在我国改革开放走向深化的 过程中,两极分化的现象在政治参与的扩大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一方面,一部 分通过改革开放获得较多利益的人,和政治素质较高的人,越来越积极地参与政 治生活,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如一些企业家、私营业主、知识分子等群体参政 议政的愿望较为强烈,这部分群体基本上属于拥有优势社会资源(物质财富或精 神财富)的群体。另一面,一部分公民表现出参与不足或不参与的色彩。这与我 国现阶段的国情有关。我国目前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的比例仍占到人口1/5左 右,这部分人素质较差,既无所谓相对确定的政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也无所 谓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另外,一些政治人致力于经济致富,影响了对政治生活 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表现出参与不足。总之,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人的政治参与 较前有所扩大,但在某些方面仍处于不很成熟、不够完善的状况,其总体特征和 基本问题表现如下: (1)政治参与与不参与并存。在任一国家的政治发展中,民众的政治参与 行为都存在参与和不参与并存的局面,对立进行评价的依据是何者居于主体。我 国现阶段政治参与的质量和程度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我国现阶段政治参与 的扩大是毋庸置疑的,表现为:参与在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参与已涉及到 整个的政治过程,既有对决策过程的参与,也有对执行过程的参与,还有对决策 13
13 用,表现在:第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民主经济,经济民主化的氛围,强化 了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愿望。市场经济的实践促进公民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的 变革,客观上培育了人们的自由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和主体意 识,政治参与的活跃正是这些意识的政治化表现。公民在政治参与中表现出更高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政治生活的介入更加频繁。第二,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 政府职能的转化和政治参与的规范化建设,对公民的政治参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 用。农民政治参与的扩大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完 善,基层普选范围的扩大,以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日益正规化,农民获得 了更大的政治自主性,参与意识增强,对公共权力不再盲目顺从,而是逐步出现 理性参与和利益型参与。据《人民日报》2001 年 7 月 25 日报道,浙江温州市水 心村 455 名选民在乡政府和区民政局不配合、阻挠甚至作出违背法律程序决定的 情况下,决定按照法律程序自主组织、行使罢免权利并获得成功,罢免了四位侵 犯了村民合法权益的村干部,就是一个例证。当然,在我国改革开放走向深化的 过程中,两极分化的现象在政治参与的扩大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一方面,一部 分通过改革开放获得较多利益的人,和政治素质较高的人,越来越积极地参与政 治生活,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如一些企业家、私营业主、知识分子等群体参政 议政的愿望较为强烈,这部分群体基本上属于拥有优势社会资源(物质财富或精 神财富)的群体。另一面,一部分公民表现出参与不足或不参与的色彩。这与我 国现阶段的国情有关。我国目前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的比例仍占到人口 1/5 左 右,这部分人素质较差,既无所谓相对确定的政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也无所 谓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另外,一些政治人致力于经济致富,影响了对政治生活 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表现出参与不足。总之,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人的政治参与 较前有所扩大,但在某些方面仍处于不很成熟、不够完善的状况,其总体特征和 基本问题表现如下: (1)政治参与与不参与并存。在任一国家的政治发展中,民众的政治参与 行为都存在参与和不参与并存的局面,对立进行评价的依据是何者居于主体。我 国现阶段政治参与的质量和程度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我国现阶段政治参与 的扩大是毋庸置疑的,表现为:参与在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参与已涉及到 整个的政治过程,既有对决策过程的参与,也有对执行过程的参与,还有对决策
