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复习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 均无分 1.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结构中遵循“快乐原则”的部分是(B) A自我 B本我C超我D意识 2.在长期进行心理分析的过程中,来访者会把自己对父母、亲人等的感情和情绪 依恋关系转移到辅导员身上,把他作为自己的父母、亲人等,这是(B) A阻抗B.移情C阐释 D.自由联想 3.下列不是心理冲突表现的是(C) A.个人同时存在着相互对立或排斥的动机冲突 B.B.实现某种目标应采取的途径与方法的取舍冲突 C.合理化 D行为动机与内心标准的冲突 4将某些不愉快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象,与来访者的行为症状联系起 来,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这种行为转变法是(C) A暴露法B系统脱敏法C厌恶法D放松法 5在民主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中小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善于与人相处,情绪 健康,个性发展全面,这主要表明下列哪个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B) A父母亲的婚姻关系 B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及教养方式 C.父母亲的职业 D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 6.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不包括(C) A.基本目标和任务一致B.职能互相衔接C.工作方法一致D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融合 7.辅导员放下个人的参照标准,设身处地从来访者的立场去看待问题,这是(A) A移情的理解B无条件的积极尊重C.真诚D关注 8.下列哪个选项是行为转变法的基本原理?(A) A人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或消除 B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焦虑情绪 C通过改变来访者对自己、对他人或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所呈现出的心理问题 D.人是有理性的,在适合的环境下,会努力朝向潜能充分发展的方向前进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常用的榜样引导法的是(C A媒体教学B参观C.小品表演D访问 10.卡尔·罗杰斯创立了下列哪种心理辅导方法?(C) A精神分析法B系统脱敏法C.个人中心法D.合理情绪疗法 11.下列选项中不是发展性辅导特点的是(A) A辅导对象是在适应方面发生困难的正常人B致力于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C.强调发展的原则 D解决学生开发自我潜能的问题 12.下列关于认知重建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重视来访者的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 B主要代表人物是贝克、艾里斯 C.辅导员扮演的是教师与指导者的角色 D它是心理辅导理论的第三势力 13辅导人员直截了当地指示来访者做什么和说什么,这种影响技术是(D) A解释 B指导 C.自我开放D影响性摘要 14在强调社会文化和环境对人的幼年心理和人际关系的影响的精神分析学说修 正者中,有下列哪位心理学家?() A艾里克森B斯金纳C.艾里斯D贝克 15通过测量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 做出推论和数量分析的科学手段称之为(A A心理测验 B心理评估C.问卷法D心理分析 16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B) A.华生 班杜拉 17.人应付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是(A) A心理防御机制 B心理应激 C.心理冲突 D挫折
1 心理健康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 均无分 1.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结构中遵循“快乐原则”的部分是( B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D.意识 2.在长期进行心理分析的过程中,来访者会把自己对父母、亲人等的感情和情绪 依恋关系转移到辅导员身上,把他作为自己的父母、亲人等,这是( B ) A.阻抗 B.移情 C.阐释 D.自由联想 3.下列不是心理冲突表现的是( C ) A. 个人同时存在着相互对立或排斥的动机冲突 B. B.实现某种目标应采取的途径与方法的取舍冲突 C.合理化 D.行为动机与内心标准的冲突 4.将某些不愉快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象,与来访者的行为症状联系起 来,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这种行为转变法是( C ) A.暴露法 B.系统脱敏法 C.厌恶法 D.放松法 5.在民主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中小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善于与人相处,情绪 健康,个性发展全面,这主要表明下列哪个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B ) A.父母亲的婚姻关系 B.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及教养方式 C.父母亲的职业 D.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 6.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不包括( C ) A.基本目标和任务一致 B.职能互相衔接 C.工作方法一致 D.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融合 7.辅导员放下个人的参照标准,设身处地从来访者的立场去看待问题,这是( A) A.移情的理解 B.无条件的积极尊重 C.真诚 D.关注 8.下列哪个选项是行为转变法的基本原理?( A ) A.人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或消除 B.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焦虑情绪 C.通过改变来访者对自己、对他人或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所呈现出的心理问题 D.