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1868年革命 到19世纪中叶,德川幕府的统治及其所维护的一整套封建制度严重地阻 碍了日本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在封建领主、新地主以及高利贷者的 层层剥削下,广大农民经常处在贫困之中,因而无力购买商品,这意味着国 内市场非常狭小。而且,封建领主禁止农民自由离开土地,这就堵塞了工业 发展所需的自由劳动力的来源。第 ,幕府的统治并没有消灭封建割据状态 藩国林立,各藩在边境上都设有关卡,都有自己的货币,这就大大阻碍了商 品的自由流通。第三,幕府及大名对于工商业者征收沉重的苛捐杂税,这严 重地影响了资本的积累。第四,幕藩政府对于工商业者的活动设置了种种限 制,而且对于有利可图的生产部门实行垄断。为了维护封建主义经济基础, 幕府采取了 系列旨在破坏商品经济的反动措施。幕府在1864年2月颁布严 禁扩大桑、茶的种植面积的命令4月更下令在全国禁止种植桑树:6月再度 禁止生丝、茶叶等出口商品的生产,同时压低出▣商品的价格。 一句话,封 建制度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与新的生产力处于矛盾的状态。此其一 日木资立阶级力量虽然元远不足以成为 一个强大的政治力量,但是资产 阶级化了的下级武士却形成为 强有力 他们中间有许多人掌握文 化,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儒学者、国学者、 学者和洋学者。也有不少人学贯 东西,不但有深厚的东方文化修养,而日同察西方情况,醉心于资产阶级 度。此外,下级武上还具有政治斗争经验和组织能力,他们早在各蕃的改革 中崭露头角,其中有一大批有勇气、谋略和胆识的活动家和组织者。因此 下级武士有能力充任反封建的领导 力量。此其 在整个德幕府统治时期,衣民起义和市民暴动不下 千多次,规模越 来越大,次数戴来战频繁。到幕末时,城乡劳动人民已形成为反幕府统治的 主力。此其三 因此,在开国以前,日本己经具备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而这些条件 都是日本内在的政治 经济的发展所准备好了的 但是,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神击,加速了日本资产阶级革命的到 来。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19世纪5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和争夺原料产地 开始把侵略魔掌伸向日本,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日本大门。第一个打开日本大 门的便是美国。1853年美国一支舰队在海军少将柏利的率领下开到了日本, 以大炮相威胁,要求开放港口,并限期一年答复。1854年柏利又带领由十艘 军舰组成的舰队和两千名陆战队来到了日本,要求开港。幕府将军 不敢发动 人民来抵抗外来侵略,所以便接受了美国的要求。1854年3月在神奈川签订 了“日美条约”,日本开放下田、函馆等港口以供美国商人进行贸易,并且 同意在下田设立美国领事馆。 不久 ,英、俄 、荷等国也援例强迫日本与之订立类似的条约 但是,资本主义侵略者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它们不满足于己经在日本取 得的权益。1858年美国又以恫吓手段强迫日本签订新的条约。幕府照样屈从 了。这一条约具有更明显的不平等性质,它规定:开放更多的港口给美国商
第二节 1868 年革命 到 19 世纪中叶,德川幕府的统治及其所维护的一整套封建制度严重地阻 碍了日本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在封建领主、新地主以及高利贷者的 层层剥削下,广大农民经常处在贫困之中,因而无力购买商品,这意味着国 内市场非常狭小。而且,封建领主禁止农民自由离开土地,这就堵塞了工业 发展所需的自由劳动力的来源。第二,幕府的统治并没有消灭封建割据状态, 藩国林立,各藩在边境上都设有关卡,都有自己的货币,这就大大阻碍了商 品的自由流通。第三,幕府及大名对于工商业者征收沉重的苛捐杂税,这严 重地影响了资本的积累。第四,幕藩政府对于工商业者的活动设置了种种限 制,而且对于有利可图的生产部门实行垄断。为了维护封建主义经济基础, 幕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破坏商品经济的反动措施。