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难以弥合的伤痛,老汉双肩颤抖,老泪纵横。记者也难抑唏嘘之情,采访因此 而数度出现中止。 老汉不懂新闻,却恪守着新闻“真实”的准则。在长达二十多小时的采访中, 对那些记不清楚的东西一一哪怕只是一个数字、一个姓名或者一件事情的一个并 不重要的细节,他都绝不胡诌乱编。他会停下来安静而持久地冥思苦想,让记者 边望着被灯光凝固在墙壁上的那个沉思的雕塑边耐心地等待… 很难把刘怀荣与那些紧扎裤脚、身穿对襟、头裹“白羊肚”的关中老农挂钩。 这位曾统领过数十万移民的“司令”虽满头花白,年事已高,但他气质不减,风 度依旧。一张富态的国字脸上透出一种农民式的睿智和沉稳,他的沉稳甚至让人 觉得这是一个城府很深的老汉,是一个也许更适合做官的人一一如今的官员就大 多是一副沉稳老道,高深莫测的样子一一遗憾的是,刘怀荣终究没能做成官,上 世纪中期,黄河中游的那场大移民把一个“战天斗地的带头人”和移民积极分子 “锻炼”成了令当地官员头痛不已的“刺儿头”,他因此而常被监控、拘役甚至 在80岁高龄之时还被送去*… 事实上,按弗洛伊德“人的命运就是他的性格”或曰“性格决定命运”的说 法,刘怀荣的结局只能是这样一一他的性格元素中除揉入了太多关中人粗犷仗 义、顾群抱团又特别爱较真等特点外,他还有一个致命“弱点”:说话做事从不 转弯抹角,总爱“一吐为快”。还喜欢提意见或曰告状一一当生产队队长时老给 村干部提意见,当移民时,又常到乡里、县里、市里反映问题,当移民“司令” 后,甚至还跑到西安、北京告发当地干部… “性格决定命运”这一理论的另一说法是:“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 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在我们这个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接轨而来的社会里,朝代更替中“遗传”下 来的尊者对卑者、上司对下级、城市人对农村人的那种人格歧视还根深蒂固地存 在着,在我们的一些官员还并不真正**、开明、大度的时候,尊卑上下和城乡有 别被注入了现代性,卑贱之人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对一些权势者来说都是大逆不道 并必将会被排斥的。刘怀荣口无遮拦地给村、乡干部提意见,甚至到西安、北京 告发当地政府干部,他“收获”被监控、拘役甚至在80岁高龄之时还被劳动教 养这种“命运”也就在所难免了。 “命运”没有能改变刘怀荣的“性格”,时间的砂轮也没有能将刘怀荣身上 的“棱角”打磨出丁点的圆滑。他把胯下之辱深埋心底,以边缘存在的方式让记 者从另一种角度在一个“污点人物”身上看到了也许应视为具有“闪光”意义 当然也是可彰而不可学的东西… 11
11 就难以弥合的伤痛,老汉双肩颤抖,老泪纵横。记者也难抑唏嘘之情,采访因此 而数度出现中止。 老汉不懂新闻,却恪守着新闻“真实”的准则。在长达二十多小时的采访中 , 对那些记不清楚的东西——哪怕只是一个数字、一个姓名或者一件事情的一个并 不重要的细节,他都绝不胡诌乱编。他会停下来安静而持久地冥思苦想,让记者 边望着被灯光凝固在墙壁上的那个沉思的雕塑边耐心地等待…… 很难把刘怀荣与那些紧扎裤脚、身穿对襟、头裹“白羊肚”的关中老农挂钩 。 这位曾统领过数十万移民的“司令”虽满头花白,年事已高,但他气质不减,风 度依旧。一张富态的国字脸上透出一种农民式的睿智和沉稳,他的沉稳甚至让人 觉得这是一个城府很深的老汉,是一个也许更适合做官的人——如今的官员就大 多是一副沉稳老道,高深莫测的样子——遗憾的是,刘怀荣终究没能做成官,上 世纪中期,黄河中游的那场大移民把一个“战天斗地的带头人”和移民积极分子 “锻炼”成了令当地官员头痛不已的“刺儿头”,他因此而常被监控、拘役甚至 在 80 岁高龄之时还被送去**…… 事实上,按弗洛伊德“人的命运就是他的性格”或曰“性格决定命运”的说 法,刘怀荣的结局只能是这样——他的性格元素中除揉入了太多关中人粗犷仗 义、顾群抱团又特别爱较真等特点外,他还有一个致命“弱点”:说话做事从不 转弯抹角,总爱“一吐为快”。