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给水管网工程设计S 6.1设计用水量计算S6.2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6.3泵站扬程与水塔高度设计S6.4管网设计校核S6.5给水管网分区设计
第6章 给水管网工程设计 § 6.1 设计用水量计算 § 6.2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 6.3 泵站扬程与水塔高度设计 § 6.4 管网设计校核 § 6.5 给水管网分区设计
第6章给水管网工程设计设计内容和程序:(1)管网工程设计范围:城市总体管网:总体规划、干管设计:区域供水管网:城市区域、功能区域(工厂、居住、学校、.);单项管道工程;引水工程、输水工程、改扩建工程、.;(2)设计用水量:满足最不利供水条件下用水需求:工程覆盖区域用水量需求和分布:用户用水量和区域用水量计算节点用水量分布:
第6章 给水管网工程设计 设计内容和程序: (1)管网工程设计范围: 城市总体管网:总体规划、干管设计; 区域供水管网:城市区域、功能区域(工厂、居住、 学校、.); 单项管道工程;引水工程、输水工程、改扩建工 程、.; (2)设计用水量:满足最不利供水条件下用水需求; 工程覆盖区域用水量需求和分布; 用户用水量和区域用水量计算; 节点用水量分布;
(续):设计内容和程序(3)调节供水量与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调节水池、泵站、加压泵站:(4)管段设计一确定管段直径:(5)设计方案水力分析和校核:(6)不同工况水力水质校核:(7)确定初步设计方案:管径、管材、流量、压力、泵站扬程、造价匡算、能量、成本、校核;(8)编制初步设计说明书:说明书、计算书;(9)施工图设计:详细设计一管道定位、埋深、施工方法、费用概预算;(10)工程施工: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设备采购、材料采购)、工程监理、设备监理
设计内容和程序(续): (3)调节供水量与调节设施: 清水池、水塔、调节水池、泵站、加压泵站; (4)管段设计——确定管段直径; (5)设计方案水力分析和校核; (6)不同工况水力水质校核; (7)确定初步设计方案:管径、管材、流量、压力、泵 站扬程、造价匡算、能量、成本、校核; (8)编制初步设计说明书:说明书、计算书; (9)施工图设计:详细设计-管道定位、埋深、施工方 法、费用概预算; (10)工程施工: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设备采购、材 料采购)、工程监理、设备监理
给水管网设计和计算的步骤(1)管网定线(2)计算干管的总长度Q-Zq(3)计算干管的比流量qsZ1(4)计算干管的沿线流量qi=ql(5)计算干管的节点流量g-0.52q
(1)管网定线 (2)计算干管的总长度 (3)计算干管的比流量 (4)计算干管的沿线流量 (5)计算干管的节点流量 l Q q qs − = q q l l = s qt = 5ql 0. 给水管网设计和计算的步骤
(6)定出各管段的计算流量树状网:管段流量等于其后管段各节点流量和环状网:根据一定原则先人为拟定(7)根据计算流量和经济流速,选取各管段的管径(8)根据流量和管径计算各管段压降(9)确定控制点,根据管道压降求出各节点水头和自由水压树状网:根据流量直径计算压降环状网:若各环内水头损失代数和(闭合差)超过规定值,进行水力平差对流量进行调整,使各个环的闭合差达到规定的允许范围内。(6)~(9)列水力分析计算表(10)确定水泵扬程和水塔高度
(6)定出各管段的计算流量 树状网:管段流量等于其后管段各节点流量和 环状网:根据一定原则先人为拟定 (7)根据计算流量和经济流速,选取各管段的管径 (8)根据流量和管径计算各管段压降 (9)确定控制点,根据管道压降求出各节点水头和自由水压。 树状网:根据流量直径计算压降。 环状网:若各环内水头损失代数和(闭合差)超过规定值,进行水力平差, 对流量进行调整,使各个环的闭合差达到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6)~(9)列水力分析计算表 (10)确定水泵扬程和水塔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