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戰 逸品尙城 HUALANG COM 400630-1667 、与马有关的成语 1、一马平川:指能够纵马疾驰的平地。形容地势平坦宽广。 2、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现比喻起带着作用,走在领先位 置。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黄忠马当先,驰下山来。” 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动作已经完了;驷,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 马,或者套着四匹马的车。一句话说出口了,就是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来。 表示说话算数。出自元朝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大丈夫一言既出,驷 马难追,岂有反悔之理!” 4、人仰马翻:人马都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激战后伤亡惨重,狼狈不堪 也比喻忙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5、人欢马叫:人欢笑,马嘶叫。形容农村中热气腾腾、篆荣兴旺的景象。 6、万马齐喑:喑,哑,沉默。所有的马都肃然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的 沉闷局面。出自宋朝苏轼《三马图赞序》:“振蠡长鸣,万马皆喑。” 7、万马奔腾:奔腾,跳跃奔跑。无数匹马奔腾跳跃。形容声势浩大或进展 迅速的壮观情景。出自明朝凌檬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二卷:“空中如万 马奔腾,树杪似千军拥沓。” 8、千军万马:有千万军马。形容人马极多,队伍声势浩大。出自《水浒传》 第七回:“休说你这三二十个人值什么?便是千军万马队中,俺敢直的入去出 来。 9、马马虎虎:疏忽大意,非常随便。 10、马首是瞻:原指作战时,士兵看主帅马头行动。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 某人。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一、与马有关的成语 1、一马平川:指能够纵马疾驰的平地。形容地势平坦宽广。 2、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现比喻起带着作用,走在领先位 置。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黄忠马当先,驰下山来。” 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动作已经完了;驷,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 马,或者套着四匹马的车。一句话说出口了,就是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来。 表示说话算数。出自元朝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大丈夫一言既出,驷 马难追,岂有反悔之理!” 4、人仰马翻:人马都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激战后伤亡惨重,狼狈不堪。 也比喻忙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5、人欢马叫:人欢笑,马嘶叫。形容农村中热气腾腾、繁荣兴旺的景象。 6、万马齐喑:喑,哑,沉默。所有的马都肃然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的 沉闷局面。出自宋朝苏轼《三马图赞序》:“振鬓长鸣,万马皆喑。” 7、万马奔腾:奔腾,跳跃奔跑。无数匹马奔腾跳跃。形容声势浩大或进展 迅速的壮观情景。出自明朝凌檬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二卷:“空中如万 马奔腾,树杪似千军拥沓。” 8、千军万马:有千万军马。形容人马极多,队伍声势浩大。出自《水浒传》 第七回:“休说你这三二十个人值什么?便是千军万马队中,俺敢直的入去出 来。” 9、马马虎虎:疏忽大意,非常随便。 10、马首是瞻:原指作战时,士兵看主帅马头行动。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 某人。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11、马不停蹄:马不停地前进。比喻不间歇地行进或工作持续进行。出自 元朝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把的他马不停蹄。” 12、马到成功:战马一到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胜利或成效。出自元 朝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管取马到成功,奏凯回来也。” 13、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起来。形容为正义之事而战 死杀场。出自清朝黄遵宪《聂将军歌》:“欲将马革裹尸还,万骨如山堆战垒。” 14、犬马之劳:犬马,臣子对君主的自称。比喻甘愿像狗和马那样为君主 奔走效劳。现多用于表示心甘情愿听别人驱使,为之效劳。出自《水浒传》第 六十三回:“李某不才,食禄多矣,无功报德,愿效犬马之劳,统领军卒,离 城下寨。” 15、车水马龙(车马如龙):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 形容来往的车马很多,繁华热闹的场面。出自《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车 如流水,马如游龙。 16、牛头马面:佛教指地狱里的两个狱卒,一个头像牛,一个脸像马。比 喻丑陋凶狠的坏人。出自《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狱卒数万 人,总是牛头马面。” 17、蛛丝马迹:蜘蛛的丝和马的脚印。比喻调查探究事物根源的不很明显 的线索。出自清朝王家贲《别雅序》:“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 书 18、猴年马月:猴、马,生肖。泛指没有指望的未来岁月。 19、风马牛不相及(风马无关):风,一指走失,一指畜类两性相诱;及 碰到。一指两地相隔很远,即使牛马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地域。一指马和 牛不是同类,不致相诱。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出自《左传·售公四年》:“群 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20、心猿意马:心情像猿跳马奔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思、欲念难以控制, 不专、不定。出自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 21、龙马精神:龙马,传说中像龙的骏马。比喻人精力旺盛。出自唐朝李 郢《上裴晋公》:“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22、汗马功劳:汗马,战争中,战马飞奔而出汗。指战功阜著。现指工作 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出自《韩非子五》:“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 23、走马上任:骑着马上任。