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固定资产核算的科目设置 为了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应设置“固定资产”科目和“累计折旧”科 目。其中“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减情况,“累计折旧”科目反映固定 资产已经减少的价值。 (一)“固定资产”科目一般分为三级 1、“固定资产”总账科目。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按照固定资产原价总括反映全部固 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增加固定资产的原价,贷方登记减少固定资 产的原价,余额在借方,表示实有固定资产的原价。 2、固定资产二级账。固定资产二级账亦称固定资产登记簿,是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和 使用、保管的单位进行核算的固定资产账簿,应按照固定资产类别开设账页,账页中按 照使 用和保管的单位设立专栏。月末各类固定资产登记簿余额之和,应与“固定资产”总账 科目 余额核对相符。固定资产登记簿的格式及内容可参见教材表5-1 3、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明细账亦称固定资产卡片,应按照每一项独立的固定资 产设置,并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和使用、保管单位顺序排列。月末,各类固定资产卡片 的原 价合计数,应与各该类固定资产登记簿余额核对相符。固定资产登记卡片的样式及内容 可参见教材表5-2、表5-3。 (二)“累计折咀”科目 累计折旧”科目属于“固定资产”科目的抵减科目。该科目贷方登记计提的折旧,借 方登记减少的旧固定资产的已提折旧,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全部固定资产已提折旧的 累计 数。“累计折旧”科目可以只进行总分类核算,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如果需要查明某 项固 定资产已提折旧的累计数,可以根据固定资产卡片上所登记的该项固定资产原价、折旧 率和 实际使用年数等资料进行计算。 三、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加,主要通过购入固定资产、自建及投资者作为投资投入固定资产等 方式。企业通过不同方式取得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方法不尽相同。以下介绍企业购入和自 建固定资产的核算。 (一)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有些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使用,有些则需安装后才能使用。企业 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1、购入不需要安装固定资产的核算。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以实际支付 的固定资产买价、税金和包装运杂费等作为固定资产原价,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 “银行存款”等科目 2、购入需要安装固定资产的核算。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以实际支付的固 定资产买价、税金、包装运杂费和安装调试费等作为固定资产原价。 由于固定资产购入后需要进行安装,因而应设置“在建工程”科目,核算购入固定资产 的全部支出。“在建工程”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借方登记购建固定资产的实际支出,贷方 登记转出的购建完工固定资产的实际支出,借方余额表示尚未购建完工的固定资产的实际支 出。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后,应根据实际支出的固定资产买价、税金和包装运杂费
二、固定资产核算的科目设置 为了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应设置“固定资产”科目和“累计折旧”科 目。其中“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减情况,“累计折旧”科目反映固定 资产已经减少的价值。 (一)“固定资产”科目一般分为三级。 1、“固定资产”总账科目。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按照固定资产原价总括反映全部固 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增加固定资产的原价,贷方登记减少固定资 产的原价,余额在借方,表示实有固定资产的原价。 2、固定资产二级账。固定资产二级账亦称固定资产登记簿,是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和 使用、保管的单位进行核算的固定资产账簿,应按照固定资产类别开设账页,账页中按 照使 用和保管的单位设立专栏。月末各类固定资产登记簿余额之和,应与“固定资产”总账 科目 余额核对相符。固定资产登记簿的格式及内容可参见教材表 5-1。 3、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明细账亦称固定资产卡片,应按照每一项独立的固定资 产设置,并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和使用、保管单位顺序排列。月末,各类固定资产卡片 的原 价合计数,应与各该类固定资产登记簿余额核对相符。固定资产登记卡片的样式及内容 可参见教材表 5-2、表 5-3。 (二)“累计折旧”科目 “累计折旧”科目属于“固定资产”科目的抵减科目。该科目贷方登记计提的折旧,借 方登记减少的旧固定资产的已提折旧,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全部固定资产已提折旧的 累计 数。“累计折旧”科目可以只进行总分类核算,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如果需要查明某 项固 定资产已提折旧的累计数,可以根据固定资产卡片上所登记的该项固定资产原价、折旧 率和 实际使用年数等资料进行计算。 三、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加,主要通过购入固定资产、自建及投资者作为投资投入固定资产等 方式。企业通过不同方式取得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方法不尽相同。以下介绍企业购入和自 建固定资产的核算。 (一)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有些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使用,有些则需安装后才能使用。企业 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1、购入不需要安装固定资产的核算。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以实际支付 的固定资产买价、税金和包装运杂费等作为固定资产原价,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 “银行存款”等科目。 2、购入需要安装固定资产的核算。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以实际支付的固 定资产买价、税金、包装运杂费和安装调试费等作为固定资产原价。 由于固定资产购入后需要进行安装,因而应设置“在建工程”科目,核算购入固定资产 的全部支出。“在建工程”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借方登记购建固定资产的实际支出,贷方 登记转出的购建完工固定资产的实际支出,借方余额表示尚未购建完工的固定资产的实际支 出。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后,应根据实际支出的固定资产买价、税金和包装运杂费
