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 2015.6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考试用时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规定 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内,否则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本大题共有9道题,每小题3分,计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最符合 题意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A)拎取/吝啬狡黠/威胁叨扰/惊涛骇浪 (B)雾霾/埋怨聒噪/城廓休憩/锲而不舍 (C)蓬蒿/膨胀搭讪/禅坐襁褓/牵强附会 (D)嗔怒/箴言芥末/慰藉哂笑/嬉皮笑脸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想要学好英语就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始终脚踏实地,一定要切忌好高鹜远 (B)某些文化企业为了谋取私利,在市场上大肆兜售粗制烂造、低俗恶劣的文化产 (C)一些传统地方戏剧似乎消声匿迹了,有专家呼吁:各方面应加强对传统地方戏剧的重 视。 (D)领导强调,秋冬季节是森林火灾频发期,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理,严防火势蔓 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A)生活中的他是一个拘谨的人,周围的人都非常喜欢他这种外向的性格。 (B)深夜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C)寒假即将到来,孩子们憧憬着享受天伦之乐时的样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D)“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细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 昆曲 中华文化带着独特的韵味向我们走来。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 (A)他非常着急的问道:“怎么了,你?”我看着他那样子,扑哧的笑了起来。 (B)中国电视银屏上首个青年公开课节目《开讲啦》一经播出就受到观众们的好评。 C)国庆节将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它的前面花团锦簇,增添了浓浓的节 日气氛 行人驻足观看,纷纷与“天安门”合影留念
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语 文 2015.6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4 页。考试用时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20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规定 的位置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内,否则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本大题共有 9 道题,每小题 3 分,计 27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最符合 题意。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A)拎.取/吝.啬 狡黠./威胁. 叨.扰/惊涛.骇浪 (B)雾霾./埋.怨 聒.噪/城廓. 休憩./锲.而不舍 (C)蓬.蒿/膨.胀 搭讪./禅.坐 襁.褓/牵强.附会 (D)嗔.怒/箴.言 芥.末/慰藉. 哂.笑/嬉.皮笑脸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想要学好英语就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始终脚踏实地,一定要切忌好高鹜远。 (B)某些文化企业为了谋取私利,在市场上大肆兜售粗制烂造、低俗恶劣的文化产品。 (C)一些传统地方戏剧似乎消声匿迹了,有专家呼吁:各方面应加强对传统地方戏剧的重 视。 (D)领导强调,秋冬季节是森林火灾频发期,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理,严防火势蔓 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A)生活中的他是一个拘谨..的人,周围的人都非常喜欢他这种外向的性格。 (B)深夜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 (C)寒假即将到来,孩子们憧憬着享受天伦之乐 ....时的样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D)“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细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 昆曲… 中华文化带着独特的韵味..向我们走来。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 (A)他非常着急的问道:“怎么了,你?”我看着他那样子,扑哧的笑了起来。 (B)中国电视银屏上首个青年公开课节目《开讲啦》一经播出就受到观众们的好评。 (C)国庆节将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它的前面花团锦簇,增添了浓浓的节 日气氛。 行人驻足观看,纷纷与“天安门”合影留念
(D)尼采说过,艺术世界的构成由于两种精神:一是“梦”,梦的境界是无数的形象(如 雕刻); 是“醉”,醉的境界是无比的豪情(如音乐)。 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语文共6页(第1页) 5.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句意明确的是 (A)我的爸爸是历史老师,许多同学认为我历史学得好是受到爸爸的影响,其实就是这样 的 (B)大学毕业十几年了,期间,他换了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对专业的学 习 (C)监考老师在考场上发现了两个考生的作弊仪器,当场没收并对考生做出严重警告的处 分 (D)根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约占九成以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 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 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 升序》宋濂 【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 