幕府在 1864 年 2 月颁布严 禁扩大桑、茶的种植面积的命令;4 月更下令在全国禁止种植桑树;6 月再度 禁止生丝、茶叶等出口商品的生产,同时压低出口商品的价格。一句话,封 建制度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与新的生产力处于矛盾的状态。此其一。 日本资产阶级力量虽然远远不足以成为一个强大的政治力量,但是资产 阶级化了的下级武士却形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团。他们中间有许多人掌握文 化,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儒学者、国学者、兰学者和洋学者。也有不少人学贯 东西,不但有深厚的东方文化修养,而且洞察西方情况,醉心于资产阶级制 度。此外,下级武士还具有政治斗争经验和组织能力,他们早在各藩的改革 中崭露头角,其中有一大批有勇气、谋略和胆识的活动家和组织者。因此, 下级武士有能力充任反封建的领导力量。此其二。 在整个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不下一千多次,规模越 来越大,次数越来越频繁。到幕末时,城乡劳动人民已形成为反幕府统治的 主力。此其三。 因此,在开国以前,日本已经具备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而这些条件 都是日本内在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所准备好了的。 但是,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冲击,加速了日本资产阶级革命的到 来。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19 世纪 5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和争夺原料产地, 开始把侵略魔掌伸向日本,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日本大门。第一个打开日本大 门的便是美国。1853 年美国一支舰队在海军少将柏利的率领下开到了日本, 以大炮相威胁,要求开放港口,并限期一年答复。1854 年柏利又带领由十艘 军舰组成的舰队和两千名陆战队来到了日本,要求开港。幕府将军不敢发动 人民来抵抗外来侵略,所以便接受了美国的要求。1854 年 3 月在神奈川签订 了“日美条约”,日本开放下田、函馆等港口以供美国商人进行贸易,并且 同意在下田设立美国领事馆。 不久,英、俄、法、荷等国也援例强迫日本与之订立类似的条约。 但是,资本主义侵略者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它们不满足于已经在日本取 得的权益。1858 年美国又以恫吓手段强迫日本签订新的条约。幕府照样屈从 了。这一条约具有更明显的不平等性质,它规定:开放更多的港口给美国商
人,并且确认美国在日本享有治外法权,降低日本对于从美国进口的商品的 进口税 接着英、俄、法等国也强迫日本订立同样的不平等条约。 这些不平等条约给日本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进口货物的低关税率使 得外国商品充斥日本市场,因此日本手工业遭到很大的摧残,城市手工业者 及以手工业为副业的农民处境大大恶化。外国商品之大批通入,也打击了日 本资本主义手 场的生产 ,使手工工场主蒙 了不少的损失 同时,外 商人又以低价收购日本原料及粮食,这就引起物价飞腾,造成粮食恐慌。外 国商人还利用日本金银比价与国际金银比价之不同而从日本套购大量黄金运 出国外。当时日本的金银比价为1:5,而国际比价为1:15,因之日本黄金 价格低干闲际牌价。西方商人利用这个差领,以黑西哥银元在购口本蕾会 攫取暴利。黄金因而大量流出,仅1859年6月到年底, 从日本流出的黄金就 达100万两。结果,钱价下跌,促使米、麦、盐等日用必需品涨价,从而包 括下级武士在内的日本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这就推动人民走上革命道路。 60年代初,农民暴动和城市平民暴动波阕壮阔地开展起来。从1860年 到1867年共发生86次农民起义,仅1866年就发生40次。在纪伊的一次衣 民暴动中,参加者达13万人以上。起义农民夺取或焚毁封建领主的城堡,杀 死地主及其走狗,占领了城市,打死了许多官吏 在江户、大阪、京都及其他城市,城市贫民因粮食不足及米价昂贵而纷 纷起来暴动。