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s 问题: A、100多年以后,淡水资源枯竭; B、现存的问题是:北方严重缺水 解决之道 A、节约用水 B、南水北调 C、海水淡化 Questions A、海水如何淡化? B、30万人/年肾衰病人;约1/6肾移植,生命如何延长?
Questions 问题: A、 100多年以后,淡水资源枯竭; B、现存的问题是:北方严重缺水 解决之道 A、节约用水 B、南水北调 C、海水淡化 Questions: A、海水如何淡化? B、30万人/年肾衰病人;约1/6肾移植,生命如何延长?
第五章膜分离技术 51概论 52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53微滤(MF) 54超滤(UF) 55反渗透(RO) 56透析(DS) 57电透析(ED,IEED 58膜材料的要求 59膜材料的种类 5.10膜结构特征 5.11超滤膜的分子截留作用 膜组件 作业
第五章 膜分离技术 5.1 概论 5.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5.3 微滤(MF) 5.4 超滤(UF) 5.5 反渗透(RO) 5.6 透析(DS) 5.7 电透析(ED,IEED) 5.8 膜材料的要求 5.9 膜材料的种类 5.10 膜结构特征 5.11 超滤膜的分子截留作用 5.12 膜组件 作业
51概论 优点: 1)、能耗低。膜分离不涉及相变,对能量要求低,与蒸馏、 结晶和蒸发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2)、分离条件温和,对于热敏感物质的分离很重要 3)、操作方便,结构紧凑、维修成本低、易于自动化。 缺点 1)、膜面易发生污染,膜分离性能降低,故需采用与工艺相 适应的膜面清洗方法; 2)、稳定性、耐药性、耐热性、耐溶剂能力有限,故使用范 围有限 3)、单独的膜分离技术功能有限,需与气他分离技术连用
5.1 概论 优点: 1)、能耗低。膜分离不涉及相变,对能量要求低,与蒸馏、 结晶和蒸发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2)、分离条件温和,对于热敏感物质的分离很重要; 3)、操作方便,结构紧凑、维修成本低、易于自动化。 缺点 1)、膜面易发生污染,膜分离性能降低,故需采用与工艺相 适应的膜面清洗方法; 2)、稳定性、耐药性、耐热性、耐溶剂能力有限,故使用范 围有限; 3)、单独的膜分离技术功能有限,需与气他分离技术连用
52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以推动力的过程分类 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过程:A、透析技术( Dialysis,DS) 以电场力为推动力的过程:A、电透析,B、离子交换电透析 以静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过程:A、微滤( microfiltration),B、超滤 ultrafiltration),C、反渗透( reverse osmosis) 以蒸气压差为推动力的过程:A、膜蒸馏,B、渗透蒸馏 以分离应用领域过程分类 微滤( micro- filtration,MF 超滤(unta- filtration,UF 反渗透( (reverse osmosis,RO) 透析 Dialysis,DS) 电透析( electro-dialysis, ED) 纳米膜分离 Selective,RO) 亲 和过滤 (affinity filtration,AF) 渗透气化( pervaporation,PV)
5.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以推动力的过程分类 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过程:A、透析技术(Dialysis, DS) 以电场力为推动力的过程:A、电透析,B、离子交换电透析 以静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过程:A、微滤(microfiltration),B、超滤 (untrafiltration),C、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以蒸气压差为推动力的过程:A、膜蒸馏,B、渗透蒸馏 以分离应用领域过程分类 微滤(micro-filtration,MF) 超滤(untra-filtration, UF) 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RO) 透析(Dialysis, DS) 电透析(electro-dialysis, ED) 纳米膜分离(Selective, RO) 亲和过滤(affinity filtration, AF) 渗透气化(pervaporation, PV)
52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0.1nm 10 100 lum 100 lmm 小分子、蛋白质 乳 细菌 病毒 细胞 超细胶体颗粒 微粒 反滲透 微滤 超滤 般过滤 膜分离法与物质大小的关系
5.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膜分离法与物质大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