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第4章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第4章给水排水管网模型4.1给水排水管网模型方法管网模型:将给水排水管网工程实体简化和抽象为用管段和节点两类元素的图形和数据表达的系统,称为给水排水管网模型。管网模型分类:拓扑模型、水力模型、水质模型、运行管理模型模型理论基础:数学、水力学、化学、生物学
第4章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4.1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方法 管网模型:将给水排水管网工程实体简化和抽象为用管段和节点 两类元素的图形和数据表达的系统,称为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管网模型分类:拓扑模型、水力模型、水质模型、运行管理模型。 模型理论基础:数学、水力学、化学、生物学
4. 1. 1给水排水管网简化(1)简化原则1)宏观等效原则。保持其功能,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不变2)小误差原则。简化模型与实际系统的误差在一定允许范围,满足工程上的要求。(2)多管线简化方法10删除次要管线,保留主于管线和于管线20相近交义点合并,减少管线的数目删除全开阀门,保留调节阀、减压阀等3)42串联、并联管线水力等效合并5)大系统拆分为多个小系统,分别计算。(3)附属设施简化方法给水排水管网附属设施包括泵站、调节构筑物(水池、水塔等)、消火栓减压阀、跌水井、雨水口、检查井等,进行简化的具体方法为:删除不影响全局水力特性的设施,如全开的闸阀、排气阀、泄水阀、消火栓等2)将同一处的多个相同设施合并,如同一处的多个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均和调节池等)合并,并联或串联工作的水泵或泵站合并等
4.1.1 给水排水管网简化 ( 1)简化原则 1)宏观等效原则。保持其功能,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不变。 2)小误差原则。简化模型与实际系统的误差在一定允许范围,满足工程上 的要求。 ( 2)管线简化方法 1)删除次要管线,保留主干管线和干管线。 2)相近交叉点合并,减少管线的数目。 3)删除全开阀门,保留调节阀、减压阀等。 4)串联、并联管线水力等效合并。 5)大系统拆分为多个小系统,分别计算。 ( 3)附属设施简化方法 给水排水管网附属设施包括泵站、调节构筑物(水池、水塔等)、消火栓、 减压阀、跌水井、雨水口、检查井等,进行简化的具体方法为: 1)删除不影响全局水力特性的设施,如全开的闸阀、排气阀、泄水阀、消 火栓等。 2)将同一处的多个相同设施合并,如同一处的多个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 水塔、均和调节池等)合并,并联或串联工作的水泵或泵站合并等
管网图简化水塔分解水塔C合井清水池泵站制除O合并F删除删除合糕泵站合并清水池合弄删除合井型除除删除删除分解删除删除分解除删除鲁线(星性名1000单本:20040次更本2004单次
管网图简化
4.1.2给水排水管网模型元素给水排水管网经过简化成为仅由管段和节点两类元素组成的管网模型,管段与节点相互关联,即管段的两端为节点,节点之间通过管段连通。(1)管段国管段是管线和泵站等简化后的抽象形式,它只能输送水量,管段中间不充允许有流量输入或输出,但水流经管段后可产生能量改变。口当管线中间有较大的集中流量时,无论是流出或流入,应在集中流量点处设置节点,避免造成较大的水力计算误差。■泵站、减压阀、跌水井、非全开阀门等则应设于管段上,因为它们的功能与管段类似,只引起水的能量变化而没有流量的增加或者损失。(2)节点■节点是管线交又点、端点或大流量出入点的抽象形式。节点只能传递能量,不能改变能量,但节点可以有流量的输入或输出
4.1.2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元素 给水排水管网经过简化成为仅由管段和节点两类元素组成的管网模 型,管段与节点相互关联,即管段的两端为节点,节点之间通过 管段连通。 (1)管段 管段是管线和泵站等简化后的抽象形式,它只能输送水量,管段 中间不允许有流量输入或输出,但水流经管段后可产生能量改变。 当管线中间有较大的集中流量时,无论是流出或流入,应在集中 流量点处设置节点,避免造成较大的水力计算误差。 泵站、减压阀、跌水井、非全开阀门等则应设于管段上,因为它 们的功能与管段类似,只引起水的能量变化而没有流量的增加或 者损失。 (2)节点 节点是管线交叉点、端点或大流量出入点的抽象形式。节点只能 传递能量,不能改变能量,但节点可以有流量的输入或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