暴动者捣毁了大米商人及高利贷者的住宅,袭击米店和仓库, 把大米免费分配给赤贫的居民, 并迫使商人们按低价把大米出售给一般居 民。 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洋人洋商接踵而至。在各开放港口都有类似租界的 洋人居留地。英国还在横滨驻军,建立陆海军兵营、弹药库及打靶场等。日 本幕府所在地江户以及其他重要港口,都处在英法等国的军事压力之下。外 人动辄制造借口,把军舰开进日本港口,进行恫吓 甚至干涉日本内政 1863年长州藩炮轰一艘美国船,后来又炮轰法国和荷兰军舰。为了报 复,英、美、法、荷四国组成联合舰队,于1864年9月炮轰下关,然后登陆, 肆意烧杀。长州藩的武装无力抵抗,乃向联军求和。四国索取了300万两巨 额赔款,事情才算了结。 164 11月,法国与幕府签订了一个在横须贺建立海军工厂和炼铁厂 的合同。法国还积极策划帮助幕府推行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的“改革” 。在 法围公使指挥下,幕府改革行政机构,改革军制和税制,发展新式工业,安 图投靠外国势力,通过改良来挽救自己濒于灭亡的命运。法国还出钱、出武 器,摆助府整军队,并日派来陆军教官训练慕府的洋拾队。这样慕府 变成了法国卵翼 的傀儡 欧美势力之入侵很自然地引起了日本人民的反抗,也激怒了一些封建武 士。1858年8月,有俄国水兵二人被武士刺杀于横滨。1860年底,武士在江 户又刺杀了美国领事馆的一个外交人员。1862年9月,萨摩藩的武士在神奈 川附近的生麦村袭击了迎面相遇的几个英国人,结果打死一人,刺伤三人 但是这只是日本人民自发的爱国行动。 要的是 个富于思想内容的 尊王攘夷运动,在外国势力入侵的刺激下勃然兴起。 (二)尊王壤夷运动
人,并且确认美国在日本享有治外法权,降低日本对于从美国进口的商品的 进口税。 接着英、俄、法等国也强迫日本订立同样的不平等条约。 这些不平等条约给日本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进口货物的低关税率使 得外国商品充斥日本市场,因此日本手工业遭到很大的摧残,城市手工业者 及以手工业为副业的农民处境大大恶化。外国商品之大批涌入,也打击了日 本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生产,使手工工场主蒙受了不少的损失。同时,外国 商人又以低价收购日本原料及粮食,这就引起物价飞腾,造成粮食恐慌。外 国商人还利用日本金银比价与国际金银比价之不同而从日本套购大量黄金运 出国外。当时日本的金银比价为 1∶5,而国际比价为 1∶15,因之日本黄金 价格低于国际牌价。西方商人利用这个差额,以墨西哥银元套购日本黄金, 攫取暴利。黄金因而大量流出,仅 1859 年 6 月到年底,从日本流出的黄金就 达 100 万两。结果,钱价下跌,促使米、麦、盐等日用必需品涨价,从而包 括下级武士在内的日本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这就推动人民走上革命道路。 60 年代初,农民暴动和城市平民暴动波澜壮阔地开展起来。从 1860 年 到 1867 年共发生 86 次农民起义,仅 1866 年就发生 40 次。在纪伊的一次农 民暴动中,参加者达 13 万人以上。起义农民夺取或焚毁封建领主的城堡,杀 死地主及其走狗,占领了城市,打死了许多官吏。 在江户、大阪、京都及其他城市,城市贫民因粮食不足及米价昂贵而纷 纷起来暴动。暴动者捣毁了大米商人及高利贷者的住宅,袭击米店和仓库, 把大米免费分配给赤贫的居民,并迫使商人们按低价把大米出售给一般居 民。 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洋人洋商接踵而至。在各开放港口都有类似租界的 洋人居留地。英国还在横滨驻军,建立陆海军兵营、弹药库及打靶场等。日 本幕府所在地江户以及其他重要港口,都处在英法等国的军事压力之下。外 人动辄制造借口,把军舰开进日本港口,进行恫吓,甚至干涉日本内政。 1863 年长州藩炮轰一艘美国船,后来又炮轰法国和荷兰军舰。为了报 复,英、美、法、荷四国组成联合舰队,于 1864 年 9 月炮轰下关,然后登陆, 肆意烧杀。长州藩的武装无力抵抗,乃向联军求和。四国索取了 300 万两巨 额赔款,事情才算了结。 1864 年 11 月,法国与幕府签订了一个在横须贺建立海军工厂和炼铁厂 的合同。法国还积极策划帮助幕府推行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的“改革”。在 法国公使指挥下,幕府改革行政机构,改革军制和税制,发展新式工业,妄 图投靠外国势力,通过改良来挽救自己濒于灭亡的命运。法国还出钱、出武 器,帮助幕府整顿军队,并且派来陆军教官训练幕府的洋枪队。这样,幕府 变成了法国卵翼下的傀儡。 欧美势力之入侵很自然地引起了日本人民的反抗,也激怒了一些封建武 士。1858 年 8 月,有俄国水兵二人被武士刺杀于横滨。1860 年底,武士在江 户又刺杀了美国领事馆的一个外交人员。1862 年 9 月,萨摩藩的武士在神奈 川附近的生麦村袭击了迎面相遇的几个英国人,结果打死一人,刺伤三人。 但是这只是日本人民自发的爱国行动。比这更重要的是一个富于思想内容的 尊王攘夷运动,在外国势力入侵的刺激下勃然兴起。 (二)尊王攘夷运动