人是有理性的,在适合的环境下,会努力朝向潜能充分发展的方向前进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常用的榜样引导法的是( C ) A.媒体教学 B.参观 C.小品表演 D.访问 10.卡尔·罗杰斯创立了下列哪种心理辅导方法?( C) A.精神分析法 B.系统脱敏法 C.个人中心法 D.合理情绪疗法 11.下列选项中不是发展性辅导特点的是( A ) A.辅导对象是在适应方面发生困难的正常人 B.致力于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C.强调发展的原则 D.解决学生开发自我潜能的问题 12.下列关于认知重建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重视来访者的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 B.主要代表人物是贝克、艾里斯 C.辅导员扮演的是教师与指导者的角色 D.它是心理辅导理论的第三势力 13.辅导人员直截了当地指示来访者做什么和说什么,这种影响技术是( D ) A.解释 B.指导 C.自我开放 D.影响性摘要 14.在强调社会文化和环境对人的幼年心理和人际关系的影响的精神分析学说修 正者中,有下列哪位心理学家?( ) A.艾里克森 B.斯金纳 C.艾里斯 D.贝克 15.通过测量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 做出推论和数量分析的科学手段称之为( A) A.心理测验 B.心理评估 C.问卷法 D.心理分析 16.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B) A.华生 B.斯金纳 C.艾森克 D.班杜拉 17.人应付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是( A) A.心理防御机制 B.心理应激 C.心理冲突 D.挫折
18脑力激荡法属于下列哪种心理辅导课程教学方法?(B) A角色扮演法B价值观辨析法 C.榜样引导法 D行为强化法 19心理辅导的指导与帮助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是(C) A建立辅导关系B掌握学生材料C制定辅导目标D.进行分析诊断 20.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适应性辅导的特点? A辅导对象是在适应方面发生困难的正常人 B强调教育的原则 C.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正常需要与其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冲突 D致力于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21精神分析法的主要辅导目标是(A) A使潜意识意识化,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B.消除不良行为,代之以更有效 能的行为 C提供一个安全和信任的辅导气氛 D帮助来访者找出他头脑中不合理的、扭曲的观念,并建立较为现实的认知问题的 思维方法 22根据心理评估的目的和任务,通过与来访者面对面的交谈方式,直接收集评估资 料的方法称之为(C) A问卷法 B测验法 C.谈话法 D观察法 23把每个来访者都看成是独特而有价值的人,既接纳他的长处,也宽容他的短处, 这是(B) A移情的理解 B无条件的积极尊重C.真诚 D同情 2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心理辅导目标的特征?( A强调教育的原则 B立足点是面向未来 C.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D辅导是多层面的 25.艾里斯是下列哪种心理辅导方法的创始人?(C) A个人中心法 B.系统脱敏法 C.合理情绪疗法D精神分析法 2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 A性别和年龄因素 B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 C.心理防御机制 挫折 27.媒体教学属于下列哪种心理辅导课程教学方法?(C) A角色扮演法 B价值观辨析法C榜样引导法 D行为强化法 28辅导人员把来访者所表达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综合,并以提纲的方式表达 出来,这是下列哪一种倾听技术?(C) A.重复 B询问 C摘要 .情感反应 29学校心理辅导从目标和内容上可分为(C) A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辅导 B认知发展辅导和个性完善辅导 C适应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 D心理辅导课和小组辅导 30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D) A人格测验 B心理健康测验 C职业心理测验D智力测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者包括下列哪些心理学家?(ABCD A荣格B阿德勒 C.弗洛姆D霍妮 32下列选项中哪些是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AC) A角色扮演法B价值观辨析法C榜样引导法D个人中心法 33下列哪些选项是学校心理辅导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BC) A进行分析诊断B建立辅导关系C.掌握学生的材料D追踪调查 34下列选项中哪些是中小学生常见的神经症?(CD) A抑郁症B.强迫症C焦虑症D学校恐怖症 35下列哪些选项是心理评估应遵循的原则?(ABC) 2
2 18.脑力激荡法属于下列哪种心理辅导课程教学方法?( B) A.角色扮演法 B.价值观辨析法 C.榜样引导法 D.行为强化法 19.心理辅导的指导与帮助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是( C) A.建立辅导关系 B.掌握学生材料 C.制定辅导目标 D.进行分析诊断 20.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适应性辅导的特点?( ) A.辅导对象是在适应方面发生困难的正常人 B.强调教育的原则 C.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正常需要与其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冲突 D.致力于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21.精神分析法的主要辅导目标是( A) A.使潜意识意识化,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 B.消除不良行为,代之以更有效 能的行为 C.提供一个安全和信任的辅导气氛 D.帮助来访者找出他头脑中不合理的、扭曲的观念,并建立较为现实的认知问题的 思维方法 22.根据心理评估的目的和任务,通过与来访者面对面的交谈方式,直接收集评估资 料的方法称之为 ( C) A.问卷法 B.测验法 C.谈话法 D.观察法 23.