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 课程编号 101C2001 课程名称 植物病理学 总学时48 学分数 讲课:32学时 课型 必修课(√)选修课() 实验:16学时 理论课()实验课() 任课教师 王建明 职称 教授 授课对象 2年(班)级农学专业 基本教材 1.基本教材:《植物病理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7.8.1SBN978-7-03 和主要参 019851-8 考资料 2.参考资料:《植物病理学原理》,《农业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理学》是农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分析解决 农业生产中有关植物病害理论和实践问题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植物病理学》是阐述植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控制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是 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它与许多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如数理统计、生 理学、遗传学、植物学、栽培学、生态学及土壤学等都是相互渗透密切相关。学 习《植物病理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植物,预防病害发生和控制病害危害,将 由病害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以保证作物生产丰产丰收。 课程的性 质、目的 本课程的基本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 与务 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植物病害发生的病因,熟悉各类病原生物 主要类型、形态特征及其致病特点,掌握病原—寄主一环境三要素相互作用 导致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一般规律以及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及方法,学会运用所 学基本知识对主要农作物的重要病害进行诊断和防治的一般方法,以期达到培 养和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中植物病害问题能力的目的。 由于《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它与许多学科 都密切相关,因此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有助于加深理解有关植物病 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植物病理学 课程名称 植物病理学 课程编号 101C2001 总学时 48 讲课:32 学时 实验:16 学时 学 分 数 课 型 必修课( √ ) 选修课( ) 理论课( ) 实验课( ) 任课教师 王建明 职称 教授 授课对象 2 年(班)级 农学 专业 基本教材 和主要参 考资料 1. 基本教材:《植物病理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7.8. ISBN978-7-03- 019851-8 2. 参考资料:《植物病理学原理》,《农业植物病理学》 课程的性 质、目的 与任务 《植物病理学》是农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分析解决 农业生产中有关植物病害理论和实践问题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植物病理学》是阐述植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控制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是一 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它与许多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如数理统计、生 理学、遗传学、植物学、栽培学、生态学及土壤学等都是相互渗透密切相关。学 习《植物病理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植物,预防病害发生和控制病害危害,将 由病害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以保证作物生产丰产丰收。 本课程的基本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 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植物病害发生的病因,熟悉各类病原生物 主要类型、形态特征及其致病特点,掌握病原──寄主──环境三要素相互作用 导致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一般规律以及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及方法,学会运用所 学基本知识对主要农作物的重要病害进行诊断和防治的一般方法,以期达到培 养和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中植物病害问题能力的目的。 由于《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它与许多学科 都密切相关,因此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有助于加深理解有关植物病 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认 识植物病害发生的一般规律,熟悉常见病害的识别特点,掌握病害发生和流行的 一般规律以及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及方法,学会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对主要农作物 教学的基 的重要病害进行初步的诊断和防治的一般步骤,以期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认 本要求 识、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中植物病害问题能力的目的。通过实验实习,帮助学生 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并对病害研究的一些最 基本的方法和技能有所了解和掌握。 教学进程 第次课 授课章节 学时 备注 绪论 1 第1次课 第一章植物病害的概念、症状及分类 1 第2次课 第一章植物病害的概念、症状及分类 2 第3-9次课 第二章植物病原学 14 第10次课 第三章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 2 第11次课 第四章植物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2 第四章植物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1 第12次课 第五章植物病害防治 第五章植物病害防治 第13次课 第六章水稻病害 1 第14次课 第七章小麦病害 2 第15次课 第八章杂谷病害 2
