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2009届高三三所名校(大丰、建湖、一中)联考 语文试卷 满分共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语言文字应用(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宿仇宿将落笔/失魂落魄 差可告慰/差强人意 B.卡片/关卡纤夫纤尘不染来日方长拔苗助长 C.哄抢烘托供销供不应求 罢黜百家/咄咄逼人 D.笨拙/茁壮菁华/技艺精洪见异思迁/阡陌纵横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此事间不容发,必须赶紧向上级汇报 B.苏东坡的《赤壁赋》己曲尽其妙,《后赤壁赋》更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 出”,都是天然句法。 C.当人们纷纷向四川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你 不感到羞愧吗? D.为了能使这本读物早日与读者见面,服务于读者,编辑人员焚膏继晷,争分夺秒地审 稿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散文,无论是叙事抒情,还是议论说理,无不打上作者鲜明的主观烙印,表现作者 定的感情倾向 B.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绝的。 C.如果有更多的地方、更多的学校、更多的教师和家长,能够自觉地将素质教育观念付 诸于实践,中国素质教育的春天必将生机盎然。 D.围绕体育比赛中的日益严重的商业化、明星化趋势,对这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产生了 定的冲击 4.将下面文字概括为表明海洋的重要性的两个比喻句,每句不得超过12个字。(4分) 大约32亿年前,原始的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在海洋里,这些原始生命在与大自然的 搏斗中生存、发展,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原生生物、海绵生物、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棘皮动物……以至出现了鱼类这样高级的海洋脊椎动物。形形色色的海洋动 物直接间接地依靠海洋中的"牧草”一一单细胞海藻生存,成为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人 类每年从海洋里捕获的鱼虾已达几千万吨,将来每年的海洋食品可望达到两亿吨 比喻句(1) 第1页共11页
第 1 页 共 11 页 盐城市 2009 届高三三所名校(大丰、建湖、一中)联考 语文试卷 满分共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应用(18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宿.仇/宿.将 落.笔/失魂落.魄 差.可告慰/差.强人意 B.卡.片/关卡. 纤.夫/纤.尘不染 来日方长./拔苗助长. C.哄.抢/烘.托 供.销/供.不应求 罢黜.百家/咄.咄逼人 D.笨拙./茁.壮 菁.华/技艺精.洪 见异思迁./阡.陌纵横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此事间不容发 ....,必须赶紧向上级汇报。 B. 苏东坡的《赤壁赋》已曲尽其妙 ....,《后赤壁赋》更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 出”,都是天然句法。 C. 当人们纷纷向四川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 ....,这样做你 不感到羞愧吗? D. 为了能使这本读物早日与读者见面,服务于读者,编辑人员焚膏继晷 ....,争分夺秒地审 稿。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散文,无论是叙事抒情,还是议论说理,无不打上作者鲜明的主观烙印,表现作者 一定的感情倾向。 B. 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绝的。 C. 如果有更多的地方、更多的学校、更多的教师和家长,能够自觉地将素质教育观念付 诸于实践,中国素质教育的春天必将生机盎然。 D. 围绕体育比赛中的日益严重的商业化、明星化趋势,对这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产生了 一定的冲击。 4.将下面文字概括为表明海洋的重要性的两个比喻句,每句不得超过 12 个字。(4分) 大约 32 亿年前,原始的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在海洋里,这些原始生命在与大自然的 搏斗中生存、发展,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原生生物、海绵生物、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棘皮动物……以至出现了鱼类这样高级的海洋脊椎动物。形形色色的海洋动 物直接间接地依靠海洋中的"牧草"――单细胞海藻生存,成为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人 类每年从海洋里捕获的鱼虾已达几千万吨,将来每年的海洋食品可望达到两亿吨。 比喻句(1) ▲
比喻句(2) 5.按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两个句子,与之组成排比句,表达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5分) 例句: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 仿写:(1)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赵搾,字阅道,衢州西安人。进士及第,为武安军节度推官 吕溱、蔡襄、吴奎、韩绛既出守,欧阳修、贾黯复求郡。抹言:“近日正人端士纷纷 引去,侍从之贤如修辈无几,今皆欲去者,以正色立朝,不能谄事权要,伤之者众耳。 修、黯由是得留,一时名臣,赖以安焉。 请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改益州。蜀地远民弱,吏肆为不法,州郡公相馈饷。拄 以身帅之,蜀风为变。穷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识使者,行部无不至,父老喜相慰,奸吏 竦服。…知虔州。虔素难治,抹御之严而不苛,召戒诸县令,使人自为治。令皆喜,争 尽力,狱以屡空。初,有诏募义勇,过期不能办,官吏当坐者八百余人。被旨督之,奏 言:“河朔频岁丰,故应募者少,请宽其罪,以俟农隙。″从之。坐者获免,而募亦随足。 加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以宽为治。抹向使蜀日,有聚为妖祀者,治以峻法。及是,复 有此狱,皆谓不免。抹察其亡他,日:“是特酒食过耳。”刑首恶而释余人,蜀民大悦。会 荣誣除转运使,英宗谕誣曰:“赵抹为成都,中和之政也。” 神宗立,召知谏院。故事,近臣还自成都者,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大臣以 为疑,帝曰:“"吾赖其言耳,苟欲用之,无伤也。”及谢,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 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未几,擢参知政事。 拄长厚清修,人不见其喜愠。平生不治赀业,不畜声伎,嫁兄弟之女十数、他孤女 十余人,施德茕贫,盖不可胜数……其为政,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在虔与成都,尤为 世所称道 《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日正人端士纷纷引去 引:退 B.坐者获免,而募亦随足 坐:犯罪 C.刑首恶而释余人,蜀民大悦 刑:处罚、惩治 D.平生不治赀业,不畜声伎 治:研究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一时名臣,赖以安焉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扑御之严而不苛 去今之墓而葬焉 C.蜀风为变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第2页共11页