把每个来访者都看成是独特而有价值的人,既接纳他的长处,也宽容他的短处, 这是( B) A.移情的理解 B.无条件的积极尊重 C.真诚 D.同情 2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心理辅导目标的特征?( ) A.强调教育的原则 B.立足点是面向未来 C.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D.辅导是多层面的 25.艾里斯是下列哪种心理辅导方法的创始人?( C) A.个人中心法 B.系统脱敏法 C.合理情绪疗法 D.精神分析法 2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 ) A.性别和年龄因素 B.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 C.心理防御机制 D.挫折 27.媒体教学属于下列哪种心理辅导课程教学方法?( C) A.角色扮演法 B.价值观辨析法 C.榜样引导法 D.行为强化法 28.辅导人员把来访者所表达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综合,并以提纲的方式表达 出来,这是下列哪 一种倾听技术?( C) A.重复 B.询问 C.摘要 D.情感反应 29.学校心理辅导从目标和内容上可分为( C) A.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辅导 B.认知发展辅导和个性完善辅导 C.适应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 D.心理辅导课和小组辅导 30.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 D) A.人格测验 B.心理健康测验 C.职业心理测验 D.智力测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者包括下列哪些心理学家?(ABCD)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姆 D.霍妮 32.下列选项中哪些是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 AC) A.角色扮演法 B.价值观辨析法 C.榜样引导法 D.个人中心法 33.下列哪些选项是学校心理辅导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 BC) A.进行分析诊断 B.建立辅导关系 C.掌握学生的材料 D.追踪调查 34.下列选项中哪些是中小学生常见的神经症?(CD ) A.抑郁症 B.强迫症 C.焦虑症 D.学校恐怖症 35.下列哪些选项是心理评估应遵循的原则?(ABC )
A综合性原则B保密性原则C.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性结合的原则D动态性原则 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AD) A亲子关系B.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及教养方式C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及 个性D家庭成员的关系和气氛 37.常用的心理观察方法有(ABC) A、时间取样法B事件取样法C谈话法 D轶事记录法 38精神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包括以下哪些理论?(ABC) A潜意识理论B.人格结构理论C.性欲学说D.释梦 39行为转变常用的辅导方法有(ABD) A阻抗B系统脱敏法C.代币法 D自我指导训练 40心理评估的过程包括下列哪几个步骤?(ABCD) A收集资料 B.确定评估目标C追踪调查 D综合评定 填空题(本大题12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41.心理辅导的指导帮助阶段要完成的三项任务是:制定辅导目标、完善辅导计 划和实施指导帮助。 42.心理辅导共分为开始阶段、中间阶段和巩固结束阶段 43心理测验具有间接性、相对性 客观性 和科学性的特点 44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包括小组讨论法、两难问题法和脑力激荡法 45行为强化中的奖励一般可分为社会性奖励、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46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_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 矛盾心理状态 47.在心理辅导中倾听的技术重在引导来访者自我探索_、自我认识_,辅导人员 侧重于听,对来访者起支持作用 48问卷法是以问卷为调查工具获取资料的,而观察法和谈话法是辅导员与来 访者面对面口头交谈获得的 49精神分析的辅导方法主要有反移情_、移情、阻抗和阐释 50罗杰斯指出:“辅导的成功主要并非依赖辅导员技巧的高低,而依赖于辅导员 是否具有某种态度 51.心理卫生有两重含义,一是心理卫生是人的_心理健康_:二是增进人的心理健 康。 52中小学心理辅导人员应具备的专门素质包括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特殊的职 业首道德、特殊的智能结构和 53现实生活中人的基本心理冲突可分为趋 一趋冲突、避一避冲突和趋一避冲突 54心理测验按功能分可分为能力测验、人格测验和智力测验 55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56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 57常用的角色扮演法包括相声表演、哑剧表演、角色互换及小品表演 58合理宣泄分为情绪宣泄和行为宣泄。 59在人际交往中,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情感则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调节因 素,而行为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 60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包括自我意识良好、社会功能良好、良好的人际关系 和积极劳动实践四个方面。 61.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人员与来访者之间的交流包括两种方式,即实时交 流和延时交流。 2辅导中询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开放式询问,一种是封闭式询问。 63心理评估要遵循保密性原则,但当来访者可能会泄露保密资料_可以与有关部 门及时沟通 64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包括形态发育、_功能发育和性发育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65心理评估的整体性原则 在心理评估过程中,要运用系统观点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及影响因素之 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整合研究,同时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进行多层次、多水 平的系统分析 66系统脱敏法p229