指官吏就职。出自明朝冯梦龙《喻世明言》 第二十卷:“今我蒙圣恩,除做南雄巡检之职,就要走马上任。 24、走马看花(走马观花):走,跑;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 花,后指匆忙大略地观看一下。出自宋朝杨万里《和同年李子西通判》:“走 马看花拂绿杨,曲江同赏牡丹香 2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 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6、兵荒马乱:兵、马,这里指战争。形容战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混乱 景象。出自元朝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27、快马加鞭:对快马再加几鞭,它跑得会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出自明 朝《杀狗记·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径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28、识途老马:途,道路。认识道路的老马。比喻对某种情况熟悉、阅历 丰富的人。出自《韩非子说林上》:“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 而随之,遂得道
11、马不停蹄:马不停地前进。比喻不间歇地行进或工作持续进行。出自 元朝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把的他马不停蹄。” 12、马到成功:战马一到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胜利或成效。出自元 朝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管取马到成功,奏凯回来也。” 13、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起来。形容为正义之事而战 死杀场。出自清朝黄遵宪《聂将军歌》:“欲将马革裹尸还,万骨如山堆战垒。” 14、犬马之劳:犬马,臣子对君主的自称。比喻甘愿像狗和马那样为君主 奔走效劳。现多用于表示心甘情愿听别人驱使,为之效劳。出自《水浒传》第 六十三回:“李某不才,食禄多矣,无功报德,愿效犬马之劳,统领军卒,离 城下寨。” 15、车水马龙(车马如龙):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 形容来往的车马很多,繁华热闹的场面。出自《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车 如流水,马如游龙。” 16、牛头马面:佛教指地狱里的两个狱卒,一个头像牛,一个脸像马。比 喻丑陋凶狠的坏人。出自《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狱卒数万 人,总是牛头马面。” 17、蛛丝马迹:蜘蛛的丝和马的脚印。比喻调查探究事物根源的不很明显 的线索。出自清朝王家贲《别雅序》:“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 书。” 18、猴年马月:猴、马,生肖。泛指没有指望的未来岁月。 19、风马牛不相及(风马无关):风,一指走失,一指畜类两性相诱;及, 碰到。一指两地相隔很远,即使牛马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地域。一指马和 牛不是同类,不致相诱。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出自《左传•僖公四年》:“群 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20、心猿意马:心情像猿跳马奔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思、欲念难以控制, 不专、不定。出自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 21、龙马精神:龙马,传说中像龙的骏马。比喻人精力旺盛。出自唐朝李 郢《上裴晋公》:“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22、汗马功劳:汗马,战争中,战马飞奔而出汗。指战功卓著。现指工作 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出自《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 23、走马上任:骑着马上任。指官吏就职。出自明朝冯梦龙《喻世明言》 第二十卷:“今我蒙圣恩,除做南雄巡检之职,就要走马上任。” 24、走马看花(走马观花):走,跑;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 花,后指匆忙大略地观看一下。出自宋朝杨万里《和同年李子西通判》:“走 马看花拂绿杨,曲江同赏牡丹香。” 2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 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6、兵荒马乱:兵、马,这里指战争。形容战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混乱 景象。出自元朝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27、快马加鞭:对快马再加几鞭,它跑得会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出自明 朝《杀狗记•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径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28、识途老马:途,道路。认识道路的老马。比喻对某种情况熟悉、阅历 丰富的人。出自《韩非子•说林上》:“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 而随之,遂得道
Wws wn gUGTrcoin
29、驴唇不对马嘴:指事物两方面不符,也指答非所问,文不对题。出自 宋朝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十九卷:“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十转五转绕你从 朝。 0、青梅竹马:青梅,青的梅子;竹马,指小孩将竹竿骑在裆下做马。形 容男女少年天真无邪地在一起玩耍。出自唐朝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31、招兵买马:招,征集;买,收买。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出自《旧五 代史·唐庄宗纪》:“魏州钱谷诸务,及招兵市马。悉委进监临。” 32、非驴非马:不是驴不是马。比喻什么也不像,不伦不类的东西。出自 《汉书西域传下》:“外国胡人皆曰:“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羸 也。 33、盲人瞎马: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十分危险。出自南朝·宋刘 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34、单枪匹马:一杆枪一匹马。指一人上阵。比喻不借助别人的力量, 单独行动。出自五代汪遵《鸟江》:“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35、驽马铅刀:驽马,劣马;铅刀,笨重而钝的刀。低能的马和砍不断东 西的刀。比喻才能低下。