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A》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 A 总学时:64学时 讲授学时:64学时 学分:4学分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一、课程简介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规 律。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 玄观经济模型的深化 三部分 观经济的长期模型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古典 论,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分析在短期内价格、工资相对固定情况下宏观经济的运 行规律,宏观经济模型的深化讨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 法,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能够建立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分析框架, 为学生提供学习经济学和管理类其他课程的基本理论工具以及将来从事管理 作构建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 宏观经济学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强调 逻辑思维能力、推理和判断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经济学 理论与中国经济实际结合,对宏观经济现象能够做出分析判断,培养和提升学生 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能够使学生对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做出反思,对世界经 济和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判断。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导论 (6学时) 教学内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 济学的理论体系。 教学要求: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如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流量和存量等;了解宏 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理解宏观经济学的演进过程和争论的焦点。 授课方式:讲授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从国民经济统计公报的各项指标和内 容,探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部分,课内 只是串讲,指定参考资料由学生在课外阅读 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 (4学时)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的衡量:价格指数和失业率;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 消费;宏观经济的均衡。 教学要求:掌握国民收入的衡量方法:理解不同的价格指数,并能够进行价 格指数的计算:了解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掌握欧拉定理:掌握封闭经 济的长期均衡模型 能够用模型分析经济现象 授课方式: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对于GDP核算和价格指数,可以用一些习 题,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做练习,强化学生的理解。 第三章:经济增长 (6学时) 26
26 《宏观经济学 A》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 A 总学时:64 学时 讲授学时:64 学时 学分:4 学分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一、课程简介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规 律。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 宏观经济模型的深化三部分。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古典理 论,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分析在短期内价格、工资相对固定情况下宏观经济的运 行规律,宏观经济模型的深化讨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 法,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能够建立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分析框架, 为学生提供学习经济学和管理类其他课程的基本理论工具以及将来从事管理工 作构建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 宏观经济学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强调 逻辑思维能力、推理和判断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经济学 理论与中国经济实际结合,对宏观经济现象能够做出分析判断,培养和提升学生 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能够使学生对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做出反思,对世界经 济和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判断。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导论 (6 学时) 教学内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 济学的理论体系。 教学要求: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如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流量和存量等;了解宏 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理解宏观经济学的演进过程和争论的焦点。 授课方式:讲授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从国民经济统计公报的各项指标和内 容,探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部分,课内 只是串讲,指定参考资料由学生在课外阅读。 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 (4 学时)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的衡量;价格指数和失业率;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 消费;宏观经济的均衡。 教学要求:掌握国民收入的衡量方法;理解不同的价格指数,并能够进行价 格指数的计算;了解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掌握欧拉定理;掌握封闭经 济的长期均衡模型,能够用模型分析经济现象。 授课方式: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对于 GDP 核算和价格指数,可以用一些习 题,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做练习,强化学生的理解。 第三章:经济增长 (6 学时)
