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方式: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八章: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的 调节和管理 教学要求:理解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股份公司的作用和特点,垄断与 竞争的关系,垄断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形式:掌握垄断价格与垄断利润,金融资本 及其新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作用和基本形式: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对经济的调节:能够分析和区别垄断资本主义国有制与社会主义国有制的本质 区别和形 式的可借鉴 授课方式: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九章: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2学时) 教学内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与表现: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程:理解经济全球化发展 的动因与表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掌握经济全球化对世男 经济的影响等。能够分析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本质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 对策。 授课方式: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镇十音,井会主义生立关系和知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府 (2学时】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 结构和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教学要求:理解社会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体现的内涵,理解社会所有制结构 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掌握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体现,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面 为主体多种分配 式并存的内涵,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 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等。要求在理解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质的基础上,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能够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的角度分析我国基本经 济制度的必然性。 授课方式: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十 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2学时) 教学内容:市场经济的一般衡量标准和我国目前经济市场化程度: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含义、原因、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教学要求:了解市场经济的一般衡量标准和我国目前经济市场化程度:理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原因、基本特征 和基本框架等。能够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 同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及任务 授课方式: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2学时) 教学内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及其制约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 发展: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建设创新型国家。 教学要求: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区别及其制约因素掌握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内涵,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 的内容和措施。能够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一系列 政策措施的原因。 21
21 授课方式: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八章: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 学时) 教学内容: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的 调节和管理。 教学要求:理解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股份公司的作用和特点,垄断与 竞争的关系,垄断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形式;掌握垄断价格与垄断利润,金融资本 及其新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作用和基本形式;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对经济的调节;能够分析和区别垄断资本主义国有制与社会主义国有制的本质 区别和形式的可借鉴。 授课方式: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九章: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2 学时) 教学内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与表现;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程;理解经济全球化发展 的动因与表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掌握经济全球化对世界 经济的影响等。能够分析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本质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 对策。 授课方式: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第十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 学时)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 结构和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教学要求:理解社会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体现的内涵,理解社会所有制结构 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掌握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体现,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内涵,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 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等。要求在理解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质的基础上,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能够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的角度分析我国基本经 济制度的必然性。 授课方式: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2 学时) 教学内容:市场经济的一般衡量标准和我国目前经济市场化程度;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含义、原因、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教学要求:了解市场经济的一般衡量标准和我国目前经济市场化程度;理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原因、基本特征 和基本框架等。能够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 同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及任务。 授课方式: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2 学时) 教学内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及其制约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 发展;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建设创新型国家。 教学要求: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区别及其制约因素;掌握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内涵,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 的内容和措施。能够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一系列 政策措施的原因
授课方式: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三、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 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10%。平时成绩满分为10分,其中出勤5分,作业5分。 (2)期中考核:占20%。期中考试满分为20分(采取闭卷形式,百分制 折合成20分)。 (2)期末考核:占70%。期末满分为70分(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百分制 折合成70分)。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程恩富,徐惠平.政治经济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朱钟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卫兴华,顾学荣.政治经济学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逢锦聚等.政治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撰写人:郑金波 审核人:侯惠英 课程负责人:郑金波
22 授课方式: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三、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 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 10%。平时成绩满分为 10 分,其中出勤 5 分,作业 5 分。 (2)期中考核:占 20%。期中考试满分为 20 分(采取闭卷形式,百分制 折合成 20 分)。 (2)期末考核:占 70%。期末满分为 70 分(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百分制 折合成 70 分)。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程恩富,徐惠平.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 资本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列宁.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选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朱钟棣.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程恩富. 现代政治经济学.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卫兴华,顾学荣. 政治经济学原理.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逄锦聚等. 政治经济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撰写人:郑金波 审核人:侯惠英 课程负责人:郑金波
《微观经济学A》教学大纲 理程举别.学科堪州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 A 总学时:64学时 讲授学时:64学时 学分:4学分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一、课程简介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描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 济运行规律,主要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如单个企业、单个消费者以及单个产品市 场)的经济行为。具体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 理论:价格理论:生产要素价格理论 一般均衡与效率:市场失灵等理 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经济运行规律: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分 析社会经济现象:理解政府政策的优劣。具体要求是: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 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的 经济理论,更重要的是掌握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 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打开想象的空间。为此 在讲解理论 其应用时, 一定要讲清前提条件,让学生懂得在不同条件下,将得出不同的结论, 给学生讨论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研究能力。 对本专业的学生,还要求阅读英文文献,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直接 理解专业课内容。对准各考研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指导,适当增加广度和深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才 第一章:导论 (4学时) 教学内容:学习经济学的目的: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十大经济学原理:经济 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家谱。 教学要求:了解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堂握经济学的 分析方法 授课方式:经济学 案例相结合地讲授。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 (10学时) 教学内容:需求曲线的形成及变动:供给曲线的形成及变动:供求均衡理论: 弹性理论:均衡理论及弹性理论的应用。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条件:掌握用均衡理论和弹性理论分 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方法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相结合。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8学时) 教学内容:偏好与效用: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变动:消费者均衡理论 的应 教学要求:掌握无差异曲线的定义及特点;掌握预算约束的含义及其变动规 律: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思想: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熟练运用消费者选择理 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相结合
