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信息系统运行的组织与人员 1.系统运行的组织 从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来看,目前信息系统运行组织 机构有以下两种形式 经理 计划处财务处 供应处 信息处 经理 信息处 计划处 财务处 供应处 生产处
8.3.2 信息系统运行的组织与人员 1. 系统运行的组织 从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来看,目前信息系统运行组织 机构有以下两种形式: 经理 计划处 财务处 …. 供应处 信息处 计划处 财务处 供应处 经理 生产处 信息处 …
2.人员配置 人员的管理包括三个方面 (1)明确地规定其任务及职权范围,尽可能确切地规定各 类人员在各项业务活动中应负的责任,应做的事情,办事 的方式,工作的次序,即要有明确的授权 (2)对于每个岗位的工作要有定期的检查及评价。为此 对每种工作都要有一定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应该尽可能 有定量的尺度和客观的衡量办法,以便检查与比较 (3)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便使他们的工作能力不断提 高,工作质量不断改善,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主要包括:①系统主管人员②数据收集人员③数据 校验人员(或数据控制人员)④录入人员⑤系统操作人 员⑥程序员
2. 人员配置 人员的管理包括三个方面。 ⑴ 明确地规定其任务及职权范围,尽可能确切地规定各 类人员在各项业务活动中应负的责任,应做的事情,办事 的方式,工作的次序,即要有明确的授权。 ⑵ 对于每个岗位的工作要有定期的检查及评价。为此, 对每种工作都要有一定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应该尽可能 有定量的尺度和客观的衡量办法,以便检查与比较。 ⑶ 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便使他们的工作能力不断提 高,工作质量不断改善,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主要包括:① 系统主管人员 ② 数据收集人员 ③ 数据 校验人员(或数据控制人员) ④ 录入人员 ⑤ 系统操作人 员 ⑥ 程序员
833信息系统的评价 信息系统评价的目的: 是检查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技术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系统的各种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 经济效益是否理想 以便为以后的改进与扩展提出意见。 对信息系统的评价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目前 一般采用多指标评价体系,这种方法先提出信息系统的若干 评价指标,然后对各指标评出表示系统优劣程度的值,最后 用加权等方法将各指标进行综合
8.3.3 信息系统的评价 信息系统评价的目的: 是检查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技术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系统的各种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 经济效益是否理想。 以便为以后的改进与扩展提出意见。 对信息系统的评价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目前 一般采用多指标评价体系,这种方法先提出信息系统的若干 评价指标,然后对各指标评出表示系统优劣程度的值,最后 用加权等方法将各指标进行综合
1.信息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1)系统性能指标 ①人机交互的灵活性与方便性; ②系统响应时间与信息处理速度满足业务需求的程度; ③输出信息的正确性与精确度; ④单位时间内的故障次数与故障时间在工作时间中的比 例 ⑤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调整、改进及扩展、与其他系统交 互或集成的难易程度 ⑥系统故障诊断、排除、恢复的难易程度; ⑦系统安全保密措施的完整性、规范性与有效性; ⑧系统文档资料的规范、完备与正确程度
1. 信息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⑴ 系统性能指标 ① 人机交互的灵活性与方便性; ② 系统响应时间与信息处理速度满足业务需求的程度; ③ 输出信息的正确性与精确度; ④ 单位时间内的故障次数与故障时间在工作时间中的比 例; ⑤ 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调整、改进及扩展、与其他系统交 互或集成的难易程度; ⑥ 系统故障诊断、排除、恢复的难易程度; ⑦ 系统安全保密措施的完整性、规范性与有效性; ⑧ 系统文档资料的规范、完备与正确程度
2)与直接经济效益有关指标 ①系统投资额; 系统运行费用 ③系统运行新增加的效益; ④投资回收期。 (3)与间接经济效益有关指标 间接经济效益是通过改进组织结构及运作方式、提高人 素质等途径,促使成本下降、利润增加而逐步地间接地获得 的效益
⑵ 与直接经济效益有关指标 ① 系统投资额; ② 系统运行费用; ③ 系统运行新增加的效益; ④ 投资回收期。 ⑶ 与间接经济效益有关指标 间接经济效益是通过改进组织结构及运作方式、提高人员 素质等途径,促使成本下降、利润增加而逐步地间接地获得 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