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在世界历史上,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已经发生过一次资 产阶级革命,那就是16世纪末的尼德兰革命。但是,它的影响是微小的, 而目革命的结果,尼德兰并沿有走上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而英国盗应 个大国用堆翻了封律制度。立了资木士义 度。这次革命也推动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加速了欧洲封建 制度的崩溃。在英国革命期间及革命后出现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哲学思想 也促进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兴起。因此,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标志了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节革命的背景 (一)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 早在15世纪末,在英国东部及西南地区就开始了圈地运动。这个运动 到16世纪未及17世纪初更加猛烈,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促成的。第一, 到16世纪末,由于工业的发展及城市的成长,增加了对于农产品的需求, 于是原料品及粮食价格扶摇直上。在这个情况下,经营生产粮食的大农场是 有利可图的,这就推动地主投入圈地运动的热潮。第二,到17世纪初,封 建的习惯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之间的差别越来越 地主看到 把土 出租络 农业资本家比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对自己更为有利。这也是刺激地主进行疯 狂的圈地的重要因素。 圈地运动造成了巨大的后果。第一,它实现了农业的直接生产者(农民】 与生产手段(土地)分离的过程,使英国成为原始积累的典型国家。脱离士 地的农民 方面为工业资本主义提供 方面也为工业创造了 场,因为农民消失的过程,也就是农民家庭手工业被破坏的过程。第二, 地的结果,在英国农村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地主对于农民的封挂削过 渡到农衣业资本家对农业工人的资本主义剥削。地主在圈地之后,往往把土地 出租给农业资本家,有的则自己经营资本主义农场 变而为农业资本家 农业资本家在 大规模的农场上采用雇佣劳动进行农业生 这种农场在经济 上相当于工业中的手工工场。把土地出租给农业资本家的地主所得的地租已 经不是封建地租,而是资本主义地租了。资本主义地租是建立在剥削农业工 人的剩余价值的基础上的,农业资本家把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地租交给地 主。因此, 地主便成了农业工人的间接的剥削者 由于粮食价格不断上涨 由于农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地主所得的资本主义地租总是提到很高的水 平,因之他们的收入是很可观的。进行了圈地的地主,无论是亲身经营资本 主义农场也好,还是把土地出租给农业资本家也好,他们都与资本主义发生
第一章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在世界历史上,在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已经发生过一次资 产阶级革命,那就是 16 世纪末的尼德兰革命。但是,它的影响是微小的, 而且革命的结果,尼德兰并没有走上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而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则第一次在欧洲的一个大国里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 度。这次革命也推动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加速了欧洲封建 制度的崩溃。