23 《微观经济学 A》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 A 总学时:64 学时 讲授学时:64 学时 学分:4 学分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一、课程简介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描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 济运行规律,主要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如单个企业、单个消费者以及单个产品市 场)的经济行为。具体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 理论;价格理论;生产要素价格理论;一般均衡与效率;市场失灵等理论。 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经济运行规律;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分 析社会经济现象;理解政府政策的优劣。具体要求是: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 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的 经济理论,更重要的是掌握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 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打开想象的空间。为此,在讲解理论及 其应用时,一定要讲清前提条件,让学生懂得在不同条件下,将得出不同的结论, 给学生讨论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研究能力。 对本专业的学生,还要求阅读英文文献,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直接 理解专业课内容。对准备考研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指导,适当增加广度和深度。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导论 (4 学时) 教学内容:学习经济学的目的;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十大经济学原理;经济 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家谱。 教学要求:了解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经济学的 分析方法。 授课方式:经济学案例相结合地讲授。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 (10 学时) 教学内容:需求曲线的形成及变动;供给曲线的形成及变动;供求均衡理论; 弹性理论;均衡理论及弹性理论的应用。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条件;掌握用均衡理论和弹性理论分 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方法。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相结合。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8 学时) 教学内容:偏好与效用;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变动;消费者均衡理论 的应用。 教学要求:掌握无差异曲线的定义及特点;掌握预算约束的含义及其变动规 律;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思想;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熟练运用消费者选择理 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相结合
第四章:生产理论 (6学时) 教学内容:生产函数: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生产者 均衡:规模报酬:技术进步与要素价格变化对产出的影,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有关产量曲线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牢记边际效用 递减规律及其产生的条件:理解生产过程三阶段的合理性分析:熟练掌握要素最 佳组合的确定方法:理解规模报酬变化规律。 #授方式,讲授与理微计论、里微练习相结合 第五章,成本理论 (6学时) 教学内容:成本的概念:短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函数:规模经济 教学要求:掌握成本的概念,理解成本函数:熟练掌握各种短期成本曲线及 其相互关系:理解长期成本曲线及其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相结合。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6学时) 教学内容 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短斯 均衡分析:长期均衡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市场结构:掌握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长期均衡分析:掌握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供给曲线。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练习相结合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10学时) 教学内容:完全 断市场条件下的均衡: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均衡:博弈 论:寡头垄晰市场条件下的均衡。 教学要求:了解产生垄断原因:掌握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分 析:学会分析垄断带来的福利损失:区分三种差别定价的含义及原理:掌握垄断 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掌握几种 重要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讨时论、课觉练习相结合。 第八章:要素市场 (4学时) 教学内容: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分析:非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市场的 均衡分析。 教学要求:理解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不同类型要素市场 和不同类型产品市场组合下,要素的最佳使用原则。 讲授方式:讲授。 第九章:一般均衡与效率 (4学时) 数学内容: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衔:经济效率 动当北, ”解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概念及分析方法:学会运用埃奇沃斯 方盒图分析消费的均衡、生产的均衡:牢记帕累托效率的概念。 讲授方式:讲授。 第十章:市场失灵 (6学时) 教学内容: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 教学要求:掌握外部性的含义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了解外部性的解决办 法: 掌握公共物品的 特征及其 与市场效率的关系;掌握信息不对称含义及其后果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三、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2
24 第四章:生产理论 (6 学时) 教学内容:生产函数;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生产者 均衡;规模报酬;技术进步与要素价格变化对产出的影响。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有关产量曲线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牢记边际效用 递减规律及其产生的条件;理解生产过程三阶段的合理性分析;熟练掌握要素最 佳组合的确定方法;理解规模报酬变化规律。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相结合。 第五章:成本理论 (6 学时) 教学内容:成本的概念;短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函数;规模经济。 教学要求:掌握成本的概念,理解成本函数;熟练掌握各种短期成本曲线及 其相互关系;理解长期成本曲线及其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相结合。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6 学时) 教学内容: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短期 均衡分析;长期均衡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市场结构;掌握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长期均衡分析;掌握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供给曲线。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练习相结合。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10 学时) 教学内容: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的均衡;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均衡;博弈 论;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的均衡。 教学要求:了解产生垄断原因;掌握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分 析;学会分析垄断带来的福利损失;区分三种差别定价的含义及原理;掌握垄断 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掌握几种 重要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相结合。 第八章:要素市场 (4 学时) 教学内容: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分析;非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市场的 均衡分析。 教学要求:理解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不同类型要素市场 和不同类型产品市场组合下,要素的最佳使用原则。 讲授方式:讲授。 第九章:一般均衡与效率 (4 学时) 教学内容: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经济效率。 教学要求:了解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概念及分析方法;学会运用埃奇沃斯 方盒图分析消费的均衡、生产的均衡;牢记帕累托效率的概念。 讲授方式:讲授。 第十章:市场失灵 (6 学时) 教学内容: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 教学要求:掌握外部性的含义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了解外部性的解决办 法;掌握公共物品的特征及其与市场效率的关系;掌握信息不对称含义及其后果。 讲授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三、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出勤占5%,课堂发 言占5%,作业占40%,期中考试占50%。 (2)期末考核: 占70%。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若书 N Gre y Mankiw,夏业良改编.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3e).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黄亚钧,郁义鸿.微观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撰写人:张晓虹 审核人:侯惠英 课程负责人:张晓虹
25 (1)平时成绩:占 30%。平时成绩满分为 100 分,其中,出勤占 5%,课堂发 言占 5%,作业占 40%,期中考试占 50%。 (2)期末考核:占 70%。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N. Gregory Mankiw,夏业良改编. 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 (3e). 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 微观经济学.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黄亚钧,郁义鸿. 微观经济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撰写人:张晓虹 审核人:侯惠英 课程负责人:张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