第 2 页 共 11 页 比喻句(2) ▲ 5.按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两个句子,与之组成排比句,表达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5 分) 例句: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 仿写:(1) ▲ (2) ▲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进士及第,为武安军节度推官。 吕溱、蔡襄、吴奎、韩绛既出守,欧阳修、贾黯复求郡。抃言:“近日正人端士纷纷 引.去,侍从之贤如修辈无几,今皆欲去者,以正色立朝,不能谄事权要,伤之者众耳。” 修、黯由是得留,一时名臣,赖以.安焉。 请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改益州。蜀地远民弱,吏肆为不法,州郡公相馈饷。抃 以身帅之,蜀风为.变。穷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识使者,抃行部无不至,父老喜相慰,奸吏 竦服。……知虔州。虔素难治,抃御之严而.不苛,召戒诸县令,使人自为治。令皆喜,争 尽力,狱以屡空。初,有诏募义勇,过期不能办,官吏当坐者八百余人。抃被旨督之,奏 言:“河朔频岁丰,故应募者少,请宽其罪,以俟农隙。”从之。坐.者获免,而募亦随足。…… 加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以宽为治。抃向使蜀日,有聚为妖祀者,治以峻法。及是,复 有此狱,皆谓不免。抃察其亡他,曰:“是特酒食过耳。”刑.首恶而释余人,蜀民大悦。会 荣諲除转运使,英宗谕諲曰:“赵抃为成都,中和之政也。” 神宗立,召知谏院。故事,近臣还自成都者,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大臣以 为疑,帝曰:“吾赖其言耳,苟欲用之,无伤也。”及谢,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 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未几,擢参知政事。 抃长厚清修,人不见其.喜愠。平生不治.赀业,不畜声伎,嫁兄弟之女十数、他孤女二 十余人,施德茕贫,盖不可胜数……其为政,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在虔与成都,尤为 世所称道。 《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日正人端士纷纷引.去 引:退 B.坐.者获免,而募亦随足 坐:犯罪 C.刑.首恶而释余人,蜀民大悦 刑:处罚、惩治 D.平生不治.赀业,不畜声伎 治:研究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一时名臣,赖以.安焉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抃御之严而.不苛 去今之墓而.葬焉 C.蜀风为.变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D.人不见其喜愠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敢于直言,看到朝廷贤能之士如欧阳修等人,都要离开朝廷、出任地方官时, 一针见血地(向皇上)进言,这是他们不会谄媚权贵,受排挤打压的结果。 B.赵任地方官时,一向平和宽容,受到上下好评。但在出使蜀地期间,一反常态, 力主使用严刑,这是他依据自己身份的不同而选用的相应对策 C.赵挤“为政”很有建树:在益州,能做到以身作则,改变世风;在虔州,调动各县 令积极性,让其自主治理,使得当地治安状况大为好转。 D.赵搾为人长厚,操行高洁美好,帮助自家兄弟以及其他孤女人家,广施恩德于那些 需要帮助的贫苦家庭,这类例子多得列举不完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修、黯由是得留,一时名臣,赖以安焉。 (2)向使蜀日,有聚为妖祀者,治以峻法, (3)其为政,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尤为世所称道。 三、古诗鉴赏(8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点绛唇 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林逋,北宋有“梅妻鹤子”之称的隐逸诗人。②金谷,金谷,即金谷园 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后荒芜 1)全词突出写一个“乱”字,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4分 答 )这首词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上阙写法上有什么特点?(4分) 答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3)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第3页共11页
第 3 页 共 11 页 D. 人不见其.喜愠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抃敢于直言,看到朝廷贤能之士如欧阳修等人,都要离开朝廷、出任地方官时, 一针见血地(向皇上)进言,这是他们不会谄媚权贵,受排挤打压的结果。 B.赵抃任地方官时,一向平和宽容,受到上下好评。但在出使蜀地期间,一反常态, 力主使用严刑,这是他依据自己身份的不同而选用的相应对策。 C.赵抃“为政”很有建树:在益州,能做到以身作则,改变世风;在虔州,调动各县 令积极性,让其自主治理,使得当地治安状况大为好转。 D.赵抃为人长厚,操行高洁美好,帮助自家兄弟以及其他孤女人家,广施恩德于那些 需要帮助的贫苦家庭,这类例子多得列举不完。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⑴修、黯由是得留,一时名臣,赖以安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抃向使蜀日,有聚为妖祀者,治以峻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其为政,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尤为世所称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鉴赏(8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点 绛 唇 林 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 ①林逋,北宋有“梅妻鹤子”之称的隐逸诗人。 ②金谷,金谷,即金谷园, 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后荒芜。 (1)全词突出写一个“乱”字,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4 分) 答: ▲ ▲ (2) 这首词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上阙写法上有什么特点?(4 分) 答: ▲ ▲ 四、名篇名句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3)东船西舫悄无言, ▲ 。(白居易《琵琶行》)
