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术语了解和积累
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术语了解和积累
、表达技巧术语: 着眼句子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 表 现 着眼整体、局部 表达技巧:赋、比、兴、用典、对比、衬托、叠词、联想、想象 手法 (表现手法 描写手法:以动衬静、自描、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 直抒胸臆 抒情手法 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托物言志
手 法 修辞手法: 表达技巧: 描写手法: 抒情手法: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 赋、比、兴、用典、对比、衬托、叠词、联想、想象 以动衬静、白描、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托物言志 着眼句子 着眼整体、局部 (表现手法) 表 现 手 法 一、表达技巧术语:
修辞手法: 突出印象 含蓄、幽默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 形象、生动 对称美、音韵美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 ====== ========== 形象、生动 突出印象 对称美、音韵美 含蓄、幽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表达技巧: 赋、比、兴、用典、对比、衬托、叠词、联想、想象 用典:引用化用前人的成句/故事。富于文采、表达委婉含蓄。 《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对比:两个相反/对的事物进行对比。无主次之分,鲜明深刻。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衬托:借此物衬彼物。正衬、反衬。有主次之分,突出、渲染。 刘禹锡《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联想:由眼前的事物联想到其它事物。使内容更生动丰富。 杜牧《赤壁怀古》: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想象:想象还未/不会发生的事。使内容更生动丰富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表达技巧: 赋、比、兴、用典、对比、衬托、叠词、联想、想象 用典:引用/化用前人的成句/故事。富于文采、表达委婉含蓄。 《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对比:两个相反/对的事物进行对比。无主次之分,鲜明深刻。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衬托:借此物衬彼物。正衬、反衬。有主次之分,突出、渲染。 刘禹锡《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联想:由眼前的事物联想到其它事物。使内容更生动丰富。 杜牧《赤壁怀古》: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想象:想象还未/不会发生的事。使内容更生动丰富。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描写手法 以动衬静、白描、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 白描: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勾勒景物。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创造气氛。 《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现实,丰富内容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杜牧《赤壁怀古》: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描写手法: 以动衬静、白描、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 白描: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勾勒景物。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创造气氛。 《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现实,丰富内容。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杜牧《赤壁怀古》: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