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语文 第一部分(25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柔nen()②魁w( ③无精打cai( ④繁花似jn()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澜、争奇斗研的牡丹花和金盏花 ②但在我看来, 切不过是坠落,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一时的离经判道 错别字 改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篇名。(10分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③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泥香带落花。(葛天民《迎燕》)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⑥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 ⑧故虽有名马,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 《马说》) 4.将下列语段改写为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更换个别词语,也可调整句子顺 序,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3分)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我也喜欢 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 【答】 5.名著阅读。(4分) ①初中语文课本“名著导读”目录中常用一句话来概括点评名著的内容或特色,例如 《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血与火中炼就辉 煌的人生。 ②请你从众多的水浒英雄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位,用一句话概括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 并简述喜欢的原因。(2分) 【答】
常熟市 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语文 第一部分(25 分) 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 分) ①柔 nèn( ) ②魁 wú( ) ③无精打 cǎi( ) ④繁花似 jǐn( )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 ①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澜、争奇斗研的牡丹花和金盏花。 ②但在我看来,这一切不过是坠落,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一时的离经判道。 错别字 改 正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篇名。(10 分) ①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③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④ ,泥香带落花。(葛天民《迎燕》) ⑤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 ⑥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⑦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 秋思》) ⑧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 《马说》) 4. 将下列语段改写为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更换个别词语,也可调整句子顺 序,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3 分)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我也喜欢 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 陶醉。 【答】 5. 名著阅读。(4 分) ① 初中语文课本“名著导读”目录中常用一句话来概括点评名著的内容或特色,例如: 《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血与火中炼就辉 煌的人生。 【答】 ② 请你从众多的水浒英雄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位,用一句话概括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 并简述喜欢的原因。(2 分) 【答】
第二部分(45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10题。(1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岀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 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 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无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組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 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是哪两组?(4分) A既加冠 B无从致书以观 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行深山巨谷中 D未尝稍降辞色 一行有五点明处(《山市》)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 E久而乃和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活板》) 【答】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哪一项?(2分) A余幼时即嗜 B既加冠(guan) C主人日再食 D同舍生皆被(pi)绮绣 【答】 8.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分) 【译文】 9.作者求学如此艰辛却能学有所成,他的这一段经历能作为什么观点的有力证据?请写 出这一观点。(2分) 【答】 10.《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成功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主题,请结合上面的语段作具体说明
第二部分(45 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 6-10 题。(12 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 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 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 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是哪两组?(4 分) A 既加冠. B 无从致书以.观 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 行.深山巨谷中 D 未尝稍降辞色. 一行.有五点明处(《山市》)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 E 久而乃和.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活板》) 【答】 和 7.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哪一项?(2 分) A 余幼时即嗜(shì)学 B 既加冠.(guàn) C 主人日再食(shí) D 同舍生皆被(pī)绮绣 【答】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 分) 【译文】 9. 作者求学如此艰辛却能学有所成,他的这一段经历能作为什么观点的有力证据?请写 出这一观点。(2 分) 【答】 10.《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成功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主题,请结合上面的语段作具体说明
(2分)【答】 阅读《城东早春》,完成11-12题。(4分) 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0.这首诗中的哪一句生动地刻画了“新春”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2 分)【答】 2.诗人写这首诗是对“诗家”说的,如果用它来指导写作,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 分)【答】 阅读《孔乙己》选段,完成13-15题。(6分)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 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 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 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 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桓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 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 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 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 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 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 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个来回的回字么? 