幕府的腐朽的封建统治、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及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后 遭受悲惨命运的生动事例, 不能不使得日本 些先进人士担忧祖国的前途 考虑日本的出路。这些人主要来自西南诸藩的下级武士,因为这里接触西方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较早,许多下级武士早已倾心于西方的文化科学。而且这 些下级武士中有不少人与新兴资本主义发生关系,他们最关切日本的资本主 义 这些人士认识到:为了挽救民族危机, 必须打击、驱逐外国势力,实行 开国进取政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改革幕藩体制,革除弊政,必须借 “王政复古”(恢复天皇的最高权力)之名,以行改革幕藩体制之实。因此, 他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并且积极进行宣传活动。这便是尊王攘夷运 动的由来。尊王攘夷运动在本质上就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运动的代表人物 有绪方洪庵、佐久间象山、桥本左内和吉田松阴等人 尊演志士们都有一股爱国的热情, 一种豪迈的大无畏精神。吉田松阴在 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刻(1854年),曾不顾幕府的禁令,冒生命危险,筹划 秘密越海赴美,以寻求救国的方策(尽管没有成功)。这些人虽然心中燃烧 着对于西方入侵者的仇恨,要求日本政府坚决抵抗外国侵略, 但 是与盲目 外的封建顽固派不同,他们一般地都认识到:为了打击西方侵入者, 必须学 习西方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长处,因为他们对于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的落后和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科学技术上的先进有比较清强的认识。当然,在这方面 他们也受中国学者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影响,当时魏源的《海 国图志》 己流传到了日本。 1他 门批 判旧学 (儒学 与国学 倡实学,热情地号召日本人学习洋学(科学技术),急切地要求向西方国家 寻求数国的药方。但是他们还不相彻底手惊旧学,而是力图把日学与洋学揉 合在一起,制成一套数国方案。例如佐久间象山就提出“东洋道德西洋艺 的方室 桥本左内说: “器械艺术取于彼,仁义忠孝存于 。”吉田松阴化 坚持这个态度 他在崇尚旧学的同时 心世界形势, 注 海防 主张向西 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日本改良主义者在保存旧学及旧道德的口号下,实阿 上是利用旧学为自己的变革主张服务。这在吉田松阴的思想中表现得最为明 显。 吉田通过讲《孟子》的“天命观”,批判时政,他指出:幕府和大名“不 应将国家之 夷狄之猖獗推托为时运与天命 而应尽人事 “名 尽其职”。他还以孟子的思想为依据,指责幕府的卖国行径,说国家之所以 陷于危亡的困境,完全是由于“幕府和诸藩将士皆心术不正,不能为因家为 忠义而死”。他从国学的忠君思想及神权思想出发,提出“皇权论”,主张 人人平等,人人直接向天皇效忠。 这实质上是对幕藩体制的否定,具有反封 建的要素。 根据需学和国学去反对幕府独裁卖国,从需家思想及日本神学思想中号 找改良变革的理论,不但是吉田的思想特点,而且也是同时代尊王撰夷派的 共同特点。 尊王攘夷派不但提出和宜传改良主义思想主张,而且也为实现这些主张 而积极开展活动。有的人给藩主、将军上条陈,提出改革建议:有的离开 国到京都,出入于公卿之家,宜传“尊王攘夷”的道理:有的设塾讲学,向 青年灌输“尊王撰夷”的思想。吉田松阴在从事政治活动的余瑕,设立松下