还喜欢提意见或曰告状——当生产队队长时老给 村干部提意见,当移民时,又常到乡里、县里、市里反映问题,当移民“司令” 后,甚至还跑到西安、北京告发当地干部…… “性格决定命运”这一理论的另一说法是:“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 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在我们这个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接轨而来的社会里,朝代更替中“遗传”下 来的尊者对卑者、上司对下级、城市人对农村人的那种人格歧视还根深蒂固地存 在着,在我们的一些官员还并不真正**、开明、大度的时候,尊卑上下和城乡有 别被注入了现代性,卑贱之人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对一些权势者来说都是大逆不道 并必将会被排斥的。刘怀荣口无遮拦地给村、乡干部提意见,甚至到西安、北京 告发当地政府干部,他“收获”被监控、拘役甚至在 80 岁高龄之时还被劳动教 养这种“命运”也就在所难免了。 “命运”没有能改变刘怀荣的“性格”,时间的砂轮也没有能将刘怀荣身上 的“棱角”打磨出丁点的圆滑。他把胯下之辱深埋心底,以边缘存在的方式让记 者从另一种角度在一个“污点人物”身上看到了也许应视为具有“闪光”意义 当然也是可彰而不可学的东西……
讲到带领移民闹返库的动机时,刘怀荣一再向记者强调:“是我把移民带到 无法生存的绝地,我一定要把他们带回去”一一记忆的缆绳已经把痛苦的往事牢 牢套住,固执、倔强的老汉把自己的思绪定格在了五十多年前的岁月里,他无法 忘怀关中那片“肥得流油”的土地和那片土地给关中人带来的富庶生活,无法忘 怀家乡那条潺潺流过的渭河,无法忘怀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大迁徙,更无法忘记 那些被穷山恶水困扰了数十年而变得贫穷不堪的移民… “是我把移民带到无法生存的绝地,我一定要把他们带回去”的一诺千金成 了刘怀荣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像堂吉诃德那样“战斗”着, 在赢得一片喝彩的同时也把一个斗士的坚强和脆弱表演得淋漓尽致一一他放弃 个人幸福和当地政府个别领导给他许诺的利益,与库区的几位移民“头家”结成 “四大司令”,带领着他们的数十万部属,不屈不挠地闹返库、争土地使用权, 直至被关进看守所那阴冷潮湿的监舍一一那时,他有过沉默,有过被“震慑”后 的短暂恐惧,但他终究没有屈服,甚至还对前去“招安”的某领导热嘲冷讽。于 是,对其痛恨不已又无可奈何的人利用现代科技的手段给他制造了一个“被招安 的事实”一一铁窗内,面对记者伸去的话筒,刘怀荣向某领导保证:“我今后不 再*了…” 这样的电视画面使得“司令”的部下们一片哗然。有人惊呼:“刘怀荣投降 了!”有人埋怨老汉委曲求全,有人猜想,这也许只是他寻求摆脱囚禁的一种“诈 降”和权宜之计,但就是没有人想到他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一句“市里若把移民的 事情解决好了”这样的前提条件被剪辑掉了。因为这句被剪辑了的话,刘怀荣在 一些部下心目中没有能保持住一个移民“司令”的最后晚节和尊严。 显然,刘怀荣非常看重部下的感受和评价,谈到这一话题时,他多次停下来, 望着窗外的夜空发呆。 记者明白,老汉是在为部下们的误解和评价而伤心。 其实,部下们的看法并不会影响或贬低刘怀荣的“司令”形象,连原华阴市 政法委书记李集新都说:“移民能重返库区,刘怀荣起了重要作用”。