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 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 上写字,见我亳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2 分)【答】 阅读《城东早春》,完成 11-12 题。(4 分)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0. 这首诗中的哪一句生动地刻画了“新春”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2 分)【答】 12.诗人写这首诗是对“诗家”说的,如果用它来指导写作,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 分)【答】 阅读《孔乙己》选段,完成 13-15 题。(6 分)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 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 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 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 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 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 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 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 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 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 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 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 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 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13.在情节安排上,作者为什么不让孔乙己把“茴字的四种写法”写完呢?(2分) 【答】 孔乙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奉者。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作者是 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刻画孔乙己这一特点的。(2分) 【答】 15.有人说孔乙己是喜剧人物,也有人说孔乙己是悲剧人物。对于这两种看法,你更倾向于 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2分) 【答】 阅读《错过》选段,完成16-17题。(5分) 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 你便会有高度折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 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立于善于细细咀嚼这 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岀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 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 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 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 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 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16.作者认为“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 理解。(2分) 【答】 17.文中画线句子告诉人们怎样的道理?具体说说作者是运用怎样的方法把这个令人深思的 道理说清楚的。(3分)
13.在情节安排上,作者为什么不让孔乙己把“茴字的四种写法”写完呢?(2 分) 【答】 14.孔乙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奉者。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作者是 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刻画孔乙己这一特点的。(2 分) 【答】 15.有人说孔乙己是喜剧人物,也有人说孔乙己是悲剧人物。对于这两种看法,你更倾向于 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2 分) 【答】 阅读《错过》选段,完成 16-17 题。(5 分) 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 你便会有高度折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 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立于善于细细咀嚼这 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 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 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 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 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 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16.作者认为“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 理解。(2 分) 【答】 17.文中画线句子告诉人们怎样的道理?具体说说作者是运用怎样的方法把这个令人深思的 道理说清楚的。(3 分)
【答】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8-20题。(7分) ①厦门是一座风光旖旎的“海上花园”,先贤曾赞其“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 来"。然而,这座林木茂密,花卉缤纷的“海上花园”,却时常有外来生态杀手伺机侵入。“猫 爪藤”就是一个有着美丽面孔的外来生态杀手。 ②猫爪藤是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因其叶子顶端长有吸附能力很强、酷似猫爪的三枚小 钩状卷须而得名。160多年前,猫爪藤作为观赏性植物从原产地美洲引入厦门。想当初,红 砖楼房外,常绿的猫爪藤沿着庭园栅栏有间地攀爬着,鹅黄色的花不时从青藤间探岀,确也 是一道风景。但随着时光的推移,猫爪藤便渐渐暴露出其生态杀手的真面目。繁殖能力极其 旺盛的猫爪藤,借助强劲的海风将其种子四处传播。生根发芽之后,不仅其发达的根系会疯 狂地与其它植物争夺养分,而且坚硬、锋利的“猫爪″还能紧紧抓住树皮往上攀爬,以层层 叠叠的茎、叶构成网状“藤罩”遮盖整个树冠,使树木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而后它 再向四周扩散,攀援周围的其它树木并覆盖,最终导致成片的树林死亡。在我市受猫爪藤危 害较重的鼓浪屿,许多古树名木被猫爪藤裹缠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③猫爪藤的胡作非为让人忍无可忍,但铲除猫爪藤却并非易事。猫爪藤的根扎进地下 40厘米左右,与其它树木的根纠缠在一起,难于斩除,而且猫爪藤还有贮藏着丰富养分的 块根,即使把地面的藤蔓统统割琸,它很快又能长岀新芽。上个世纪90年代初鼓浪屿就开 始清理猫爪藤,到2004年7月清理面积已达12万多平方米。尽管如此,形势仍不容乐观, 要防止猫爪藤重新在鼓浪屿蔓延显然还需要旷日持久的艰苦斗争。 ④“猫爪藤”当初是作为观赏性植物被有意引进的。在引种地区,这些植物不再受原产 地各种天敌的威胁,生长的环境阻力变小,繁殖速度极快,最终成了生态杀手,对本土植物 的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猫爪藤”带给本土植物的是生存的危机,带给厦门人的则是深沉 的思考
【答】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8-20 题。(7 分) ①厦门是一座风光旖旎的“海上花园”,先贤曾赞其“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 来”。然而,这座林木茂密,花卉缤纷的“海上花园”,却时常有外来生态杀手伺机侵入。“猫 爪藤”就是一个有着美丽面孔的外来生态杀手。 ②猫爪藤是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因其叶子顶端长有吸附能力很强、酷似猫爪的三枚小 钩状卷须而得名。160 多年前,猫爪藤作为观赏性植物从原产地美洲引入厦门。想当初,红 砖楼房外,常绿的猫爪藤沿着庭园栅栏有间地攀爬着,鹅黄色的花不时从青藤间探出,确也 是一道风景。但随着时光的推移,猫爪藤便渐渐暴露出其生态杀手的真面目。繁殖能力极其 旺盛的猫爪藤,借助强劲的海风将其种子四处传播。生根发芽之后,不仅其发达的根系会疯 狂地与其它植物争夺养分,而且坚硬、锋利的“猫爪”还能紧紧抓住树皮往上攀爬,以层层 叠叠的茎、叶构成网状“藤罩”遮盖整个树冠,使树木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而后它 再向四周扩散,攀援周围的其它树木并覆盖,最终导致成片的树林死亡。在我市受猫爪藤危 害较重的鼓浪屿,许多古树名木被猫爪藤裹缠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③猫爪藤的胡作非为让人忍无可忍,但铲除猫爪藤却并非易事。猫爪藤的根扎进地下 40 厘米左右,与其它树木的根纠缠在一起,难于斩除,而且猫爪藤还有贮藏着丰富养分的 块根,即使把地面的藤蔓统统割掉,它很快又能长出新芽。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鼓浪屿就开 始清理猫爪藤,到 2004 年 7 月清理面积已达 12 万多平方米。尽管如此,形势仍不容乐观, 要防止猫爪藤重新在鼓浪屿蔓延显然还需要旷日持久的艰苦斗争。 ④“猫爪藤”当初是作为观赏性植物被有意引进的。在引种地区,这些植物不再受原产 地各种天敌的威胁,生长的环境阻力变小,繁殖速度极快,最终成了生态杀手,对本土植物 的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猫爪藤”带给本土植物的是生存的危机,带给厦门人的则是深沉 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