幕府的腐朽的封建统治、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及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后 遭受悲惨命运的生动事例,不能不使得日本一些先进人士担忧祖国的前途, 考虑日本的出路。这些人主要来自西南诸藩的下级武士,因为这里接触西方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较早,许多下级武士早已倾心于西方的文化科学。而且这 些下级武士中有不少人与新兴资本主义发生关系,他们最关切日本的资本主 义前途。 这些人士认识到: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必须打击、驱逐外国势力,实行 开国进取政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改革幕藩体制,革除弊政,必须借 “王政复古”(恢复天皇的最高权力)之名,以行改革幕藩体制之实。因此, 他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并且积极进行宣传活动。这便是尊王攘夷运 动的由来。尊王攘夷运动在本质上就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运动的代表人物 有绪方洪庵、佐久间象山、桥本左内和吉田松阴等人。 尊攘志士们都有一股爱国的热情,一种豪迈的大无畏精神。吉田松阴在 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刻(1854 年),曾不顾幕府的禁令,冒生命危险,筹划 秘密越海赴美,以寻求救国的方策(尽管没有成功)。这些人虽然心中燃烧 着对于西方入侵者的仇恨,要求日本政府坚决抵抗外国侵略,但是与盲目排 外的封建顽固派不同,他们一般地都认识到:为了打击西方侵入者,必须学 习西方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长处,因为他们对于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的落后和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科学技术上的先进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当然,在这方面, 他们也受中国学者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影响,当时魏源的《海 国图志》与《圣武记》已流传到了日本。他们批判旧学(儒学与国学),提 倡实学,热情地号召日本人学习洋学(科学技术),急切地要求向西方国家 寻求救国的药方。但是他们还不想彻底丢掉旧学,而是力图把旧学与洋学揉 合在一起,制成一套救国方案。例如佐久间象山就提出“东洋道德西洋艺” 的方案。桥本左内说:“器械艺术取于彼,仁义忠孝存于我。”吉田松阴也 坚持这个态度,他在崇尚旧学的同时,留心世界形势,注意海防,主张向西 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日本改良主义者在保存旧学及旧道德的口号下,实际 上是利用旧学为自己的变革主张服务。这在吉田松阴的思想中表现得最为明 显。 吉田通过讲《孟子》的“天命观”,批判时政,他指出:幕府和大名“不 应将国家之衰败混乱,夷狄之猖獗推托为时运与天命”,而应尽人事,“各 尽其职”。他还以孟子的思想为依据,指责幕府的卖国行径,说国家之所以 陷于危亡的困境,完全是由于“幕府和诸藩将士皆心术不正,不能为国家为 忠义而死”。他从国学的忠君思想及神权思想出发,提出“皇权论”,主张 人人平等,人人直接向天皇效忠。这实质上是对幕藩体制的否定,具有反封 建的要素。 根据儒学和国学去反对幕府独裁卖国,从儒家思想及日本神学思想中寻 找改良变革的理论,不但是吉田的思想特点,而且也是同时代尊王攘夷派的 共同特点。 尊王攘夷派不但提出和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主张,而且也为实现这些主张 而积极开展活动。有的人给藩主、将军上条陈,提出改革建议;有的离开藩 国到京都,出入于公卿之家,宣传“尊王攘夷”的道理;有的设塾讲学,向 青年灌输“尊王攘夷”的思想。吉田松阴在从事政治活动的余暇,设立松下