这位原政 府官员的评价是中肯的,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刘怀荣和他的部下们度过了艰难 的岁月,终于,他和几十万移民不屈的抗争赢得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注,中央 下发文件允许15万移民走出缺乏起码生存条件高塬大山,返回他们数十年来魂 牵梦绕的库区… 如今,三门峡库区的“四大司令”已有三人作古,“司令”们手下的干将们 大多徘徊在生命的边缘,再也无心、无力于耗去了他们大半生精力与财力的移民 问题。然而,86岁了仍敢骑着摩托在马路上狂奔的刘怀荣却背负着历史的尘埃, 12
12 讲到带领移民闹返库的动机时,刘怀荣一再向记者强调:“是我把移民带到 无法生存的绝地,我一定要把他们带回去”——记忆的缆绳已经把痛苦的往事牢 牢套住,固执、倔强的老汉把自己的思绪定格在了五十多年前的岁月里,他无法 忘怀关中那片“肥得流油”的土地和那片土地给关中人带来的富庶生活,无法忘 怀家乡那条潺潺流过的渭河,无法忘怀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大迁徙,更无法忘记 那些被穷山恶水困扰了数十年而变得贫穷不堪的移民…… “是我把移民带到无法生存的绝地,我一定要把他们带回去”的一诺千金成 了刘怀荣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像堂吉诃德那样“战斗”着 , 在赢得一片喝彩的同时也把一个斗士的坚强和脆弱表演得淋漓尽致——他放弃 个人幸福和当地政府个别领导给他许诺的利益,与库区的几位移民“头家”结成 “四大司令”,带领着他们的数十万部属,不屈不挠地闹返库、争土地使用权, 直至被关进看守所那阴冷潮湿的监舍——那时,他有过沉默,有过被“震慑”后 的短暂恐惧,但他终究没有屈服,甚至还对前去“招安”的某领导热嘲冷讽。于 是,对其痛恨不已又无可奈何的人利用现代科技的手段给他制造了一个“被招安 的事实”——铁窗内,面对记者伸去的话筒,刘怀荣向某领导保证:“我今后不 再**了……” 这样的电视画面使得“司令”的部下们一片哗然。有人惊呼:“刘怀荣投降 了 !”有人埋怨老汉委曲求全,有人猜想,这也许只是他寻求摆脱囚禁的一种“诈 降”和权宜之计,但就是没有人想到他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一句“市里若把移民的 事情解决好了”这样的前提条件被剪辑掉了。因为这句被剪辑了的话,刘怀荣在 一些部下心目中没有能保持住一个移民“司令”的最后晚节和尊严。 显然,刘怀荣非常看重部下的感受和评价,谈到这一话题时,他多次停下来 , 望着窗外的夜空发呆。 记者明白,老汉是在为部下们的误解和评价而伤心。 其实,部下们的看法并不会影响或贬低刘怀荣的“司令”形象,连原华阴市 政法委书记李集新都说:“移民能重返库区,刘怀荣起了重要作用”。这位原政 府官员的评价是中肯的,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刘怀荣和他的部下们度过了艰难 的岁月,终于,他和几十万移民不屈的抗争赢得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注,中央 下发文件允许 15 万移民走出缺乏起码生存条件高塬大山,返回他们数十年来魂 牵梦绕的库区…… 如今,三门峡库区的“四大司令”已有三人作古,“司令”们手下的干将们 大多徘徊在生命的边缘,再也无心、无力于耗去了他们大半生精力与财力的移民 问题。然而,86 岁了仍敢骑着摩托在马路上狂奔的刘怀荣却背负着历史的尘埃
