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绿豆(代表自花授粉豆类作物)】 两次选择法、一次选择法 2. 马铃曹(代表无性繁殖作物) 3.花生(比较特殊,地上部开花,地下部结果) 4.棉花(常异花授粉作物,是纤维植物) 5.玉米(异花授粉作物典型代表,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杂交种) 1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到地里拔除田间杂草! 1.生产上主要用什么方法防治杂草? 3玉米适宜收获期怎样确定? 本章作业 4.注意大豆、小豆的成熟期。 5及时收获成熟后的作物。 6.常见作物如何留种? 1金文林主编农事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05 主要 2.于振文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 3.李焕章等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4. 课后总结 农事学课程教案 第三章 冬小麦种植技术(4学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冬小麦、冬油菜播种技术,掌握冬小麦、冬油菜播种及 和要求 管理要点,并目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重点 重点:掌握冬小麦、冬油菜播种各环节要点。 难点 难点:正确的确定冬小麦种植密度
1. 绿豆(代表自花授粉豆类作物) 两次选择法、一次选择法 2. 马铃薯(代表无性繁殖作物) 3. 花生(比较特殊,地上部开花,地下部结果) 4. 棉花(常异花授粉作物,是纤维植物) 5. 玉米(异花授粉作物典型代表,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杂交种) 本章作业 1.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到地里拔除田间杂草。 1. 生产上主要用什么方法防治杂草? 3.玉米适宜收获期怎样确定? 4.注意大豆、小豆的成熟期。 5.及时收获成熟后的作物。 6.常见作物如何留种? 主要 参考资料 1.金文林主编.农事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0.05 2.于振文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 李焕章等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4. 课后总结 农事学课程教案 第三章 冬小麦种植技术(4学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使学生初步了解冬小麦、冬油菜播种技术,掌握冬小麦、冬油菜播种及 管理要点,并且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重 点 难 点 重点:掌握冬小麦、冬油菜播种各环节要点。 难点:正确的确定冬小麦种植密度
教学过程 第一节冬小麦生产意义及生物学特性(1学 (含主要 时) 教学内容 一、冬小麦生产意义 学时分配及 教学手段 二、冬小麦生产概况 等 1.世界冬小麦生产概况 2.我国冬小麦生产概况 三、冬小麦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四、冬小麦的营养器官特征 五、冬小麦的生殖器官特征 实践:安排同学播种冬小麦 第二节冬小麦播种技术(3学时) 一、施底肥、整地 没有万斤肥,难打万斤粮”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都说明了施底肥的重要性。深 耕,要注意离播期远一点,以免造成土壤虚,冬季冻苗。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施底肥,灌水,然后旋拼,准备播种冬小麦。 二、冬小麦播种技术 (一播种期 播期决定冬小麦的苗壮与否。早播,旺苗,晚播。弱苗 早播:()发育早,耗水和耗养多,到第二年正用肥水时,地力供不上。()形成班苗, 冬天生长旺盛,内部积累养分少,越冬时易受冻害。(3)带来病虫的危害,麦蚜,地下害虫。在 高温条件下活跃 晚播:()冬季不抗冻,易造成死苗(2)冬季分莱太少,成穗数要降低 福种要坚持“有培不等时,时到不等墙”的原则。 太谷地区以9月下旬播种为宜
教学过程 (含主要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及 教学手段 等) 第一节 冬小麦生产意义及生物学特性(1学 时) 一、 冬小麦生产意义 二、 冬小麦生产概况 1. 世界冬小麦生产概况 2. 我国冬小麦生产概况 三、 冬小麦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四、 冬小麦的营养器官特征 五、 冬小麦的生殖器官特征 实践:安排同学播种冬小麦 第二节 冬小麦播种技术(3学时) 一、施底肥、整地 “没有万斤肥,难打万斤粮”、“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都说明了施底肥的重要性。深 耕,要注意离播期远一点,以免造成土壤虚,冬季冻苗。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施底肥,灌水,然后旋耕,准备播种冬小麦。 二、冬小麦播种技术 (—)播种期 播期决定冬小麦的苗壮与否。早播,旺苗,晚播,弱苗。 早播:(1)发育早,耗水和耗养多,到第二年正用肥水时,地力供不上。(2)形成旺苗, 冬天生长旺盛,内部积累养分少,越冬时易受冻害。(3)带来病虫的危害,麦蚜,地下害虫,在 高温条件下活跃。 晚播:(1)冬季不抗冻,易造成死苗(2)冬季分蘖太少,成穗数要降低。 播种要坚持“有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的原则。 太谷地区以9月下旬播种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