村熟,从事进学。他实行“有数无类”的原则,广收门徒千名个阶层,武十 农民、商人、医生 僧侣等均可入塾求学 他尝言 “愈贵者愈迟 者愈敏锐 “育天下英才必起自无名小卒 。他竭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教育他们维护民族尊严,发扬民族自强精神。在幕藩体制下,统治者实行愚 民政策的结果,不仅普通群众,就是武士阶层也多不晓国家大事。“幕士不 知有皇室者、藩士不知有幕府者,不乏其人”(渡边修次郎语)。因此,松 下村塾的学生从吉田的教导中受到很大的教益 在这个村塾的简陋小屋里培 养出来的80名学生中,出现了以高杉晋作、木户孝允、山县有朋、伊藤博文 井上馨等为代表的为明治维新立下不朽功勋的杰出人物达37人之多。无怪乎 有人说:“松下村塾乃一解化颠覆德川幕府之卵的保育场”(德富猪一郭语) 绪方进虑也授准#学,他一生共培差出3000名学生。在他的学生中间出 现不少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 如桥本左内、福 谕吉等 最初,以吉田松阴为代表的尊王攘夷派并不想推翻幕府,只是希望“幕 府真能一日感悟,奉皇救,率诸侯,安兆民,驭群夷” 无愧干“征夷大餐 军”的称号(吉田松阴语)。但是,在1858年幕府屈于压力与西方国家订立 不平等条约后,吉田松阴便开始有了倒幕的思想。当时他清楚地看到幕府的 统治已经病入膏盲, 不可救药,只有把它推翻,日本方能得救。他说 今之世界如旧屋颓厦”,必须“兴起一场大风将其颠覆”,然后 “代朽楹, 弃败椽,杂新材而再造者方为美观”,因此,他便和西乡隆盛等人来到京都 进行活动,与天皇及其近臣一道秘密策划“倒幕”。主持幕政的井伊直弼在 获知后, 于1858年10月突然下令速捕吉田松阴及西乡隆盛等人, 并且宣布 吉田等七名志 士死刑, 流放西乡隆盛于大岛,史称“安政大狱” 吉田松阴于1859年7月27日就义那一天,高声朗诵着辞世之诗“,泰然 自若地走向刑场。他死时年方29岁。 井伊直摇的高压手段并没有吓到反慕的志土1.1860年3月3日. 一些 武士把井伊直弼刺杀于江 的樱田门外 (三)倒慕运动 18581859年的“安改大狱”表明:慕府反动派不但坚决抵制任何改革 而且决心消灭任何反对者 1864年列强之炮轰下关,使人们感到攘夷及盲目 排外不但无补于事, 而且只能带来损失和恶果。因此 尊王攘夷派开始认识 到改良主义是行不通的,镶夷也是失策的,于是便毅然采取了倒到慕开国一 推翻幕府,学习西方以实现富国强兵一 一的决策。此后,尊王摆夷派就一变 而成为倒幕派,尊王夷运动也就发展为倒幕运动。这意味着资产阶级改良 主义运动转变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倒幕记 级司 士为领导的 具有 泛的社会阶级基础的革命运动。倒幕派的首要代表人物有高杉晋作、木户 允、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等人。倒幕派也得到豪农豪商 一城乡资产者和 新地主、富农的支持,因为这个资产阶级集团很早就不满幕府的封建统治, 而他们本身又软弱无力,为了反对幕府只能支持倒幕派。与倒幕派站在一起 的还有与幕府有深刻矛盾的西南强藩。 安政是当时的年号。 ”诗云:“吾今为田死,死不负君亲。悠悠天地事,鉴照在明神
村塾,从事讲学。他实行“有教无类”的原则,广收门徒于各个阶层,武士、 农民、商人、医生、僧侣等均可入塾求学。他尝言:“愈贵者愈迟钝,愈贱 者愈敏锐”,“育天下英才必起自无名小卒”。他竭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教育他们维护民族尊严,发扬民族自强精神。在幕藩体制下,统治者实行愚 民政策的结果,不仅普通群众,就是武士阶层也多不晓国家大事。“幕士不 知有皇室者、藩士不知有幕府者,不乏其人”(渡边修次郎语)。因此,松 下村塾的学生从吉田的教导中受到很大的教益。在这个村塾的简陋小屋里培 养出来的 80 名学生中,出现了以高杉晋作、木户孝允、山县有朋、伊藤博文、 井上馨等为代表的为明治维新立下不朽功勋的杰出人物达 37 人之多。无怪乎 有人说:“松下村塾乃一孵化颠覆德川幕府之卵的保育场”(德富猪一郎语)。 绪方洪庵也授徒讲学,他一生共培养出 3000 名学生,在他的学生中间出 现不少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如桥本左内、福泽谕吉等。 最初,以吉田松阴为代表的尊王攘夷派并不想推翻幕府,只是希望“幕 府真能一日感悟,奉皇敕,率诸侯,安兆民,驭群夷”,无愧于“征夷大将 军”的称号(吉田松阴语)。但是,在 1858 年幕府屈于压力与西方国家订立 不平等条约后,吉田松阴便开始有了倒幕的思想。当时他清楚地看到幕府的 统治已经病入膏盲,不可救药,只有把它推翻,日本方能得救。