在英国革命期间及革命后出现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哲学思想 也促进了 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兴起。因此,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标志了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节 革命的背景 (一)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 早在 15 世纪末,在英国东部及西南地区就开始了圈地运动。这个运动 到 16 世纪末及 17 世纪初更加猛烈了,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促成的。第一, 到 16 世纪末,由于工业的发展及城市的成长,增加了对于农产品的需求, 于是原料品及粮食价格扶摇直上。在这个情况下,经营生产粮食的大农场是 有利可图的,这就推动地主投入圈地运动的热潮。第二,到 17 世纪初,封 建的习惯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地主看到把土地出租给 农业资本家比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对自己更为有利。这也是刺激地主进行疯 狂的圈地的重要因素。 圈地运动造成了巨大的后果。第一,它实现了农业的直接生产者(农民) 与生产手段(土地)分离的过程,使英国成为原始积累的典型国家。脱离土 地的农民一方面为工业资本主义提供了劳动力,另一方面也为工业创造了市 场,因为农民消失的过程,也就是农民家庭手工业被破坏的过程。第二,圈 地的结果,在英国农村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地主对于农民的封建剥削过 渡到农业资本家对农业工人的资本主义剥削。地主在圈地之后,往往把土地 出租给农业资本家,有的则自己经营资本主义农场,一变而为农业资本家。 农业资本家在大规模的农场上采用雇佣劳动进行农业生产。这种农场在经济 上相当于工业中的手工工场。把土地出租给农业资本家的地主所得的地租已 经不是封建地租,而是资本主义地租了。资本主义地租是建立在剥削农业工 人的剩余价值的基础上的,农业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地租交给地 主。因此,地主便成了农业工人的间接的剥削者。由于粮食价格不断上涨, 由于农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地主所得的资本主义地租总是提到很高的水 平,因之他们的收入是很可观的。进行了圈地的地主,无论是亲身经营资本 主义农场也好,还是把土地出租给农业资本家也好,他们都与资本主义发生
密切的关系了, 有了很大的发展。17世纪上期,资本主义农场一般都使用人工肥料,在排水 及土壤改进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许多农场己使用新农具甚至农业机器了 (加播种机) ,这些农业技术及方法的改进,只有在大规模的资本主义农场 上才有口 能实现。结果,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因而产量比封建农业经济提 高了三四倍 不过,圈地运动及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到17世纪上期,只限于东部 及西南地区,而西北部及北部地区依然保存着古老的封建农业经济。处在地 主的封建剥削下面的农民,在法律上分为两种, 为白由持有农 一为公簿 持有农 地 建依附关系比前者为甚, 社会地位亦较前者为 不过二者都向地主缴纳封建地租。封建地租早在13、14世纪以来就已采取 货币地租形式,而且货币地租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公簿持有农除了向地主 缴纳封建地租外,还要负担一系列苛捐杂税:当本人死后子嗣继承份地时, 必须向地主缴纳“死后税”,在把土地转让给他人时,要纳“许可税”。地 还可以向公簿持有农 课以罚金, 并且强迫他们为 1己提供劳役 1647年长期国会登记册上的记载,在德拉姆郡南部斯托克顿主教的一所庄园 里,公簿持有农必须替地主修理水磨,替地主运粮食到德拉姆城,替地主收 割干草,否则要交纳40先令的免役金。