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分析并概括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思想发展和革命活动内容 过程与方法: 理清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三年革命经历,两部著作,三次论战,赏析作品脉 络清晰、环环相扣、重点突出、评点精当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马克思作为伟大思想家、伟大革命家的崇高人格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三年革命经历,两部著作,三次论战 、感悟马克思作为伟大思想家、伟大革命家的崇高人格和百折不挠 的斗争精神。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合课后练习通读课文,应用工具书正音正字释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思考课后 习题。 (二)、课堂教学: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分析并概括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思想发展和革命活动内容。 过程与方法: 理清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三年革命经历,两部著作,三次论战,赏析作品脉 络清晰、环环相扣、重点突出、评点精当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马克思作为伟大思想家、伟大革命家的崇高人格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三年革命经历,两部著作,三次论战。 2、感悟马克思作为伟大思想家、伟大革命家的崇高人格和百折不挠 的斗争精神。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合课后练习通读课文,应用工具书正音正字释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思考课后 习题。 (二)、课堂教学:
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人课文。课堂教学以教 师点拨、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尊重鼓励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创设民主和谐的 课堂气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近代中国饱受屈辱,多少仁人志士在黑暗中苦苦求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 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早期的共产党人正是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 来,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人民才当家作主站立起来。马克思是饮誉世界 的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以毕生的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 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为什么我 要把他的影响定义在全世界全人类这个范围内呢?而不是只限于社会主义社会 因为马克思在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受到尊重,同样受到推崇,马克 思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成为了西方国家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在美国的大学中,马 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成了一门必修的科目。可见,马克思在西方世界中的地位。可 以说,马克思一生的贡献是卓越的、伟大的。为什么马克思一生能做出如此卓越、 如此伟大的贡献呢?他背后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今天我们学习《马克 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从中也许我们能获得答案。 、传主介绍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一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 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被评为二十 世纪影响世界最深的人。 88年5月5日,马克思生于德国莱茵省(现属于联邦州莱茵兰-普法尔茨)特 里尔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祖父马克思·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
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人课文。课堂教学以教 师点拨、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尊重鼓励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创设民主和谐的 课堂气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近代中国饱受屈辱,多少仁人志士在黑暗中苦苦求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 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早期的共产党人正是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 来,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人民才当家作主站立起来。马克思是饮誉世界 的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以毕生的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 深刻地影响了 20 世纪的人类生活,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为什么我 要把他的影响定义在全世界全人类这个范围内呢?而不是只限于社会主义社会。 因为马克思在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受到尊重,同样受到推崇,马克 思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成为了西方国家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在美国的大学中,马 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成了一门必修的科目。可见,马克思在西方世界中的地位。可 以说,马克思一生的贡献是卓越的、伟大的。为什么马克思一生能做出如此卓越、 如此伟大的贡献呢?他背后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今天我们学习《马克 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从中也许我们能获得答案。 二、传主介绍 卡尔•马克思 (1818 年 5 月 5 日—1883 年 3 月 14 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 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被评为二十 世纪影响世界最深的人。 1818 年 5 月 5 日,马克思生于德国莱茵省(现属于联邦州莱茵兰-普法尔茨)特 里尔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祖父马克思•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
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生于1782年,同荷兰女子罕丽→普 列斯堡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一确定继承人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 思和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学到 柏林大学学习,并于1841年完成大学学业,同年另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 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获得耶拿大学博士。毕业后担任莱茵报 主编,后辞职。期间认识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他学识渊博,精通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数学。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贵族小姐燕妮 结婚。 1844年1月,与燕妮一起踏上流放的征途。去到巴黎。同年完成<哲学经济学 手稿》>,这份手稿直到1933年才被发现并发表,被称为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 1845年秋,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去到比利时布鲁塞尔。 1845年12月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书中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第一次有系统地阐 述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 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后来才诞生了《共产党宣言》 随后不久遭到比利时当局的迫害。和妻子一起回到德国 1846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初,马 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1847年6月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并且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8年4月,和恩格斯在德国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