(4)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5)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6)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7)路曼曼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对月 贾平凹 ①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 高悬的镜子吗? ②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 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你缺 陷了,悲哀的盼你丰满,望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 陷去了。你就是如此干年万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还是学士,还 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是,便在这无 穷无尽的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你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③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吴刚是仙,可以 长久,而人却要以短暂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 ④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何不得其解。或是执迷 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 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是勃然而起,将你骂杀起来,说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 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是个面慈心狠的阴婆,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 命的渊潭。 ⑤月,我知道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你出现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 的存在,你的本身就在说明这个世界,就在向世人作着启示:万事万物,就像你的形状, 个圆、一个圆地完成啊! ⑥试想,绕太阳运行的地球是圆的,运行的轨道也是圆的,在小孩手中被玩弄的弹球 是圆的,弹动起来也是圆的旋转。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 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榫。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 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 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 ⑦所以,我再不被失败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 而喜了。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吗?能知道我死后变成何物吗?活着就是-切,活着就 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机勃勃地来,长我 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 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 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 ⑧月,对着你,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 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间长久,但愿我的事业永存 第4页共11页
第 4 页 共 11 页 (4)庄生晓梦迷蝴蝶, ▲ 。(李商隐《锦瑟》) (5)蟹六跪而二螯,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6) ▲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7)路曼曼其修远兮, ▲ 。(屈原《离骚》) (8) ▲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对 月 贾平凹 ①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 高悬的镜子吗? ②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 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你缺 陷了,悲哀的盼你丰满,望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 陷去了。你就是如此千年万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还是学士,还 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是,便在这无 穷无尽的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你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③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吴刚是仙,可以 长久,而人却要以短暂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 ④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何不得其解。或是执迷, 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 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是勃然而起,将你骂杀起来,说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 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是一个面慈心狠的阴婆,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 命的渊潭。 ⑤月,我知道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你出现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 的存在,你的本身就在说明这个世界,就在向世人作着启示:万事万物,就像你的形状, 一个圆、一个圆地完成啊! ⑥试想,绕太阳运行的地球是圆的,运行的轨道也是圆的,在小孩手中被玩弄的弹球 是圆的,弹动起来也是圆的旋转。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 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榫。