他们“犯罪”时还得受庄园法庭审 判。实际上, 这一切县农权制金 影响,货币购买力大大 是许多地主不顾传统习惯,提高了货币地 额,从而加强了对于农民的剥削。 (二)工商业的发展 呢绒工业是英的“民族”工业,革命前呢绒生产遍及全国各个城市及 广大农村。早在16世纪,在呢绒业中就出现了资本主义因素,有的采取分 散的工场手工业形式,也有的发展到集中的手工工场阶段。有些集中的手工 工场的规模口相当大了,加伦墩商人:缪尔·米科在白己的工场里同时雇用 甘立只不可行销王国外 到17出幻上坐相 在古老的行 会手工业中也生长出资本主义要素来。行会的上层分子,亦即富裕的作坊主 人通过残酷地剥削工匠及学徒而致富,并且扩大了经营规模,因之这样的作 坊逐渐地便带有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性质。除了呢绒业而外,在制铁等部门 也产生了手工工场的组织形式。 随着工业的发展 对外贸易也兴隆起来。英国不但出口呢绒等工业产 品,而且还入口大量原料。英国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贸易公司进行的,其中 最古老的要算“商人冒险公司”。大商人每年从对外贸易中获利甚多。英国 商人还参加非洲奴求贸易,甚至有人从事海盗活动
密切的关系了,也就是都资产阶级化了。马克思把这样的贵族地主称为新贵 族,以有别于封建贵族。第三,在经过圈地后出现的资本主义农场上,生产 有了很大的发展。17 世纪上期,资本主义农场一般都使用人工肥料,在排水 及土壤改进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许多农场已使用新农具甚至农业机器了 (如播种机)。这些农业技术及方法的改进,只有在大规模的资本主义农场 上才有可能实现。结果,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因而产量比封建农业经济提 高了三四倍。 不过,圈地运动及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到 17 世纪上期,只限于东部 及西南地区,而西北部及北部地区依然保存着古老的封建农业经济。处在地 主的封建剥削下面的农民,在法律上分为两种,一为自由持有农,一为公簿 持有农。后者对地主的封建依附关系比前者为甚,社会地位亦较前者为低。 不过二者都向地主缴纳封建地租。封建地租早在 13、14 世纪以来就已采取 货币地租形式,而且货币地租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公簿持有农除了向地主 缴纳封建地租外,还要负担一系列苛捐杂税:当本人死后子嗣继承份地时, 必须向地主缴纳“死后税”,在把土地转让给他人时,要纳“许可税”。地 主还可以向公簿持有农任意课以罚金,并且强迫他们为自己提供劳役。据 1647 年长期国会登记册上的记载,在德拉姆郡南部斯托克顿主教的一所庄园 里,公簿持有农必须替地主修理水磨,替地主运粮食到德拉姆城,替地主收 割干草,否则要交纳 40 先令的免役金。他们“犯罪”时还得受庄园法庭审 判。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农奴制残余。到 17 世纪上半期,由于价格革命的 影响,货币购买力大大降低,于是许多地主不顾传统习惯,提高了货币地租 额,从而加强了对于农民的剥削。 (二) 工商业的发展 呢绒工业是英国的“民族”工业,革命前呢绒生产遍及全国各个城市及 广大农村。早在 16 世纪,在呢绒业中就出现了资本主义因素,有的采取分 散的工场手工业形式,也有的发展到集中的手工工场阶段。有些集中的手工 工场的规模已相当大了,如伦敦商人萨缪尔·米科在自己的工场里同时雇用 了数千个工人,其产品还可以行销于国外。到 17 世纪上半期,在古老的行 会手工业中也生长出资本主义要素来。行会的上层分子,亦即富裕的作坊主 人通过残酷地剥削工匠及学徒而致富,并且扩大了经营规模,因之这样的作 坊逐渐地便带有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性质。除了呢绒业而外,在制铁等部门 也产生了手工工场的组织形式。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外贸易也兴隆起来。英国不但出口呢绒等工业产 品,而且还入口大量原料。英国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贸易公司进行的,其中 最古老的要算“商人冒险公司”。大商人每年从对外贸易中获利甚多。英国 商人还参加非洲奴隶贸易,甚至有人从事海盗活动
