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日照市中考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共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霎(sha)时 躯壳(qio) 哂(shen)笑 锋芒毕露(lu) B.慰藉(j1) 告罄(qing) 炽(chi)痛 气冲斗(d6u) 牛 C.把(ba)玩 遒劲(jn) 稽(j)首 锲(qie)而 不舍 D.窥伺(si) 掺和(huo) 庇(bi)护 浑身解(xie) 数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攫取 殒落 相形见绌 翻来覆去 B.隐秘 凛冽 鸦雀无声 人情练达 C.恣雎 销蚀 张皇失措 一返既往 D.烦躁 藻饰 眼花瞭乱 粗制滥造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即将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积极申请加入?还是断然拒绝加入?或者 只是站在一边远远观望?需要许多国家做出理性的选择 B.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有权不可任性”这句话,这体现了总理对各级政府的谆谆告诫, 至简,至真,至诚,至善。 C.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跨永定河上(旧时称卢沟河,亦作芦沟河 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 D.“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享权 都奉献给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2015年世界会怎么样。”德国柏林学者夫罗里扬 的这句话,折射出当今世界越来越认同的一个事实:中国好,世界也会好 B.成长是一种经历,成熟是一种阅历。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何况恬淡、平和、 幸福的人生也离不开成熟。 C.4月13日,某地客车侧翻,导致3人死亡,5人重伤。在扣人心弦地等待中,经过两 个多小时地紧急抢救,受伤最重的小女孩终于脱离了生命危 D.近些年来,作为加害国的日本,总有一些人不顾事实,对南京大屠杀这一早有定论的 历史事件品头论足,尤其是以安倍晋三为首的右翼势力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015 年日照市中考语文试题 (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来源:学*科*网Z *X* X*K ] 一、(共 18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霎(shà)时 躯壳(qiào) 哂(shěn)笑 锋芒毕露(lòu) B.慰藉(jí) 告罄(qìnɡ) 炽(chì)痛 气冲斗(dǒu) 牛 C.把(bǎ)玩 遒劲(jìn) 稽(jī)首 锲(qiè)而 不舍 D.窥伺(sì) 掺和(huo) 庇(bì)护 浑身解(xiè) 数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攫取 殒落 相形见绌 翻来覆去 B.隐秘 凛冽 鸦雀无声 人情练达 C.恣雎 销蚀 张皇失措 一返既往 D.烦躁 藻饰 眼花瞭乱 粗制滥造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即将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积极申请加入?还是断然拒绝加入?或者 只是站在一边远远观望?需要许多国家做出理性的选择。 B.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有权不可任性”这句话,这体现了总理对各级政府的谆谆告诫, 至简,至真,至诚,至善。 C.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跨永定河上(旧时称卢沟河,亦作芦沟河)。 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 年)。 D.“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享权 都奉献给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2015 年世界会怎么样。”德国柏林学者夫罗里扬 的这句话,折射出当今世界越来越认同的一个事实:中国好,世界也会好。 B.成长是一种经 历,成熟是一种阅历。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何况恬淡、平和、 幸福的人生也离不开成熟。 C.4 月 13 日,某地客车侧翻,导致 3 人死亡,5 人重伤。在扣人心弦地等待中,经过两 个多小时地紧急抢救,受伤最重的小女孩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D.近些年来,作为加害国的日本,总有一些人不顾事实,对南京大屠杀这一早有定论的 历史事件品头论足,尤其是以安倍晋三为首的右翼势力。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形势,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密 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B.据银监会分析,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股市一路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资者对中 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C.据测算,亚太区域未来十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49万亿元人民币,仅“丝绸 之路经济带”区域铁路线路规划就在1万公里左右,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 D.近日,我国东部地区持续雾霾天气,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到6级,山东和江苏的 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本书编撰的目的是“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B.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湘 行散记》、中篇小说《边城》等。 C.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第一名 叫解元。举人可直接参加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D.古代表示任用提拔的说法有举、拜、陟,如“陟罚臧否”中的“陟”就是提拔的意 思:表示降职的有迁、黜、贬、谪,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就是贬官的意思。 7.根据你的阅读印象,选出下面对名著内容描述正确的一项( A.《三国演义》中刘备派诸葛亮过江东连吴抗曹,诸葛亮吟诵《铜雀台赋》智激周瑜, 打消了周瑜投降曹操的念头,并舌战群儒完成了连吴抗曹的任务。 B.《五猖会》描述了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一一我对五猖会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 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同时也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名人传》中的三位主人公为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但也经历了人生的种种 磨难。例如米开朗琪罗就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被开除了教籍。 D.简·爱富有激情和反抗精神,勇敢追求自由和幸福,大胆冲破世俗的观念与自己的 东家罗切斯特结婚。婚后由于罗切斯特疯妻子的出现,她毅然离开了心爱的人远走他乡 8.5月4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严厉整治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如果你要劝阻一名踩在红军女战士雕塑上拍照的游客,下面语句最得体的一项是 A.快下来!真没素质! B.快下来!请尊重我们的老一辈革命者! C.您好!红军战士需要我们尊重,请不要踩在上面拍照。 D.喂!你认为这样做合适吗?太不文明了吧! 9.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文字,却是不然。 ②且如一个天字,本是苍苍的天,引申为最尊的称呼,再引申为自然的称呼。 ③所以有《说文》《尔雅》《释名》等书,说那转注、假借的道理。 ④若在他国,引申之义,必有语尾变化,不得同是一字,含有数义
