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15年初中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本卷共120分,其中5分为卷面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丫杈(cha)归泊(bo) 炽痛(chi)窸窣作响( B.佝偻(gou)肆虐(ne)地窖(jao)巧妙绝伦 C.憬悟(jng)瞰望(kan)招徕(lai)吹毛求疵(cr) D.嗔视( cheng)沉湎(mian)桑梓(zi)嫣红姹紫(yan) 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三个错别字,在方格内订正。(3分) 异国它乡矫健心会神凝博弈颓唐再劫难逃气宇轩昂抽噎 3.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8分) (1)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王山半落青天外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6)曲径通幽处,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在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老师讲述了三个爱国故事。请根据下列描述,将篇 名补充完整。(2分) (1)少年横卧在草地上,露出苍白的笑脸,好像是听到许多人的称赞,很满足于自己为 国牺牲!”(《少年 (2)“见少年跑了一会儿,忽而把脚步放缓,只是跛着走,及再重新起跑,力就渐渐减弱 坐下休息了好几次。”(《少年 5.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可学学生正处在身心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被 培育的关键时期 B.中国传统道德要求必须将“善”在现实生活中全面推进,以实现人道之本 C.4月29日,威海在全社会拉开了以“排除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能乱扔杂物 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市民培育工程。 D.著名教育技术专家认为,翻转课堂面临着实施翻转的学做能否向高低两域扩展的挑 6.下列有关语法的表达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心情愉快”是主谓短语 B.“弯腰不是屈辱,而是一种人格精神”是选择关系的复句 C.“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子的活动已列入每一天的教育教学管理之中”一句中 “管理”是名词。 D.“对别人的话,不经过思考,都不打折扣地承认,是思想上的懒惰”一句中画橫线部
山东省威海市 2015 年初中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本卷共 120 分,其中 5 分为卷面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丫杈.(chà) 归泊.(bó) 炽.痛(chì) 窸窣.作响(sū) B.佝.偻(gōu) 肆虐.(nǖè) 地窖.(jiào) 巧妙绝.伦(jué) C.憬.悟(jǐng) 瞰.望(kàn) 招徕.(lái) 吹毛求疵.(cī) D.嗔.视(chēng) 沉湎.(miǎn) 桑梓.(zǐ) 嫣.红姹紫(yān) 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三个错别字,在方格内订正。(3 分) 异国它乡 矫健 心会神凝 博弈 颓唐 再劫难逃 气宇轩昂 抽噎 3.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8 分) ⑴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⑵王山半落青天外,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⑶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⑷ ,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⑸ ,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⑹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⑺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⑻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在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老师讲述了三个爱国故事。请根据下列描述,将篇 名补充完整。(2 分) ⑴“少年横卧在草地上,露出苍白的笑脸,好像是听到许多人的称赞,很满足于自己为 国牺牲!” (《少年 》) ⑵“见少年跑了一会儿,忽而把脚步放缓,只是跛着走,及再重新起跑,力就渐渐减弱, 坐下休息了好几次。” (《少年 》) 5.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可学学生正处在身心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被 培育的关键时期。 B.中国传统道德要求必须将“善”在现实生活中全面推进,以实现人道之本。 C. 4 月 29 日,威海在全社会拉开了以“排除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能乱扔杂物” 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市民培育工程。 D.著名教育技术专家认为,翻转课堂面临着实施翻转的学做能否向高低两域扩展的挑 战。 6.下列有关语法的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心情愉快”是主谓短语。 B.“弯腰不是屈辱,而是一种人格精神”是选择关系的复句。 C.“‘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子’的活动已列入每一天的教育教学管理之中”一句中 “管理”是名词。 D.“对别人的话,不经过思考,都不打折扣地承认,是思想上的懒惰”一句中画横线部