等,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安装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安装调试费 用,应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工资”等科目:安装工 程完工后,应根据全部支出,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二)新建固定资产的核算 1、新建固定资产的核算。新建固定资产的原价,就是建造固定资产期间的全部支出, 包括建造固定资产耗用的各种材料、人工、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 外币借款汇兑损益以及其他与建造固定资产直接相关的各种费用 企业建造固定资产耗用的材料,一般应单独保管,设置“工程物资”科目进行核算。企 业购入建造固定资产所需材料时,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工程物资”科目,贷记“银 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建造固定资产领用材料时,应按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借记“在建工 程”科目,贷记“工程物资”科目。 企业建造固定资产应负担的职工工资,应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付工资”科 目:应负担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付福利费”科目 企业的辅助生产经营部门为建造固定资产提供的水、电、设备安装、运输等劳务,应按 月根据实际成本,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企业建造固定资产在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借款利息,应根据计入固定资产价 值的金额,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等科目。企业建造固定资产发生的其 他支出,应根据实际支出额,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建造的固定资产在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时,应根据“在建工程”科目登记的全部实 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固定资产的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 无形损耗两种。 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和自然力影响而引起的在使用价值和价 值上的损耗 无形损耗是指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固定资产在价值上的损耗 为了使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得到及时补偿,应将其以折旧费项目分期计入产 品成本或费用。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使用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使用年限法。使用年限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 采用使用年限法计算折旧,根据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和预计使用年限,即可计算出固 定资产的年折旧额和月折旧额。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原价和折旧率计算的。 折旧率是折旧额与原价的比率 计算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时,首先应确定固定资产的总折旧率,即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 与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总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 =(1-预计净残值率)×100% 上述公式中,预计净残值率即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一般是由国家统一规
等,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安装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安装调试费 用,应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工资”等科目;安装工 程完工后,应根据全部支出,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二)新建固定资产的核算 1、新建固定资产的核算。新建固定资产的原价,就是建造固定资产期间的全部支出, 包括建造固定资产耗用的各种材料、人工、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 外币借款汇兑损益以及其他与建造固定资产直接相关的各种费用。 企业建造固定资产耗用的材料,一般应单独保管,设置“工程物资”科目进行核算。企 业购入建造固定资产所需材料时,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工程物资”科目,贷记“银 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建造固定资产领用材料时,应按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借记“在建工 程”科目,贷记“工程物资”科目。 企业建造固定资产应负担的职工工资,应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付工资”科 目;应负担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付福利费”科目。 企业的辅助生产经营部门为建造固定资产提供的水、电、设备安装、运输等劳务,应按 月根据实际成本,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企业建造固定资产在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借款利息,应根据计入固定资产价 值的金额,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等科目。企业建造固定资产发生的其 他支出,应根据实际支出额,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 “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建造的固定资产在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时,应根据“在建工程”科目登记的全部实 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固定资产的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 无形损耗两种。 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和自然力影响而引起的在使用价值和价 值上的损耗。 无形损耗是指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固定资产在价值上的损耗。 为了使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得到及时补偿,应将其以折旧费项目分期计入产 品成本或费用。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使用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使用年限法。使用年限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 采用使用年限法计算折旧,根据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和预计使用年限,即可计算出固 定资产的年折旧额和月折旧额。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预计使用年限 = 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原价和折旧率计算的。 折旧率是折旧额与原价的比率。 计算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时,首先应确定固定资产的总折旧率,即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 与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总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 =(1-预计净残值率)×100% 上述公式中,预计净残值率即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一般是由国家统一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