教学的基 本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认 识植物病害发生的一般规律,熟悉常见病害的识别特点,掌握病害发生和流行的 一般规律以及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及方法,学会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对主要农作物 的重要病害进行初步的诊断和防治的一般步骤,以期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认 识、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中植物病害问题能力的目的。通过实验实习,帮助学生 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并对病害研究的一些最 基本的方法和技能有所了解和掌握。 教学进程 第 次课 授课章节 学 时 备 注 第 1次课 绪论 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概念、症状及分类 1 1 第 2次课 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概念、症状及分类 2 第 3~9次课 第二章 植物病原学 14 第10次课 第三章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 2 第11次课 第四章 植物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2 第 12次课 第四章 植物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第五章 植物病害防治 1 1 第13次课 第五章 植物病害防治 第六章 水稻病害 1 1 第14次课 第七章 小麦病害 2 第15次课 第八章 杂谷病害 2
第九章薯类病害 1 第16次课 第十章棉花病害 0.5 第十一章其他病害 0.5 合计 教案 学时1 章节 绪论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病害的危害,认识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明确植物病 理学的性质和内容以及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了解本门课程安排。 和要求 重点 1.重点:植物病害及植物病理学,学习的目的 2.难点:植物病理学的性质及任务;病理学的历史对科研的启示。 难点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及 手段 教学 进程 雪 到处 介绍 良好的气氛 不知大家有何感想?在这 提问 同样档 贸程是《随物病理学,也就是殊膏药物控责的新 物也会生病 今天我们就要开始 础课程。 首先,间大家一个间题,“大家见过植物生病吗?在生 产实践中你都见过什么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对我们有什么 家智?我们应该客释防治植新菊害,正植物色能幸受徒康的快
第16次课 第九章 薯类病害 第十章 棉花病害 第十一章 其他病害 1 0.5 0.5 合计 32 教案 学时 1 章 节 绪论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病害的危害,认识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明确植物病 理学的性质和内容以及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了解本门课程安排。 重 点 难 点 1. 重点:植物病害及植物病理学,学习的目的 2. 难点:植物病理学的性质及任务;病理学的历史对科研的启示。 教 学 内 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及 手段 教 学 进程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聚集到一起,学习知识,探 求新知。看到外面的蓝天、白云,绿树、小鸟,到处生机勃 勃,再看这里你们个个生龙活虎,意气风发,健康活泼,使我 感悟到是自然、生命和健康给我们带来了人生最大的快乐!但 如果这一切都笼罩在“病”的阴影下,不知大家有何感想?在这 良好的气氛下,我们不能回避一个令人厌恶的“病”,一切有生 命的东西都逃脱不了生病的厄运。人、动物都会生病,同样植 物也会生病,今天我们就要开始一门专门研究植物病害的新的 课程,那就是《植物病理学》,也就是培养植物医生的一门基 础课程。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见过植物生病吗?”“在生 产实践中你都见过什么植物病害?”“植物病害对我们有什么影 响?”“我们应该怎样防治植物病害,让植物也能享受健康的快 乐??” 介绍 提问
就开莞今奈离醒不少,为了准确感结大家的园花,乳在我们 主要内容 绪论 一、研究植物病害的重要性 植物病害 自然灾害之一。病害影响。 历史事件: 1.1845~1846年的爱尔兰饥饿(Irish famine),饿死了100万 人,150万人逃荒。 2.1942 3.1880年,法国波尔多,,葡萄,霜霉病,酿酒业濒临破产停 4.1910年美国南部佛罗里达,柑桔园溃疡病烧毁了25万株成树, 300万株树苗,损失了1700万美元:此病1984年再度发生,美国 政府再次大面积烧毁病区的所有柑桔树。 5.美国,1970,玉米小斑病,损失产值约10亿美元,损失产量 165亿kg。 6.60年代以前,条锈病(农民称“黄疸”)是影响产量的最重要病 害。我国1950年小麦条锈病大流行,损失粮食60亿kg。 7.水稻上的重要病害稻瘟病,97年发病面积约12亿亩次,损失 稻谷45.23万吨。稻白叶枯病每年发生面积1000多万亩。水稻纹 枯病每年发生面积高达2.4亿亩。 8棉花枯、黄菱病。自30年代美国传入我国。约有7 -80%的产 棉县市发现黄 噩棉区,由于盲目引进新品种造成枯、黄萎病扩大蔓延的态势 在我国,据专家估计,每年我国农作物受病虫草鼠的侵害损 失粮食在10%左右,棉花在15-20%左右,果品和蔬菜损失在 25%以上。 在植物检疫:矮腥黑穗病、玉米细菌性枯萎病、梨火疫病 山西病、虫、草、鼠害有1200多种,其中病害400多种,虫 害600多种,鼠害27种,农田杂草220多种。每年因病虫减收的粮 食约占粮食总产的20%左右,棉花、油料约占总产的30%左右, 蔬菜、果品约占总产的40%左右。如玉米矮花叶病和粗缩病,90 年代以前,一种次要病害,96年10省市共发生3000多万亩。粗 缩病现在主要在晋南,有由南向北继续扩展和逐年加重不断扩大 的趋势。90年代后期,油用葵在晋南、晋中地区种植面积越来越 大。1985年、1995年向日葵菌核病在忻州地区普遍大发生,平均 减产60%以上,在较大面积上造成绝收。最近几年虽发生较轻, 但仍具有随时爆发可能性。95年晚疫病在我省雁北地区大流行, 造成巨大损失。 