手工工场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增长,推动了金融事业的发展。英国最早 履行银行职能的是“金匠 “金匠” 接受私人存款,也对外贷款和兑换货 币。这可以说是银行的萌芽。伦敦是英国贸易及金融事业的中心,而商业☒ 又是伦敦商业金融事业的中心。伦敦交易所开设于1568年,它不但在英国, 而且在全欧洲也有很大的影响。 的道来。到1了出幻上坐期。蓝仍是个农业国家农业在整个国 民经济中还占优势。到1665年, 英国农业资本(包括土地房屋及农具)价 值等于2.1亿镑,而其他的资本价值(包括工商业)只等于4000万镑。 英国的工商业与外国相比,也不算是最先进的,英国无论在生产技术和 产品质量上,都远远落后于荷兰和法国。英国工商业发展虽然不大,但是英 国资本主义总的发展却比欧洲其他国家有更大的成就。这是因为英国资本主 义在农业中的渗透程度,是为其他国家所不及的。 (三)经济变动下的英国社会阶级状况 圈地运动大大地改变了农村的阶级关系。 首先是原来是统一的贵族分裂 成为互相敌对的两大集团。在东部及西南部的农村里出现了直接间接与资本 主义农业发生关系的贵族 一新贵族。新贵族主要是从中、小贵族(乡绅 转变而来的,因为参加圈地的绝大多数是这些乡绅。 新贵族的十地财立不斯地扩大,宫利八世在宗教改革时拍卖的寺院 地 大部分落到新贵族手中。17世纪初国王詹如 地时,有 半为新贵族买去。1625~1634年的十年间全国出卖土地总值为23万镑 而新贵族仅仅133人就买到一半以上的土地。新贵族还投资到工商业,成为 身兼工商业者的土地所有者。同时,新贵族也经常由商人来补充自己的队 伍.很多大商人由买到 一变而为地主 他们从破产的封建贵族手中头 到土地后 出利 给农 业资本家, 收资本 、地柱 从而跻 于新贵族集 团。新贵族所处的地位异常优越, 他们和旧式封建贵族享受同样的特权及政 治地位,而经济地位却比旧贵族为高。就是和工商业资产阶级比起来,新声 族也有很多优截的条件,因为他们本身多半相任地方官吏,可以利用特权及 政治地位发展自己的经济 断贵族的地 产事实上不是封律性的财产 而是资 产阶级性的财 。他们的经济与工业资本主 互相适应 因而他们与资 级的经济利益是一致的。而且由于有的新贵族兼营工商业,也由于新贵族不 新由商人补充,所以新贵族与资立阶级之间便自然而然地律立了同盟。新贵 族的国会议员在下院充当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在法院里以陪审员的身份袒护 资产阶级的利益。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在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联盟中,后 者总是 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新贵族也有其苦恼,这是因为他们受到骑士领有制的压抑。在英 国,从中世纪以来一直保存着所谓骑士领有制,在这个制度下,英国每一个
手工工场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增长,推动了金融事业的发展。英国最早 履行银行职能的是“金匠”,“金匠”接受私人存款,也对外贷款和兑换货 币。这可以说是银行的萌芽。伦敦是英国贸易及金融事业的中心,而商业区 又是伦敦商业金融事业的中心。伦敦交易所开设于 1568 年,它不但在英国, 而且在全欧洲也有很大的影响。 总的说来,到 17 世纪上半期,英国仍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在整个国 民经济中还占优势。到 1665 年,英国农业资本(包括土地房屋及农具)价 值等于 2.1 亿镑,而其他的资本价值(包括工商业)只等于 4000 万镑。 英国的工商业与外国相比,也不算是最先进的,英国无论在生产技术和 产品质量上,都远远落后于荷兰和法国。英国工商业发展虽然不大,但是英 国资本主义总的发展却比欧洲其他国家有更大的成就。这是因为英国资本主 义在农业中的渗透程度,是为其他国家所不及的。 (三)经济变动下的英国社会阶级状况 圈地运动大大地改变了农村的阶级关系。首先是原来是统一的贵族分裂 成为互相敌对的两大集团。在东部及西南部的农村里出现了直接间接与资本 主义农业发生关系的贵族——新贵族。新贵族主要是从中、小贵族(乡绅) 转变而来的,因为参加圈地的绝大多数是这些乡绅。 新贵族的土地财产不断地扩大,亨利八世在宗教改革时拍卖的寺院土 地,大部分落到新贵族手中。17 世纪初国王詹姆士一世出卖王领土地时,有 一半为新贵族买去。