他说:“当 今之世界如旧屋颓厦”,必须“兴起一场大风将其颠覆”,然后“代朽楹, 弃败椽,杂新材而再造者方为美观”,因此,他便和西乡隆盛等人来到京都 进行活动,与天皇及其近臣一道秘密策划“倒幕”。主持幕政的井伊直弼在 获知后,于 1858 年 10 月突然下令逮捕吉田松阴及西乡隆盛等人,并且宣布 吉田等七名志士死刑,流放西乡隆盛于大岛,史称“安政①大狱”。 吉田松阴于 1859 年 7 月 27 日就义那一天,高声朗诵着辞世之诗②,泰然 自若地走向刑场。他死时年方 29 岁。 井伊直弼的高压手段并没有吓倒反幕的志士们。1860 年 3 月 3 日,一些 武士把井伊直弼刺杀于江户的樱田门外。 (三)倒幕运动 1858~1859 年的“安政大狱”表明:幕府反动派不但坚决抵制任何改革, 而且决心消灭任何反对者。1864 年列强之炮轰下关,使人们感到攘夷及盲目 排外不但无补于事,而且只能带来损失和恶果。因此,尊王攘夷派开始认识 到改良主义是行不通的,攘夷也是失策的,于是便毅然采取了倒幕开国—— 推翻幕府,学习西方以实现富国强兵——的决策。此后,尊王攘夷派就一变 而成为倒幕派,尊王攘夷运动也就发展为倒幕运动。这意味着资产阶级改良 主义运动转变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倒幕运动是下级武士为领导的、具有广 泛的社会阶级基础的革命运动。倒幕派的首要代表人物有高杉晋作、木户孝 允、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等人。倒幕派也得到豪农豪商——城乡资产者和 新地主、富农的支持,因为这个资产阶级集团很早就不满幕府的封建统治, 而他们本身又软弱无力,为了反对幕府只能支持倒幕派。与倒幕派站在一起 的还有与幕府有深刻矛盾的西南强藩。 ① 安政是当时的年号。 ② 诗云:“吾今为国死,死不负君亲。悠悠天地事,鉴照在明神
倒幕运动比起尊王演夷运动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不权表现在它用到幕去 代替幕政改革,用开因去取代攘夷,而且也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倒幕派在思想上虽然保留了尊王论, 但是又采纳了西方资产阶级 两院制议会的主张,这比尊王攘夷派的“东洋道德西洋艺”要进了一步。比 如,1867年6月由倒幕派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坂本龙马和中冈慎太郎等 人签订的“萨土盟约”就反映了这个思想,它提出了“参酌世界形势,王政 复古”的原则及成立有陪臣庶民参加的议事院的具体建议 而且个别的倒幕派, 如横井小楠的思想更前进了 一步。他早在1855年就 提出“天下之人才共理天下之政事”的主张。他向慕美国开国以来实行的资 产阶级民选制度,欣赏美国总统“让贤不传子,废君臣之义”, 认为西方资 产阶级民主符合儒家理想中的“三代治教”之精神。他甚至反对幕藩领主及 天皇的世袭制度 “嗟乎血统论 是岂顺天理?”的浩叹 可以说横 小楠是日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先驱。 不过,横井的思想在这个倒幕运动中并不占支配地位,占支配地位的是 大久保利通等人的思想主张。而且大久保利通等人的思想主张后来在明治维 新期间也未获全部采纳 倒幕派强调暴力。在他们看来, 要想推翻幕府统治, 舍使用武力 外别无他法。因此,他们很快地着手军事准备。 首先倡导军事准备的是高杉晋作。他曾受教于吉田松阴,有强列的爱国 思想,对祖国的命运极为关切。1862年他在上海看到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的 种种暴行,悚然动心,发誓要使日本避免蹈中国的覆辙,早日摆脱对外国的 从属地位。 他认为 要想拯救日 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 以它们为 榜样来改造日本的国家和社会,使其臻于富强:要想图谋国家富强,必须打 倒腐败透顶的幕府:要想打倒幕府,必须使用武力,从而必须建立新型的武 装队伍。1863年他掌管长州蕃政之后,便选拔材勇之士组成名为“奇兵队” 的新式军队。他在谈到选拔队员的标准时说:“食肉之士人等辈不堪用. 如欲编组新兵 务须矫正门阀之弊 不问士庶 ,加厚俸禄, 专募强健之人 为了组织、训练“奇兵队”,高杉晋作夙夜勤奋操劳。另 一位倒器派前原 诚专为他赋了一首诗曰:“军谋终夜剪青灯,晓闪旌旗气益增,凛冽寒风面 欲裂,马蹄踏破满街冰 高杉晋作的“奇兵队”组成后,蕃内其他人士也纷纷组织类似的武装队 伍 在长州藩内建立的这些新式武装队伍, 主要由武士 自耕农 兴地主及富农组成,比起幕府及各藩的旧式军队,不但成分新、武器新, 而且也接受新式训练,纪律严明,所以战斗力很强。