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世纪文学的发展概况教会文学名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区:英国英雄史诗1时期:始建于公元1052年此教堂属于英国哥特式,(三)骑士文学并沿用罗马式以厚墙支承屋项的方式,用细小的柱子或肋材作为单纯的装饰。英国人建造(四)城市文学的建筑物具有强调直线的独特造型
二、中世纪文学的发展概况 (一)教会文学 (二)英雄史诗 (三)骑士文学 (四)城市文学
关于古希伯来民族的历史张地理位置:两河流域米古希伯来的由来“非利士希伯来人=“河那边过来的人”人”巴(以色列、犹太人)比仑之囚米古希伯以色列(前722被亚述灭)扫罗犹太(前586被新巴比仑灭)大卫所罗门摩西出埃及
关于古希伯来民族的历史 地理位置:两河流域 古希伯来的由来 希伯来人 = “河那边过来的人” “非利士 人” (以色列、犹太人) 古希伯来王国(前11世纪) 摩 西 扫罗 大卫 所罗门 以色列(前722被亚述灭) 犹太(前586被新巴比仑灭) 巴 比 仑 之 囚 出埃及
(一)教会文学寻找天国的上帝来教会文学的产生条件1、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时,古代文化大受摧残,基督教必须负起“从头做起的重建文化的任务。2、在中世纪早期,封建主热裹于征战,轻视文化,僧侣们取得了独占文化教育的地位。3、基督教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统治,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整个文化领域
(一)教会文学——寻找天国的上帝 教会文学的产生条件 1、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时,古代文化大 受摧残,基督教必须负起“从头做起” 的重建文化的任务。 2、在中世纪早期,封建主热衷于征战,轻 视文化,僧侣们取得了独占文化教育的 地位。 3、基督教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统治,不可避 免地影响了整个文化领域
信仰十禁欲二天堂对天堂的向往和对地狱的恐怖,构成了基督光教赖以统治中世纪的社会心理基础。人是罪恶的,人活着不是为了现世,而是为了来世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赎罪。原罪意识及其救赎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两大支柱。神取代人,灵取代肉,是人性的压抑,但同米时又是人性的升华:是人性的失落,同时又是人性的寻觅,是人类向着自身高级阶段所做的尝试与努力。其追求的目标是虚幻的但虚幻之中又包含着某些实在的渴望和道德伦理内容
信仰 + 禁欲 =天堂 对天堂的向往和对地狱的恐怖,构成了基督 教赖以统治中世纪的社会心理基础。人是罪 恶的,人活着不是为了现世,而是为了来世, 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赎罪。原罪意识及 其救赎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两大支柱。 神取代人,灵取代肉,是人性的压抑,但同 时又是人性的升华;是人性的失落,同时又 是人性的寻觅,是人类向着自身高级阶段所 做的尝试与努力。其追求的目标是虚幻的, 但虚幻之中又包含着某些实在的渴望和道德 伦理内容
基督教的核心内容爱世人谦卑 罪感杆悔意识只救赎意识
基督教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