1625~1634 年的十年间全国出卖土地总值为 23 万镑, 而新贵族仅仅 133 人就买到一半以上的土地。新贵族还投资到工商业,成为 身兼工商业者的土地所有者。同时,新贵族也经常由商人来补充自己的队 伍,很多大商人由于买到土地一变而为地主。他们从破产的封建贵族手中买 到土地后,就出租给农业资本家,坐收资本主义地租,从而跻身于新贵族集 团。新贵族所处的地位异常优越,他们和旧式封建贵族享受同样的特权及政 治地位,而经济地位却比旧贵族为高。就是和工商业资产阶级比起来,新贵 族也有很多优越的条件,因为他们本身多半担任地方官吏,可以利用特权及 政治地位发展自己的经济。新贵族的地产事实上不是封建性的财产,而是资 产阶级性的财产。他们的经济与工业资本主义互相适应,因而他们与资产阶 级的经济利益是一致的。而且由于有的新贵族兼营工商业,也由于新贵族不 断由商人补充,所以新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便自然而然地建立了同盟。新贵 族的国会议员在下院充当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在法院里以陪审员的身份袒护 资产阶级的利益。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联盟中,后 者总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新贵族也有其苦恼,这是因为他们受到骑士领有制的压抑。在英 国,从中世纪以来一直保存着所谓骑士领有制,在这个制度下,英国每一个
地主的土地都不算是他自己的私有财产。在法律上,国王是全国最高的土地 所有者,全国土地都属于他所有,而地主贵族的土地则被认为是从国王那里 领到的,因此地主的土地所有权是有条件的,他的领有土地,是以向国王履 行一定的封建义务为前提的。最早,贵族地主为了履行封建义务,必须为国 王服军役。从12世纪以来,这个义务又为“盾牌钱”所代替,即由地主缴 纳货币 税, 以代替服军役。 除“盾牌钱”以外, 地主还要负担各种贡际 其中有所谓“ 助钱 ,这是地主的长子接受骑士衔、长女出嫁以及国王作战 被俘时为了拿钱赎取而必须缴纳的。其次是继承税,亦即地主子嗣继承采邑 时所应纳的税。以上总称为骑士捐。但是,使地主更难以忍受的是,在骑士 领有制下面,在他们死后而子女尚未成人时,他们的土地要暂时归国王所派 来的官 在管 国王甚至 干涉地 L的婚姻问题 如果当主 人不愿受干涉的话,必须缴纳“婚姻费 其数量也是不少的。 于女成年时 还必须向国王纳特别捐,然后才能领回土地。此外,在国王官吏管理土地期 间,他们还任意侵吞地主财产。而且,在16、17世纪,国王还以最高土地 所右的身公 干洗地主的图地, 并且对圈地者处以罚金。17世纪初,地主 由于圈地而纳给国王的罚金,构成国王收 、的主要来源 总之,封建的骑士领有制到17世纪已经与大部分的土地所有者阶级的 存在条件处于尖锐的矛盾状态。新贵族的土地所有制在经济上并不是封建 的,而是资产阶级的,但是在法律上,他们的土地所有权却继续受到国王的 限制 这过王的们的发为不利因 他们迫切要求废除骑士领有制 以便把自己的封建财产 变》 无条件的资产阶级私有财产 未参加圈地运动的封建贵族依旧经营古老的封建经济,靠剥削农民的封 建地租而生活。他们中间还有不少人担任官职或国教教会僧侣。“价格革命” 的结果.他们的固定的地租收入减少了,因而他们的生活下降,负情累累者 大右人在 亦复不少。 这些旧贵族虽然经济地位下降了 但是他们在政治上是统治阶级,他们的命运是与封建专制制度 紧密地联在 起的。因此,他们和国教教会的僧侣一样,都是最反动的集团。 资产阶级句括农业资本家和城市工商业资立阶级。农业资本家有不少人 是从自由持有农转化而来的,他们经营资本主义农场,使用雇佣工人。16世 纪的“价格革命” 使他们发财 以他们在经济地位上 与新贵族相埒 随着手工工场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势力也有所抬头。但是在城市资产阶 级中间势力最大的是大商人大金融家。大金融家很早就与宫廷发生关系,并 且扮演了向国家放贷的高利贷者的角色。大商人也占有重要地位。16世纪末 及17世纪初,英国专制政府实行贸易独占制度:在对外贸易方面,只有从 政府领取特 许状的贸易公司方能在 地区进行独占 般商人不得 足其间。因此,参加独占贸易公司的大商人,个个发了大财。这样的大商人 全国只有两百人左右。大独占贸易公司靠独占地位而任意高拾物价,因之经 过这些公司从海外购买原料的手工工场也大吃其亏。在这个清况下,广大
