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植物学工》教案 课程编 101I2001-03 学分数 4.0 课型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实习 其它 课时分 必修课() 配 24 选修课() 理论课(W) 任课教 师 杨珍平 职称 讲师 实验课(W) 授课班 级 2014年(班)级农学1401、1402、种子1401、1402 本课程是农学 植物检疫类专业的一 掌 专业基础课, 设置本 程的目的是使学生 植物界类 教学目 和工作、分析问和解肤问等方的有棕养子 识,从而更好地控 利用和改造植 学生从事农、林、牧业生 的和要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植物学》课程,认识和揭示植物 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从而控制植物、保护植物、充分利用 和改造植物,为学好农科专业相关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基础。在教学活 动中,老师要用准确的语言阐明本课程的基本概念;用清晰的思维深入、 彻 详尽地讲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阐明本 课程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理解 口掌握被子植物个体发 育过程及在此过程中的几个典型阶段 -种子与幼苗、细胞与组织、根、 茎、叶、花、果实等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植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及进化规律;掌握被子 植物分类的方法和与农业密切相关的科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教学重 重点在于掌握植物细胞和组织结构及被子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 态、结构、功能和生长发育规律; 学难 难点在于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双子叶植物根茎的次 点 生构造及形成过程、双受精过程及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植物界进化的基本 规律及对常见种子植物各科的基本形态特征的理解
植物学 《植物学Ⅱ》教案 课程编 号 101I2001-03 学 分 数 4.0 课型 课时分 配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实习 其它 必修课(√) 选修课( ) 理论课(√) 实验课(√) 64 40 24 任课教 师 杨珍平 职称 讲师 授课班 级 2014年(班)级 农学1401、1402、种子1401、1402 教学目 的和要 求 本课程是农学、植物检疫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 掌握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言规律以及植物界类群与分类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从而更好地控制、利用和改造植物。通过学习,对培养学生从事农、林、牧业生 产和研究工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植物学》课程,认识和揭示植物 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从而控制植物、保护植物、充分利用 和改造植物,为学好农科专业相关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基础。在教学活 动中,老师要用准确的语言阐明本课程的基本概念;用清晰的思维深入、 透彻、详尽地讲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阐明本 课程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被子植物个体发 育过程及在此过程中的几个典型阶段——种子与幼苗、细胞与组织、根、 茎、叶、花、果实等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植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及进化规律;掌握被子 植物分类的方法和与农业密切相关的科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教学重 点 重点在于掌握植物细胞和组织结构及被子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 态、结构、功能和生长发育规律; 教学难 点 难点在于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双子叶植物根茎的次 生构造及形成过程、双受精过程及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植物界进化的基本 规律及对常见种子植物各科的基本形态特征的理解
1.教材:《植物学》,梁建萍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2.参考书目 使田款 《植物学》,李扬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资料 《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马炜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 版社,1998 《山西省种子植物要目》,方捧德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教学总进程 第次课 授课章节 学时 备注 1 绪论 2-6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实验学时 7 第二章种子和幼苗 2 8-11 第三章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实验9学时 12-14 第四章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79 实验6学时 15 第五章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16 2 第六章植物界基本类群简介 17-19 6 实验3学 第七章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教案1 章节 绪论 学时 2 授课学期 2010-2011第-学期 教学目的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介绍植物界的多样性及其在自然界的作用,使学生 对学习植物学产生浓厚兴趣。要求学生掌握植物多样性的概念、了解植物 和要求 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重点 重点:介绍植物界的多样性和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难点
使用教 材及主 要参考 资料 1. 教材:《植物学》,梁建萍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2. 参考书目: 《植物学》,李扬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马炜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 版社,1998。 《山西省种子植物要目》,方琫德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教学总进程 第 次课 1 2-6 7 8-11 12-14 15 16 17-19 授课章节 绪论 第一章 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二章 种子和幼苗 第三章 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 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第五章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第六章 植物界基本类群简介 第七章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学 时 2 11 2 12 9 1 2 6 备 注 实验9学时 实验9学时 实验6学时 实验3学时 教案1 章 节 绪论 学时 2 授课学期 2010-2011第一学期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介绍植物界的多样性及其在自然界的作用,使学生 对学习植物学产生浓厚兴趣。要求学生掌握植物多样性的概念、了解植物 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重 点 难 点 重点:介绍植物界的多样性和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授课方法:讲授+讨论 绪论 (一)什么是植物堂3分钟) (二)植物界的多样性(15分钟) 1.种类的多样性 2.分布的多样性 3.