和执行进行监督的参与:参与的方式已日益复杂,既有现行政治体系所倡导的参 与党团组织、参加选举等形式,也有个别接触、上街游行等形式,个别的甚至采 取了暴力活动的极端形式:参与的类型也呈现出多元化,既有自动、自发的参与, 也有组织、动员的参与,既有合法的参与,也有不合法的参与,既有有效的参与, 也有无效的参与。仅就参加社团组织这一方式而言,有关资料表明,到1999年 底,全国经过注册的社团达19万多个,公民仅通过社团组织这一渠道参与政治, 就有非常多的选择机会。几乎所有的适龄青年都参加了共青团,几乎所有企事业 单位的职工都参加了工会,绝大多数科研工作者都参加了一个或几个学术团体。 在我国,谈论政治的比例又比较高,有资料显示,只有5.5%的人不谈论政治。 这些都足以说明,我国政治人的政治参与具有相当的广泛性。但同时,我国公民 政治不参与的行为也在增加,政治参与泠漠现象仍有一定程度的存在,拥有一定 数量和复杂的人员结构的无政治阶层仍然存在着。它们对政治发展起着消极的甚 至是阻碍作用。第二,在政治参与与不参与之间还存在着自主型参与和动员型参 与并存的情况,虽然目前正呈现出从动员型向自主型转向的发展趋势,但动员型 参与仍占相当份额,动员型参与曾是我国革命时期和建设初期由中国共产党发动 的公民民主参与的基本方式,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从民主政治的本质来说, 公民参政是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自主是民主参与的本质,离开了自主性这一本 质规定性,政治参与也就失去了民主的性质。为保证我国政治人这一权利的实现, 促进他们自愿、自主地参与,20多年来,着重在制度建设上作了大量工作:一 方面,改变过去政治过程高度封闭的状况,加强了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 开等一系列改革,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增强了政治透明度:另一方面,在开拓、 扩展政治参与渠道的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政治参与的制度,使政治参与规范化。 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政治参与从动员型向自主型的转变。但目前来说,在动员型 参与与自主型参与之间,动员型参与仍占一定的比例,政治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 性程度低仍是当前我国政治人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特征。据“1995年乡镇政权 换届选举中的选民角色意向结构”的调查显示,选民在选票上划选票符号时,只 有58.9%的选民是精心选择自己所信赖的人,其余选民投票时的心态,多数都 是随大流或应付。1988年对北京西城区和崇文区的人大代表进行调查时,只有 46%的人表示在未当人大代表前想当人大代表,而有42%的人表示不想当人大 14
14 和执行进行监督的参与;参与的方式已日益复杂,既有现行政治体系所倡导的参 与党团组织、参加选举等形式,也有个别接触、上街游行等形式,个别的甚至采 取了暴力活动的极端形式;参与的类型也呈现出多元化,既有自动、自发的参与, 也有组织、动员的参与,既有合法的参与,也有不合法的参与,既有有效的参与, 也有无效的参与。仅就参加社团组织这一方式而言,有关资料表明,到 1999 年 底,全国经过注册的社团达 19 万多个,公民仅通过社团组织这一渠道参与政治, 就有非常多的选择机会。几乎所有的适龄青年都参加了共青团,几乎所有企事业 单位的职工都参加了工会,绝大多数科研工作者都参加了一个或几个学术团体。 在我国,谈论政治的比例又比较高,有资料显示,只有 5.5%的人不谈论政治。 这些都足以说明,我国政治人的政治参与具有相当的广泛性。但同时,我国公民 政治不参与的行为也在增加,政治参与泠漠现象仍有一定程度的存在,拥有一定 数量和复杂的人员结构的无政治阶层仍然存在着。它们对政治发展起着消极的甚 至是阻碍作用。第二,在政治参与与不参与之间还存在着自主型参与和动员型参 与并存的情况,虽然目前正呈现出从动员型向自主型转向的发展趋势,但动员型 参与仍占相当份额,动员型参与曾是我国革命时期和建设初期由中国共产党发动 的公民民主参与的基本方式,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从民主政治的本质来说, 公民参政是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自主是民主参与的本质,离开了自主性这一本 质规定性,政治参与也就失去了民主的性质。为保证我国政治人这一权利的实现, 促进他们自愿、自主地参与,20 多年来,着重在制度建设上作了大量工作:一 方面,改变过去政治过程高度封闭的状况,加强了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 开等一系列改革,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增强了政治透明度;另一方面,在开拓、 扩展政治参与渠道的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政治参与的制度,使政治参与规范化。 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政治参与从动员型向自主型的转变。但目前来说,在动员型 参与与自主型参与之间,动员型参与仍占一定的比例,政治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 性程度低仍是当前我国政治人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特征。据“1995 年乡镇政权 换届选举中的选民角色意向结构”的调查显示,选民在选票上划选票符号时,只 有 58.9%的选民是精心选择自己所信赖的人,其余选民投票时的心态,多数都 是随大流或应付。1988 年对北京西城区和崇文区的人大代表进行调查时,只有 46%的人表示在未当人大代表前想当人大代表,而有 42%的人表示不想当人大
代表。从这两个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仍具有动员性的性质,尽管 动员性参与人数仅占40%左右,但是它与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这一社会主义 本质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正是由于有相当一部分政治人政治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 性程度低乃至有一部分无政治阶层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长期性和艰巨性。 (2)政治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不平衡状态。政治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主要 指主体的分化和层次性。