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 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 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师说》韩 愈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余幼时即嗜学 嗜:喜欢 (B)援疑质理 质:总结 (C)是故无贵无贱 是故:因此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难道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是 (A)无从致书以观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童趣》沈复) (B)人非生而知之者 鸣之不能通其意 《马说》韩愈) (C)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卒皆夜惊恐 (《陈涉世家》司马迁) (D)余因得遍观群书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湖心亭看雪》张岱) 8.以下几句话编为四组,分别体现宋濂诚信、明礼的是 ①录毕,走送至,不敢稍逾越
(D)尼采说过,艺术世界的构成由于两种精神:一是“梦”,梦的境界是无数的形象(如 雕刻); 一是“醉”,醉的境界是无比的豪情(如音乐)。 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语文共 6 页(第 1 页) 5.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句意明确的是 (A)我的爸爸是历史老师,许多同学认为我历史学得好是受到爸爸的影响,其实就是这样 的。 (B)大学毕业十几年了,期间,他换了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对专业的学 习。 (C)监考老师在考场上发现了两个考生的作弊仪器,当场没收并对考生做出严重警告的处 分。 (D)根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约占九成以 上。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9 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 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 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 升序》宋濂 【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 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 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 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师说》韩 愈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余幼时即嗜.学 嗜:喜欢 (B)援疑质.理 质:总结 (C)是故..无贵无贱 是故:因此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难道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是 (A)无从致书以.观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童趣》沈复) (B)人非生而知之.者 鸣之.不能通其意 (《马说》韩愈) (C)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卒.皆夜惊恐 (《陈涉世家》司马迁) (D)余.因得遍观群书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湖心亭看雪》张岱) 8.以下几句话编为四组,分别体现宋濂诚信、明礼的是 ①录毕,走送至,不敢稍逾越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④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对【乙】段落有关内容的理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想跟从别人学习道理,是可以询问他的年龄是否比自己大的 (B)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知识最终也不会理解 (C)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如果懂得的道理比自己少,就能去当他的老师 (D)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有,道理存在之地,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语文共6页(第2页) 绝密※启用前 试 卷类型:A 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 2015.6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考试用时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规定 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答在试卷上 5.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内,否则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I卷:非选择题部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横线上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山寺夜起 江湜 月生岩石颠,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翘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指出诗中“烟”的特点。(2分) (2)描述颈联和尾联中作者情绪变化的过程。(2分) 12.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或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史记》是司马迁编著的我国第一部通史,它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近三千 年的历史 曾被鲁迅誉为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④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对【乙】段落有关内容的理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想跟从别人学习道理,是可以询问他的年龄是否比自己大的 (B)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知识最终也不会理解 (C)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如果懂得的道理比自己少,就能去当他的老师 (D)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有,道理存在之地,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语文共 6 页(第 2 页) 绝密※启用前 试 卷类型:A 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语 文 2015.6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4 页。