分的句子成分是主语 7.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国人引以为豪。请你写一段文字, 使时期来威海参加夏令营的外国中学生朋友,既能简单了解中国的书法、戏曲、诗词(任选 种),更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限80字以内)(4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8-11小题 庆历四年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姑俟异日观”云尔 B.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臣不胜受恩感激 C.①微斯人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D.①南极潇湘 ②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B.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C.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旦旦而学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分的句子成分是主语。 7.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国人引以为豪。请你写一段文字, 使时期来威海参加夏令营的外国中学生朋友,既能简单了解中国的书法、戏曲、诗词(任选 一种),更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限 80 字以内)(4 分) 二、文言文阅读(12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 8-11 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姑俟异日观.”云尔 B.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臣不胜.受恩感激 C.①微.斯人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D.①南极.潇湘 ②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B.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C.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旦旦而.学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 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11.写出你对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并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 分) 读下面语段,完成12-13题。(4分) 颜渊、季路侍。子日:“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 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 之,少者怀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盍各言尔志? 13.请从文中任选一人,谈谈你对其“志”的理解。(2分) 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7分) 贾平凹 ①1982年10月,我去银川,过三边,一漠沙地;天地全然都空白了,几十里没有一座 房,也没有一棵树,远远的地平线上,遥远的地平线,乡阳欲浮欲沉,像是妊娠,已经粘胶 得成—个椭圆形。我默默走着。先是并不留意,后来就发现眼前倏忽飘过一朵两朵白绒团儿, 温温柔柔的,泛着银光,再往前走,白绒团儿竟多起来,一动脚,就绕着身子乱飞。疑心是 柳絮,抬头搜素去,四周依旧空旷;急用手去捉,手一抬,那白绒团儿却顺手而上,才抓住 团要看时,一出气,又飞了。一时又起了风,沙尘并没有动,但白绒团儿越发纷纷,如千 万只白色蝴蝶,升升浮浮,翩翩不能安静。定睛看去,那白绒团儿却原来都是从一棵一棵什 么草中起身的:草高不盈尺,条细,半绿半枯,结一串串果实,如豆荚,尽都干裂,有的已 空壳,在风中铮铮颤着细音,有的半合半开,形如织布木梭,里边两排荚籽,每籽小如鸡眼, 四周生满白绒,风吹绒毛如足如翅,就悠悠而去了。 ②我不知此草为何名,站在那里,一直等远远的队骆驼走来,问起驼峰间的牧人,回
11.写出你对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并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 (2 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2-13 题。(4 分)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 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 之,少者怀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 分) 盍各言尔志? 13.请从文中任选一人,谈谈你对其“志”的理解。(2 分) 三、现代文阅读(29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4-18 题。(17 分) 草记 贾平凹 ①1982 年 10 月,我去银川,过三边,一漠沙地;天地全然都空白了,几十里没有一座 房,也没有一棵树,远远的地平线上,遥远的地平线,乡阳欲浮欲沉,像是妊娠,已经粘胶 得成一个椭圆形。我默默走着。先是并不留意,后来就发现眼前倏忽飘过一朵两朵白绒团儿, 温温柔柔的,泛着银光,再往前走,白绒团儿竟多起来,一动脚,就绕着身子乱飞。疑心是 柳絮,抬头搜素去,四周依旧空旷;急用手去捉,手一抬,那白绒团儿却顺手而上,才抓住 一团要看时,一出气,又飞了。一时又起了风,沙尘并没有动,但白绒团儿越发纷纷,如千 万只白色蝴蝶,升升浮浮,翩翩不能安静。定睛看去,那白绒团儿却原来都是从一棵一棵什 么草中起身的:草高不盈尺,条细,半绿半枯,结一串串果实,如豆荚,尽都干裂,有的已 空壳,在风中铮铮颤着细音,有的半合半开,形如织布木梭,里边两排荚籽,每籽小如鸡眼, 四周生满白绒,风吹绒毛如足如翅,就悠悠而去了。 ②我不知此草为何名,站在那里,一直等远远的一队骆驼走来,问起驼峰间的牧人,回
答说:这草叫佛手肿。草古怪,名字也古怪。我在问,回答是:“他怎么不长绒毛呢?要不 它怎么繁衍后代啊?” ③我不禁喟然长叹:哦,大凡尘世,任何地方都有生命的存在,漠漠边关沙地,也是如 此;而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呀!要想 树林中的蛇可以是青色,湖水里的鹅可以毛隔水,岸上的树可以叶子圆阔,高山的树可以叶 子尖针,可见环境好的并不足夸,环境劣的更不应自弃。再想这佛手肿长在这里,它也开花, 它也结籽,虽然没有一只蜂儿来传递花的爱情,没有一只鸟来遗播籽的繁衍,生活给了它瘠 贫,也同时给了它的奋斗,一结籽就生出绒的翅膀,自己去谋生路了。也正是环境太不好了, 它并不去以色香诱蜂儿鸟儿,它靠的是自己生的欲望,靠的是飞的力量,自然这样可能落地 而生,也可能落地而亡,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白绒儿各自在找寻自己的归宿呢? ④这草很多吗?”我问牧人。 ⑤当然很多,你再往北走,沙地上全是这种草呢。 ⑥那走过的草坝子上怎么没这种草?” ⑦“它是苦命的,一旦绿了一片沙地,什么花草都来长了,有了蜂儿,有了鸟儿,它却 就长不成了。 ⑧“它只能在沙地上长?” ⑨要不怎么说是苦命的呢?牧人赶着骆驼走远了,缓缓的步伐,摇奏着沉沉的铃声。 几朵白绒团儿飘在骆驼的身上,落在牧人的帽孑上,那深深的骆驼脚窝里,也满满地落下了 堆了 ⑩啊,荒凉的沙地上,有多少人来过,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这草呢?知道的只有骆驼,只 有牧人;但骆驼不懂人语,不能言语,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 草可悲,草亦可幸也