政治参与主体的分化和层次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断续深入 会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政治参与主体所处的阶层分化日益加剧,比如对农民阶级 的划分,有的认为有五种类型,有的认为有十几种类型,且仍在分化之中。不同 阶层、不同类型政治人的政治参与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政治参与主体 的参与意识、参与要求和参与能力呈现出层次性,有的强,有的弱,有的迫切主 动,有的被动服从,等等。 政治参与主体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政治主体参与意识及 能力的发展程度在空间和结构上的不平衡。空间不平衡指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 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政治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发展程度的不一 致、不同步。结构不平衡指不同阶层、群体之间以及各阶层、群体内部成员之间 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存在着差别。从前面所引用的一些调查结果看,一般来说, 城市较农村、大中城市较小城市、发达地区较落后地区以及各阶层、群体内部政 治素养高者较政治素养低者,因经济实力、工作性质、文化素养和政治信息接受 程度等原因,参与意识和能力较强,但这部分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第二, 政治主体参与要求与能力的不平衡。许多政治人有很高的参与热情和愿望,要求 在政治生活中发挥影响力以期维护自己的利益。但不知道作为一个公民在政治生 活中有什么权利和义务,不懂参与的途径和方法,不知道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 来实现有效的政治参与。就一个具体的投票行为来说,也存在投票能力不高的问 题,具体表现为不知如何投票,如何选择人民代表,以何种标准来选择人民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政治人参政议政的最佳场合,但与会代表中能够直抒己见, 提出合理化建议,反映人民利益要求的并不多。当然,今天的人民代表大会越来 越成为反映人民心声的论坛,代表们的提案越来越趋于务实化。作为现代化进程 中的中国政治人,仅有参政意识和要求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参政能力。 15
15 代表。从这两个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仍具有动员性的性质,尽管 动员性参与人数仅占 40%左右,但是它与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这一社会主义 本质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正是由于有相当一部分政治人政治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 性程度低乃至有一部分无政治阶层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长期性和艰巨性。 (2)政治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不平衡状态。政治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主要 指主体的分化和层次性。政治参与主体的分化和层次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断续深入 会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政治参与主体所处的阶层分化日益加剧,比如对农民阶级 的划分,有的认为有五种类型,有的认为有十几种类型,且仍在分化之中。不同 阶层、不同类型政治人的政治参与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政治参与主体 的参与意识、参与要求和参与能力呈现出层次性,有的强,有的弱,有的迫切主 动,有的被动服从,等等。 政治参与主体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政治主体参与意识及 能力的发展程度在空间和结构上的不平衡。空间不平衡指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 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政治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发展程度的不一 致、不同步。结构不平衡指不同阶层、群体之间以及各阶层、群体内部成员之间 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存在着差别。从前面所引用的一些调查结果看,一般来说, 城市较农村、大中城市较小城市、发达地区较落后地区以及各阶层、群体内部政 治素养高者较政治素养低者,因经济实力、工作性质、文化素养和政治信息接受 程度等原因,参与意识和能力较强,但这部分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第二, 政治主体参与要求与能力的不平衡。许多政治人有很高的参与热情和愿望,要求 在政治生活中发挥影响力以期维护自己的利益。但不知道作为一个公民在政治生 活中有什么权利和义务,不懂参与的途径和方法,不知道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 来实现有效的政治参与。就一个具体的投票行为来说,也存在投票能力不高的问 题,具体表现为不知如何投票,如何选择人民代表,以何种标准来选择人民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政治人参政议政的最佳场合,但与会代表中能够直抒己见, 提出合理化建议,反映人民利益要求的并不多。当然,今天的人民代表大会越来 越成为反映人民心声的论坛,代表们的提案越来越趋于务实化。作为现代化进程 中的中国政治人,仅有参政意识和要求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参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