依旧为移民返库人数、安置土地等问题奔走呼号,他无数次地层层找领导、找当 地和上级政府、找执法部门。但令他郁闷和伤心的是,他和他反映的问题总是在 层层领导和各级政府部门之间被推来推去,个别执法者还动辄就对他“绳之以 法”,好像个别人对移民的侵害天经地义,被人蚕食了的移民利益从来就游走于 当地政府及“法律”的思维之外。 刘怀荣十分不解也十分不服,他对记者说:“当年,我们是响应党和政府的 号召才移民的,对于国家来说,我们是有功之民,理应得到善待。可是,如今当 地政府的个别领导不但不善待我们,还心安理得地侵吞我们的利益。更可气的是, 移民利益受到侵害,渭南和省里还没有人管…” 激动和愤怒使得老汉的逻辑思维变得有些不大连贯,想指责“当地的个别领 导”,他却又突然把话题转到从前。“上世纪五十年代移民前,层层政府的领导 给我们描绘了多么美好的前景啊!给我们承诺了多少的好事啊!他们讲的那些话 是何等温暖人心,感动得我们热血沸腾、无怨无悔地移民大西北,移民陕西渭北 高原…” 刘怀荣记得,最初感动他和库区百姓的是邓子恢副总理在全国人代会上的报 告。 他说,邓副总理那“激动人心”的报告传达到陕西省渭南地区华阴县时,己 是1956年冬春交替时节。对国务院邓副总理那份报告,“刘司令”的记忆里只 剩下了一些断断续续的碎片。“唉,反正讲的都是如何修好三门峡水库为老百姓 谋福利之类的事情:讲了黄河变清的美好情景:讲了建三门峡电站是治黄史上的 千古大业:好像还讲了三门峡电站修成后对社会主义建设、对增强国力、对提高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政治意义。号召每个贫下中农要把自己的思想、命运甚至是 生命都同党和国家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 刘怀荣的思绪又回到了那个政治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一党和国家教育刚翻身 做主人的农民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一切都要以听从党 和国家的指挥为天职,以服从党和国家为己任。 那时有一首歌:“我是党的一块砖,任党用来任党搬…” 以歌词的标准衡量,刘怀荣绝对是一块好“砖”一一当年,他“官场”的职 务是华阴县(注:1990年12月改为华阴市)义合乡义升村三生产队队长。1956 年初春,在乡上参加过“建设三门峡电站干部动员大会”回到村里的当天,他就 同村干部们提着石灰浆桶用他那歪歪斜斜得有些难看的“手迹”到处书写“国 家利益高于一切,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支援国家建 设!”“奉献三门峡、永远不后悔!”等标语。 13
13 依旧为移民返库人数、安置土地等问题奔走呼号,他无数次地层层找领导、找当 地和上级政府、找执法部门。但令他郁闷和伤心的是,他和他反映的问题总是在 层层领导和各级政府部门之间被推来推去,个别执法者还动辄就对他“绳之以 法”,好像个别人对移民的侵害天经地义,被人蚕食了的移民利益从来就游走于 当地政府及“法律”的思维之外。 刘怀荣十分不解也十分不服,他对记者说:“当年,我们是响应党和政府的 号召才移民的,对于国家来说,我们是有功之民,理应得到善待。可是,如今当 地政府的个别领导不但不善待我们,还心安理得地侵吞我们的利益。更可气的是 , 移民利益受到侵害,渭南和省里还没有人管……” 激动和愤怒使得老汉的逻辑思维变得有些不大连贯,想指责“当地的个别领 导”,他却又突然把话题转到从前。“上世纪五十年代移民前,层层政府的领导 给我们描绘了多么美好的前景啊!给我们承诺了多少的好事啊!他们讲的那些话 是何等温暖人心,感动得我们热血沸腾、无怨无悔地移民大西北,移民陕西渭北 高原……” 刘怀荣记得,最初感动他和库区百姓的是邓子恢副总理在全国人代会上的报 告。 他说,邓副总理那“激动人心”的报告传达到陕西省渭南地区华阴县时,已 是 1956 年冬春交替时节。对国务院邓副总理那份报告,“刘司令”的记忆里只 剩下了一些断断续续的碎片。“唉,反正讲的都是如何修好三门峡水库为老百姓 谋福利之类的事情;讲了黄河变清的美好情景;讲了建三门峡电站是治黄史上的 千古大业;好像还讲了三门峡电站修成后对社会主义建设、对增强国力、对提高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政治意义。