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素质教育检测卷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学校 班级: 姓名 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yun liang) B.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 hong tuo)出一片 安静而和平的夜。 C.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 中便觉得有了着(zhu6)落,有了依靠。 D.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 年贮蓄(zhux)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诱惑 冷冽 睫毛 繁花嫩叶 B.静谧 萌发 吝啬 花枝召展 C.莅临 造访 滋润 倾盆瓢泼 D.沧海 宽敞 掩饰 呼朋引伴 3.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2分)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髙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 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卖弄:指夸示;炫耀。)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安适:安闲舒适。) C.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欣欣然:高兴的样 子,形容心情好。)
1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素质教育检测卷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22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2 分) A.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yùn liàng) B.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hōng tuō)出一片 安静而和平的夜。 C.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 中便觉得有了着.(zhuó)落,有了依靠。 D.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 年贮蓄..(zhù 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 A.诱惑 冷冽 睫毛 繁花嫩叶 B.静谧 萌发 吝啬 花枝召展 C.莅临 造访 滋润 倾盆瓢泼 D.沧海 宽敞 掩饰 呼朋引伴 3.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2 分)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 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卖弄:指夸示;炫耀。)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安适:安闲舒适。) C.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欣欣然:高兴的样 子,形容心情好。)
D.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 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贮蓄:消费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 B.新来的李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C.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D.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错的一组是( )(2分)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B.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 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比喻)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 人) D.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 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对偶、夸张) 6.下列文学常识中说法有错的一项是()(2分) A.朱自清(1898年-1948年),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 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 《背影》、《荷塘月色》、《绿》等。 B.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 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以及剧本《茶馆》。 C.曹操(15年一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 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中曹魏政 权的奠基人 D.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
2 D.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 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贮蓄:消费。)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分) A.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 B.新来的李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C.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D.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错的一组是( )(2 分) A.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B. 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 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比喻)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 人) D.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 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对偶、夸张) 6.下列文学常识中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2 分) A. 朱自清(1898 年—1948 年),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 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 《背影》、《荷塘月色》、《绿》等。 B. 老舍(1899 年—1966 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 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以及剧本《茶馆》。 C.曹操(155 年-220 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 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中曹魏政 权的奠基人。 D.李白(701 年-762 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
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道家 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 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 《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7.古诗默写:(10分)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2)曹操的《观沧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 是 (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 是 (4)客路青山外, (5)潮平两岸阔, 8.诗歌是唐朝的主要文学样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滋养 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你喜欢唐诗吗?请你将你小学阶段学 习过的唐诗,默写两句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二.阅读与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选段和诗歌,完成9——14题(22分) 之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 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 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 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 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 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9.“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都是形容雨细的,但三个比喻也有 不同点,请你依次说说它们的不同点各是什么? (3分) 10.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2分)
3 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道家 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 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 《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7.古诗默写:(10 分)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 (2) 曹操的《观沧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 是: , 。 , 。 (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 是: ; 。 (4)客路青山外, 。 (5)潮平两岸阔, 。 8.诗歌是唐朝的主要文学样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滋养 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你喜欢唐诗吗?请你将你小学阶段学 习过的唐诗,默写两句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二.阅读与理解(48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选段和诗歌,完成 9——14 题(22 分) 之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 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 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 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 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 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9.“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都是形容雨细的,但三个比喻也有 不同点,请你依次说说它们的不同点各是什么?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3 分) 10.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2 分) ——————————————————————————
11.雨中的自然景物,只写植物,只写树叶和小草。在状写树叶 和小草时分别抓住它们各自的什么特点?目的是突出什么的作用? (3分) 12.细雨“密密地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为什么?(3分) 13.“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所用的修辞 方法是 。(2分) 之二: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 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 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4.上段中哪些句子是作者的想象?(2分) 15.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说“赶趟儿”的意思?(2分) 16.春花图按怎样的顺序来描绘春花的?能体现这种写景顺序的词语有哪些?(2 分) 17.作者在描绘春花时,还写了蜜蜂、蝴蝶,其作用是什么?(3分) 18.“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闹”字换成“叫”字可不可以?为 什么?(4分) 之三: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著名诗篇《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 11.雨中的自然景物,只写植物,只写树叶和小草。在状写树叶 和小草时分别抓住它们各自的什么特点?目的是突出什么的作用? (3 分) 12.细雨“密密地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为什么?(3 分) 13.“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所用的修辞 方法是______。(2 分) 之二: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 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 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4.上段中哪些句子是作者的想象?(2 分) —————————————————————————————————— 15.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说“赶趟儿”的意思?(2 分) —————————————————————————————————— 16.春花图按怎样的顺序来描绘春花的?能体现这种写景顺序的词语有哪些?(2 分) —————————————————————————————————— 17.作者在描绘春花时,还写了蜜蜂、蝴蝶,其作用是什么?(3 分) —————————————————————————————————— 18.“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闹”字换成“叫”字可不可以?为 什么?(4 分) —————————————————————————————————— 之三: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著名诗篇《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9.“好雨知时节”,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说是“好雨”?(3 分) 2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写出了春雨什 么特点?“润”字怎么用得好?(3分) 21.这首诗哪儿是想象?这想象表明了作者的什么心情?(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2-26题(13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 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 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 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 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 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 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 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天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 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 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 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 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5 19.“好雨知时节”,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说是“好雨”?(3 分) 2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写出了春雨什 么特点?“润”字怎么用得好?(3 分) 21.这首诗哪儿是想象?这想象表明了作者的什么心情?(3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2-26题 (13 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 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 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 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 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 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 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 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 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 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 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 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