考试用时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20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规定 的位置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答在试卷上。 5. 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内,否则答题无效。 6.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I 卷:非选择题部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横线上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 分) 山寺夜起 江湜 月生岩石颠,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翘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指出诗中“烟”的特点。(2 分) (2)描述颈联和尾联中作者情绪变化的过程。(2 分) 12.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或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史记》是司马迁编著的我国第一部 通史,它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近三千 年的历史, 曾被鲁迅誉为“ ,
岂因祸福避趋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林则徐) (3) 悠然见南山。 (《饮酒》陶渊明) (4)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王维) (5)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6) 浅草才能没马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7)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欧阳修) (8)金樽清酒斗十千 (《行路难其一》李白) 13.阅读根据巴金小说《家》改编的一则故事,回答问题。(3分) 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翁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凤鸣。 情节1一天,凤鸣在走廊里遇见觉慧,便习惯的称觉慧为“三少爷”。觉慧说:“不要叫 我少爷,我 早就对你说过直呼我的名字就可以了。” 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语文共6页(第3页) 情节2觉慧和凤鸣正在聊天。觉慧说:“我要跟母亲讲,我要娶你…”凤鸣说:“那是不 可能的事 我们的身份不同。”这时,太夫人周氏派人来找风鸣 情节3周氏告诉凤鸣一个不幸的消息:“老太爷已经把你许配给了冯老爷。”周氏虽有不 忍,但这是 老太爷的命令,自己也不敢反抗。 情节4凤鸣抱定死的决心,她摸索到花园的池塘边,那是她被迫选定的归宿地。 问题:简要评价这则故事中觉慧、凤鸣、周氏的言行。 要求:评价内容中必须包含“先进思想观念、传统观念、封建礼制”。语言力求简洁,观点 鲜明,不超过50字 觉慧 凤鸣: 周氏 14.阅读下面的一段说明文,回答问题。(6分) 温度是影响观赏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影响植物的地理分布,制约着植物生长发 育的速度及体内的生化代谢等一系列生理机制。 般来说,原产热带 地区的植物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较高,如仙人掌类植物在15度至18度的温度下才开始生长, 并可以忍耐50至60度的高温:而原产寒带的植物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较低,如雪莲在 度时开始生长,能忍耐零下20度至零下30度的低温:原产温带地区的植物对温度三基点的 要求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此外,② 如水仙花芽分化时的最适温度为13至14度, 而水仙花芽伸长时的最适温度仅为9度 (1)将文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说明文表达的逻辑顺序。(总计不超过40字) ① (2)指出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出两例即可) (3)根据上述文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仙人掌类的植物耐寒性比较差 (B)温度能够影响观赏植物的生理过程 (C)雪莲适合生长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 (D)水仙花养殖的过程中应逐渐降低其生长环境中的温度 15.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8分) 祖父在他离人生的彼岸越来越近的最后岁月中,最喜欢哼这首歌了。那沙哑的嗓子,有 一份苍老的忧伤,一份旅人的寂寥。父亲告诉我,这首《旅愁》也是大姑从前在无锡师范附
(2) ,岂因祸福避趋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林则徐) (3) ,悠然见南山。 (《饮酒》陶渊明) (4)大漠孤烟直, 。 (《使至塞上》王维) (5)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6) ,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7)野芳发而幽香, 。 (《醉翁亭记》欧阳修) (8)金樽清酒斗十千, 。 (《行路难 其一》李白) 13.阅读根据巴金小说《家》改编的一则故事,回答问题。(3 分) 故事发生在 1919 年前后,主人翁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凤鸣。 情节 1 一天,凤鸣在走廊里遇见觉慧,便习惯的称觉慧为“三少爷”。觉慧说:“不要叫 我少爷,我 早就对你说过直呼我的名字就可以了。” 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语文共 6 页(第 3 页) 情节 2 觉慧和凤鸣正在聊天。觉慧说:“我要跟母亲讲,我要娶你…”凤鸣说:“那是不 可能的事, 我们的身份不同。”