3 A.综合性原则 B.保密性原则 C.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性结合的原则 D.动态性原则 36.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AD) A.亲子关系 B.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及教养方式 C.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及 个性 D.家庭成员的关系和气氛 37.常用的心理观察方法有(ABC) A、.时间取样法 B.事件取样法 C.谈话法 D.轶事记录法 38.精神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包括以下哪些理论?(ABC) A.潜意识理论 B.人格结构理论 C.性欲学说 D.释梦 39.行为转变常用的辅导方法有(ABD) A.阻抗 B.系统脱敏法 C.代币法 D.自我指导训练 40.心理评估的过程包括下列哪几个步骤?(ABCD) A.收集资料 B.确定评估目标 C.追踪调查 D.综合评定 三、填空题(本大题 12 小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41.心理辅导的指导帮助阶段要完成的三项任务是:制定辅导目标、__完善辅导计 划__和实施指导帮助。 42.心理辅导共分为开始阶段、__中间阶段_____和巩固结束阶段。 43.心理测验具有间接性、___相对性____、_客观性______和科学性的特点。 44.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包括小组讨论法、__两难问题法__和脑力激荡法。 45.行为强化中的奖励一般可分为社会性奖励、物质奖励和__精神奖励__。 46.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_同时__出现时产生的一种 矛盾心理状态。 47.在心理辅导中倾听的技术重在引导来访者_自我探索_、_自我认识_,辅导人员 侧重于听,对来访者起支持作用。 48.问卷法是以问卷为__调查工具_获取资料的,而观察法和谈话法是辅导员与来 访者面对面 口头交谈_获得的。 49.精神分析的辅导方法主要有_反移情_、移情、阻抗和阐释。 50.罗杰斯指出:“辅导的成功主要并非依赖辅导员技巧的高低,而依赖于辅导员 是否具有某种__态度__。” 51.心理卫生有两重含义,一是心理卫生是人的_心理健康_;二是增进人的心理健 康。 52.中小学心理辅导人员应具备的专门素质包括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特殊的职 业首道德、特殊的智能结构和______。53.现实生活中人的基本心理冲突可分为趋 一趋冲突、避一避冲突和_趋一避冲突__ 。 54.心理测验按功能分可分为能力测验、人格测验和__智力测验__。 55.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即意识、___前意识__和潜意识。 56.人本主义理论认为_自我实现_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 57.常用的角色扮演法包括相声表演、哑剧表演、__角色互换___及小品表演。 58.合理宣泄分为____情绪_宣泄和__行为___宣泄。 59.在人际交往中,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情感则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调节因 素,而__行为___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 60.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包括自我意识良好、社会功能良好、__良好的人际关系__ 和积极劳动实践四个方面。 61.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人员与来访者之间的交流包括两种方式,即__实时交 流___和___延时交流。 62.辅导中询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__开放式询问,一种是__封闭式____询问。 63.心理评估要遵循保密性原则,但当来访者可能会_泄露保密资料__可以与有关部 门及时沟通。 64.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包括形态发育、__功能发育___和性发育。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65.心理评估的整体性原则 在心理评估过程中,要运用系统观点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及影响因素之 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整合研究,同时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进行多层次、多水 平的系统分析。 66.系统脱敏法 p229
67榜样引导法榜样引导法。教师利用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 行为的观察,使自身受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言行,从而实现受辅导的目的榜样 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符号性的(如通过传播媒介呈现的榜样) 68影响性摘要是咨询者将自己要谈的信息组织整理以后以简明扼要 的形式向来访者表达出来的技巧 69挫折是一种主观感觉,它是在个体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在个体 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感到灰心丧气的—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70问卷法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 或征询意见的方法。问卷是研究者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技术,它的性质 重在对个人意见、态度和兴趣的调查 71强化不相容反应这一方法是把不强化那个不合社会要求的反应同 强化另一个与顺应不良行为显然对抗的合乎社会要求的反应相结合借 以消除顺应不良反应的方法。例如,上课有的学生爱做小动作、不认真听 讲老师可以给予认真听讲的学生奖励, 72心身疾病p203第二段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73简述哪些生活事件可引起中小学生的心理应激,以及心理应激对学生心理健康 的影响 (网上的,不知正误) 答:如睡眠不足,学习成绩差有压力,与同学关系不和谐,亲人遭受意外事故等 等情况下都可能引起中小学生的心理应激 心理上的应激反应通常是通过行为变化表现出来的。