地主的土地都不算是他自己的私有财产。在法律上,国王是全国最高的土地 所有者,全国土地都属于他所有,而地主贵族的土地则被认为是从国王那里 领到的,因此地主的土地所有权是有条件的,他的领有土地,是以向国王履 行一定的封建义务为前提的。最早,贵族地主为了履行封建义务,必须为国 王服军役。从 12 世纪以来,这个义务又为“盾牌钱”所代替,即由地主缴 纳货币捐税,以代替服军役。除“盾牌钱”以外,地主还要负担各种贡赋, 其中有所谓“助钱”,这是地主的长子接受骑士衔、长女出嫁以及国王作战 被俘时为了拿钱赎取而必须缴纳的。其次是继承税,亦即地主子嗣继承采邑 时所应纳的税。以上总称为骑士捐。但是,使地主更难以忍受的是,在骑士 领有制下面,在他们死后而子女尚未成人时,他们的土地要暂时归国王所派 来的官吏管理。在管理期间,国王甚至干涉地主女儿的婚姻问题,如果当事 人不愿受干涉的话,必须缴纳“婚姻费”,其数量也是不少的。子女成年时, 还必须向国王纳特别捐,然后才能领回土地。此外,在国王官吏管理土地期 间,他们还任意侵吞地主财产。而且,在 16、17 世纪,国王还以最高土地 所有者的身份,干涉地主的圈地,并且对圈地者处以罚金。17 世纪初,地主 由于圈地而纳给国王的罚金,构成国王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总之,封建的骑士领有制到 17 世纪已经与大部分的土地所有者阶级的 存在条件处于尖锐的矛盾状态。新贵族的土地所有制在经济上并不是封建 的,而是资产阶级的,但是在法律上,他们的土地所有权却继续受到国王的 限制,这对于他们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他们迫切要求废除骑士领有制, 以便把自己的封建财产变为无条件的资产阶级私有财产。 未参加圈地运动的封建贵族依旧经营古老的封建经济,靠剥削农民的封 建地租而生活。他们中间还有不少人担任官职或国教教会僧侣。“价格革命” 的结果,他们的固定的地租收入减少了,因而他们的生活下降,负债累累者, 大有人在,因而变卖土地者,亦复不少。这些旧贵族虽然经济地位下降了, 但是他们在政治上是统治阶级,他们的命运是与封建专制制度紧密地联在一 起的。因此,他们和国教教会的僧侣一样,都是最反动的集团。 资产阶级包括农业资本家和城市工商业资产阶级。农业资本家有不少人 是从自由持有农转化而来的,他们经营资本主义农场,使用雇佣工人。16 世 纪的“价格革命”使他们发财了,所以他们在经济地位上,与新贵族相埒。 随着手工工场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势力也有所抬头。但是在城市资产阶 级中间势力最大的是大商人大金融家。大金融家很早就与宫廷发生关系,并 且扮演了向国家放贷的高利贷者的角色。大商人也占有重要地位。16 世纪末 及 17 世纪初,英国专制政府实行贸易独占制度:在对外贸易方面,只有从 政府领取特许状的贸易公司方能在指定地区进行独占贸易,一般商人不得插 足其间。因此,参加独占贸易公司的大商人,个个发了大财。这样的大商人, 全国只有两百人左右。大独占贸易公司靠独占地位而任意高抬物价,因之经 过这些公司从海外购买原料的手工工场也大吃其亏。在这个情况下,广大
中、小商人及手工工场主都反对独占制度 在农村,人口众多的仍是以公簿持有农为主的自耕农,他们负担着沉重 的封建义务,因此他们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使自己的份地成为自己 的真正的财产。在圈地中失去土地的农民流浪者,生活无着,到处靠乞讨为 生,其艰难困苦,是一言难尽的。他们渴望收回失去的土地,并且使土地变 为白口的财立 ,在资本主义农场中劳动的农业工人 其状况也并不好多少 其工资甚为菲薄,远远落在粮食价格后面。在1540一1640年的100年间, 小麦价格上升三倍,而工资只增加两倍。 在手工工场中工作的雇佣工人,也极度贫困,其工资收入远远不足以糊 口。手工业作坊的工匠及学徒,在师傅的剥削下, 也讨过若半饥半物的牛活」 城市劳动人民也备受专制国家的政治压迫 他们享受不到任何自由及权利 他们也被剥夺了选举权,政府官吏及地方贵族可以任意欺凌他们 残酷的剥肖削及地主的圈地行为, 一再引起劳动人民的反抗。农民反对封 建地主剥削的斗争,反对圈地的斗争,一直没有间断。城市劳动者反抗言人 的斗争以及反对专制政府的税吏和地方治安法官的斗争,也此伏彼起。 进入17世纪以后 新的 更大规模的发展。 1607年5日 英 国中部的农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圈地斗争,数千农民,自称为“平等派” 手持镰刀和棍棒、叉子,动手拆毁栅栏,填平沟洫,夺回被圈的土地。