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与检匈 小芳今天到学校参加初中毕业会考,从家里出发走10分 到离家500米的地方吃早餐,吃早餐用了20分;再用10分赶到离 家1000米的学校参加考试.下列图象中,能反映这一过程的是 (D) y米 y米 y/米 y米 x/分
1.小芳今天到学校参加初中毕业会考,从家里出发走10分 到离家500米的地方吃早餐,吃早餐用了20分;再用10分赶到离 家1000米的学校参加考试.下列图象中,能反映这一过程的是 ( D ) . A. x/分 y/米 O 1500 1000 500 10 20 30 40 50 B. x/分 y/米 O 1500 1000 500 10 20 30 40 50 1500 1000 500 C. x/分 y/米 O 10 20 30 40 50 D. x/分 y/米 O 10 20 30 40 50 1500 1000 500
2.近一个月来漳州市遭受暴雨袭击,九龙江水位上涨 小明以警戒水位为原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某一天江水水位情 况.请你结合折线统计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8时水位最高 B.这一天水位均高于警戒水位 C.8时到16时水位都在下降 D.P点表示12时水位高于警戒水位0.6米 水位/米 0.6 时间/时
2 .近一个月来漳州市遭受暴雨袭击,九龙江水位上涨. 小明以警戒水位为原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某一天江水水位情 况.请你结合折线统计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8时水位最高 B.这一天水位均高于警戒水位 C.8时到16时水位都在下降 D.P 点表示12时水位高于警戒水位0.6米 C 时间/时 0 4 8 12 16 20 24 0.2 0.4 0.6 0.8 1.0 水位/米 P
3.一个装有进出水管的水池,单位时间内进、出水量都是 定的.已知水池的容积为800升,又知单开进水管20分可把空 水池注满;若同时打开进、出水管,20分可把满水池的水放完, 现已知水池内有水200升,先打开进水管3分,再打开出水管,两 管同时开放,直至把水池中的水放完,则能确定反映这一过程中 水池的水量t(升)随时间(分)变化的函数图象是(B) 升 升 320 x/分 分 y升 升 x/分
3 .一个装有进出水管的水池,单位时间内进、出水量都是 一定的.已知水池的容积为800升,又知单开进水管20分可把空 水池注满;若同时打开进、出水管,20分可把满水池的水放完, 现已知水池内有水200升,先打开进水管3分,再打开出水管,两 管同时开放,直至把水池中的水放完,则能确定反映这一过程中 水池的水量 t(升)随时间(分)变化的函数图象是( ) . 320 200 O 3 8 y/升 x/分 A. 320 200 O 3 11 y/升 x/分 B. 200 O 3 11 y/升 x/分 C. 320 200 O 3 11 y/升 x/分 D. B
4.李华和弟弟进行百米赛跑,李华比弟弟跑得快,如果 两人同时起跑,李华肯定赢.现在李华让弟弟先跑若千米,图 中,分别表示两人的路程与李华追赶弟弟的时间的关系,由图 中信息可知,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B) A.李华先到达终点 B.弟弟的速度是8米/秒 C.弟弟先跑了10米 D.弟弟的速度是10米/秒 米 100 你答对了吗? 80 60 40 20 10/秒
4 .李华和弟弟进行百米赛跑,李华比弟弟跑得快,如果 两人同时起跑,李华肯定赢.现在李华让弟弟先跑若干米,图 中,分别表示两人的路程与李华追赶弟弟的时间的关系,由图 中信息可知,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李华先到达终点 B.弟弟的速度是8米/秒 C.弟弟先跑了10米 D.弟弟的速度是10米/秒 s/米 t/秒 B 你答对了吗?
、填空: 1若点(a,6),在函数y=3的图象上,则a=0.5 X 2若函数y=kx+5的图象经过(1,-2),则k=7 3某人从甲地出发,骑摩托车去乙地,共用 2小时。已知摩托车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 s〔千米) 行驶的时间t(小时)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45-- 假设这辆摩托车每行驶100千米的耗油量为2 升,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这辆摩托车从甲 30 地到乙地共耗油_0.9升,请你用语言简 单描述这辆摩托车行驶的过程 先以30千米/时速度行驶1小时,再休息半小时,又011.52(小时 以同样速度行驶半小时到达乙地
1.若点(a,6),在函数y= 的图象上,则a=___. x 3 2.若函数y=kx+5的图象经过(1,-2),则k=_______. 一、填空: 3.某人从甲地出发,骑摩托车去乙地,共用 2小时。已知摩托车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 行驶的时间t(小时)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假设这辆摩托车每行驶100千米的耗油量为2 升,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这辆摩托车从甲 地到乙地共耗油_______升,请你用语言简 单描述这辆摩托车行驶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0.5 -7 0.9 先以30千米/时速度行驶1小时,再休息半小时,又 以同样速度行驶半小时到达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