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传递、转化光能光合色素的作用问题:这些捕获光能的色素存在于细胞中的什么部位?1817年,两位法国科学家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出叶绿素,当时并不清楚叶绿素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情况。1865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研究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时,发现叶绿素并非普遍分布在植物的整个细胞中,而是集中在一个更小的结构里,后来人们称之为叶绿体
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问题:这些捕获光能的色素存在于细胞中 的什么部位? 光合色素的作用: • 1817年,两位法国科学家首次从植物中分 离出叶绿素,当时并不清楚叶绿素在植物 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 1865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研究叶 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时,发现叶绿素 并非普遍分布在植物的整个细胞中,而是 集中在一个更小的结构里,后来人们称之 为叶绿体
捕捉光能的色素存在于细胞中的什么部位?绿叶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叶绿体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绿叶 叶片中的叶肉细胞 叶肉细胞 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叶绿体亚显微 结构模式图 捕捉光能的色素存在于细胞中的什 么部位?
二、叶绿体结构色素:基粒类囊体的薄膜上外膜内膜酶:基粒基粒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图2-9叶绿体立体结构模式图cSC
色素:基 粒类囊体 的薄膜 上 酶:基粒 类囊体的 薄膜上和 叶绿体基 质中 二、叶绿体结构
1880年,恩格尔曼(C.Engelmann)的实验:没有氧气的黑暗环境没有氧气的有光环境极细的光束
1880年,恩格尔曼(C.Engelmann)的实验: 极 细 的 光 束 没 有 氧 气 的 黑 暗 环 境 没 有 氧 气 的 有 光 环 境
1.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什么?讨论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恩格尔曼的实验方法有什么巧妙之处?(1)、用水绵作实验材料,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螺旋状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2)、将临时装片置于黑暗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排除了环境中光线和O,的影响,从而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3)、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并且用好氧菌进行检测,能准确的判断水绵细胞中放O, 部位。(4)、进行黑暗(局部光照)与曝光的对照实验,从而明确实验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3.从资料2可以得出什么推论?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025/10/24
1.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2.恩格尔曼的实验方法有什么巧妙之处? 3.从资料2可以得出什么推论? 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叶绿体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025/10/24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5 (1)、用水绵作实验材料,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螺旋状分布在 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 (2)、将临时装片置于黑暗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排除了环境中 光线和O2的影响,从而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 (3)、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并且用好氧菌进行检测,能准确的 判断水绵细胞中放O2 部位。 (4)、进行黑暗(局部光照)与曝光的对照实验,从而明确实验 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