长州藩的新式军队兵力 至少有5000人,这是一支精锐的倒到幕队伍 由于看到长州藩是倒幕运动的大本 墓油定派大军“征过”长州 第 “征讨 1864年8月,正值保守派上台掌握长州藩政,他们向幕府 表示恭顺,所以幕府军不战而胜。然而1866年第二次“征讨”却一败涂地 原因有四:第一,这时幕府已众叛亲离,过去支持幕府的大名多按兵不动。 第二,倒幕派武士通过政变掌握了长州政权,他们励精图治,加强军备,特 别是整顿“奇兵队”」 大大增强了战斗力。 6年1月长州与萨摩成 立同盟,这更增强了长州的力量 ,第四,战争引起物价腾贵,人民不堪其苦, 江户、大阪等地的城乡劳动人民接连暴动,从背后狠狠打击了幕府军队。 幕府的军事失败,导致了萨摩、土佐同盟(1867年6月)及萨摩、长州
倒幕运动比起尊王攘夷运动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不仅表现在它用倒幕去 代替幕政改革,用开国去取代攘夷,而且也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倒幕派在思想上虽然保留了尊王论,但是又采纳了西方资产阶级 两院制议会的主张,这比尊王攘夷派的“东洋道德西洋艺”要进了一步。比 如,1867 年 6 月由倒幕派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坂本龙马和中冈慎太郎等 人签订的“萨土盟约”就反映了这个思想,它提出了“参酌世界形势,王政 复古”的原则及成立有陪臣庶民参加的议事院的具体建议。 而且个别的倒幕派,如横井小楠的思想更前进了一步。他早在 1855 年就 提出“天下之人才共理天下之政事”的主张。他向慕美国开国以来实行的资 产阶级民选制度,欣赏美国总统“让贤不传子,废君臣之义”,认为西方资 产阶级民主符合儒家理想中的“三代治教”之精神。他甚至反对幕藩领主及 天皇的世袭制度,发出“嗟乎血统论,是岂顺天理?”的浩叹。可以说横井 小楠是日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先驱。 不过,横井的思想在这个倒幕运动中并不占支配地位,占支配地位的是 大久保利通等人的思想主张。而且大久保利通等人的思想主张后来在明治维 新期间也未获全部采纳。 第二,倒幕派强调暴力。在他们看来,要想推翻幕府统治,舍使用武力 外别无他法。因此,他们很快地着手军事准备。 首先倡导军事准备的是高杉晋作。他曾受教于吉田松阴,有强烈的爱国 思想,对祖国的命运极为关切。1862 年他在上海看到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的 种种暴行,悚然动心,发誓要使日本避免蹈中国的覆辙,早日摆脱对外国的 从属地位。他认为,要想拯救日本,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它们为 榜样来改造日本的国家和社会,使其臻于富强;要想图谋国家富强,必须打 倒腐败透顶的幕府;要想打倒幕府,必须使用武力,从而必须建立新型的武 装队伍。1863 年他掌管长州藩政之后,便选拔材勇之士组成名为“奇兵队” 的新式军队。他在谈到选拔队员的标准时说:“食肉之士人等辈不堪用. 如欲编组新兵,务须矫正门阀之弊,不问士庶,加厚俸禄,专募强健之人。” 为了组织、训练“奇兵队”,高杉晋作夙夜勤奋操劳。另一位倒幕派前原一 诚专为他赋了一首诗曰:“军谋终夜剪青灯,晓闪旌旗气益增,凛冽寒风面 欲裂,马蹄踏破满街冰。” 高杉晋作的“奇兵队”组成后,藩内其他人士也纷纷组织类似的武装队 伍。在长州藩内建立的这些新式武装队伍,主要由武士、“浪人”、自耕农、 新兴地主及富农组成,比起幕府及各藩的旧式军队,不但成分新、武器新, 而且也接受新式训练,纪律严明,所以战斗力很强。长州藩的新式军队兵力 至少有 5000 人,这是一支精锐的倒幕队伍。 由于看到长州藩是倒幕运动的大本营,幕府决定派大军“征讨”长州。 第一次“征讨”是 1864 年 8 月,正值保守派上台掌握长州藩政,他们向幕府 表示恭顺,所以幕府军不战而胜。然而 1866 年第二次“征讨”却一败涂地。 原因有四:第一,这时幕府已众叛亲离,过去支持幕府的大名多按兵不动。 第二,倒幕派武士通过政变掌握了长州政权,他们励精图治,加强军备,特 别是整顿“奇兵队”,大大增强了战斗力。第三,1866 年 1 月长州与萨摩成 立同盟,这更增强了长州的力量。第四,战争引起物价腾贵,人民不堪其苦, 江户、大阪等地的城乡劳动人民接连暴动,从背后狠狠打击了幕府军队。 幕府的军事失败,导致了萨摩、土佐同盟(1867 年 6 月)及萨摩、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