教学内容: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黄金律: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增长理论 的应用。 教学要求:掌握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掌握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掌握 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了解新经济增 长理论 授课方式: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引入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模型只 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扩展,让学生在课下自学,教师只是适当给与点拨。 第四章:失业 (4学时) 教学内容,白然失业,职业寻,职业配给,失业治理 教学要求:掌握失业的类型和自然失业 里解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 理论模型:了解实际工资刚性:了解失业的构成和治理政策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五章:通货膨胀 (10学时) 教学内容:货币的概念:货币供给:货币需求理论:通货膨胀与利率:通货 膨胀的社会成本 教学要求:了解货币的职能和类型:掌握货币数量的计量:学握货币乘数理 论:掌握货币需求理论;理解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掌握费雪效应:理解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授课方式:讲授,注重演绎与归纳的结合,上学生了解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历程」 第大章:开放经济 (5学时 教学内容:贸易与资本流动:小国开放经济模型:汇率与净出口:大国开放 经济模型。 教学要求:理解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掌握小国开放经济模型: 掌握实际汇率的决定机制和经济政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掌握大国开放经济模 型。 授课方式:讲授,同时演示市场上的各种汇率。运用对比法,分析小国开放 经济模型和大国开放经济模型的异同。 第七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3学时) 教学内容: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宏观经济总量的短期均衡。 教学要求:掌握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掌握总供给和总供给曲线:理解宏观 总量的短期均衡。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第八章:总需求理论 (5学时)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的决定:利率的决定:IS一LM模型:IS一LM模型与宏 观经济政策」 教学要求:掌握国民收入决定的收 一支出模型:理解货币市场的供求及利 率的决定;学握IS一M模型,能够运用该模型分析经济现象:理解总需求曲线 与IS一LM模型的关系。 授课方式:讲授与做习题相结合。 第九,意:总供给理论 (5学时) 学内容:总供给模型:总产量的波动与调整:菲利普斯曲线 教学要求:理解总供给模型:理解总需求和总供给冲击对总产量的影响:掌 握菲利普斯曲线的意义。 授课方式:讲授。总供给模型有多个,区分起来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以自 1
27 教学内容: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黄金律;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增长理论 的应用。 教学要求:掌握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掌握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掌握 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了解新经济增长理论。 授课方式: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引入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模型只 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扩展,让学生在课下自学,教师只是适当给与点拨。 第四章:失业 (4 学时) 教学内容:自然失业;职业搜寻;职业配给;失业治理。 教学要求:掌握失业的类型和自然失业率;理解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 理论模型;了解实际工资刚性;了解失业的构成和治理政策。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五章:通货膨胀 (10 学时) 教学内容:货币的概念;货币供给;货币需求理论;通货膨胀与利率;通货 膨胀的社会成本。 教学要求:了解货币的职能和类型;掌握货币数量的计量;掌握货币乘数理 论;掌握货币需求理论;理解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掌握费雪效应;理解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授课方式:讲授,注重演绎与归纳的结合,让学生了解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历程。 第六章:开放经济 (5 学时) 教学内容:贸易与资本流动;小国开放经济模型;汇率与净出口;大国开放 经济模型。 教学要求:理解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掌握小国开放经济模型; 掌握实际汇率的决定机制和经济政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掌握大国开放经济模 型。 授课方式:讲授,同时演示市场上的各种汇率。运用对比法,分析小国开放 经济模型和大国开放经济模型的异同。 第七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3 学时) 教学内容: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宏观经济总量的短期均衡。 教学要求:掌握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掌握总供给和总供给曲线;理解宏观 总量的短期均衡。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第八章:总需求理论 (5 学时) 教学内容:国民收入的决定;利率的决定;IS—LM 模型;IS—LM 模型与宏 观经济政策。 教学要求:掌握国民收入决定的收入—支出模型;理解货币市场的供求及利 率的决定;掌握 IS—LM 模型,能够运用该模型分析经济现象;理解总需求曲线 与 IS—LM 模型的关系。 授课方式:讲授与做习题相结合。 第九章:总供给理论 (5 学时) 教学内容:总供给模型;总产量的波动与调整;菲利普斯曲线。 教学要求:理解总供给模型;理解总需求和总供给冲击对总产量的影响;掌 握菲利普斯曲线的意义。 授课方式:讲授。总供给模型有多个,区分起来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以自
学为主,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给学生分析这些模型的异同点和主要的逻辑关系, 第十章: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 (4学时) 教学内容:蒙代尔 弗莱明模型:小国开放经济:利率差异与价格变动:大 国开放经济 :掌握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 对小国开放经济的影响:理解利率差异与价格变动条件下的蒙代尔一弗莱明模 型:学握大国开放经济的短期模型,能够运用大国开放经济模型分析经济现象。 授课方式:讲授与练习相结合。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对小国开放 经济的影响部分,可以采取主要由学生分析的方法。 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4学时) 教学内容:主动性政策和被动性政策:有规则和无规则:经济波动理论的新 发展 教学要求: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理解宏观经济玫策的时滞了 解宏观 解 彼动理论的最新发展, 授课方 式:拼授 论相结合,讨论主题包括:货币与财政决策者应该努力 稳定经济吗?政府应该平衡其预算吗?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还是相机抉择?中 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吗? 第十二章:消费理论 (3学时) 教学内容:凯恩斯消费理论:跨期选择理论:生命周期假说:永久性收入假 说。 教学要求:掌握凯恩斯消费理论:掌握跨期选择理论:掌握生命周期假说: 掌握永久性收入假说。 授课方式:讲授,以回顾微观经济学理论方式推导跨期选择理论 第十 三章:投资理论 (5学时) 教学内容:企业投资:住房投号 存货投资 教学要求:掌握企业投资的理论模型:了解住房投资理论:了解存货投资理 论。 授课方式:讲授。 三、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出勒占5%,作业 占25%,课外阅读占20%,期中考试占50% 0 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主要参考书 曼昆.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多恩布什等.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8 课程负责人:冷敏