A.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形势,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密 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B.据银监会分析,2015 年第一季度,我国股市一路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资者对中 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C.据测算,亚太区域未来十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 49 万亿元人民币,仅“丝绸 之路经济带”区域铁路线路规划就在 1 万公里左右,总投资超过 5000 亿元。 D.近日,我国东部地区持续雾霾天气,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到 6 级,山东和江苏的 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本书编撰的目的是“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B.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湘 行散记》、中篇小说《边城》等。 C.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第一名 叫解元。举人可直接参加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D.古代表示任用提拔的说法有举、拜、 陟,如“陟罚臧否”中的“陟”就是提拔的意 思;表示降职的有迁、黜、贬、谪,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就是贬官的意思。 7.根据你的阅读印象,选出下面对名著内容描述正确的一项( ) A.《三国演义》中刘备派诸葛亮过江东连吴抗曹,诸葛亮吟诵《铜雀台赋》智激周瑜, 打消了周瑜投降曹操的念头,并舌战群儒完成了连吴抗曹的任务。 B.《五猖会》描述了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 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同时也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名人传》中的三位主人公为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但也经历了人生的种种 磨难。例如米开朗琪罗就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被开除了教籍。 D.简·爱富有激情和反抗精神,勇敢追求自由和幸福,大胆冲破世俗的观念与自己的 东家罗切斯特结婚。婚后由于罗切斯特疯妻子的出现,她毅然离开了心爱的人远走他乡。 8.5 月 4 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严厉整治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如果你要劝阻一名踩在红军女战士雕塑上拍照的游客,下面语句最得体的一项是 ( ) A.快下来!真没素质! B.快下来!请尊重我们的老一辈革命者! C.您好!红军战士需要我们尊重,请不要踩在上面拍照。 D.喂!你认为这样做合适吗?太不文明了吧! 9.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文字,却是不然。 ②且如一个天字,本是苍苍的天,引申为最尊的称呼,再引申为自然的称呼。 ③所以有《说文》《尔雅》《释名》等书,说那转注、假借的道理。 ④若在他国,引申之义,必有语尾变化,不得同是一字,含有数义
⑤三义不同,总只一个天字 ⑥中国文字,与地球各国绝异,每一个字,有他的本义,又有引申之义 A.①②⑤⑥④③ B.⑥④①②⑤③ C.①②⑤③④⑥ D.⑥②⑤④①③ 二、(共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①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发展的高碳特征也非常明 显。高碳不仅加剧气候变暖,而且与污染有强相关性。今天我们已认识到,光讲发展是不够 的,还要讲发展方式、选好发展路径。如果中西部地区沿袭东部一些地区过去的发展路径, 我国经济发展就会更高碳。为了可持续的未来,我国转向低碳发展已刻不容缓 ②从能源经济学的角度看,发达国家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现 在年人均能耗近10吨标准煤:另一类是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现在年人均能耗是5吨标准煤 左右。两类国家人均能耗相差一倍之多,而人均碳排放相差还不止一倍。一些人经常以美国 的发展为标准,但如果世界其他国家都达到美国那样的人均能耗水平,那就得4个地球才能 养活人类。所以,美国这种高能耗发展模式是不能模仿、不可推广的。对我国来说,控制总 量,坚持高效、洁浄、低碳,是低碳发展非常重要的内涵。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是低 碳能源的“三匹马”’,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需要并驾齐驱、形成合力。惟 有如此,才能更多地替代煤炭 ③在我国,目前已有许多低碳发展方面的实践。近些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很 大,淘汰落后产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强度下降19.1%,2014年 碳强度下降5%:工业余热替代北方传统供暖规模试点成功;低碳城市试点初见成效:等等。 低碳发展使经济增长更理性、质量效益更高。所以,国际和国内的实践都表明:低碳发展之 路可以通向现代化。低碳发展以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重塑经济,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 展。走低碳发展之路,既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更是为了国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④事实上,低碳发展不仅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会带来社会治理和人们思想观 念的深刻变革,促进形成低碳社会。低碳社会的基础是城乡一个个低碳“细胞”,包括低碳 社区、低碳企业、低碳乡村、低碳家庭等。如果每个“细胞”都能达到低碳水平,就会带来 社会治理、公民素质、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意义非常重大。我国是人口大 国,自然也是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排放大国。废弃物不是无用的东西,而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具有可行性,可以带来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低碳社 会中意义重大的新兴产业,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性产业。废弃物分类资源化利用能不能实 现,又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有很大关系。所以,走低碳发展之路,需要人人参与 ⑤当今世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转向绿色低碳发展。这是 个总趋势,也可以说是一场竞赛。在这场竞赛中,我国不能落伍,而必须尽快抢占新的战略 制高点,切实迈向生态文明。 (选自2015年4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0。对本文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为了可持续的未来,我国必须走低碳发展之路