号召每个贫下中农要把自己的思想、命运甚至是 生命都同党和国家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 刘怀荣的思绪又回到了那个政治激情燃烧的岁月——党和国家教育刚翻身 做主人的农民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一切都要以听从党 和国家的指挥为天职,以服从党和国家为己任。 那时有一首歌:“我是党的一块砖,任党用来任党搬……” 以歌词的标准衡量,刘怀荣绝对是一块好“砖”——当年,他“官场”的职 务是华阴县(注:1990 年 12 月改为华阴市)义合乡义升村三生产队队长。1956 年初春,在乡上参加过“建设三门峡电站干部动员大会”回到村里的当天,他就 同村干部们提着石灰浆桶用他那歪歪斜斜得有些难看的“手迹”到处书写“国 家利益高于一切,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支援国家建 设!”“奉献三门峡、永远不后悔!”等标语
数十年后的今天,刘怀荣依然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确实永远需要有国 家和民族主义精神。在国家利益确有需要时,个人应该无条件做出牺牲。 但他又老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五十多年前,国家确实需要我们作出那样的牺 牲吗?国家有能力修建三门峡电站或者的确需要修建三门峡电站吗?三门峡电 站建设中的错误和几十万移民的巨大牺牲都是不可避免的吗?我们牺牲的实际 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 对三门峡工程的怀疑颠覆了刘怀荣移民初期“国家至上”的觉悟,这种思想 的变化使刘怀荣的人生发生了质的演变一一他因此而由华阴县移民初期的一颗 小如萤火的“明星”蜕变成了一颗渭北平原上空很惹眼的“流星”… 2、“八百里秦川上的粮仓就要用来装水了” 五十多年前,华阴县义升村的“建设三门峡电站积极分子动员大会”是在村 小学召开的。 那天,天公不作美,闹起了倒春寒。刺骨的北风夹裹着雪花来势汹汹地从渭 北山区袭来,在渭河平原上凝聚、徘徊。窗外寒风怒吼,树木在白茫茫的原野上 摇曳挣扎,雪花在风里盘旋着,风在雪里撕扯着,打着尖利的响哨狂暴地扫荡着 关中大地。 一间50平方米的教室里,全村近百名先遣队积极分子密密麻麻地拥挤在一 起。往常开会,会场里比集市还嘈杂,难得聚在一起的村民们会格外珍惜这种机 会,他们一边抽烟,一边嘻哈打笑地打趣聊天,大着喉咙讲些家长里短,牲口庄 稼之类的闲话。一会儿工夫,会场就烟雾缭绕,人声鼎沸,主持会议的村干部要 站在讲台上又是挥手又是用教棍猛敲桌子才能让乱哄哄的会场安静下来。 可这天的动员会,教室里却出奇地静,除偶尔响起几声咂吧着嘴抽土烟的声 音和有人被呛得直咳嗽的声音外,连人们粗重的呼吸声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乡政府主持会议的冯乡长(根据部分受访者要求,书中隐去了他们的真实姓 名。书中还有数人因读者可理解的原因,也都使用了化名。化名只在第一次出现 时注明,其后出现时不再注明)省去了以往开会时那冗长的开场白,只用严肃的 口吻宣布:下面,由李运龙大队长传达中央重要指示! 坐在冯乡长旁边的村大队长(后改称村主任)李运龙一脸肃容,从怀里拿出 笔记本开始传达乡里前几天召开的会议精神。李运龙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能说 会道,口才极好,平时开会总是信马由缰,口若悬河。但在这天的会议上,他一 14