出自《后汉书隗传》:“但驽马铅刀,不可强扶。” 36、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混淆是非,颊倒黑白。出自《史 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 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37、秣马厉兵:秣,喂牲口;厉,磨刀;兵,兵器。喂饱马,磨快兵器 指准备作战。也泛指积极作好各项准备工作。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 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38、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坏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 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39、悬崖勒马:悬崖,高而陡的山崖。比喻到了很危险的地步及时醒悟回 头。出自清朝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十六卷:“忽迷忍悟,能勒马悬崖耳。” 40、塞翁失马:塞,边塞;翁,老人。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失,却因此而 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出自汉朝刘安《淮南子·间 训》:“塞上叟失马,人皆吊之。叟曰:“此何讵不为福?’数月,马将胡骏 马而至。” 41、鞍马劳顿(鞍马劳困):顿,困顿,疲乏。指长途策马跋涉,劳累疲乏 出自元朝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4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远才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时间长才显出 人心的好坏。出自元朝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若有些好歹,我少不得报 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3、老骥伏枥:興,千里马;枥,马槽。老了的千里马趴在马槽时,仍想 奔驰千里。比喻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出自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 44、白驹过隙:白驹,白色的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像白色的骏马 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出自《庄子·知北游》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29、驴唇不对马嘴:指事物两方面不符,也指答非所问,文不对题。出自 宋朝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十九卷:“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十转五转绕你从 朝。” 30、青梅竹马:青梅,青的梅子;竹马,指小孩将竹竿骑在裆下做马。形 容男女少年天真无邪地在一起玩耍。出自唐朝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31、招兵买马:招,征集;买,收买。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出自《旧五 代史•唐庄宗纪》:“魏州钱谷诸务,及招兵市马。悉委进监临。” 32、非驴非马:不是驴不是马。比喻什么也不像,不伦不类的东西。出自 《汉书•西域传下》:“外国胡人皆曰:‘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蠃 也。’” 33、盲人瞎马: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十分危险。出自南朝•宋刘 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34、单枪匹马:一杆枪一匹马。指一人上阵。比喻不借助别人的力量, 单独行动。出自五代•汪遵《乌江》:“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35、驽马铅刀:驽马,劣马;铅刀,笨重而钝的刀。低能的马和砍不断东 西的刀。比喻才能低下。出自《后汉书•隗嚣传》:“但驽马铅刀,不可强扶。” 36、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出自《史 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 ‘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37、秣马厉兵:秣,喂牲口;厉,磨刀;兵,兵器。喂饱马,磨快兵器。 指准备作战。也泛指积极作好各项准备工作。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 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38、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坏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 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39、悬崖勒马:悬崖,高而陡的山崖。比喻到了很危险的地步及时醒悟回 头。出自清朝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十六卷:“忽迷忍悟,能勒马悬崖耳。” 40、塞翁失马:塞,边塞;翁,老人。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失,却因此而 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出自汉朝刘安《淮南子•人间 训》:“塞上叟失马,人皆吊之。叟曰:‘此何讵不为福?’数月,马将胡骏 马而至。” 41、鞍马劳顿(鞍马劳困):顿,困顿,疲乏。指长途策马跋涉,劳累疲乏。 出自元朝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4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远才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时间长才显出 人心的好坏。出自元朝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若有些好歹,我少不得报 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3、老骥伏枥:骥,千里马;枥,马槽。老了的千里马趴在马槽时,仍想 奔驰千里。比喻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出自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4、白驹过隙:白驹,白色的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像白色的骏马 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出自《庄子•知北游》: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