他们 坚决表示:“宁肯英勇地死去,也不愿缓慢地死于贫困。”附近的居民运来 食物 、工具,以支持他们的斗争。但是,这次运动遭到无情的镇压。到17 记20年代, 仪民 发, 席卷了西部及南部各君 20年 代 反圈地运动在东部诸郡也高涨起来,自称“沼泽派”的农民英勇地反抗地主 圈占公共沼泽地的行为。 城市的反抗斗争也加强了。1617年,在伦敦爆发了手工业作坊学徒工运 动,1622年,格罗斯特郡又发生失业工人的暴动,失业者成群结队闯进富人 家中,夺走食物。1639 ~1640年在伦敦又出现了失业工人及贫民的示威运 动。 (四)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清教徒运动 和西欧其他国家一样,英国早先也是个天主教国家, 到16世纪也发生 了宗教改革。不过,英国的宗教改革是在国王亨利八世手中完成的。在这次 宗教改革中,享利八世切新了英国教会与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关系,并日在 1534年宣布自己为英用教会的首脑,同时封闭了七百多所天主教寺院,没服 了寺院的士地。经过宗教改革后的英国教会称为实 吉利国教教会(简称国教 教会),其教义、组织及仪式与原来的天主教教会无重大区别,仍保存了 教制及各级教会的士土地财产。与天主教不同的只是在于它的最高领导权从罗 马教皇转到英国国王手中罢了。诚然,在伊丽莎白时代,英国国教教义发生
中、小商人及手工工场主都反对独占制度。 在农村,人口众多的仍是以公簿持有农为主的自耕农,他们负担着沉重 的封建义务,因此他们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使自己的份地成为自己 的真正的财产。在圈地中失去土地的农民流浪者,生活无着,到处靠乞讨为 生,其艰难困苦,是一言难尽的。他们渴望收回失去的土地,并且使土地变 为自己的财产。在资本主义农场中劳动的农业工人,其状况也并不好多少, 其工资甚为菲薄,远远落在粮食价格后面。在 1540~1640 年的 100 年间, 小麦价格上升三倍,而工资只增加两倍。 在手工工场中工作的雇佣工人,也极度贫困,其工资收入远远不足以糊 口。手工业作坊的工匠及学徒,在师傅的剥削下,也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 城市劳动人民也备受专制国家的政治压迫,他们享受不到任何自由及权利, 他们也被剥夺了选举权,政府官吏及地方贵族可以任意欺凌他们。 残酷的剥削及地主的圈地行为,一再引起劳动人民的反抗。农民反对封 建地主剥削的斗争,反对圈地的斗争,一直没有间断。城市劳动者反抗富人 的斗争以及反对专制政府的税吏和地方治安法官的斗争,也此伏彼起。 进入 17 世纪以后,斗争有了新的、更大规模的发展。1607 年 5 月,英 国中部的农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圈地斗争,数千农民,自称为“平等派”, 手持镰刀和棍棒、叉子,动手拆毁栅栏,填平沟洫,夺回被圈的土地。他们 坚决表示:“宁肯英勇地死去,也不愿缓慢地死于贫困。”附近的居民运来 食物、工具,以支持他们的斗争。但是,这次运动遭到无情的镇压。到 17 世纪 20 年代,农民运动又勃然爆发,席卷了西部及南部各郡。到 30 年代, 反圈地运动在东部诸郡也高涨起来,自称“沼泽派”的农民英勇地反抗地主 圈占公共沼泽地的行为。 城市的反抗斗争也加强了。1617 年,在伦敦爆发了手工业作坊学徒工运 动,1622 年,格罗斯特郡又发生失业工人的暴动,失业者成群结队闯进富人 家中,夺走食物。1639~1640 年在伦敦又出现了失业工人及贫民的示威运 动。 (四)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清教徒运动 和西欧其他国家一样,英国早先也是个天主教国家,到 16 世纪也发生 了宗教改革。不过,英国的宗教改革是在国王亨利八世手中完成的。在这次 宗教改革中,亨利八世切断了英国教会与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关系,并且在 1534 年宣布自己为英国教会的首脑,同时封闭了七百多所天主教寺院,没收 了寺院的土地。经过宗教改革后的英国教会称为英吉利国教教会(简称国教 教会),其教义、组织及仪式与原来的天主教教会无重大区别,仍保存了主 教制及各级教会的土地财产。与天主教不同的只是在于它的最高领导权从罗 马教皇转到英国国王手中罢了。诚然,在伊丽莎白时代,英国国教教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