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生于 1782 年,同荷兰女子罕丽•普 列斯堡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一确定继承人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 思和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 1830 年 10 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学到 柏林大学学习,并于 1841 年完成大学学业,同年另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 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获得耶拿大学博士。毕业后担任莱茵报 主编,后辞职。期间认识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他学识渊博,精通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数学。 1843 年 6 月 19 日,马克思与苦等了他 7 年之久的生于 1814 年的贵族小姐燕妮 结婚。 1844 年 1 月,与燕妮一起踏上流放的征途。去到巴黎。同年完成<<哲学经济学 手稿>>,这份手稿直到 1933 年才被发现并发表,被称为 1844 年哲学经济学手稿。 1845 年秋,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去到比利时布鲁塞尔。 1845 年 12 月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书中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第一次有系统地阐 述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 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后来才诞生了《共产党宣言》。 随后不久遭到比利时当局的迫害。和妻子一起回到德国。 1846 年初 ,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 年初,马 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1847 年 6 月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并且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8 年 4 月,和恩格斯在德国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
后被驱逐,去了巴黎。在被要求离开巴黎,去了英国伦敦。在伦敦,他们度过了 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在5年时间里,马克思和燕妮失去了四个孩子中的三个 但在这期间,马克思写出了他最重要的著作一—《资本论》。 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参加了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入领导委员会。他为国 际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70年10月与移居伦敦的恩格斯再度相聚。由于被许多国家驱逐,到处流亡 他曾自称是“世界公民”。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去世,葬于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内。 《资本论》后两卷为恩格斯整理马克思的遗稿后出版,分别在1885年、1894年 相继出版 马克思在德国特里尔的故居,现在是马克思博物馆。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创始人卡尔·马克思1818年诞生在德国的特里尔镇, 父亲是律师。卡尔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律,随后又转入柏林大学,最后 在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此后马克思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在科伦为《莱茵报》当过一个时期的编辑。但是 他那激进的政治观点,不久就给自己惹出了是非,于是便迁居到巴黎。在那儿他 遇到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相同的政治观点使两人结下了真切的友谊,甘苦与 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 不久,马克思被驱逐出国,迁居到布鲁塞尔。1847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他发表了 第一部重要的著作《晢学的贫困》。翌年他和恩格斯共冋起草了其拥有最广泛读 者的著作《共产党宣言》。在同年晚些时候,马克思返回科伦,数月后又遭驱逐 之后他迁居伦敦,在那里度过余生
后被驱逐,去了巴黎。在被要求离开巴黎,去了英国伦敦。在伦敦,他们度过了 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在 5 年时间里,马克思和燕妮失去了四个孩子中的三个。 但在这期间,马克思写出了他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 1864 年 9 月 28 日马克思参加了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入领导委员会。他为国 际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 1867 年 9 月 14 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70 年 10 月与移居伦敦的恩格斯再度相聚。由于被许多国家驱逐,到处流亡, 他曾自称是“世界公民”。 1883 年 3 月 14 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去世,葬于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内。 《资本论》后两卷为恩格斯整理马克思的遗稿后出版,分别在 1885 年、1894 年 相继出版。 马克思在德国特里尔的故居,现在是马克思博物馆。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创始人卡尔•马克思 1818 年诞生在德国的特里尔镇, 父亲是律师。卡尔 17 岁时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律,随后又转入柏林大学,最后 在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此后马克思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在科伦为《莱茵报》当过一个时期的编辑。但是 他那激进的政治观点,不久就给自己惹出了是非,于是便迁居到巴黎。在那儿他 遇到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相同的政治观点使两人结下了真切的友谊,甘苦与 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 不久,马克思被驱逐出国,迁居到布鲁塞尔。1847 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他发表了 第一部重要的著作《哲学的贫困》。翌年他和恩格斯共同起草了其拥有最广泛读 者的著作《共产党宣言》。在同年晚些时候,马克思返回科伦,数月后又遭驱逐。 之后他迁居伦敦,在那里度过余生
虽然马克思当记者时赚些钱,但是他大量的时间在伦敦搞研究,撰写有关政治学 和经济学著作(在那些年月里,马克思和他的一家主要靠恩格斯的慷慨捐助来维 持生计)。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问世。1883年马克 思去世,另两卷还没有写完,后来恩格斯根据马克思遗留下来的笔记和手稿编辑 整理出版。 三、文体介绍 这是一部评传。评传是带有研究和评论性质的传记。这类传记偏重对传主的生平 事迹的评价,一般按生平顺序梳理和记述,在叙述中常常插入评论,叙述和议论 结合,比较注重学术评价。(见课本P25关于评传)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思考与探究”通读文本 第二课时 回顾上节课内容,指名学生介绍评传 自主归纳整理 节选的这一部分评述了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思想建设和革命活动。请总结一 下马克思这段经历 1.学生阅读课文,划出标示时间的语句 2.明确 1、1845年2月马克思被驱逐出巴黎,迁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虽然马克思当记者时赚些钱,但是他大量的时间在伦敦搞研究,撰写有关政治学 和经济学著作(在那些年月里,马克思和他的一家主要靠恩格斯的慷慨捐助来维 持生计)。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第一卷于 1867 年问世。1883 年马克 思去世,另两卷还没有写完,后来恩格斯根据马克思遗留下来的笔记和手稿编辑 整理出版。 三、文体介绍 这是一部评传。评传是带有研究和评论性质的传记。这类传记偏重对传主的生平 事迹的评价,一般按生平顺序梳理和记述,在叙述中常常插入评论,叙述和议论 结合,比较注重学术评价。(见课本 P25 关于评传)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思考与探究”通读文本。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指名学生介绍评传 二、自主归纳整理 节选的这一部分评述了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思想建设和革命活动。请总结一 下马克思这段经历。 1.学生阅读课文,划出标示时间的语句 2.明确: 1、1845 年 2 月马克思被驱逐出巴黎,迁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