答说:这草叫佛手肿。草古怪,名字也古怪。我在问,回答是:“他怎么不长绒毛呢?要不, 它怎么繁衍后代啊?” ③我不禁喟然长叹:哦,大凡尘世,任何地方都有生命的存在,漠漠边关沙地,也是如 此;而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呀!要想 树林中的蛇可以是青色,湖水里的鹅可以毛隔水,岸上的树可以叶子圆阔,高山的树可以叶 子尖针,可见环境好的并不足夸,环境劣的更不应自弃。再想这佛手肿长在这里,它也开花, 它也结籽,虽然没有一只蜂儿来传递花的爱情,没有一只鸟来遗播籽的繁衍,生活给了它瘠 贫,也同时给了它的奋斗,一结籽就生出绒的翅膀,自己去谋生路了。也正是环境太不好了, 它并不去以色香诱蜂儿鸟儿,它靠的是自己生的欲望,靠的是飞的力量,自然这样可能落地 而生,也可能落地而亡,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白绒儿各自在找寻自己的归宿呢? ④“这草很多吗?”我问牧人。 ⑤“当然很多,你再往北走,沙地上全是这种草呢。” ⑥“那走过的草坝子上怎么没这种草?” ⑦“它是苦命的,一旦绿了一片沙地,什么花草都来长了,有了蜂儿,有了鸟儿,它却 就长不成了。” ⑧“它只能在沙地上长?” ⑨“要不怎么说是苦命的呢?”牧人赶着骆驼走远了,缓缓的步伐,摇奏着沉沉的铃声。 几朵白绒团儿飘在骆驼的身上,落在牧人的帽子上,那深深的骆驼脚窝里,也满满地落下了 一堆了。 ⑩啊,荒凉的沙地上,有多少人来过,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这草呢?知道的只有骆驼,只 有牧人;但骆驼不懂人语,不能言语,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 草可悲,草亦可幸也
(选自《西安晚报》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①段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 15.作者认为“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 相异”,请概括佛手肿生活的自然环境及生存的手段。(3分) 16.如何理解文章末段的“草可悲,草亦可幸也”。(4分) 为“草"作记,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8.面对佛手肿,“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请谈谈这 现象对你写作方面的启示。(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2分) 读书 ①怎样读书,在这里,是个自决的问题;我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第一,我读书没 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 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②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千吗?书应该记住自己。对我, 最讨厌的发问是:“那个典故是哪儿的呢?”那句书是怎么来着?我永不回答这样的考问 即使我记得。我又不是印刷机器养的,管你这一套 ③读得快,因为我有时候跳过几页去。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书要是不服气的话, 来跳我呀!看侦探小说的时候,我先看最后的几页,省事。 ④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一告诉就糟:嘿,你读《啼笑因缘》?” 要大家都不读《啼笑因缘》,人家写它干吗呢?一批评就糟:“尊家这点意见?我不惹气。 读完一本书再打通儿架,不上算。我有我的爱与不爱,存在我自己心里。我爱念什么就念 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F
(选自《西安晚报》) 14.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①段划线句子的作用。(3 分) 15.作者认为“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 相异”,请概括佛手肿生活的自然环境及生存的手段。(3 分) 16.如何理解文章末段的“草可悲,草亦可幸也”。(4 分) 17.为“草”作记,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18.面对佛手肿,“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请谈谈这一 现象对你写作方面的启示。(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9-22 题。(12 分) 读书 ①怎样读书,在这里,是个自决的问题;我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第一,我读书没 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 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②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吗?书应该记住自己。对我, 最讨厌的发问是:“那个典故是哪儿的呢?”“那句书是怎么来着?”我永不回答这样的考问, 即使我记得。我又不是印刷机器养的,管你这一套! ③读得快,因为我有时候跳过几页去。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书要是不服气的话, 来跳我呀!看侦探小说的时候,我先看最后的几页,省事。 ④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一告诉就糟:“嘿,你读《啼笑因缘》?” 要大家都不读《啼笑因缘》,人家写它干吗呢?一批评就糟:“尊家这点意见?”我不惹气。 读完一本书再打通儿架,不上算。我有我的爱与不爱,存在我自己心里。我爱念什么就念, 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