这时,太夫人周氏派人来找凤鸣。 情节 3 周氏告诉凤鸣一个不幸的消息:“老太爷已经把你许配给了冯老爷。”周氏虽有不 忍,但这是 老太爷的命令,自己也不敢反抗。 情节 4 凤鸣抱定死的决心,她摸索到花园的池塘边,那是她被迫选定的归宿地。 问题:简要评价这则故事中觉慧、凤鸣、周氏的言行。 要求:评价内容中必须包含“先进思想观念、传统观念、封建礼制”。语言力求简洁,观点 鲜明,不超过 50 字。 觉慧: ;凤鸣: ;周氏: 。 14.阅读下面的一段说明文,回答问题。(6 分) 温度是影响观赏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影响植物的地理分布,制约着植物生长发 育的速度及体内的生化代谢等一系列生理机制。 ① 。一般来说,原产热带 地区的植物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较高,如仙人掌类植物在15度至18度的温度下才开始生长, 并可以忍耐 50 至 60 度的高温;而原产寒带的植物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较低,如雪莲在 4 度时开始生长,能忍耐零下 20 度至零下 30 度的低温;原产温带地区的植物对温度三基点的 要求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此外, ② 。如水仙花芽分化时的最适温度为 13 至 14 度, 而水仙花芽伸长时的最适温度仅为 9 度。 (1)将文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说明文表达的逻辑顺序。(总计不超过 40 字) ① ; ② 。 (2)指出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出两例即可) (3)根据上述文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仙人掌类的植物耐寒性比较差 (B)温度能够影响观赏植物的生理过程 (C)雪莲适合生长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 (D)水仙花养殖的过程中应逐渐降低其生长环境中的温度 15.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8 分) 祖父在他离人生的彼岸越来越近的最后岁月中,最喜欢哼这首歌了。那沙哑的嗓子,有 一份苍老的忧伤,一份旅人的寂寥。父亲告诉我,这首《旅愁》也是大姑从前在无锡师范附
小念书时最爱唱的。 祖父一定以为大姑已经不在人世。祖父的这种想法只有我知道。祖父永远没有想到大姑 的存在对于我们其实比死去更残酷,虽然因了祖父我也爱上了未曾谋面的大姑。她去的地方 那么远,隔着一道海峡,一个世界几十年番无音讯。她也许还活着?说不定哪天就会回来探 亲;来看她的老父亲。然而祖父却早已离我们而去了。 祖父最疼爱大姑,但他自己从未这么说过,是父亲和妈妈背着他告诉我的。祖父有两个 儿子,却只有大姑这一个女儿,而大姑与早逝的祖母极像。从我记事起,就看见在大学教书 的父亲隔一段日子拿回一封信,恭恭敬敬地念给坐在藤椅里的祖父听,信都是大姑写来的, 说她在北京生活得很好,说姑父和女儿都好,说她在文化部下属单位工作。祖父曾经是晩清 的举人,不过现在双眼罩上了一层厚 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语文共6页(第4页 厚的白翳,看人看物皆艰难。他无法看见女儿的字,但只要听着父亲这么读,就频频点起雪 白的头,二脸的欣慰 那时我小,才五六岁,却已经和祖父一样思念起犬姑。儿童节妈妈带我到人民公园去 玩,热热闹闹的公园里有许多老人搀着孙子孙女散步,我就想起了祖父。我说,妈妈你 催爸爸叫大姑回来呀,祖父想见她,我也想见。妈妈随口回答我:“下次别在外边提大姑, 你大姑49年就跟你姑父去台湾了!”那时我还没上小学,也没进过幼儿园,不知道台湾意味 着什么,我问妈妈:“台湾好玩么?大姑老也不愿回来。”妈妈一把拽住我的胳膊,厉害兮 兮地。说:“我是骗你的,大姑在北京。你要跟别人说什么台湾,我就揪掉你的耳朵,剪掉 你的辫子,让你变成光头小子!”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漂亮的女孩,可不愿意当难看的光头 小子。我没有说,对谁也没有,甚至祖父 天放学回家,我看见祖父正捧着那本宝贝相册在一页页一张张地用青筋毕露的手 抚摸。父亲从不让我接近这相册,现在父亲不在,我对祖父说:“我帮你讲照片吧!”祖 父怜爱地摸摸我的头,把我抱上他的膝头,让我一张张给他讲。相册妁前几页是祖父一家子 的照片,有大姑、父亲和叔叔,最多的是祖母。接下来好几页是年轻的大姑和姑父。往后是 我们全家,有我和妈妈,还有叔叔一家。再后……。再后是什么呀?是《白毛女》剧照。祖 父生气地打断我的话:“淘气孩子,什么白毛女,是你大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照的,穿格子 衬衫,还烫着发。”我说:“什么呀!《白毛女》这电影我看过,而且我认识照片上这些字
小念书时最爱唱的。 祖父一定以为大姑已经不在人世。祖父的这种想法只有我知道。祖父永远没有想到大姑 的存在对于我们其实比死去更残酷,虽然因了祖父我也爱上了未曾谋面的大姑。她去的地方 那么远,隔着一道海峡,一个世界几十年番无音讯。她也许还活着?说不定哪天就会回来探 亲;来看她的老父亲。然而祖父却早已离我们而去了。 祖父最疼爱大姑,但他自己从未这么说过,是父亲和妈妈背着他告诉我的。祖父有两个 儿子,却只有大姑这一个女儿,而大姑与早逝的祖母极像。从我记事起,就看见在大学教书 的父亲隔一段日子拿回一封信,恭恭敬敬地念给坐在藤椅里的祖父听,信都是大姑写来的, 说她在北京生活得很好,说姑父和女儿都好,说她在文化部下属单位工作。祖父曾经是晚清 的举人,不过现在双眼罩上了一层厚 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语文共 6 页(第 4 页) 厚的白翳,看人看物皆艰难。他无法看见女儿的字,但只要听着父亲这么读,就频频点起雪 白的头,一脸的欣慰。 那时我小,才五六岁,却已经和祖父一样思念起犬姑。儿童节妈妈带我到人民公园去 玩, 热热闹闹的公园里有许多老人搀着孙子孙女散步,我就想起了祖父。我说,妈妈你 催爸爸叫大姑回来呀,祖父想见她,我也想见。妈妈随口回答我:“下次别在外边提大姑, 你大姑 49 年就跟你姑父去台湾了!”那时我还没上小学,也没进过幼儿园,不知道台湾意味 着什么,我问妈妈:“台湾好玩么?大姑老也不愿回来。”妈妈一把拽住我的胳膊,厉害兮 兮地。说:“我是骗你的,大姑在北京。你要跟别人说什么台湾,我就揪掉你的耳朵,剪掉 你的辫子,让你变成光头小子!”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漂亮的女孩,可不愿意当难看的光头 小子。我没有说,对谁也没有,甚至祖父。 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祖父正捧着那本宝贝相册在一页页一张张地用青筋毕露的手 抚 摸。父亲从不让我接近这相册,现在父亲不在,我对祖父说:“我帮你讲照片吧!”祖 父怜爱地摸摸我的头,把我抱上他的膝头,让我一张张给他讲。相册妁前几页是祖父一家子 的照片,有大姑、父亲和叔叔,最多的是祖母。接下来好几页是年轻的大姑和姑父。往后是 我们全家,有我和妈妈,还有叔叔一家。再后……。再后是什么呀?是《白毛女》剧照。祖 父生气地打断我的话:“淘气孩子,什么白毛女,是你大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照的,穿格子 衬衫,还烫着发。”我说:“什么呀!《白毛女》这电影我看过,而且我认识照片上这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