⑤三义不同,总只一个天字。 ⑥中国文字,与地球各国绝异,每一个字,有他的本义,又有引申之义。 A.①②⑤⑥④③ B.⑥④①②⑤③ C.①②⑤③④⑥ D.⑥②⑤④①③ 二、(共 6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①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发展的高碳特征也非常明 显。高碳不仅加剧气候变暖,而且与污染有强相关性。今天我们已认识到,光讲发展是不够 的,还要讲发展方式、选好发展路径。如果中西部地区沿袭东部一些地区过去的发展路径, 我国经济发展就会更高碳。为了可持续的未来,我国转向低碳发展已刻不容缓。 ②从能源经济学的角度看,发达国家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现 在年人均能耗近 10 吨标准煤;另一类是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现在年人均能耗是 5 吨标准煤 左右。两类国家人均能耗相差一倍之多,而人均碳排放相差还不止一倍。一些人经常以美国 的发展为标准,但如果世界其他国家都达到美国那样的人均能耗水平,那就得 4 个地球才能 养活人类。所以,美国这种高能耗发展模式是不能模仿、不可推广的。对我国来说,控制总 量,坚持高效、洁净、低碳,是低碳发展非常重要的内涵。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是低 碳能源的“三匹马”,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需要并驾齐驱、形成合力。惟 有如此,才能更多地替代煤炭。 ③在我国,目前已有许多低碳发展方面的实践。近些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很 大,淘汰落后产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强度下降 19.1%,2014 年 碳强度下降 5%;工业余热替代北方传统供暖规模试点成功;低碳城市试点初见成效;等等。 低碳发展使经济增长更理性、质量效益更高。所以,国际和国内的实践都表明:低碳发展之 路可以通向现代化。低碳发展以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重塑经济,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 展。走低碳发展之路,既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更是为了国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来源: 学_科_网 Z_X _X_ K] ④事实上,低碳发展不仅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会带来社会治理和人们思想观 念的深刻变革,促进形成低碳社会。低碳社会的基础是城乡一个个低碳“细胞”,包括低碳 社区、低碳企业、低碳乡村、低碳家庭等。如果每个“细胞”都能达到低碳水平,就会带来 社会治理、公民素质、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意义非常重大。我国是人口大 国,自然也是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排放大国。废弃物不是无用的东西,而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具有可行性,可以带来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低碳社 会中意义重大的新兴产业,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性产业。废弃物分类资源化利用能不能实 现,又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有很大关系。所以,走低碳发展之路,需要人人参与。 ⑤当今世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转向绿色低碳发展。这是一 个总趋势,也可以说是一场竞赛。在这场竞赛中,我国不能落伍,而必须尽快抢占新的战略 制高点,切实迈向生态文明。 (选自 2015 年 4 月 22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0。对本文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可持续的未来,我国必须走低碳发展之路
B.走低碳发展之路,就可以通向现代化 C.低碳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形成低碳社会 D.走低碳发展之路,需要我们人人参与 11.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高碳发展加剧气候变暖、污染环境说起,从而引出我国经济发展要努力转向 低碳发展,语言简明,有较强的说服力 B.本文思路清晰,作者围绕中心论点,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结合国外、国内的现 实进行具体分析论述,充分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C.第②段例举了两类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能耗的事实,并结合我国进行了比较论述, 从而证明中国不能模仿美国的高耗能发展模式。 D.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我国将逐步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废弃 物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利用,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性产业 12.下列对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这 三种低碳能源之间的关系互相对立统一,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B.这个句子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用三匹马代指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这三种低 碳能源,生动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的重要作用。 C.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作为低 碳能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D.这个句子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这三种低碳能源用三匹 马代指,新颖别致,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三、(共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3~15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 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 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 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 谓。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不然,夫岂不知 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人追之,不及 莫敖使徇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 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而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 免之