一般来讲,心 烦意乱表现为急躁,爱发脾气;情绪压抑表现为沉默,行为退缩,行动 减少;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行为缺乏主动性,失去对生活目的和意义的 追求等。心理紧张伴随的行为反应通常表现为自我防御。 应激会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如果这些反应长时间 得不到调节,就会使机体进入抵抗阶段或疲惫阶段,很容易表现出生理 和心理上的病理反应 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下,会大大消耗体内能量,如果得不到适 当调节 会使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 引起各种疾病。 74请简要说明运用行为强化法进行奖励和惩罚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网上的,不知正误) 使用奖励应该注意:1多注重精神奖励,2少用实物奖励,更忌用贵重物品奖励 3不要滥用奖励,要让孩子体会到只有经过努力,有了进步或表现良好,才能获 得奖励
4 67.榜样引导法 榜样引导法。教师利用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 行为的观察,使自身受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言行,从而实现受辅导的目的 榜样 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符号性的,(如通过传播媒介呈现的榜样) 68.影响性摘要 是咨询者将自己要谈的信息组织整理以后以简明扼要 的形式向来访者表达出来的技巧。 69.挫折 是一种主观感觉,它是在个体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在个体 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感到灰心丧气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70.问卷法 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 或征询意见的方法。问卷是研究者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技术,它的性质 重在对个人意见、态度和兴趣的调查。 71.强化不相容反应 这一方法是把不强化那个不合社会要求的反应同 强化另一个与顺应不良行为显然对抗的合乎社会要求的反应相结合,借 以消除顺应不良反应的方法。例如,上课有的学生爱做小动作、不认真听 讲,老师可以给予认真听讲的学生奖励,... 72.心身疾病 p203 第二段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 73.简述哪些生活事件可引起中小学生的心理应激,以及心理应激对学生心理健康 的影响。 (网上的,不知正误) 答:如睡眠不足,学习成绩差有压力,与同学关系不和谐,亲人遭受意外事故等 等情况下都可能引起中小学生的心理应激。 心理上的应激反应通常是通过行为变化表现出来的。一般来讲,心 烦意乱表现为急躁,爱发脾气;情绪压抑表现为沉默,行为退缩,行动 减少;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行为缺乏主动性,失去对生活目的和意义的 追求等。心理紧张伴随的行为反应通常表现为自我防御。 应激会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如果这些反应长时间 得不到调节,就会使机体进入抵抗阶段或疲惫阶段,很容易表现出生理 和心理上的病理反应。 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下,会大大消耗体内能量,如果得不到适 当调节,就会使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 引起各种疾病。 74.请简要说明运用行为强化法进行奖励和惩罚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网上的,不知正误) 使用奖励应该注意:1 多注重精神奖励,2 少用实物奖励,更忌用贵重物品奖励; 3 不要滥用奖励,要让孩子体会到只有经过努力,有了进步或表现良好,才能获 得奖励
使用惩罚应该注意:1惩罚要温和,2惩罚要适度,3惩罚要明理 75.请简要描述美国《哲学百科全书》所界定的心理辅导的内涵 (网上的,不知正误) 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辅导员致力与来访者建立一个具有治 疗功能的关系,进而欣赏自己,以至可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实 现人的全面发展 76请简要比较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 答:(书第4页最大段) 心理辅导是要形成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基本心理品质,思想政治工作是要形 成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与科学的世界观。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都是教育学 生“学会做人”,成为符合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它们间有 重要区别:1,从层次上来看,都属于德育工作的不同层次,思想政治工作是最高 层次的德育工作,心理辅导是最低层次的,道德教育居中。2,从与社会政治经济 的关系来看,思想政治工作最具特殊性,它直接由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与上层建 筑决定,不同的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与内容迥然不同,具有鲜明的排他性。 心理辅导所涉及的品质则主要不是由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所决定,具有更多的共 性。3,从实施的途径与方法来看,学生的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 的规律不同,因此,它们的途径与方法也有重要的区别。 77.请简要说明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应具备的专门素质 答:(书22页—29页) 职业道德素养:1、热爱心理健康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 服务。3、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隐私。4、量力而行,谨慎从事。5、虚心学习 认真钻研 、专业知识素养:1、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2、专业知识(心理学,教育学 社 会学,医学等知识)3、专业技能(心理测量的技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 实施技能,设计与实施个案铺导的技能,心理咨询的面谈技能,心理的矫正与治 疗技能) 三、心理品质素养:1、敏锐的观察力。