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核细胞内有五种DNA聚合酶(与细菌 DNA聚合酶的性质基本相同:底物、模板、引物、方 向) β 定位细胞核细胞核线粒体细胞核细胞核 3“-5 外切 酶活性 引物修复线粒体DNA核DNA修复 功能合成作用的复制的复制作用 合心
在真核细胞内有五种DNA聚合酶 (与细菌 DNA聚合酶的性质基本相同:底物、模板、引物、方 向) α β γ δ ε 定位 细胞核 细胞核 线粒体 细胞核 细胞核 3‘-5’ 外切 - - + + + 酶活性 功能 引物 合成 修复 作用 线粒体DNA 的复制 核DNA 的复制 修复 作用
DNA连接(1967年发现)若双链DNA中一条链 有切口,一端是3′-OH,另一端是5‘-磷酸基,连接酶可催 化这两端形成磷酸二酯键,而使切口连接。 53 5 OH P 但是它不能将两条游离的DNA单链连接起来。 大肠杆菌和其它细菌的DNA连接酶要求NAD+提供能量,在高 等生物和噬菌体中,则要求ATP提供能量。T4噬菌体的DNA连 接醃不仅能在模板链上连接DNA和DNA链之间的切口,而且 能连接无单链粘性未端的平头双链DNA。 合心
3 .DNA连接酶(1967年发现):若双链DNA中一条链 有切口,一端是3’-OH,另一端是5‘-磷酸基,连接酶可催 化这两端形成磷酸二酯键,而使切口连接。 但是它不能将两条游离的DNA单链连接起来。 大肠杆菌和其它细菌的DNA连接酶要求NAD+提供能量,在高 等生物和噬菌体中,则要求ATP提供能量。T4噬菌体的DNA连 接酶不仅能在模板链上连接DNA和DNA链之间的切口,而且 能连接无单链粘性末端的平头双链DNA。 3‘ 5‘ 3‘ 5‘ OH P
m 酶+NAD+(ATP)一酶-AMP+烟酰胺单核苷 酸(ppi 酶-AMP+P-54-DNA酶+AMPP-5 DNA DNA-3-OH+ AMP-P-5-DNA DNA-3 o-P-5’-DNA+AMP 在DNA复制、损伤修复、重组等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作用 合心
连接酶的反应机制: 酶 + NAD+(ATP) 酶-AMP + 烟酰胺单核苷 酸(PPi) 酶-AMP + P-5‘-DNA 酶 + AMP-P-5’- DNA DNA-3’-OH + AMP-P-5’-DNA DNA-3’- O-P-5’-DNA+AMP DNA连接酶在DNA复制、损伤修复、重组等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作用
4拓扑异构酶:催化DNA的拓扑连环数发生变化的酶,在 DNA重组修复和其他转变方面起重要作用。 除连环数不同外其它性质均相同的DNA分子称为拓扑异构体, 引起拓扑异构体反应的酶称为 使DNA一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作用 松解负超螺旋,反应不需要能量。主要集中在活性转录 区,同转录有关。 拓扑异构酶:使DNA两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当 引入负超螺旋时需要由ATP提供能量,同复制有关。 二者共同控制DNA的拓扑结构。 5、解螺旋酶(解链酶):通过水解ATP将DNA两条 链打开。Ecol中的rep蛋白就是解螺旋酶,还有解 螺旋酶II、Ⅲ。每解开一对碱基需要水解2个ATP 分子 合心
拓扑异构酶І:使DNA一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作用是 松解负超螺旋,反应不需要能量。主要集中在活性转录 区,同转录有关。 拓扑异构酶Π:使DNA两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当 引入负超螺旋时需要由ATP提供能量,同复制有关。 二者共同控制DNA的拓扑结构。 5、解螺旋酶 (解链酶):通过水解ATP将DNA两条 链打开。E.coli中的rep蛋白就是解螺旋酶,还有解 螺旋酶I、II、III。每解开一对碱基需要水解2个ATP 分子。 4. 拓扑异构酶:催化DNA的拓扑连环数发生变化的酶,在 DNA重组修复和其他转变方面起重要作用。 除连环数不同外其它性质均相同的DNA分子称为拓扑异构体, 引起拓扑异构体反应的酶称为拓扑异构酶
rep蛋白沿3′→>5′移动,而解螺旋酶I、I、I 沿5′→3′移动。 稳定已被解开的DNA单链,阻复性和保护单链 不被核酸酶降解。 (2)引发前体它由多种蛋白质dnaA、dnaB、dnaC、n、n? 和组成。引发前体再与引发酶结合组装成引发体。 引发体可以沿模板链5′→3′方向移动具有识别合成起始 位点的功能,移动到一定位置上即可引发RNA引物的合成 移动和引发均需要ATP提供能量,n蛋白具有ATP酶的活力。 引发体的移动与 移动的方向相同,与 的合成 向相反
6.其它蛋白因子: ⑴单链结合蛋白(SSB-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稳定已被解开的DNA单链,阻止复性和保护单链 不被核酸酶降解。 ⑵引发前体:它由多种蛋白质dnaA、dnaB、dnaC、n、n’ 、 n’’ 和i组成。引发前体再与引发酶结合组装成引发体。 引发体可以沿模板链5’ → 3’方向移动,具有识别合成起始 位点的功能,移动到一定位置上即可引发RNA引物的合成。 移动和引发均需要ATP提供能量, n’蛋白具有ATP酶的活力。 引发体的移动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同,与冈崎片段的合成方 向相反。 rep蛋白沿3 ’ →5’移动,而解螺旋酶I、II、III 沿5 ’ →3’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