B.走低碳发展之路,就可以通向现代化。 C.低碳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形成低碳社会。 D.走低碳发展之路,需要我们人人参与。 11.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从高碳发展加剧气候变暖、污染环境说起,从而引出我国经济发展要努力转向 低碳发展,语言简明,有较强的说服力。 B.本文思路清晰,作者围绕中心论点,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结合国外、国内的现 实进行具体分析论述,充分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C.第②段例举了两类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能耗的事实,并结合我国进行了比较论述, 从而证明中国不能模仿美国的高耗能发展模式。 D.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我国将逐步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废弃 物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利用,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性产业。 12.下列对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这 三种低碳能源之间的关系互相对立统一,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B.这个句子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用三匹马代指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这三种低 碳能源,生动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的重要作用。 C.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作为低 碳能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D.这个句子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这三种低碳能源用三匹 马代指,新颖别致,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三、(共 6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3~15 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 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 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①必败。举趾②高, 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 谓。莫敖狃于蒲骚之役③,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不然,夫岂不知 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人追之,不及。 莫敖使徇④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⑤,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 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而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 免之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释】①莫敖:即屈瑕。②举趾:抬脚。③狃(ni):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蒲骚:地名。 ④徇(xn):对众宣示。⑤鄢(yan):水名,汉水支 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目光短浅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 C.遂见楚子,曰:“必济师” 济:救济 D.罗与卢戎两军之 军:进攻,夹击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其乡人曰 还,谓其御曰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乱次以济,遂无次 C.战于长勺 莫敖使徇于师曰 D.公将鼓之 斗伯比送之 15.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写曹刿作为平民入朝见鲁庄公献计献策,说明曹刿是一个热爱国家、关心国 事、深谋远虑、充满自信的人 B.甲文中曹刿认为战争要想取得胜利,一是在政治上要取信于民,二是在战术上要准 确及时地把握好战机。 C.乙文中斗伯比预知战争的结局,提出了“必济师”的建议,目的是希望楚王能对屈瑕 进行镇抚,并使他加强防备。 D.乙文中楚王用人不当,不听大臣的意见。楚军败后,他虽能承担责任,但无原则地 赦免众将,这体现了楚王治军无方、不善治政的特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四、(共23分) (一)阅读第I卷中的文言文,完成16~17题。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分) (2)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3分) 17.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屈瑕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有什么不同?(2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8~19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8.这首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释】①莫敖:即屈瑕。②举趾:抬脚。③狃(niǔ):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蒲骚:地名。 ④徇(xùn):对众宣示。⑤鄢(yān):水名,汉水支流。 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目光短浅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 C.遂见楚子,曰:“必济师” 济:救济 D.罗与卢戎两军之 军:进攻,夹击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乡人曰 还,谓其御曰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乱次以济,遂无次 C.战于长勺 莫敖使徇于师曰 D.公将鼓之 斗伯比送之 15.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写曹刿作为平民入朝见鲁庄公献计献策,说明 曹刿是一个热爱国家、关心国 事、深谋远虑、充满自信的人。 B.甲文中曹刿认为战争要想取得胜利,一是在政治上要取信于民,二是在战术上要准 确及时地把握好战机。 C.乙文中斗伯比预知战争的结局,提出了“必济师”的建议,目的是希望楚王能对屈瑕 进行镇抚,并使他加强防备。 D.乙文中楚王用人不当,不听大臣的意见。楚军败后,他虽能承担责任,但无原则地 赦免众将,这体现了楚王治军无方、不善治政的特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90 分) 四、(共 23 分) (一)阅读第Ⅰ卷中的文言文,完成 16~17 题。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 分) (2)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3 分) 17.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屈瑕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有什么不同?(2 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8~19 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8.这首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