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好,大家说了不少,为了准确总结大家的回答,现在我们 就开始今天的绪论。 主要内容: 绪论 一、研究植物病害的重要性 植物病害——自然灾害之一。病害影响。 历史事件: 1. 1845~1846年的爱尔兰饥饿(Irish famine),饿死了100万 人, 150万人逃荒。 2.1942~1943年印度的孟加拉饥荒(Bengal famine)水稻胡麻 斑病,200多万人被饿死。 3 .1880年,法国波尔多,,葡萄,霜霉病,酿酒业濒临破产停 业; 4. 1910年美国南部佛罗里达,柑桔园溃疡病烧毁了25万株成树, 300万株树苗,损失了1700万美元;此病1984年再度发生,美国 政府再次大面积烧毁病区的所有柑桔树。 5. 美国,1970,玉米小斑病,损失产值约10亿美元,损失产量 165亿kg。 6. 60年代以前,条锈病(农民称“黄疸”)是影响产量的最重要病 害。我国1950年小麦条锈病大流行,损失粮食60亿kg。 7. 水稻上的重要病害稻瘟病,97年发病面积约1.2亿亩次,损失 稻谷45.23万吨。稻白叶枯病每年发生面积1000多万亩。水稻纹 枯病每年发生面积高达2.4亿亩。 8. 棉花枯、黄萎病。自30年代美国传入我国。约有70一80%的产 棉县市发现黄萎病,1993年估计因黄萎病减产200万担皮棉。新 疆棉区,由于盲目引进新品种造成枯、黄萎病扩大蔓延的态势。 在我国,据专家估计,每年我国农作物受病虫草鼠的侵害损 失粮食在10%左右,棉花在15~20%左右,果品和蔬菜损失在 25%以上。 在植物检疫:矮腥黑穗病、玉米细菌性枯萎病、梨火疫病、 山西病、虫、草、鼠害有1200多种,其中病害400多种,虫 害600多种,鼠害27种,农田杂草220多种。每年因病虫减收的粮 食约占粮食总产的20%左右,棉花、油料约占总产的30%左右, 蔬菜、果品约占总产的40%左右。如玉米矮花叶病和粗缩病,90 年代以前,一种次要病害, 96年10省市共发生3000多万亩。粗 缩病现在主要在晋南,有由南向北继续扩展和逐年加重不断扩大 的趋势。90年代后期,油用葵在晋南、晋中地区种植面积越来越 大。1985年、1995年向日葵菌核病在忻州地区普遍大发生,平均 减产60%以上,在较大面积上造成绝收。最近几年虽发生较轻, 但仍具有随时爆发可能性。95年晚疫病在我省雁北地区大流行, 造成巨大损失。 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2农产品品质变劣: 3.影响对外贸易: 4.带病农产品食后人畜中毒: 5.污染环境: 6.破坏生态平衡 ·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 植物发生病害的后果,对植物虽然有害,有时对人类生活也 有可利用的方面。例如观郁金香;茭白:韭黄。 二、植物病理学起源及历史*(简单介绍) 早期记载:植物病害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吕氏春秋》(239 BC)称小麦黑粉病为“鬼麦”。 显微镜发明,Tillet(1775):小麦(腥)黑粉病试验:Prevost (1807):疏酸铜处理可抑制孢子萌发。 马铃薯晚疫病Late Blight of Potato(Phytophthora infestans)- Irish famine of 1845/46 was caused by Potato Late Blight.The to South Ameri a,was intro ed to Europe in cen ry by t e Spanis the su in tr n1845-1855 Ireand'spopu mo ded from starvation and disease... .and two million emigrated to North America or Australia. ary fir 18601863):微生物由已经存在的微生物产 个化学过程」 而目县 生物学过程.(自 生论破灭) 加1858》小麦黑德病的侵类以及防治方法尤英是种子处 第一本植物病理学书Diseases of Cultivated Crops,. Their causes and their con BuTi1878):梨、苹果的火疫病也由细菌引起,紧随其 E Smith: 其他几种病害由 已引起 代表性著 学导论》 Rh1884立细分离纯化的方 病原性鉴定 的标准 柯赫氏法则(Koch's Postula es) e斯作传来活液所致 是微生物所致,而 是由
• 1.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 2.农产品品质变劣: • 3.影响对外贸易; • 4.带病农产品食后人畜中毒; • 5.污染环境; • 6.破坏生态平衡 •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 植物发生病害的后果,对植物虽然有害,有时对人类生活也 有可利用的方面。例如观郁金香;茭白;韭黄。 二、植物病理学起源及历史*(简单介绍) 早期记载:植物病害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吕氏春秋》(239 BC)称小麦黑粉病为“鬼麦”。 显微镜发明,Tillet (1775): 小麦(腥)黑粉病试验:Prevost (1807) :硫酸铜处理可抑制孢子萌发。 马铃薯晚疫病Late Blight of Potato(Phytophthora infestans)-- Irish famine of 1845/46 was caused by Potato Late Blight。The potato, native to South America, was introduced to Europe in the late sixteenth century by the Spanish. In the summer of 1845, a new malady of the potato occurred throughout Europe. The famine caused great suffering in Ireland. From 1845-1855 Ireland’s population declined by about 40%. One million died from starvation and disease..…and two million emigrated to North America or Australia. Anton de Bary(1861):In 1862, the German botanist Anton deBary finally proved that the fungus, Phytophthora infestans, was the cause of the disease. Louis Pasteur (1860-1863):微生物由已经存在的微生物产 生;发酵不只是一个化学过程,而且是一个生物学过程. (自 生论破灭) Kuhn (1858): 小麦黑穗病的侵染以及防治方法尤其是种子处 理 第一本植物病理学书“Diseases of Cultivated Crops, Their Causes and Their Control”。 Burrill (1878) :梨、苹果的火疫病也由细菌引起,紧随其 后,Erwin F. Smith:其他几种病害由细菌引起 。代表性著 作《细菌与植物病害的关系》、《植物病原细菌学导论》 R. Koch (1884) 建立了细菌分离纯化的方法和病原性鉴定 的标准-柯赫氏法则(Koch's Postulates) M. Beijerinck (1898) : 不是微生物所致,而 是由一种称作病毒“传染性活液”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