14 数十年后的今天,刘怀荣依然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确实永远需要有国 家和民族主义精神。在国家利益确有需要时,个人应该无条件做出牺牲。 但他又老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五十多年前,国家确实需要我们作出那样的牺 牲吗?国家有能力修建三门峡电站或者的确需要修建三门峡电站吗?三门峡电 站建设中的错误和几十万移民的巨大牺牲都是不可避免的吗?我们牺牲的实际 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 对三门峡工程的怀疑颠覆了刘怀荣移民初期“国家至上”的觉悟,这种思想 的变化使刘怀荣的人生发生了质的演变——他因此而由华阴县移民初期的一颗 小如萤火的“明星”蜕变成了一颗渭北平原上空很惹眼的“流星”…… 2、 “八百里秦川上的粮仓就要用来装水了” 五十多年前,华阴县义升村的“建设三门峡电站积极分子动员大会”是在村 小学召开的。 那天,天公不作美,闹起了倒春寒。刺骨的北风夹裹着雪花来势汹汹地从渭 北山区袭来,在渭河平原上凝聚、徘徊。窗外寒风怒吼,树木在白茫茫的原野上 摇曳挣扎,雪花在风里盘旋着,风在雪里撕扯着,打着尖利的响哨狂暴地扫荡着 关中大地。 一间 50 平方米的教室里,全村近百名先遣队积极分子密密麻麻地拥挤在一 起。往常开会,会场里比集市还嘈杂,难得聚在一起的村民们会格外珍惜这种机 会,他们一边抽烟,一边嘻哈打笑地打趣聊天,大着喉咙讲些家长里短,牲口庄 稼之类的闲话。一会儿工夫,会场就烟雾缭绕,人声鼎沸,主持会议的村干部要 站在讲台上又是挥手又是用教棍猛敲桌子才能让乱哄哄的会场安静下来。 可这天的动员会,教室里却出奇地静,除偶尔响起几声咂吧着嘴抽土烟的声 音和有人被呛得直咳嗽的声音外,连人们粗重的呼吸声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乡政府主持会议的冯乡长(根据部分受访者要求,书中隐去了他们的真实姓 名。书中还有数人因读者可理解的原因,也都使用了化名。化名只在第一次出现 时注明,其后出现时不再注明)省去了以往开会时那冗长的开场白,只用严肃的 口吻宣布:下面,由李运龙大队长传达中央重要指示! 坐在冯乡长旁边的村大队长(后改称村主任)李运龙一脸肃容,从怀里拿出 笔记本开始传达乡里前几天召开的会议精神。李运龙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能说 会道,口才极好,平时开会总是信马由缰,口若悬河。但在这天的会议上,他一
改往日的滔滔不绝,诚惶诚恐地拿着在乡里开会时作的记录照本宣科,声音里的 沉重超过了他故意的轻描淡写,一副不敢多说一个字,不敢错说一个词的样子。 己在乡里开过“三干会”的刘怀荣知道,“教育”或者说动员的口径从省、 地、县到乡、村、社都是一致的,在这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会议上,谁要是突破 了或讲错了上边统一的口径是要负政治责任的一一那个年代的“政治责任”包 含着批评、检讨、撤职、开除、遭批斗、坐大牢乃至于家破人亡等等“一条龙” 的处罚一一这样的原因导致李运龙在整个传达中一直提心吊胆并格外地小心翼 翼。 李运龙讲完,村支书刘柏松又表情凄然地念着为什么要把华阴等县作为库区 的问题,肃穆的语气像是在给生他养他几十年的这片土地致永别的悼词。刘支书 结结巴巴地照笔记本念几句,又忍不住离开笔记本想补充些什么,他费力地在脑 海深处搜索并组织着语言的阶梯,竭力想表述清楚自己此时此刻的思想情感,但 任他怎样搜肠刮肚也没能找到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只言片语,一时,“卡”在那 里不知说什么好。“卡”了片刻,刘柏松没头没脑地冒出了一句沉重的叹息:“这 里自古以来就号称是八百里秦川上的粮仓啊!可如今,这八百里秦川上的粮仓就 要用来装水了…” 讲完这句话,刘柏松似乎意识到了自己己偏离了会议的主题和动员口径,于 是赶紧又去照笔记本念会议记录。