28 学为主,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给学生分析这些模型的异同点和主要的逻辑关系。 第十章: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 (4 学时) 教学内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小国开放经济;利率差异与价格变动;大 国开放经济。 教学要求:掌握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 对小国开放经济的影响;理解利率差异与价格变动条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 型;掌握大国开放经济的短期模型,能够运用大国开放经济模型分析经济现象。 授课方式:讲授与练习相结合。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对小国开放 经济的影响部分,可以采取主要由学生分析的方法。 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4 学时) 教学内容:主动性政策和被动性政策;有规则和无规则;经济波动理论的新 发展。 教学要求: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滞;了 解宏观经济政策规则;了解经济波动理论的最新发展。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讨论主题包括:货币与财政决策者应该努力 稳定经济吗?政府应该平衡其预算吗?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还是相机抉择?中 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吗? 第十二章:消费理论 (3 学时) 教学内容:凯恩斯消费理论;跨期选择理论;生命周期假说;永久性收入假 说。 教学要求:掌握凯恩斯消费理论;掌握跨期选择理论;掌握生命周期假说; 掌握永久性收入假说。 授课方式:讲授,以回顾微观经济学理论方式推导跨期选择理论。 第十三章:投资理论 (5 学时) 教学内容:企业投资;住房投资;存货投资。 教学要求:掌握企业投资的理论模型;了解住房投资理论;了解存货投资理 论。 授课方式:讲授。 三、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 40%。平时成绩满分为 100 分,其中,出勤占 5%,作业 占 25%,课外阅读占 20%,期中考试占 50%。 (2)期末考核:占 60%。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黄亚钧. 宏观经济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主要参考书 曼昆. 宏观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多恩布什等. 宏观经济学. 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 高鸿业. 宏观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布兰查德. 宏观经济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巴罗. 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8. 撰写人:冷 敏 审核人:侯惠英 课程负责人:冷 敏
《外贸会计》教学大纲 理程举别.学科堪州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Foreign Business Accounting 总学时:68学时 讲授学时:60学时 实训学时:8学时 学分:4学分 先修课程:管理学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开课单位:经管学院 、课程简介 外贸会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帮助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学 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立足于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又适度联 系国际会计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会计的基本概念,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操作 技能,从而对会计学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领会会计基本概念的同时,熟练运用会计 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处理一些常见的经济业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总论 (12学时) 教学内容:外贸企业会计概述: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外贸企 业的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会计循环。 教学要求:了解外贸企业会计:理解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掌 握外贸企业的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 熟悉会计循环过程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国内结算与国际结算 (6学时) 教学内容:货币资金概述:国内结算:国际贸易结算 教学要求:了解货币资金:掌握国内结算和国际贸易结算方式。 授课方式:讲授和自习 第三章:进口业务流程与会计处理 (8学时) 教学内容:进口贸易业务概述:自营进口业务:代理进口业务:易货贸易业 务。 教学要求:了解进口贸易业务:掌握自营进口业务、代理进口业务和易货贸 易业务的核算方法 方式: 讲授和自习 第四章:出口业务流程与会计处理 (6学时) 教学内容:出口贸易业务概述:自营出口商品购进:自营出口销售;代理出 口销售:加工补偿出口销售。 教学要求:了解出口贸易业务:掌握自营出口商品购进会计处理;自营出口 销售会计处理;理解代理出口销售会计处理: 掌握加工补偿出口销售会计处理。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五章:加工贸易流程及会计处理 (6学时) 教学内容:加工贸易概述: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对外加工装配贸