2、良好的记忆力。3、丰富的想象力。4、 创造性思维。5、语言表达能力。6、诚挚的同情心。7、浓厚的兴趣。8、坚强的 意志。 78请简要说明运用行为强化法进行奖励和惩罚时应注意的问题。 (与74题一样的)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79请说明适应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的区别与联系 学校心理辅导从其目标和内容上,可分为适应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 (2适应性辅导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相应阶段的生活、学习中 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和行为特征给予的必要指导。辅导 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正常,但带有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所着重处理 的问题是学生的正常需要与其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冲突;强调教育的原则 重视辅导对象理性的作用;侧重于学习指导、效指导、生活指导、升学就业 指导等方面,伴随学生学校生涯的整个过程。而发展性辅导的目标主要在 于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増强学生随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它的对象是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 理素质尚待完善;所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在一个更新的层面上认识自 我,开发自我潜能;强调发展的原则
5 使用惩罚应该注意:1 惩罚要温和,2 惩罚要适度,3 惩罚要明理, 75.请简要描述美国《哲学百科全书》所界定的心理辅导的内涵。 (网上的,不知正误) 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辅导员致力与来访者建立一个具有治 疗功能的关系,进而欣赏自己,以至可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实 现人的全面发展。 76.请简要比较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 答:(书第 4 页最大段) 心理辅导是要形成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基本心理品质,思想政治工作是要形 成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与科学的世界观。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都是教育学 生“学会做人”,成为符合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它们间有 重要区别:1,从层次上来看,都属于德育工作的不同层次,思想政治工作是最高 层次的德育工作,心理辅导是最低层次的,道德教育居中。2,从与社会政治经济 的关系来看,思想政治工作最具特殊性,它直接由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与上层建 筑决定,不同的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与内容迥然不同,具有鲜明的排他性。 心理辅导所涉及的品质则主要不是由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所决定,具有更多的共 性。3,从实施的途径与方法来看,学生的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 的规律不同,因此,它们的途径与方法也有重要的区别。 77.请简要说明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应具备的专门素质。 答 :(书 22 页—29 页) 一、职业道德素养:1、热爱心理健康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 服务。3、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隐私。4、量力而行,谨慎从事。5、虚心学习, 认真钻研。 二、专业知识素养:1、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2、专业知识(心理学,教育学, 社会学,医学等知识)3、专业技能(心理测量的技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 实施技能,设计与实施个案铺导的技能,心理咨询的面谈技能,心理的矫正与治 疗技能) 三、心理品质素养:1、敏锐的观察力。2、良好的记忆力。3、丰富的想象力。4、 创造性思维。5、语言表达能力。6、诚挚的同情心。7、浓厚的兴趣。8、坚强的 意志。 78.请简要说明运用行为强化法进行奖励和惩罚时应注意的问题。 (与 74 题一样的)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 79.请说明适应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的区别与联系。 (1)学校心理辅导从其目标和内容上,可分为适应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 (2)适应性辅导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相应阶段的生活、学习中 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和行为特征给予的必要指导。辅导 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正常,但带有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所着重处理 的问题是学生的正常需要与其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冲突;强调教育的原则, 重视辅导对象理性的作用;侧重于学习指导、效指导、生活指导、升学就业 指导等方面,伴随学生学校生涯的整个过程。 而发展性辅导的目标主要在 于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学生随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它的对象是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 理素质尚待完善;所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在一个更新的层面上认识自 我,开发自我潜能;强调发展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