结果,费力地念了半天,他也没能从“八百里 秦川粮仓”转到“库区”的概念。念着念着,刘柏松觉得自己还是没能进入会议 所需要的状态,还是没能把库区的意思说清楚,便烦躁地站起身,从讲台上拾起 一个粉笔头,然后转过身在黑板上画了一块瓦,接着,用教棍指着“瓦片”说: 我们整个渭南地区都位于渭河平原东部,北边是渭北高原,南边是秦巴山地,黄 土台塬,中间是渭河平原。地形呈现南北高,中间低,东西开阔,像一块不规则 的瓦仰放在关中八百里秦川的东北部。我们华阴、大荔、朝邑、潼关四县就在“瓦 片”最低的部位。所以,三门峡水库修成后,就等于堵住了“瓦片”的东北部, 我们这几个县就成了蓄水的库区。 刘柏松以“瓦片底”作模型解释的“库区”形象而直观,五十多年后,参加 那次会议的积极分子们依然对“库区”的解释记忆犹新。但刘柏松对库区的解释 毕竟过于简单,这个只读了一年初中的村支书不懂库容、水位高程这些水利术语, 更不知道“苏联老大哥”对三门峡水库建设的巨大影响,所以,他没能讲清富饶 的“瓦片底”为什么会变成库区。 当时,为了修建三门峡电站,中国从苏联请来了原就职于苏联电站工业部的 科洛略夫等人为主的外国专家组。 15
15 改往日的滔滔不绝,诚惶诚恐地拿着在乡里开会时作的记录照本宣科,声音里的 沉重超过了他故意的轻描淡写,一副不敢多说一个字,不敢错说一个词的样子。 已在乡里开过“三干会”的刘怀荣知道,“教育”或者说动员的口径从省、 地、县到乡、村、社都是一致的,在这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会议上,谁要是突破 了或讲错了上边统一的口径是要负政治责任的——那个年代的“政治责任”包 含着批评、检讨、撤职、开除、遭批斗、坐大牢乃至于家破人亡等等“一条龙” 的处罚——这样的原因导致李运龙在整个传达中一直提心吊胆并格外地小心翼 翼。 李运龙讲完,村支书刘柏松又表情凄然地念着为什么要把华阴等县作为库区 的问题,肃穆的语气像是在给生他养他几十年的这片土地致永别的悼词。刘支书 结结巴巴地照笔记本念几句,又忍不住离开笔记本想补充些什么,他费力地在脑 海深处搜索并组织着语言的阶梯,竭力想表述清楚自己此时此刻的思想情感,但 任他怎样搜肠刮肚也没能找到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只言片语,一时,“卡”在那 里不知说什么好。“卡”了片刻,刘柏松没头没脑地冒出了一句沉重的叹息:“这 里自古以来就号称是八百里秦川上的粮仓啊!可如今,这八百里秦川上的粮仓就 要用来装水了……” 讲完这句话,刘柏松似乎意识到了自己已偏离了会议的主题和动员口径,于 是赶紧又去照笔记本念会议记录。结果,费力地念了半天,他也没能从“八百里 秦川粮仓”转到“库区”的概念。念着念着,刘柏松觉得自己还是没能进入会议 所需要的状态,还是没能把库区的意思说清楚,便烦躁地站起身,从讲台上拾起 一个粉笔头,然后转过身在黑板上画了一块瓦,接着,用教棍指着“瓦片”说 : 我们整个渭南地区都位于渭河平原东部,北边是渭北高原,南边是秦巴山地,黄 土台塬,中间是渭河平原。地形呈现南北高,中间低,东西开阔,像一块不规则 的瓦仰放在关中八百里秦川的东北部。我们华阴、大荔、朝邑、潼关四县就在“瓦 片”最低的部位。所以,三门峡水库修成后,就等于堵住了“瓦片”的东北部, 我们这几个县就成了蓄水的库区。 刘柏松以“瓦片底”作模型解释的“库区”形象而直观,五十多年后,参加 那次会议的积极分子们依然对“库区”的解释记忆犹新。但刘柏松对库区的解释 毕竟过于简单,这个只读了一年初中的村支书不懂库容、水位高程这些水利术语 , 更不知道“苏联老大哥”对三门峡水库建设的巨大影响,所以,他没能讲清富饶 的“瓦片底”为什么会变成库区。 当时,为了修建三门峡电站,中国从苏联请来了原就职于苏联电站工业部的 科洛略夫等人为主的外国专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