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 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 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 ⑦所以,我再不被失败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 而喜了。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吗?能知道我死后变成何物吗?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 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机勃勃地来,长我 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 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 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 ⑧月,对着你,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 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间长久,但愿我的事业永存
12.“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中的“谜”是指什么?这句话在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起什 么作用?(4分) 13.请联系全文,分别概括出哪些事物是“一个圆、一个圆地完成”的。(4分) 14.作者最后对月说:“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 了我自己。”作者究竟看见了世界什么?又看见了自己什么?(6分) 15.作者在文中把月亮比为“镜子”,其间又再比为“桂树”,比为“渊潭”,分别有什么 含义?这样的比喻有人认为形象贴切,有人认为缺乏新意,你是怎么认识的?(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中的 题目。(18分 甲、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趋时一一周易的大智慧 曲庆彪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拥有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失去的是时间,而我们用以度量生命行程 时间又是怎样与环境、态势、机运等结合在一起从而左右了人的命运和社会历史进程? 包裏在卜筮大氅下的哲学典籍《周易》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周易》中毎一卦都是 虚拟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不同境遇的发展过程,毎一爻都象征着事物初萌、发展、跃升、 成熟和盛极而返、带着新质向原点回归的不同阶段。六十四卦对“时”的阐释各有侧重, 但都紧扣一个“时”字,充分体现着《周易系辞》中“变通趋时”的要义 《周易》中所论及的“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时间的延续,应理解为客观事物发展 变化的规律和方向,以及达到某一关节点时境况综合的抽象。时间与氛围、环境、态势、 机会相结合,衍生出许多与人生命运息息相关的概念,如时机、时效、时势、时宜等等。 这些概念里蕴含着时间的推移、时势的演化、时境的变迁和时中的把握。 趋时,就是对时势的认识,对时机的把握,对时变的感受,对时行的觉悟。“时”不 是死的,而是活的。“趋”同样要灵活,要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通常,人们处理事物的 方式有两种:去探求,去把握,叫顺之;被动适应,叫由之。由之不是不好,得看什么时 候,分什么事情。我们还是要强调“趋”的主动性、自觉性,也强调要作为有心人,培养 自己对“时”的感觉,通过积累和凝聚,让这种感觉成为随天、随机、随心、随时可“趋” 的悟性。 对趋时本身的把握应该是辩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刻地理解与时偕行,我们就 会发现,其根本精神在于追求一种既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又适得事理之宜的理想境界,在 于自觉遵循天道、地道、人道运行的规律。与时偕行,就需要看准时机,把握事物演进变 第5页共11页
第 5 页 共 11 页 12.“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中的“谜”是指什么?这句话在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起什 么作用?(4 分) ▲ ▲ 13.请联系全文,分别概括出哪些事物是“一个圆、一个圆地完成”的。(4 分) ▲ ▲ 14.作者最后对月说:“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 了我自己。”作者究竟看见了世界什么?又看见了自己什么?(6 分) ▲ ▲ 15.作者在文中把月亮比为“镜子”,其间又再比为“桂树”,比为“渊潭”,分别有什么 含义?这样的比喻有人认为形象贴切,有人认为缺乏新意,你是怎么认识的?(6 分) ▲ ▲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中的 题目。(18 分) 甲、论述类文本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趋时——周易的大智慧 曲庆彪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拥有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失去的是时间,而我们用以度量生命行程的 时间又是怎样与环境、态势、机运等结合在一起从而左右了人的命运和社会历史进程? 包裹在卜筮大氅下的哲学典籍《周易》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周易》中每一卦都是 虚拟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不同境遇的发展过程,每一爻都象征着事物初萌、发展、跃升、 成熟和盛极而返、带着新质向原点回归的不同阶段。六十四卦对“时”的阐释各有侧重, 但都紧扣一个“时”字,充分体现着《周易·系辞》中“变通趋时”的要义。 《周易》中所论及的“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时间的延续,应理解为客观事物发展 变化的规律和方向,以及达到某一关节点时境况综合的抽象。时间与氛围、环境、态势、 机会相结合,衍生出许多与人生命运息息相关的概念,如时机、时效、时势、时宜等等。 这些概念里蕴含着时间的推移、时势的演化、时境的变迁和时中的把握。 趋时,就是对时势的认识,对时机的把握,对时变的感受,对时行的觉悟。“时”不 是死的,而是活的。“趋”同样要灵活,要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通常,人们处理事物的 方式有两种:去探求,去把握,叫顺之;被动适应,叫由之。由之不是不好,得看什么时 候,分什么事情。我们还是要强调“趋”的主动性、自觉性,也强调要作为有心人,培养 自己对“时”的感觉,通过积累和凝聚,让这种感觉成为随天、随机、随心、随时可“趋” 的悟性。 对趋时本身的把握应该是辩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刻地理解与时偕行,我们就 会发现,其根本精神在于追求一种既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又适得事理之宜的理想境界,在 于自觉遵循天道、地道、人道运行的规律。与时偕行,就需要看准时机,把握事物演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