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的多样性 (三)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里(提问学生)(20分钟) 教学过程 1.转贮能量,提供生命活动的能源 (含主要 2.促进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教学内容、 3.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天然基因库 学时分配及 4.净化空气、保持水分、涵养水源 教学手段 5.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资源 (四)植物学的发展简史(5分钟) 1.我国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2.国外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五)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分钟) (六)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3分钟) 1.学习植物学的目的 2.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比)本节小结(2分钟) 作业和 1、植物界的多样性表现在哪几方面? 思考题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资料 《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马炜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 社,1998 课后小结
教学过程 (含主要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及 教学手段 等) 授课方法:讲授+讨论 绪论 (一)什么是植物学(3分钟) (二)植物界的多样性(15分钟) 1. 种类的多样性 2. 分布的多样性 3. 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的多样性 (三)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提问学生)(20分钟) 1. 转贮能量,提供生命活动的能源 2. 促进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3.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天然基因库 4. 净化空气、保持水分、涵养水源 5. 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资源 (四)植物学的发展简史(5分钟) 1. 我国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2. 国外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五)植物学的研究内容(2分钟) (六)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3分钟) 1. 学习植物学的目的 2. 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七)本节小结(2分钟) 作业和 思考题 1、植物界的多样性表现在哪几方面? 2、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资料 《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马炜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 社,1998 课后小结
教案2 章节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学时 11 授课学期 2010-2011第-学期 细胞是植物体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和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也是植物 体个体生长发育的基础。而组织是由形态结构相似、来源和功能相同的 种或数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学习本章有关知识,将为后继章节奠定必要 教学目的 的基础。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细胞后含物的类 型;细胞的增殖;组织的类型及功能;以及植物体内的维管束、维管组织 和要求 和维管系统。理解细胞的概念;组织的概念;维管束的概念;维管组织的 概念;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原生质的组成:模式植物细胞的基本 结构:以及分生组织与成熟组织的类型。掌握细胞膜、质、核、壁的结构 与功能;分生组织的特点与类型;成熟组织的特点与类型以及各自的基本 功能。 重点 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植物组织的类型。 难点 2难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意义
教案2 章 节 第一章 植物细胞和组织 学时 11 授课学期 2010-2011第一学期 教学目的 和要求 细胞是植物体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和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也是植物 体个体生长发育的基础。而组织是由形态结构相似、来源和功能相同的一 种或数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学习本章有关知识,将为后继章节奠定必要 的基础。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细胞后含物的类 型;细胞的增殖;组织的类型及功能;以及植物体内的维管束、维管组织 和维管系统。理解细胞的概念;组织的概念;维管束的概念;维管组织的 概念;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的组成;模式植物细胞的基本 结构;以及分生组织与成熟组织的类型。掌握细胞膜、质、核、壁的结构 与功能;分生组织的特点与类型;成熟组织的特点与类型以及各自的基本 功能。 重 点 难 点 1. 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植物组织的类型。 2. 难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意义
教学过程 授课方法:讲授+启发(首先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含主要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及 第一节植物细胞 教学手段 (一)植物细胞的发现和认识10分钟)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L.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10分钟) 2.原生质的物质组成及其理化与生理特性(20分钟)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的有生命部分一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90分钟) ①细胞膜 ②细胞质 ③细胞核 (2)植物细胞的非生活部分:细胞壁、后含物45分钟) ①细胞壁 ②后含物 (三)原核细胞和直核细胞的区别10分钟) (四)植物细胞的增殖 1.有丝分裂45分钟) ()细胞周期的概念 (2)分裂间期 (3)分裂期 ①核分裂 ②质分裂 2,减数分裂(45分钟】 1)分裂间期
教学过程 (含主要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及 教学手段 等) 授课方法:讲授+启发(首先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第一章 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 植物细胞 (一)植物细胞的发现和认识(10分钟)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 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10分钟) 2. 原生质的物质组成及其理化与生理特性(20分钟) 3.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植物细胞的有生命部分—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90分钟) ①细胞膜 ②细胞质 ③细胞核 (2)植物细胞的非生活部分:细胞壁、后含物(45分钟) ①细胞壁 ②后含物 (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10分钟) (四)植物细胞的增殖 1. 有丝分裂(45分钟) (1)细胞周期的概念 (2)分裂间期 (3)分裂期 ①核分裂 ②质分裂 2. 减数分裂(45分钟) (1)分裂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