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图解分析法 43静态工作情况分析1.图解法确定Q点静态) 1.近似估算Q点 2图解法动态分析 2.用图解法确定Q点 3.几个重要概念 43.2动态工作情况分析 (1)非线性失真与线性工作区 1放大电路在接入正弦信(2)叠加原理? 号时的工作情况 (3)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2.交流负载线 (4)交流通路与交流负载线 3BJI的三个工作区域4.近似估算法求Q点
26 4.3 图解分析法 1. 近似估算Q点 2. 用图解法确定Q点 2. 交流负载线 4.3.1 静态工作情况分析 4.3.2 动态工作情况分析 1. 放大电路在接入正弦信 号时的工作情况 3. BJT的三个工作区域 (4)交流通路与交流负载线 (3)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1. 图解法确定Q点(静态) 2. 图解法动态分析 3. 几个重要概念 (2)叠加原理? 4. 近似估算法求Q点 (1)非线性失真与线性工作区
44图解法分析公开游)了 C b2 R 1.图解法确定Q点 C bI 4kQ T 分析步骤: Rn⊥L+ 300l (1)v1=0(短路) VBE 12V Cb、Cb2开路(被充电) 12v Cb1=VbE ,YCb2-VCEO (2)把电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线性非线性|线性 (3)写出线性部分直线方程 输入回路(J)方程:vBE=VCc-iBRb 输出回路(J)方程:vc=V-iR直流负载线 (4)作图:画直线,与BJT特性曲线的交点为Q点
27 1. 图解法确定Q点 4.3 图解法分析法 + Cb1 iB iC VBB Rb 300k T + – vCE RC 4k + Cb2 VCC 12V + – vo 12V iE vBE – + + vi – 分析步骤: (1) vi =0(短路) Cb1、Cb2开路(被充电) 开路 (2) 把电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 线性 非线性 线性 (3) 写出线性部分直线方程 直流通路 • 输入回路(Je)方程: • 输出回路(Jc)方程: vBE = VCC - iBRb vCE = VCC - iCRc 直流负载线 (4) 作图:画直线,与BJT特性曲线的交点为Q点 VCb1 = VBEQ ; VCb2 = VCEQ
43图解法分析法 1.图解法确定Q点(作圈过程 B Ic 斜率 Rb 斜率 R R e l BQ VcEO CC BEQ 在输入特性曲线上,作出直线:vBE=V-iBRb 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作出直流负载线:vE=Vc-iR 即 VCE Rc CC ·与特性曲线的交点即为Q点,→BQ、WBQ、lo、VBQo 28
28 4.3 图解法分析法 1. 图解法确定Q点 vC E iC (作图过程) 斜率 - 1 Rc Rc VCC VCC vC E iC 斜率 - 1 Rc IBQ Rc VCC VCC vCE iC 斜率 - 1 Q Rc IBQ Rc VCC VCC vCE iC 斜率 - 1 Q Rc ICQ IBQ Rc VCC VCC vCE iC 斜率 - 1 Q Rc VCEQ ICQ IBQ Rc VCC VCC vCE iC • 在输入特性曲线上,作出直线: vBE = VCC - iBRb • 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作出直流负载线: vCE = VCC - iCRc c CC CE c C R V v R i = − + 1 即: • 与特性曲线的交点即为Q点, IBQ、VBEQ 、ICQ 、VCEQ
3单解法分法2.图解法动态分析 分析思路〕 b2 t 暂令R1=0(开路) C R bI 4kQ R T H+…kn"+↑平 VCE 300k T 12v 12v 1 输入特性不变 直流负载线不变 Q点沿输入特性上下移动上输入特性输出特性1Q点沿负载线上下移动 信号通路:n→△m→AnAi→v→vn VBEVCbI Vi=Vbe + vi 输入回路 设o个、C个少电容电压不能突变 29
29 2. 图解法动态分析 4.3 图解法分析法 + Cb1 iB iC VBB Rb 300k T + – vCE RC 4k + Cb2 VCC 12V + – vo 12V iE vBE – + + vi – 输入特性 输出特性 暂令 RL =(开路) 直流负载线不变 Q点沿负载线上下移动 输入特性不变 Q点沿输入特性上下移动 输入回路 vBE = VCb1 + vi = VBEQ + vi 信号通路: vi vBE iB iC vCE vo 分析思路: 设、C ➔ 电容电压不能突变
43解法分析法2.图解法动态分析 作图过程)Q点沿输入特性上 下移动 idmA Q点沿负载线 UA 上下移动 idmA 0 60uA 40UA 20UA VCE/V VCE/V VcE BEO 可得如下结论 1信号通路:v↑→mf→in→i→ CE 2v与v相位相反(反相电压放大器) 3.可以测量出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4.可以确定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 30
30 4.3 图解法分析法2. 图解法动态分析(作图过程) Q IBQ VBEQ vB E/V iB/uA t t vB E/V iB/uA Q ICQ VCEQ vCE/V iC/mA vCE/V iC/mA t t 信号通路:vi vBE iB iC vCE vo Q Q` Q`` IBQ VBEQ vB E/V iB/uA t t vB E/V iB/uA Q Q` Q`` IBQ VBEQ vB E/V iB/uA t t vB E/V iB/uA 2 0 4 0 6 0 Q Q` Q`` ICQ VCEQ vCE/V iC/mA vCE/V iC/mA t t 20uA 40uA 60uA Q Q` Q`` ICQ VCEQ vCE/V iC/mA vCE/V iC/mA t t 20uA 40uA 60uA Q Q` Q`` ICQ VCEQ vCE/V iC/mA vCE/V iC/mA t t 20uA 40uA 60uA 可得如下结论: 1. Q点沿负载线 上下移动 Q点沿输入特性上 下移动 2. vo 与vi 相位相反(反相电压放大器); 3. 可以测量出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4. 可以确定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