29 《外贸会计》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Foreign Business Accounting 总学时:68 学时 讲授学时:60 学时 实训学时:8 学时 学分:4 学分 先修课程:管理学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开课单位:经管学院 一、课程简介 外贸会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帮助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掌 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立足于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又适度联 系国际会计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会计的基本概念,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操作 技能,从而对会计学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领会会计基本概念的同时,熟练运用会计 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处理一些常见的经济业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总论 (12 学时) 教学内容:外贸企业会计概述;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外贸企 业的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会计循环。 教学要求:了解外贸企业会计;理解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掌 握外贸企业的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熟悉会计循环过程。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国内结算与国际结算 (6 学时) 教学内容:货币资金概述;国内结算;国际贸易结算。 教学要求:了解货币资金;掌握国内结算和国际贸易结算方式。 授课方式:讲授和自习。 第三章:进口业务流程与会计处理 (8 学时) 教学内容:进口贸易业务概述;自营进口业务;代理进口业务;易货贸易业 务。 教学要求:了解进口贸易业务;掌握自营进口业务、代理进口业务和易货贸 易业务的核算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和自习。 第四章:出口业务流程与会计处理 (6 学时) 教学内容:出口贸易业务概述;自营出口商品购进;自营出口销售;代理出 口销售;加工补偿出口销售。 教学要求:了解出口贸易业务;掌握自营出口商品购进会计处理;自营出口 销售会计处理;理解代理出口销售会计处理;掌握加工补偿出口销售会计处理。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五章:加工贸易流程及会计处理 (6 学时) 教学内容:加工贸易概述;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对外加工装配贸
易(来料加工)的会计处理:进料加工的会计处理:补偿贸易及其会计处理。 教学要求:了解加工贸易:理解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掌握对外加 装配贸易(来料加工)的会计处理、进料加工的会计处理、补偿贸易及其会计处 理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六章:税金 (8学时 教学内容:税金的概述;税金的核算:出口货物退税核算:企业所得税的核 算。 教学要求:了解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掌握税金的核算方法;熟练掌握出口 货物退税核算:会企业所得税的核算 授课方式:讲授和自习」 第七章:费用利润的核算 (6学时) 教学 费用的核算 利润的核算 的核算:熟练掌握利润的核算 式: 印自学。 第八章:会计报表 (8学时) 教学内容:会计报告的概述: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利润表的编制:现金流量 表的编制:其他财务报表的编制:财务报表的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会计报告:理解会计报告作业: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利 润表的编制:会看现金流量表:能进行财务报表的分析。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习结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本课程在第 、四、五章后各安排2学时实训,实训内容包括:国内结 结算方式 自营进 代理进口业 和易货贸易 的核算 ☐商品则 进会叶处 ,自营出口销售会计处理 代理出口 销售会1 处理,加工补偿出口销售会计处理:对外加工装配贸易(来料加工)的会计处理, 进料加工的会计处理,补偿贸易的会计处理,总计8学时。 依据最新会计准则,针对不同的贸易流程,介绍专门的账务处理方法。力求 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和够用为标准进行架构。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参加外 经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参加外经贸从业人员业务考试。 四、老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责满分为100分,其中,出勤占15%,课堂 发言占15%, 作业占50%, 课程设 (2)期末考 白70 %。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外贸会计实务教程。北京:科学技术文献 出版社,2008. (2)主要参考书 「元霖.外贸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路平,王成勇。外贸会计实务.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 撰写人 核人 张东莉 课程负责人:张东莉
30 易(来料加工)的会计处理;进料加工的会计处理;补偿贸易及其会计处理。 教学要求:了解加工贸易;理解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掌握对外加 工装配贸易(来料加工)的会计处理、进料加工的会计处理、补偿贸易及其会计处 理。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六章:税金 (8 学时) 教学内容:税金的概述;税金的核算;出口货物退税核算;企业所得税的核 算。 教学要求:了解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掌握税金的核算方法;熟练掌握出口 货物退税核算;会企业所得税的核算。 授课方式:讲授和自习。 第七章:费用利润的核算 (6 学时) 教学内容:费用的核算;利润的核算。 教学要求:掌握费用的核算;熟练掌握利润的核算。 授课方式:讲授和自学。 第八章:会计报表 (8 学时) 教学内容:会计报告的概述;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利润表的编制;现金流量 表的编制;其他财务报表的编制;财务报表的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会计报告;理解会计报告作业;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利 润表的编制;会看现金流量表;能进行财务报表的分析。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习结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本课程在第二、三、四、五章后各安排 2 学时实训,实训内容包括:国内结 算和国际贸易结算方式;自营进口业务、代理进口业务和易货贸易业务的核算方 法以;自营出口商品购进会计处理,自营出口销售会计处理,代理出口销售会计 处理,加工补偿出口销售会计处理;对外加工装配贸易(来料加工)的会计处理, 进料加工的会计处理,补偿贸易的会计处理,总计 8 学时。 依据最新会计准则,针对不同的贸易流程,介绍专门的账务处理方法。力求 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和够用为标准进行架构。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参加外 经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参加外经贸从业人员业务考试。 四、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 30%。平时成绩满分为 100 分,其中,出勤占 15%,课堂 发言占 15%,作业占 50%,课程设计方案占 20%。 (2)期末考核:占 70%。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 外贸会计实务教程.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 出版社,2008. (2)主要参考书 丁元霖. 外贸会计.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路平,王成勇. 外贸会计实务.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 撰写人:张东莉 审核人:江兰天 课程负责人:张东莉